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简单性到复杂性:声乐教学思维的转向 被引量:4
1
作者 章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简单性思维是科学研究的主导思维方式之一,以简单性思维来审视声乐教学可以看出其存在的线性、还原论、静止性特征。随着复杂性思维的兴起并日益渗透包括教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领域,这为我们审视声乐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复杂性思维来... 简单性思维是科学研究的主导思维方式之一,以简单性思维来审视声乐教学可以看出其存在的线性、还原论、静止性特征。随着复杂性思维的兴起并日益渗透包括教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领域,这为我们审视声乐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复杂性思维来审视声乐教学呈现的是非线性、整体性、过程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教学 简单性思维 复杂思维 声乐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五育融合”课程设计困境的复杂性思维范式转向 被引量:7
2
作者 薛继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8-55,共8页
从分科的课程设计转向“五育融合”的课程设计,本质上是通过课程的手段、知识的手段去弥合当前分科课程所导致的教育力分散乃至割裂的问题。现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点状思维、非此即彼思维、割裂思维等简单性思维影响了人们对于“五育融... 从分科的课程设计转向“五育融合”的课程设计,本质上是通过课程的手段、知识的手段去弥合当前分科课程所导致的教育力分散乃至割裂的问题。现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点状思维、非此即彼思维、割裂思维等简单性思维影响了人们对于“五育融合”课程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研判。超越简单性思维范式,代之以复杂性思维范式,需要打通课程知识的内在逻辑,建立“五育”知识的横向关联,回答好“五育融合融什么”的问题;要设计课程融合的组织形式,探索“五育”融合的多种样态,回答好“五育融合怎么融”的问题;要理顺课程融合的结构框架,实现“五育”要素的协调贯通,回答好“五育融合怎么保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课程设计 复杂思维 简单性思维 课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思维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8
3
作者 曾龙 邓志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7-10,共4页
在教育场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基本的关系之一,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的文化氛围。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关系处于传统简单性思维的控制之下,因而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以及紧张的课堂氛围,十分... 在教育场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基本的关系之一,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的文化氛围。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关系处于传统简单性思维的控制之下,因而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以及紧张的课堂氛围,十分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复杂性思维则为我们审视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并试图找到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性思维 复杂思维 和谐师生关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思维下教学评价的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荔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115-117,共3页
简单性思维下的教学评价被简单化、抽象化、主客对立化,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其根本性的价值和功能而为人们所诟病。而复杂性思维关注事物的整体性、多样性、复杂性、自组织、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引起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使教学评价的研... 简单性思维下的教学评价被简单化、抽象化、主客对立化,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其根本性的价值和功能而为人们所诟病。而复杂性思维关注事物的整体性、多样性、复杂性、自组织、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引起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使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整体性、互动性、生成性、多维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思维 教学评价 简单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思维下的师生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曾龙 梁彦清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年第2期70-73,共4页
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关系处于传统简单性思维的控制之下,因而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以及紧张的课堂氛围,十分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复杂性思维则为我们在审视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 简单性思维 复杂思维 新型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思维视阈中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种可能的方法论
6
作者 吕安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15,共4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中国教育史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又因长期以来受传统经典科学简单性思维的影响而存在着简单性思维特征,主要表现为教育史研究认识前提的简单性、教育史研究思维方式的自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中国教育史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又因长期以来受传统经典科学简单性思维的影响而存在着简单性思维特征,主要表现为教育史研究认识前提的简单性、教育史研究思维方式的自然科学化以及教育史研究结论的独断性。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在求索历史规律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在复杂性思维视阈下,中国教育史研究必须正视自身的复杂性,正视中国教育史中的不确定性,正视人及其复杂性,正视学科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研究 简单性思维 复杂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改革:走向复杂性理论的思维范式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建勇 张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89,共4页
