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郭店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组的历时性差异 被引量:4
1
作者 丁四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1-12,共2页
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虽然在内容上根据帛书本或通行本《老子》可以判定为属同一部《老子》书的统系,但在竹简的形制上应该分属为三书。两种意义上的同书或分书应该分开来看待。实际上竹筒形制上的不同,应该暗示着更多的内涵:... 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虽然在内容上根据帛书本或通行本《老子》可以判定为属同一部《老子》书的统系,但在竹简的形制上应该分属为三书。两种意义上的同书或分书应该分开来看待。实际上竹筒形制上的不同,应该暗示着更多的内涵:《老子》一书的原生形态原本是否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本《老子》 《太一生水》 历时性 竹简《老子 帛书《老子 文本 抄本 《老子》甲 郭店简 通行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与老子关系的新审视——以《庄子·内篇》和简本《老子》为据 被引量:5
2
作者 廖群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7-30,共4页
《内篇》曾作为一部《庄子》先于《外杂篇》单行于世,亦确为庄子所作。《内篇》作者庄子之所以不称引《老子》,并非没有见过《老子》书,而是他并不以老子为师。对照简本《老子》和《庄子.内篇》可知,庄子吸收了《老子》书中的一些基本概... 《内篇》曾作为一部《庄子》先于《外杂篇》单行于世,亦确为庄子所作。《内篇》作者庄子之所以不称引《老子》,并非没有见过《老子》书,而是他并不以老子为师。对照简本《老子》和《庄子.内篇》可知,庄子吸收了《老子》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但在许多方面都对《老子》有所超越,或迥异于《老子》。庄子是独立不倚的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老子 《庄子·内篇》 简本《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论在简本《老子》中的地位及道、德等概念在简、帛、王本中含义异同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根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10,共6页
关键词 简本《老子》 “道”与“德” 王弼本 道论 少私寡欲 文字 生成论 “命” 辩证思维 无为而无不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郭店简本《老子》看“绝仁弃义”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权光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21-25,共5页
1993年发现的竹简《老子》甲本中 ,有“绝为弃作”的说法。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老子》原本的说法 ,今本《老子》的“绝仁弃义”是后来的改动。但本文认为这并不是今本的改动 ,而是简本《老子》对原本《老子》
关键词 简本《老子》 “绝仁弃义” “绝为弃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本《老子》与“阴阳两仪”思维范式形成再审视 被引量:1
5
作者 廖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7,166-167,共8页
因《老子》中有"万物负阴而抱阳"之句,学术史研究遂多将该书作为"阴阳"由背阴朝阳及阴阳二气上升为二元两仪范畴的始点,《易传》以阴阳解《周易》也自然被认定为是受到《老子》道家哲学的启发和影响。然《老子》中... 因《老子》中有"万物负阴而抱阳"之句,学术史研究遂多将该书作为"阴阳"由背阴朝阳及阴阳二气上升为二元两仪范畴的始点,《易传》以阴阳解《周易》也自然被认定为是受到《老子》道家哲学的启发和影响。然《老子》中这唯一出现"阴阳"二字的部分却不见于成书于战国中期之前的郭店楚简本《老子》,而该简本已被不少学者认定为《老子》原始本,今本《老子》乃是战国中期之后的增补本。重新审视先秦"阴阳"范畴及其与《易传》《老子》的关系,可知"阴阳两仪"思维范式的形成不在春秋末而在战国中期前后,《易传》和今本《老子》是其标志,而它们都与《周易》的传播和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两仪 简本《老子》 今本《老子 《周易》 《易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楚简本、帛书本、北大汉简本及今本看《老子》的编纂 被引量:3
6
作者 徐莹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5,166,共9页
编辑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我国学术史上,中古时期甚至更早,文本编辑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道家经典著作《老子》的编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近年来,《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郭店楚简本的相继出土和北大汉简本的问世,为我们研... 编辑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我国学术史上,中古时期甚至更早,文本编辑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道家经典著作《老子》的编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近年来,《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郭店楚简本的相继出土和北大汉简本的问世,为我们研究《老子》文本的编纂过程提供了可能。对比楚简本、帛书本、北大汉简本和传世的王弼本《老子》可知,从战国到两汉以至魏晋,《老子》的编辑者们对文本的编纂与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锤炼、校订文字;其二,补充、修改文意;其三,调整语序和篇章结构。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编辑活动蕴含着古老而永恒的编辑理念:强调文本的逻辑性、追求文本的统一性。梳理此间编者们付出的努力和智慧,无疑能为中国早期的编辑史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本《老子》 帛书本《老子 北大汉简本《老子》 王弼本《老子 编辑加工 编辑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实厚重 新见迭出——简评《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
