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鉴定我国12个城市与地区常见嗜尸蝇类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佳林 郑学礼 +2 位作者 王倩 陈晓光 黄勇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ISSR分子标记鉴定我国不同地区常见嗜尸蝇类,分析其亲源关系及基因差异。方法采集广州、深圳、阳江、南京、长春、宜昌、北京、武汉等12个城市与地区常见嗜尸蝇类:家蝇(Musca domestica),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大头金... 目的探讨应用ISSR分子标记鉴定我国不同地区常见嗜尸蝇类,分析其亲源关系及基因差异。方法采集广州、深圳、阳江、南京、长春、宜昌、北京、武汉等12个城市与地区常见嗜尸蝇类:家蝇(Musca domestica),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黑尾麻蝇(Helicophagella melanura),棕尾别麻蝇(Boetthcherisca peregrina)。设计22个ISSR引物,对采集的蝇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从中筛选出8个引物用于我国不同地区法医蝇类的鉴定,进行ISSR分析,用PAUP聚类分析软件绘制聚类图。结果8种ISSR引物鉴定我国部分城市与地区5种蝇类,总共扩增样品次数为121,可放大679个清晰和稳定的带,其中516个是多态性。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城市与地区的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棕尾麻蝇、黑尾麻蝇分别呈现不同带谱,不同地区的家蝇呈现种内与地域多态性的遗传带谱,而5种腐尸性蝇种间呈现完全不同的带谱,发现种特异性的片段。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不同地区的家蝇聚类为一棵分枝树,细分为4个不同层次的类群,不同地区的大头金蝇、丝光绿蝇的绝大多数种类聚类在一起,亦存在种内基因型与地理株的基因组DNA差异。结论应用ISSR技术,首次对我国12个城市和地区的常见嗜尸蝇类做出鉴定,揭示我国10个城市与地区的家蝇种类存在种内基因型和遗传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亦存在种内基因型与地理株基因组DNA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昆虫 中国不同地区 嗜尸蝇 分子标记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重复序列DNA的PCR扩增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春川 潘孝明 +3 位作者 王静 董平 李敬 梁兴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188,共9页
旨在研究反向重复序列形成的发卡结构对模板扩增的影响。研究DNA发卡结构中环部大小、茎部长度、引物相对于茎部位置等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引物设计及改变退火温度等条件来实现发卡结构DNA的有效扩增的方法。结果显示,如... 旨在研究反向重复序列形成的发卡结构对模板扩增的影响。研究DNA发卡结构中环部大小、茎部长度、引物相对于茎部位置等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引物设计及改变退火温度等条件来实现发卡结构DNA的有效扩增的方法。结果显示,如果引物的位置同发卡结构茎部5'序列相同或部分相同,则由于发卡结构的形成阻碍引物与模板结合而对PCR产生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着茎部长度的增加而增强;当环部的长度达到50 nt以上时,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较高的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都有助于引物同分子内形成发卡结构的竞争,使PCR扩增更容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卡结构 pcr 反向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SSR-PCR主要因子对扩增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志军 马瑞娟 +1 位作者 俞明亮 许建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以寿星桃为试材,通过Mg^2+和DNA聚合酶、模板DNA和引物用量的两个双因素试验,以及dNTP用量的单因素试验,研究了5个主要因子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对桃SS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g^2+和DNA聚合酶的用量对SSR扩增结果起... 以寿星桃为试材,通过Mg^2+和DNA聚合酶、模板DNA和引物用量的两个双因素试验,以及dNTP用量的单因素试验,研究了5个主要因子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对桃SS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g^2+和DNA聚合酶的用量对SSR扩增结果起着关键作用,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可作效应;dNTP用量也对SSR的扩增结果起着重要作用,当浓度在200~300μmol/L时效果较好;模板DNA与引物用量之阃没有很明显的互作效应,适当增加引物用量可以提高SSR的正确扩增;优化的桃SSR反应体系为:25μl的总反应体积中含1×PCR Buffe、Mg^2+ 3mmol/L、DNA聚合酶1.5U、SSR引物各0.4μmol/L、模板DNA 50ng、dNTP 200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序列重复 pcr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的法医学应用评估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亚丽 盛翔 +3 位作者 李敏 陈玉玲 林源 陈丽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调查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所包含的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评估其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对500名汉族无关健康个体进行分型检测,统计分析所含STR基因座... 目的调查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所包含的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评估其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对500名汉族无关健康个体进行分型检测,统计分析所含STR基因座的频率分布及群体遗传学参数,与目前国内外常用的7种商品化试剂盒在STR基因座个数、内标、荧光标记、Ladder中等位基因总数以及系统效能上进行比较。结果 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个体识别率为0.791 5~0.986 2,多态信息含量为0.559 0~0.914 0。系统累积个体识别率高达1-4.1×10-28,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4.1×10^(-10),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8.4×10^(-7)。通过与7种试剂盒比较,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含有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品(Ladder)中的等位基因数最多。结论 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汉族人群中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遗传学亲权鉴定及个体识别。