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艳章 张奎 +3 位作者 张群 潘世华 陈小强 邹晓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0-46,共7页
建立合适的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是进行采场顶柱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为了探究符合实际且便于工程应用的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根据约束条件的不同,将采场顶柱简化为3种常见梁模型:两端固定的梁、简支梁和悬臂梁模型,以均布荷载... 建立合适的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是进行采场顶柱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为了探究符合实际且便于工程应用的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根据约束条件的不同,将采场顶柱简化为3种常见梁模型:两端固定的梁、简支梁和悬臂梁模型,以均布荷载代替采场顶柱所受上覆岩层压力,应用弹性理论求解出3种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的应变解析解;同时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采场顶柱的应变分布特征;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以程潮铁矿西区充填法试验采场为例,建立采场顶柱相似试验模型,对相似试验中采场顶柱底部应变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将采场顶柱简化为简支梁力学计算模型所得应变分布特征与数值模拟结果及相似试验监测数据具有一致性;工程中可采用简支梁模型分析采场顶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顶柱 简化计算模型 数值模拟 相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简支规则直线梁桥横桥向地震反应合理简化计算模型研究
2
作者 孙颖 王忠欲 卓卫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8-43,共6页
以多跨简支的直线梁桥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主要抗震国家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关于结构横向地震反应计算所采用的简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变化跨径比、墩高、桥墩刚度比等主要结构设计参数,对刚性梁模型与柔性梁模型在模拟结构横桥向地... 以多跨简支的直线梁桥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主要抗震国家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关于结构横向地震反应计算所采用的简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变化跨径比、墩高、桥墩刚度比等主要结构设计参数,对刚性梁模型与柔性梁模型在模拟结构横桥向地震反应方面的合理性进行比较,提出了适用于多跨简支规则直线梁桥横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合理简化模型,并对简化计算方法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梁桥 多跨简支 横向地震反应 简化计算模型 简化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损耗简化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立敏 王晖 +2 位作者 韩志勇 李文锋 李子欣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3-62,共10页
半导体开关器件损耗特性的非线性以及全桥子模块开关状态的多样性,对全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损耗的精确计算提出了挑战。目前常用的基于仿真软件的查表法虽然能够较准确估算MMC损耗,但计算速度慢。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桥臂... 半导体开关器件损耗特性的非线性以及全桥子模块开关状态的多样性,对全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损耗的精确计算提出了挑战。目前常用的基于仿真软件的查表法虽然能够较准确估算MMC损耗,但计算速度慢。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桥臂电流有效值和绝对值的全桥型MMC简化损耗计算模型。该模型在考虑全桥子模块在调制时输出负电平的开关状态的基础上,分别推导出换流器的通态损耗和开关损耗的数学表达式。同时在忽略二倍频谐波环流分量的前提条件下,用直观的解析表达式描述了全桥型MMC的损耗特性,并能够快速计算多种工况下的损耗。最后,本文采用简化损耗模型和基于仿真软件的查表法,分别计算换流器的损耗,并对两种计算方法之间的损耗计算误差进行分析。PSCAD/EMTDC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简化损耗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全桥型 换流器损耗 简化计算模型 桥臂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下伏溶洞顶板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记 秦溯 +2 位作者 李云安 任娜娜 鲁贤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7-182,190,共7页
溶洞顶板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是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对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稳定性判断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根据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下伏溶洞顶板实际受力特点,视均布荷载及中部集中力为路基与桥基下伏溶洞顶板所受... 溶洞顶板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是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对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稳定性判断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根据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下伏溶洞顶板实际受力特点,视均布荷载及中部集中力为路基与桥基下伏溶洞顶板所受上部压力,将溶洞顶板简化为两种荷载作用下的3类简单梁结构模型,即简支梁模型、两端固定梁模型和悬臂梁模型,并基于材料力学理论引入奇异函数的初参数法,推导出6个溶洞顶板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的挠曲线方程。以广东韶关丹霞高速公路互通区路桥基下伏溶洞为例,利用推导出的挠曲线方程计算出对应简化计算模型的挠度分布,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端固定梁模型的挠度分布曲线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最为接近,实际工程中宜采用两端固定梁模型作为路桥基下伏溶洞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路桥基 溶洞顶板稳定性 力学简化计算模型 挠曲线方程 挠度 数值模拟 两端固定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楼盖体系的足尺模型试验及简化计算方法