复杂性理论是对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简单性思维、静态封闭、线性还原以及机械决定论的扬弃与超越,强调的是复杂性、非线性、关系性、动态开放的思维方式。课程改革的思维方式中不乏简单性思维之嫌与倾向,其表征为机械线... 复杂性理论是对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简单性思维、静态封闭、线性还原以及机械决定论的扬弃与超越,强调的是复杂性、非线性、关系性、动态开放的思维方式。课程改革的思维方式中不乏简单性思维之嫌与倾向,其表征为机械线性思维、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以及还原论思维的偏执与迷恋。对于简单性思维的规约与困顿而所照成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应需寻求复杂性理论的思维范式,即强调与诉求课程改革的非线性品质、两重性逻辑以及关系思维的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简单性思维 复杂理论 复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儿童留守问题的复杂性思维范式转向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昆 袁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21,共8页
“留守儿童问题”转换为“儿童留守问题”强调了重视儿童生存与发展权益保护的根本旨趣。儿童留守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所伴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并带来一定程度的问题与风险。现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简单性思维影响了人... “留守儿童问题”转换为“儿童留守问题”强调了重视儿童生存与发展权益保护的根本旨趣。儿童留守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所伴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并带来一定程度的问题与风险。现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简单性思维影响了人们对儿童留守问题的正确理解和研判。超越简单性思维范式,代之以复杂性思维范式,要把握儿童成长的生命品性,从整体上关照留守儿童成长路线;要识别儿童成长的社会特性,构建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关系网络;要梳理儿童成长的时空属性,坚持关注留守儿童成长支持力量的过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留守问题 思维范式 简单性思维 复杂思维 科学儿童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师民族器乐教学的误区 被引量:2
9
作者 薛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民族器乐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西方音乐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高师民族器乐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主要从技术训练、简单性思维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来阐释当前高师民族器乐教学中的误区,并提出走出误区的建议。
关键词 高师 民族器乐教学 技术 简单性思维 文化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文化与管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令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76-85,共10页
主持人:孔令宏(浙江大学东西方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管理的实质是调整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形成有利于组织稳定存在并发挥出相对于环境的功能的秩序。它的对象,不只是物,更重要的人,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必... 主持人:孔令宏(浙江大学东西方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管理的实质是调整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形成有利于组织稳定存在并发挥出相对于环境的功能的秩序。它的对象,不只是物,更重要的人,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必然涉及到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若干人的方面。如此看来,管理绝对不是西方科学管理那样基于简单性思维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 管理研究 人与物的关系 简单性思维 浙江大学 思维方式 科学管理 孔令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茎到星丛:教育学话语场的课程目标构建
11
作者 李志超 朱成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51-54,共4页
课程以一种动态生成而非静止存在的教育进程,为读者所理解和体认。作为课程构成的首要因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教学的灵魂所在。以往确立的课程目标因宰制性的意识形态、规约化的模式体制、偏执化的价值取向而越发趋于... 课程以一种动态生成而非静止存在的教育进程,为读者所理解和体认。作为课程构成的首要因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教学的灵魂所在。以往确立的课程目标因宰制性的意识形态、规约化的模式体制、偏执化的价值取向而越发趋于沉疴。在思维方式、课程话语、文本意义的转向理解上,"星丛性目标"的构建改变了以往以块茎化为性征的课程目标因基频"原子化"而造就的茧式多元化,实现了课程体系有序与无序的耦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交媾,走向了"视界融合"的内在自身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简单性思维 复杂思维 星丛目标 思维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学话语场的课程目标构建
12
作者 李志超 朱成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0,共4页
课程以一种动态生成,而非静止存在的教育进程,为读者所理解和体认。作为课程构成的首要因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教学的灵魂所在。以往确立的课程目标因宰制性的意识形态、规约化的模式体制、偏执化的价值取向而越发趋于... 课程以一种动态生成,而非静止存在的教育进程,为读者所理解和体认。作为课程构成的首要因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教学的灵魂所在。以往确立的课程目标因宰制性的意识形态、规约化的模式体制、偏执化的价值取向而越发趋于沉疴。在思维方式、课程话语、文本意义的转向理解上,"星丛性目标"的构建改变了以往以块茎化为性征的课程目标因基频"原子化"而造就的茧式多元化,实现了课程体系有序与无序的耦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交媾,走向了"视界融合"的内在自身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简单性思维 复杂思维 星丛目标 思维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