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暂时性承压水导致山前缓坡破坏的模型分析
1
作者 王波 许宝田 刘海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5-673,共9页
宁(南京)镇(镇江)地区大量缓倾角滑坡发生在强降雨之后,坡内水位抬升形成暂时性承压水,滑坡变形表现为坡体前缘隆起、后缘拉裂。通过对南京江宁石龙路滑坡开展现场地质调查,发现该滑坡地层结构表现为宁镇地区山前缓坡典型的上细下粗的... 宁(南京)镇(镇江)地区大量缓倾角滑坡发生在强降雨之后,坡内水位抬升形成暂时性承压水,滑坡变形表现为坡体前缘隆起、后缘拉裂。通过对南京江宁石龙路滑坡开展现场地质调查,发现该滑坡地层结构表现为宁镇地区山前缓坡典型的上细下粗的二元地质结构特征。文章以南京石龙路滑坡破坏特征为基础,从简单的承压水分布模型与简支梁模型的基本原理出发,试图分析暂时性承压水导致坡体前缘隔水层隆起破坏的力学机制。针对滑坡前缘隆起特征,构建承压水一维稳定流模型,分析了坡体前缘透水层中承压水的分布特征;引入简支梁模型分析了承压水扬压力对隔水层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隔水层中裂隙的发育规律;确定了隔水层隆起后破坏的判据,详细分析了坡脚处扬压力水头和隔水层厚度对隔水层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层中承压水头为三角形分布,隔水层最深裂隙发育在扬压力对简支梁模型的最大弯矩处;地表隔水层最大破坏区域与坡脚处扬压力水头呈正相关,与隔水层厚度呈负相关;隔水层发生隆起—拉裂破坏时的临界扬压力水头和临界隔水层厚度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层 暂时性承压水 简支梁模型 隆起—拉裂破坏 临界破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索力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曹阳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大跨度铁路桥梁天窗时间有限且上道条件苛刻,如何基于常规监测设备利用简易方式实现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索力高精度识别十分重要。研究提出一种考虑斜拉索抗弯刚度的索力快速识别方法,既可提高索力识别精度又可大量简化运营期索力识别步骤... 大跨度铁路桥梁天窗时间有限且上道条件苛刻,如何基于常规监测设备利用简易方式实现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索力高精度识别十分重要。研究提出一种考虑斜拉索抗弯刚度的索力快速识别方法,既可提高索力识别精度又可大量简化运营期索力识别步骤,且不受拉索边界条件和铁路桥梁实际运营状态的限制。研究表明,抗弯刚度是对索力识别精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通过考虑拉索实际抗弯刚度可以提高索力识别的准确性,基于拉索加速度振动实测数据在拉索简支梁模型基础上建立索频、索力以及抗弯刚度的函数关系,通过数值方法计算实测多阶模态下抗弯刚度—索力连续变化图,再通过多阶模态的交线则可进一步确定拉索的唯一抗弯刚度和索力值,并以某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依托工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该方法识别的索力结果相对误差可降低5.22%,换算成绝对索力值可达254.45 kN;(2)在实际应用中识别结果易受到低阶频率干扰,宜采用拉索高阶频率进行识别,建议采用5阶及以上实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桥梁 斜拉桥 索力识别 抗弯刚度 简支梁模型 实测频率 多阶模态交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试验视频图像测试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朝辉 袁向荣 刘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基于数字视频技术,以普通USB数码摄像头与PC机作为硬件设备设计视频图像测振系统,采用该测试系统识别悬挂集中质量的简支梁模型的一阶模态参数。基于Matlab软件编制振动视频采集与图像边缘检测程序,获取梁振动的位移时程曲线,采用模态... 基于数字视频技术,以普通USB数码摄像头与PC机作为硬件设备设计视频图像测振系统,采用该测试系统识别悬挂集中质量的简支梁模型的一阶模态参数。基于Matlab软件编制振动视频采集与图像边缘检测程序,获取梁振动的位移时程曲线,采用模态分析确定简支梁模型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与振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测振系统实现低频结构的振动测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数字视频 边缘检测 简支梁模型 模态参数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水平层状围岩拱形隧洞顶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樊纯坛 梁庆国 +2 位作者 岳建平 李海宁 周彩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153,共8页