通过与其他常见的7种商业化STR检测试剂盒比较,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可进一步提供更为丰富的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短串联重复序列 多态现象 遗传 华夏TM白金pcr试剂盒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色荧光标记快速PCR扩增体系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亚举 张俊涛 +1 位作者 金海英 石美森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建立PCR快速扩增程序和体系,并对其技术指标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六色荧光标记技术,对24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1个Y-STR基因座和Amelogenin、Y-In Del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及毛细管电泳检测,同时考察体系的灵敏度、特异性、同一性、稳... 目的建立PCR快速扩增程序和体系,并对其技术指标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六色荧光标记技术,对24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1个Y-STR基因座和Amelogenin、Y-In Del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及毛细管电泳检测,同时考察体系的灵敏度、特异性、同一性、稳定性、混合样本及批量样本测试,并观察各种常见检材及降解、脱落细胞检材的分型情况。结果所建立的体系灵敏度达0.062 5 ng,快速扩增仅耗时65 min就可获得准确分型;种属特异性高;各种纸质血样本和混合、降解、脱落细胞检材的分型正确。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快速扩增体系可显著提升检验速率,分型准确、稳定,对建立STR数据库、研究群体遗传学和进行法医学鉴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短串联重复序列 快速pcr 复合STR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Filer~PCR扩增试剂盒验证及其STR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6
6
作者 路志勇 薛卢艳 +3 位作者 张庆霞 赵怡 刘金杰 唐晖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测试GlobalFiler PCR扩增试剂盒技术性能指标,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并对其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方法从灵敏度、混合样本、种属特异性、适应性、耐受性、一致性、均衡性、稳定性8个方面对该试剂盒进行测试,自动工作站提取北京... 目的:测试GlobalFiler PCR扩增试剂盒技术性能指标,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并对其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方法从灵敏度、混合样本、种属特异性、适应性、耐受性、一致性、均衡性、稳定性8个方面对该试剂盒进行测试,自动工作站提取北京地区汉族人群373名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扩增检测。结果GlobalFiler PCR扩增试剂盒灵敏度较高,对混合、酶切降解和含抑制剂样品具有一定的检测分析能力,适应性和均衡性较好。21个STR基因座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P>0.05),PIC 值在0.536~0.940,H值在0.558~0.933,DP值在0.783~0.992,PE值在0.243~0.874。结论 GlobalFiler PCR 扩增试剂盒可用于法庭科学实际检案与建库,21个STR基因座在北京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对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短串联重复序列 GlobalFiler pcr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DNA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可行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吕德坚 孙宏钰 +1 位作者 陈丽娴 曾艳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了解微量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一系列浓度的DNA模板用PowerPlexTM16System试剂盒扩增,并用ABI377DNA测序仪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分型。结果当模板量小于250pg时,部分位点发生了等位基因漏扩,并出现非特异带、杂... 目的了解微量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一系列浓度的DNA模板用PowerPlexTM16System试剂盒扩增,并用ABI377DNA测序仪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分型。结果当模板量小于250pg时,部分位点发生了等位基因漏扩,并出现非特异带、杂合子扩增不平衡等干扰分型的杂峰。结论上述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分型错误。在对微量检材的DNA检验结果进行判型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全面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DNA分型 短串联重复序列 法医学 可行性 个体识别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雷凡 高燕会 +3 位作者 朱玉球 刘志高 童再康 黄华宏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为进一步开展石蒜属Lycoris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从Taq酶、Mg2+、模板DNA、dNTP和引物等5因素4水平,对石蒜属植物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了石蒜属植物ISSR的最佳反应体... 为进一步开展石蒜属Lycoris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从Taq酶、Mg2+、模板DNA、dNTP和引物等5因素4水平,对石蒜属植物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了石蒜属植物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模板DNA 50 ng,2.5 mmol.L-1氯化镁(MgCl2),0.15 mmol.L-1dNTP,25.05 nkatTaq聚合酶,0.5μmol.L-1引物。进一步进行梯度退火试验,确定最适宜退火温度为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石蒜属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 正交设计 pcr聚合酶链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cDNA序列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任晓娣 刘彦慧 +4 位作者 李建嫄 张娜 彭巧慧 杨文香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4,79,共7页