5
作者 鲍侃袁 吴玉华 +1 位作者 陈勇 孙炳楠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28-1134,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以钢桁架为次梁的Floorpro现浇楼盖体系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该结构形式的足尺模型静力加载试验,获得桁架次梁各关键点随外部荷载而变化的应力应变和挠度曲线,并根据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掌握了该结构中各部件的受力特性和部件... 为了深入研究以钢桁架为次梁的Floorpro现浇楼盖体系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该结构形式的足尺模型静力加载试验,获得桁架次梁各关键点随外部荷载而变化的应力应变和挠度曲线,并根据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掌握了该结构中各部件的受力特性和部件间的传力方式,由此提出简化计算模型,即可将有效作用宽度内的混凝土楼面板视为Floorpro钢桁架次梁的组合上弦,整个组合结构以桁架受力形式为主,各部件中轴力占主导地位,弯矩基本可以忽略.试验结果验证了简化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说明该楼盖组合体系具有承载力高、自重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rpro楼盖体系 钢桁架 足尺模型试验 有效作用宽度 简化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等效计算桩长简化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再先 李小军 张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7,共10页
在一定程度上,桩长是影响桩-土-结构体系动力分析复杂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中对桩长进行适当简化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尤其对具有大量长桩基础的结构体系。基于Boulanger模型和OpenSees软件,分析了软粘土地基... 在一定程度上,桩长是影响桩-土-结构体系动力分析复杂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中对桩长进行适当简化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尤其对具有大量长桩基础的结构体系。基于Boulanger模型和OpenSees软件,分析了软粘土地基-单桩结构体系地震反应中桩身的位移、弯矩、剪力的分布特点以及桩顶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探讨了结构体系振型及振型周期随桩长的变化特点,进一步提出了等效计算桩长的桩-土-结构模型。研究表明,当结构体系前3阶的振型周期的变化率控制到2.5%时,对应的等效计算桩长分析模型能实现较高的动力响应计算精度,其动力响应误差已降低至5%以内;等效计算桩长可以通过动力响应误差控制精度要求确定,对于软粘土地基中的单桩基础结构,建议将前3阶振型周期的变化率控制到2.5%时的计算桩长作为等效计算桩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等效计算桩长 简化计算模型 振型周期变化率 Boulanger模型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剪力墙隔震体系计算分析简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佳霞 李向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
在高烈度区将隔震技术引入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其目的是在小震烈度下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力,从而使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差能够满足抗震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在隔震结构体系简化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的简化计算分... 在高烈度区将隔震技术引入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其目的是在小震烈度下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力,从而使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差能够满足抗震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在隔震结构体系简化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的简化计算分析模型。同时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和隔震技术方法分别计算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实例的地震反应效应并作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简化分析模型是可靠实用的,可用于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的理论定性分析和初步设计中的参数拟定,推动隔震体系在高层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结构 隔震体系 简化计算模型 对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架—斜压杆模型在密肋复合墙板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关海涛 王俊 黄鼎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8-31,共4页