为了探究深埋水平层状围岩小断面拱形隧洞顶板稳定性的计算理论。针对厚层水平层状岩体,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总结分析,同时采用等效刚度法,分别研究了等截面层状顶板以及变截面层状顶板跨中(拱顶)竖向相对变形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水平层... 为了探究深埋水平层状围岩小断面拱形隧洞顶板稳定性的计算理论。针对厚层水平层状岩体,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总结分析,同时采用等效刚度法,分别研究了等截面层状顶板以及变截面层状顶板跨中(拱顶)竖向相对变形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水平层状围岩小断面隧洞的开挖施工过程中,层状顶板的主要受力模式为简支梁模型,采用简支梁模型对层状顶板位移稳定性进行预测是合适的;对层状顶板位移稳定性进行理论预测时,应根据层状顶板的实际情况选取等截面或变截面简支梁模型;通过工程算例以及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提出计算理论的合理性及适用性。最终表明提出的计算理论能够判定深埋水平层状围岩小断面拱形隧洞顶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围岩 等效刚度法 竖向相对变形 简支梁模型 变截面层状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m-track intera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with ballast track 被引量:18
5
作者 闫斌 戴公连 张华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447-1453,共7页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bridge of Xiamen-Shenzhen high-speed railway(9-32 m simply-supported beam + 6×32 m continuous beam),the pier-beam-track finite element model,where the continuous beam of the ballast trac...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bridge of Xiamen-Shenzhen high-speed railway(9-32 m simply-supported beam + 6×32 m continuous beam),the pier-beam-track finite element model,where the continuous beam of the ballast track and simply-supported beam are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was established.The laws of the track stress,the pier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ucing the longitudinal resistan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rack stress and the pier stress of the continuous beam,and increase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Increasing the rigid pier stiffness of continuous beam can reduce the track braking stress,increase the pier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reduce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Increasing the rigid pier stiffness of simply-supported beam can reduce the track braking stress,the rigid pier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beam-track interaction ballast track rail longitudinal force continuous b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围放件变形改善研究
6
作者 聂国成 江庆顺 陈林 《精密成形工程》 2025年第9期241-249,共9页
目的提高侧围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改善侧围放件时因产生塑性变形而引起的凹陷、光斑扭曲等缺陷。方法对零件的放件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将零件受力模型简化为简支梁模型,依据该模型将零件划分为5个区,其中Ⅴ区体积严重影响放件变形缺陷... 目的提高侧围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改善侧围放件时因产生塑性变形而引起的凹陷、光斑扭曲等缺陷。方法对零件的放件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将零件受力模型简化为简支梁模型,依据该模型将零件划分为5个区,其中Ⅴ区体积严重影响放件变形缺陷的大小,利用Hypermesh+LS_Dyna有限元软件分析了3种方案放件变形后的应力、应变值,确定了最优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分别提取了3种方案Ⅴ区4个点的位移值用来分析该零件4个点处的位移变化状态,其中,方案一4个点的时间-位移图波动均较小,主要是因为方案一A点处的材料放件后会与安全工作平台产生软接触,释放一部分能量;方案二中A点及C点的极值均大于方案三中的,且方案二C点的应力值为179.6MPa,塑性应变值较大,为0.0836,说明方案二并不具有较好的吸能性能;方案三中C点的极值均小于方案二中的,且具有较小的应力值174.9MPa和较小的塑性应变值0.0593,说明方案三具有较好的吸能性能,为最优方案。结论该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简支梁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对零件放件变形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模型 放件变形 有限元分析 凹陷 光斑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