为获得小麦抗叶锈病相关基因,以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9所构建的非亲和cDNA文库中获得的EST序列(Contig 914)为靶序列,用RT-PCR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分离克隆到片段为3 042bp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符合典型单子叶植物... 为获得小麦抗叶锈病相关基因,以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9所构建的非亲和cDNA文库中获得的EST序列(Contig 914)为靶序列,用RT-PCR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分离克隆到片段为3 042bp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符合典型单子叶植物的CC-NBS-LRR结构模式,命名为TaNLR。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2 739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具有连续的Poly A尾和典型的加尾信号AATTAA。ProtParam程序预测表明该基因编码912个氨基酸。发育树分析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大麦的NBS-LRR类抗病基因蛋白同源性最高达89%。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中,TaNLR基因受叶锈菌诱导下调表达。本研究在TcLr19小麦中成功获得了抗病同源基因,这为明确NBS-LRR在小麦抗叶锈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核苷酸结合位点(NBS) 富含亮氨酸重复(LRR)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 cDNA末端快速技术(RACE)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SSR-PCR对10个菊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华 李琳玲 +4 位作者 张心玲 方佳 郑永生 姜德志 程水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292-4297,共6页
中国的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数量众多,形态变异丰富,适应性强,分布广泛,遗传背景非常复杂,这为菊花品种的资源调查、分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带来了困难。试验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福白菊(C.morifolium cv.Fubai... 中国的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数量众多,形态变异丰富,适应性强,分布广泛,遗传背景非常复杂,这为菊花品种的资源调查、分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带来了困难。试验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福白菊(C.morifolium cv.Fubaiju)、杭白菊(C.morifolium cv.Hangbaiju)等10个菊花品种进行了分类鉴定及亲缘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SSR-PC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及引物的筛选方面,选择了条带数量多和清晰度高的菊花反应体系,应用野生福白菊对39条ISSR引物进行了筛选,淘汰了扩增效果差、带型不易辨认的引物,最终确定12条引物用于菊花品种的鉴定。ISSR-PC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条ISSR引物扩增出了185条清晰的、重复性好的ISSR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76条,多态性比率高达95.1%。应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55处可将10个菊花品种大致分为3类,结果福白菊与其他杭菊品种在遗传上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聚合酶链式反应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引物的筛选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玉立 甘林 +5 位作者 阮宏椿 杨静民 石妞妞 杜宜新 陈福如 杨秀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0-817,共8页
【目的】明确适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和引物。【方法】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法对ISSR-PCR扩增反应中的Taq聚合酶用量、dNTPs浓度、Mg^2+浓度、模板DNA浓度、PCR反应循环数以及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等重要参数进行... 【目的】明确适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和引物。【方法】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法对ISSR-PCR扩增反应中的Taq聚合酶用量、dNTPs浓度、Mg^2+浓度、模板DNA浓度、PCR反应循环数以及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适合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为:Taq聚合酶0.55 U、dNTPs 0.30 mmol·L^-1、Mg 2+1.30 mmol·L^-1、DNA模板100 ng、引物10 pmol。ISSR-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5 s,51.2~56.0℃退火45 s,72℃延伸1.5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从5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10条:UBC117、UBC118、UBC808、UBC835、UBC847、UBC855、UBC856、UBC857、UBC866和UBC887,其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55.6、53.1、51.2、51.2、56.0、53.1、53.1、51.2、51.2和51.2℃。利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21株供试菌株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相同地理来源以及不同地理来源菌株间的DNA多态性均不同,表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本研究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筛选的引物可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反应体系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多态性 玉米大斑病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乌桕叶片DNA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旭萍 黄一航 +3 位作者 黄敏 王建超 陈孝丑 陈发兴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1,共8页