通过对14榀不同形式的密肋复合墙板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水平单调加载以及竖向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了墙板的受力特点与破坏模式以及墙板中肋梁、肋柱与填充砌块的共同工作性能。应用刚架—斜压杆简化计算模型对影响密肋复合墙板受... 通过对14榀不同形式的密肋复合墙板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水平单调加载以及竖向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了墙板的受力特点与破坏模式以及墙板中肋梁、肋柱与填充砌块的共同工作性能。应用刚架—斜压杆简化计算模型对影响密肋复合墙板受力特点与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不同算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墙板的剪跨比、轴压比与框格的划分形式对其受力特点具有较显著的影响;外框架、肋柱和肋梁以及填充砌块对于复合墙板的受力性能分别起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肋复合墙板 简化计算模型 刚架-斜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集成上层建筑开口群角隅应力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峰 何书韬 +1 位作者 刘均 程远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6,共6页
针对具有开口群的船舶集成上层建筑,使用ANSYS分析其开口区域的强度特性。在多方案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兼顾计算精度和计算成本的强度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以影响开口区域应力的主要设计参数为设计变量,构造了快速预报开口群角隅... 针对具有开口群的船舶集成上层建筑,使用ANSYS分析其开口区域的强度特性。在多方案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兼顾计算精度和计算成本的强度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以影响开口区域应力的主要设计参数为设计变量,构造了快速预报开口群角隅节点应力的4种代理模型,并对这4种代理模型进行误差检验,得出在所选取的样本点比例下,Kriging代理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因此,采用构造的Kriging模型分析了结构尺寸对开口角隅节点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口面板厚度的变化对角隅节点应力水平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集成上层建筑 开口群 简化计算模型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体源自吸收修正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10
作者 叶二雷 沈春霞 南宏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9-417,共9页
在对放射性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时,样品的自吸收效应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分析了应用较为广泛的简化计算模型算法的适用范围及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积分的圆柱形体源自吸收修正模型。通过对体源和探测器的精确建模,综合... 在对放射性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时,样品的自吸收效应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分析了应用较为广泛的简化计算模型算法的适用范围及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积分的圆柱形体源自吸收修正模型。通过对体源和探测器的精确建模,综合分析γ射线的空间立体角范围、在体源中的线衰减系数和总穿透路径,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求得了体源自吸收修正因子。计算了两个典型放射性核素131I和137Cs特征γ射线在不同尺寸探测器下的自吸收修正因子,与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2%,得到了良好的一致性。最后,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使用该模型分析了体源自吸收效应的影响因素及修正方法,并重点分析了探测器尺寸对体源自吸收修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收修正 简化计算模型 数值计算模型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滚动球轴承动态载荷计算改进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夏 李蓓智 张亚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在离心力和陀螺力矩的作用下,滚动球轴承高速旋转时的内部载荷分布与轴承静止情况下的载荷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滚动轴承的接触角、轴承预紧位移以及旋转速度等。基于Jones&Harris(简称J&H)力学模型的轴承载荷... 在离心力和陀螺力矩的作用下,滚动球轴承高速旋转时的内部载荷分布与轴承静止情况下的载荷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滚动轴承的接触角、轴承预紧位移以及旋转速度等。基于Jones&Harris(简称J&H)力学模型的轴承载荷分布的分析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计算公式多、迭代繁琐、收敛速度慢。针对此现象,研究了轴承动态载荷分布规律及其算法,提出了改进的J&H轴承数值计算模型,给出相应的简化计算步骤。计算与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J&H计算模型在其应用范围内,可以大幅减少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滚动轴承 动态载荷计算 数值计算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桩的旁孔透射波法检测分析原理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杜烨 陈龙珠 +2 位作者 张敬一 杨宇 马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62-1568,1579,共8页