7
作者 郭齐勇 夏世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9-781,共3页
关键词 简本《老子》 楚竹书 校注 郭店 武汉大学出版社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厚重 简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的“道论”并非凭空而论“道”
8
作者 陈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帛书本及诸通行本《老子》开篇便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这样一个关于"道"的命题,并对其加以阐释与演绎,这种玄而论"道"的方式,无异于将"道"置于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让人感觉很是费解... 帛书本及诸通行本《老子》开篇便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这样一个关于"道"的命题,并对其加以阐释与演绎,这种玄而论"道"的方式,无异于将"道"置于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让人感觉很是费解。其实,老子的原作或者说更接近于老子原作的郭店楚简本《老子》并非如此凭空论"道",而是结合现实论"道",使"道"有理有据,有血有肉,颇具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郭店楚简本《老子》 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复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7-9,共3页
郭店楚简于1993年冬清理出土,1998年5月成书出版,总共只花了4年多的时间。虽然对于关心这批资料的国内外众多学者来说,感到等待已久,但在大批量战国简续整理公布的运作中,郭店简的速度要算是很快的。同样出土于荆门市境的包山楚简... 郭店楚简于1993年冬清理出土,1998年5月成书出版,总共只花了4年多的时间。虽然对于关心这批资料的国内外众多学者来说,感到等待已久,但在大批量战国简续整理公布的运作中,郭店简的速度要算是很快的。同样出土于荆门市境的包山楚简,1987年初发掘,1991年10月出书,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文本 成之闻之 《唐虞之道》 整理者 简本《老子》 《性自命出》 战国楚简 《五行》 马王堆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郭店楚简看先秦儒道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泽亮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9-10,共2页
儒道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从起源上的儒道异说,到学派上的儒道互黜,思想上的儒道互补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在考察先秦儒道关系时,司马迁的一段话,成为人们形成"成见"的一个重要依据:"... 儒道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从起源上的儒道异说,到学派上的儒道互黜,思想上的儒道互补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在考察先秦儒道关系时,司马迁的一段话,成为人们形成"成见"的一个重要依据:"世之学老子者则黜儒学,儒学亦黜老子。道不同不相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道 楚简 今本老子 简本《老子》 儒道关系 郭店 司马迁 学术思想史 政治斗争 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简札记两则
11
作者 康少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174,共3页
从语言本体研究出土文字资料是进一步揭示出土文献在思想、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和意义的基础。简帛文字脱胎于周代文字,不仅是沟通古今汉字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是研究古文字构形的重要参照。康少峰博士的《读简札记两则》是关于简帛资料... 从语言本体研究出土文字资料是进一步揭示出土文献在思想、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和意义的基础。简帛文字脱胎于周代文字,不仅是沟通古今汉字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是研究古文字构形的重要参照。康少峰博士的《读简札记两则》是关于简帛资料本体的研究,它以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互证的方法对西汉竹简本《老子》和清华简《保训篇》文本予以讨论,对已有学术成果进一步深化;王应龙副教授的《从西周金文看汉字的形声化》立足于汉字构形,从文字阶段史的角度分析探讨西周金文的形声历程,以期窥视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向;王宝利博士的《殷周金文颜色词探析》则立足字形,联系词的音、义,进一步探讨殷周金文颜色词的使用以及语法功能,是将本体研究向文化方面拓展的一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研究 札记 文字资料 西周金文 出土文献 本体研究 简本《老子》 汉字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文献的重新整理
12
作者 葛兆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10期70-71,共2页
浅谈文献的重新整理葛兆光在鲁迅研究方面,我完全是一个外行,不过,关于《鲁迅全集》是不是应当或者可以重新出版的问题,我愿意从我的专业角度来贡献一点意见。在文献学这个专业看来,文献的重新整理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在文字... 浅谈文献的重新整理葛兆光在鲁迅研究方面,我完全是一个外行,不过,关于《鲁迅全集》是不是应当或者可以重新出版的问题,我愿意从我的专业角度来贡献一点意见。在文献学这个专业看来,文献的重新整理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在文字校勘、资料辑佚、内容注释方面还有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永乐大典》 简本《老子》 人文学术 文献学 中国学术史 学术积累 《旧五代史》 马王堆帛书 鲁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