为研究南方优良乡土彩叶树种山乌桕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山乌桕种质培育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以山乌桕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山乌桕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比较试剂盒法、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对山乌桕叶... 为研究南方优良乡土彩叶树种山乌桕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山乌桕种质培育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以山乌桕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山乌桕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比较试剂盒法、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对山乌桕叶片DNA的提取效果,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 25(53)正交试验对DNA模板用量、引物浓度、2×Taq Master Mix添加量、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剂盒法和改良CTAB法均可获得较高浓度和质量的DNA,都是提取山乌桕叶片DNA的良好方法;山乌桕叶片ISSR-PCR反应体系中,DNA模板用量对扩增效果影响最大,2×Taq Master Mix添加量的影响最小;山乌桕叶片ISSR-PCR的最优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0μL,其中含20 ng DNA模板1.5μL、2×Taq Master Mix 8.0μL、引物浓度0.8μmol·L^(-1)。山乌桕叶片ISSR-PC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1.9℃退火45 s、72℃延伸90 s、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乌桕 DNA提取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聚合酶链式反应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苞薯蓣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慧新 封毅 +3 位作者 王孝勋 吴燕春 戴忠华 田慧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43-45,共3页
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基于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量、DNA模板用量、dNTPs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等因素对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褐苞薯蓣ISSR-PCR的20μL最佳反应体系为Taq DNA聚合... 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基于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量、DNA模板用量、dNTPs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等因素对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褐苞薯蓣ISSR-PCR的20μL最佳反应体系为Taq DNA聚合酶1. 875 U,DNA模板量52. 5 ng,d NTPs浓度0. 25 mmol/L,引物浓度0. 437 5μmol/L,Mg^(2+)浓度1. 5 mmol/L,10×Taq Buffer 2. 0μL,其余用dd H_2O补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苞薯蓣 简单重复序列(ISSR)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法鉴别协会清酒酵母与独自培育的酵母
14
作者 都築正男 大橋正孝 宋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192,共1页
日本的协会酵母是一般清酒企业广泛使用的酵母菌,其特点是产酒精能力强。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独自培育清酒酵母(非协会酵母),为的是形成商品的差异化。本文实验用PCR扩增法对协会酵母(K701和K901)和非协会酵母进行识别,使用两种... 日本的协会酵母是一般清酒企业广泛使用的酵母菌,其特点是产酒精能力强。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独自培育清酒酵母(非协会酵母),为的是形成商品的差异化。本文实验用PCR扩增法对协会酵母(K701和K901)和非协会酵母进行识别,使用两种DNA片段进行,一个是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中的YLRWdelta20,另一个是AWA1基因,该基因是清酒酵母特有的,属于酿酒形成高泡的遗传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酒酵母 协会 pcr 培育 长末端重复序列 鉴别 pcr DNA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肌幼虫培养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15
作者 李宛青 崔晶 +3 位作者 姜鹏 牛洪涛 张西臣 王中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肌幼虫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分离旋毛虫肌幼虫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ISSR-PCR)标准引物对第3代培养细胞及肌幼虫基因组进行扩增,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贴壁细胞的... 目的:观察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肌幼虫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分离旋毛虫肌幼虫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ISSR-PCR)标准引物对第3代培养细胞及肌幼虫基因组进行扩增,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贴壁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和结论:旋毛虫肌幼虫第3代培养细胞和旋毛虫肌幼虫DNA的ISSR-PCR扩增产物均在1000bp和750bp处出现相同条带。扫描电镜下旋毛虫培养细胞的形态有多种类型,可分为圆颗粒形、多角形、三角扇形、蜂窝型、似分裂型及褶皱型等,其中以圆颗粒形细胞占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肌幼虫 培养细胞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pcr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群体27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突变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瑛 张楚楚 +4 位作者 李燃 彭珊 欧雪玲 童大跃 孙宏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0-656,共7页
【目的】调查27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南方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突变情况。【方法】采集885名中国南方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和911对父子血样,采用YfilerPlus扩增体系对样本进行扩增,并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与分型,统计相关遗传多态性参... 【目的】调查27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南方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突变情况。【方法】采集885名中国南方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和911对父子血样,采用YfilerPlus扩增体系对样本进行扩增,并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与分型,统计相关遗传多态性参数,观察Y-STR基因座突变情况。【结果】885名无关男性个体中共观察到880种单倍型,其中875种单倍型为唯一单倍型,5种单倍型分别出现两次。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99 987 2,系统识别能力(DC)为0.994 350 3。27个Y-STR基因座基因多态性(GD)在0.434 4(DYS438)-0.960 5(DYS385a/b)之间。在911个父子对共246 23次等位基因传递中共观察到113次突变事件,其中108次突变事件为一步突变,5次突变事件为二步突变。11个父子对观察到2个基因座同时突变,1个父子对发生3个基因座同时突变。平均突变率为4.6×10-3(95%CI:3.8×10-3-5.5×10-3)。