以均质弹性地基中具有低速缺陷段的基桩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Snell定律的射线理论,对旁孔中首至透射P波的时深关系推导了一套简化理论计算公式,并由此提出了采用旁孔透射波法检测分析桩身缺陷的方法.对饱和地基中具有低速缺陷段的基桩,... 以均质弹性地基中具有低速缺陷段的基桩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Snell定律的射线理论,对旁孔中首至透射P波的时深关系推导了一套简化理论计算公式,并由此提出了采用旁孔透射波法检测分析桩身缺陷的方法.对饱和地基中具有低速缺陷段的基桩,采用轴对称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旁孔透射波法测试信号,对其按上述方法分析推算桩身低速缺陷段的位置、长度和波速以及桩长,以检验本文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潜力,值得开展进一步的验证和试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孔透射波法 桩身缺陷 简化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质地基中空沟对交通荷载的隔振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熊浩 高广运 王小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59-2468,共10页
为了研究二维均质地基中空沟对作用于路基顶部交通荷载的隔振效果,基于格子法理论,提出使用二维格子法分析空沟隔振的方法,并给出一种实用的人工边界条件。采用最大位移幅值系数作为隔振效果评价标准,利用上述方法分析空沟宽度、深度、... 为了研究二维均质地基中空沟对作用于路基顶部交通荷载的隔振效果,基于格子法理论,提出使用二维格子法分析空沟隔振的方法,并给出一种实用的人工边界条件。采用最大位移幅值系数作为隔振效果评价标准,利用上述方法分析空沟宽度、深度、位置和路堤高度及泊松比对隔振效果的影响。提出影响因子的概念,建立空沟隔振效果的简化计算模型。在该模型中,上述几个因素对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分别定量地表示为影响因子,其乘积可综合反映空沟隔振效果。根据格子法的计算结果,给出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并进行算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空沟的深度和位置是影响空沟隔振效果的关键因素,两者的取值应同时考虑;泊松比越大,越不利于空沟隔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法 均质地基 空沟 隔振 简化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隔震结构基于反应谱理论的地震响应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加良 施卫星 刘文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2-50,共9页
在长周期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或设计的某些阶段(如初步设计阶段或设计完成后的评估阶段),有必要建立一种地震响应实用计算方法,通过简单计算即能体现地震动长周期分量作用,提高隔震结构的地震安全性。通过选用合适的强震记录建... 在长周期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或设计的某些阶段(如初步设计阶段或设计完成后的评估阶段),有必要建立一种地震响应实用计算方法,通过简单计算即能体现地震动长周期分量作用,提高隔震结构的地震安全性。通过选用合适的强震记录建立适合一定阻尼比和周期范围的、相应于规范设防烈度的相对位移、相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给出实用算式及地震动位移峰值和速度峰值;基于周期等效等准则,建立基础隔震结构的双质点系简化计算模型,推导简化计算模型参数、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的简化算式。建立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利用建立的反应谱实用算式及两质点系计算模型的参数和动力特性的简化算式,可快速预测大阻尼比、长周期隔震结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反应谱 长周期 简化计算模型 地震响应预测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肋壁板结构中复合墙体的竖向承载力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静 黄炜 姚谦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2,223,共7页
通过对1/2模型密肋复合墙体在单调竖向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探讨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及简化计算模型;分析墙体竖向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考虑到密肋复合墙体自身支撑情况的特点,给出墙体计算高度的理论公式;提出外框柱对高厚比... 通过对1/2模型密肋复合墙体在单调竖向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探讨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及简化计算模型;分析墙体竖向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考虑到密肋复合墙体自身支撑情况的特点,给出墙体计算高度的理论公式;提出外框柱对高厚比的影响系数,并对墙体高厚比限值进行了修正;最后得出墙体的高厚比验算公式.理论与试验表明:考虑梁的刚度及房屋高度的影响的计算模型更接近试验结果;提出的高厚比验算公式可满足密肋壁板结构中复合墙体的稳定性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肋复合墙体 简化计算模型 承载力 高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钢管和矩形钢管混凝土T形不等宽受拉节点轴向刚度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永健 王文帅 +2 位作者 马印平 姜磊 龙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获得T形节点轴向刚度简化计算公式,根据节点受力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矩形钢管节点的平面框架模型和适用于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固端梁模型,并推导得到了2类节点的节点轴向刚度理论公式;运用有限元方法对节点轴向刚度理论公式中的节点域... 为获得T形节点轴向刚度简化计算公式,根据节点受力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矩形钢管节点的平面框架模型和适用于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固端梁模型,并推导得到了2类节点的节点轴向刚度理论公式;运用有限元方法对节点轴向刚度理论公式中的节点域有效长度leff进行参数分析,拟合得到leff简化计算公式;将节点轴向刚度理论公式与试验及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主管内填混凝土对节点轴向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管高宽比和主管宽厚比对leff的影响较小,不予考虑;leff与主管宽度和支管高宽比均呈线性关系,且随之增大而增大;leff与支主管宽度比β呈非线性关系,且随之增大而减小;2类节点的轴向刚度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有限元结果均吻合较好;主管内填混凝土可以提高节点轴向刚度,提高系数kc/h随着主管高宽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β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且当β=0.6~0.7时提高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节点 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 节点轴向刚度 简化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肋复合墙体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洁 姚谦峰 黄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1-306,共6页