【结论】YfilerPlus体系包含的27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南方汉族群体中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对于法医学实践中个体识别、父系亲缘关系鉴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YfilerPlus pcr体系 遗传多态性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敏 王凤成 +3 位作者 任淑文 姜义仁 杨瑞生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6-461,共6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6份柞蚕(Antheraea pernyi)品种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筛出的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7条,多态性比率为90.67%,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390~0.805之间。根据ISSR标记的结果,采用UP...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6份柞蚕(Antheraea pernyi)品种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筛出的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7条,多态性比率为90.67%,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390~0.805之间。根据ISSR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群。研究结果表明,柞蚕品种的聚类与体色并没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简单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直型巨龙竹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汉奇 阮桢媛 +2 位作者 田波 杨宇明 孙茂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6,共6页
通直型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是云南重要的经济竹种资源之一。为了保护和开发通直型巨龙竹种质资源,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标记对通直型巨龙竹核心分布区不同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用于... 通直型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是云南重要的经济竹种资源之一。为了保护和开发通直型巨龙竹种质资源,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标记对通直型巨龙竹核心分布区不同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用于正式扩增,在所研究的4个居群共54个个体中检测到54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036 3和0.053 6;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3.97%,H和I分别为0.260 0和0.392 1。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863 4,显示不同居群间遗传分化很大。造成通直型巨龙竹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境片断化和自然条件下花而不实造成的种子传播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巨龙竹 遗传分化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份山茶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海龙 马锦林 +4 位作者 张日清 王东雪 覃子海 汪灵丹 叶航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7-90,共4页
为给香花油茶分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1份山茶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DPSv3.01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引物共扩增出77条带,其中有52条多态带,多态性比例为67.5%。根据ISSR聚类分析结果,在遗传距... 为给香花油茶分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1份山茶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DPSv3.01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引物共扩增出77条带,其中有52条多态带,多态性比例为67.5%。根据ISSR聚类分析结果,在遗传距离为0.42时,11份山茶属植物可分为4类,第1类为5个普通油茶的无性系,即:湘林27、桂无5号、赣190、岑软2号和岑软24号;第2类为宛田红花油茶;第3类为陆川大果和博白大果油茶;第4类为香花油茶。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推测香花油茶不属于普通油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亲缘关系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份蔷薇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的形态学和ISSR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帆 曾丽 +5 位作者 叶康 赵子刚 张嫔 龚霄雯 尹勤 孙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指标对17份蔷薇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研究,采用NTSYS2.1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引物共扩增出479条带,其中有221条多态带,多态性比例为46.1%;根据形态学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12时17份蔷薇属植物可分为三... 利用ISSR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指标对17份蔷薇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研究,采用NTSYS2.1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引物共扩增出479条带,其中有221条多态带,多态性比例为46.1%;根据形态学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12时17份蔷薇属植物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宝岛玫瑰’、‘索菲之常花种’、‘凯拉伯爵夫人’、‘索菲的玫瑰’、‘藤神奇’、‘大富贵’、‘美人鱼’、‘金瓯泛绿’、‘金粉莲’和‘一季粉’;第二类包括‘绿萼’、‘湖中月’、‘羽士妆’、‘杨基歌’、‘四面镜’和‘匍匐红’;‘法国变色蔷薇’为第三类。根据ISSR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66时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宝岛玫瑰’;第二类为‘绿萼’、‘匍匐红’、‘凯拉伯爵夫人’、‘美人鱼’、‘四面镜’、‘湖中月’和‘羽士妆’;第三类为‘索菲的玫瑰’和‘杨基歌’;第四类为‘法国变色蔷薇’、‘金瓯泛绿’、‘藤神奇’、‘索菲之常花种’、‘一季粉’、‘大富贵’和‘金粉莲’。形态学聚类与ISSR聚类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属 亲缘关系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多态性(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