针对新型密肋壁板结构中的复合墙体建立了Push-over分析简化计算模型,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利用大型结构分析程序SAP 2000n对复合墙体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Push-over分析是对这种新型复合墙体... 针对新型密肋壁板结构中的复合墙体建立了Push-over分析简化计算模型,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利用大型结构分析程序SAP 2000n对复合墙体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Push-over分析是对这种新型复合墙体进行弹塑性分析和性能评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由于复合墙体独特的构造特点,使其承力构件(砌块、框格)能够分阶段释放地震能量,从而可有效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肋复合墙体 PUSH-OVER分析 简化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分析的哈密顿对偶体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启平 王鸿儒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1-34,共4页
采用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的简化计算模型,将核心筒看做底端固定上端自由的悬臂梁,伸臂对核心筒的约束作用看做抗扭弹簧,考虑核心筒和伸臂的弯曲、剪切变形及核心筒的宽度影响,导出了结构的Hamilton对偶求解体系,通过两端边值问题的精细... 采用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的简化计算模型,将核心筒看做底端固定上端自由的悬臂梁,伸臂对核心筒的约束作用看做抗扭弹簧,考虑核心筒和伸臂的弯曲、剪切变形及核心筒的宽度影响,导出了结构的Hamilton对偶求解体系,通过两端边值问题的精细积分法,求解核心筒的内力与变形。以施加倒三角水平荷载的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为例,进行算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 简化计算模型 Haminlton对偶体系 精细积分法 协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栋舟 何益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4-701,共8页
通过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改进的考虑基础质量与转动效应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公式中每个参数的选取与修正,充分考虑土体与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基础形式与... 通过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改进的考虑基础质量与转动效应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公式中每个参数的选取与修正,充分考虑土体与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基础形式与基础埋置深度以及基础平动与转动的耦合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运用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公式,对1个实例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SSDI体系频率和阻尼比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接近试验实测结果,且误差为10%-20%,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完善现有抗震设计规范、提出新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简化计算模型 非线性 耦合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构-连续梁桥船撞桥墩最不利位置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先春 李德建 +1 位作者 宁夏元 吴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5,共6页
以湘府路湘江大桥(65+5×120+65)m刚构-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2种方法研究了桥墩在纵横向船舶撞击力作用下的墩身弯矩随船舶撞击高度的变化规律,以确定船撞桥墩的最不利位置。方法一采用简化计算模型进行桥墩弯矩公式推导,方法二... 以湘府路湘江大桥(65+5×120+65)m刚构-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2种方法研究了桥墩在纵横向船舶撞击力作用下的墩身弯矩随船舶撞击高度的变化规律,以确定船撞桥墩的最不利位置。方法一采用简化计算模型进行桥墩弯矩公式推导,方法二采用Midas 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仿真全桥模型进行墩身弯矩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全桥模型计算得出的墩身弯矩与简化计算模型推导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船撞力作用下整个桥墩中墩底弯矩最大,且墩底弯矩随着船撞力作用点的升高而增大;简化计算模型中采用了若干简化处理,在进行桥梁船撞安全性评价时宜采用有限元仿真全桥模型计算。本文结果对桥墩设计与船撞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此刚构—连续梁桥船撞桥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计算模型 有限元仿真全桥模型 刚构墩 连续梁墩 船撞桥墩最不利位置 船撞桥墩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