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简化字总表》的注解
- 1
-
-
作者
张伟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6-47,共2页
-
文摘
《简化字总表》的注解张伟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了《简化字总表》,至今已逾10年。《总表》的重新发表,对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促使群众使用规范的简化字,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笔者重读《简表》及其注解,感到需要提醒大...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规范问题
笔画数
字简化
简化形式
简化为
偏旁
文化学
外语言
多音字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简化字总表》
- 2
-
-
-
出处
《教育学报》
1993年第2期7-31,共25页
-
文摘
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指示精神,推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本期刊登江泽民同志和柳斌同志谈话时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三点意见,并全文刊登柳斌同志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双先’表彰会议”上的讲话;同时,为便于中小学校正确使用简化字,本期刊登1986年新版的《简化字总表》,供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教师学习、参考。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语言文字工作
偏旁
江泽民同志
顺序排列
刊登
正确使用
混淆
标准化工作
本期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简化字总表》收多少简化字?
- 3
-
-
作者
代长胜
魏励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2-32,共1页
-
文摘
《简化字总表》收多少简化字?编辑同志:我在浏览贵刊时发现,近年来不同作者认定的《简化字总表》所收简化字的字数不尽一致。比如:1987年第3期封三说,1986年10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新版《简化字总表》已把列入第三表,第三表收字数为1753个。1991年...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类推简化
汉字简化
简化偏旁
三表
语文出版社
入第
语言文字规范
中第
-
分类号
H124.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简化字“陕”不应列入《简化字总表》第三表
- 4
-
-
作者
顾金元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6-37,共2页
-
文摘
简化字“陕”不应列入《简化字总表》第三表□顾金元繁体字“陕”列入《简化字总表》(以下简称《总表》)第三表简化为“陕”,多年来已为大家所接受,似乎也未曾有过异议。笔者认为“陕”简化为“陕”是可以的,但将其列入《总表》第三表却是不适当的。因为这样不仅与《...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第三表
《辞海》
偏旁
《辞源》
《现代汉语词典》
简化为
《说文解字》
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
-
分类号
H12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简化字总表》(一)
- 5
-
-
作者
山石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F003-F003,共1页
-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中国
汉字简化字
简化偏旁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简化字总表》(二)
- 6
-
-
作者
山石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
-
关键词
汉语
简化字
《简化字总表》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学习《简化字总表》的捷径(1)
- 7
-
-
作者
高更生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6-47,共2页
-
文摘
从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算起,我国政府正式推行使用简化汉字 已有45年。但是,现在社会上仍然存在滥用繁体字、使用不合规定的简体字等用字不规范现 象。还有人用繁体字又用不对,造成错别字,甚至闹出笑话。凡此种种,都是不符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规定的,都是对语文教学的危害。从本期起,我们 将连载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专家高更生先生的文章,澄清一些错误观念,以利于全面掌握《 简化字总表》,理解繁简关系,搞好规范工作。
-
关键词
繁体字
《简化字总表》
类推简化
简体字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谈《简化字总表》个别字的调整问题
- 8
-
-
作者
曹先擢
-
出处
《语文建设》
1986年第6期5-6,共2页
-
文摘
(一)在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调整了几个字。“叠”、“覆”、“像”、“囉”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因此,在原《总表》中的第一表删去了“迭[叠]、“象[像]”,“复”字字头下删去繁体字[覆]。在第二表“罗”字字头下删去繁体字[囉],“囉”依简化偏旁“罗”类推简化为“啰”?安t”原简化为“了”,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简化偏旁
类推简化
汉字简化
后起字
在原
现代汉语词典
社会用字
二字
书写形式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简化字总表》答问(2)
- 9
-
-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4期9-,共1页
-
文摘
问10:晔、划、(?)、鰌、(讠斤)、雠、讌、诃、诓《异体字表》已淘汰,为什么收入《总表》? 答:请参看本期《简化字总表解释》四。问11.跸、镔、绐、锷、锴、鲂、鯡、荭、(?)、靓等字,在《新华字典》上查不到,为什么却见于《总表》? 答:《总表》的收字范围基本上以《新华字典》为标准,因为它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一本字典;但是《总表》并不以它作为绝对的标准,因此也收入了少数它没有收的字。问12:《总表》规定卢[盧]可兼作简化偏旁,瀘、櫨、顱等九字相应简化。但是为什么爐、驢、蘆、廬简作炉、驴、芦、庐,不同样简化? 答:爐、驢、蘆、廬简作炉、驴、芦、庐,宋元以来就如此,已有很久历史,《汉字简化方案》采用了;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新华字典》
汉字简化
简化偏旁
简化字总表
一本
题留
看本
入第
在原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介绍《简化字总表检字》
- 10
-
-
作者
刘明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3期22-,共1页
-
文摘
文字改革出版社根据《简化字总表》第二版编的《简化字总表检字》,我认为编得很好,对宣传文字改革和简化字有很大作用,对读者也非常便利。编得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容丰富,包括几方面的材料:①从拼音查汉字表,②从简体查繁体表,③从繁体查简体表,④特别注明了能够独立成字的132个简化偏旁,⑤附录了异体字整理表中39个习惯被看作简化字的选用字和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生僻地名用字。二是对于简化字特别作了51条注释,注释的内容有三个。①注明正确的简化写法。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简化字总表》
汉字表
简化偏旁
特别注明
字原
液音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谈谈《简化字总表》的注解
- 11
-
-
作者
倪镇封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2期15-17,共3页
-
文摘
《简化字总表》对有特殊情形、容易混淆和写错的一部分简化字作了注解,这对学习和掌握简化字很有帮助。全表共有58条脚注,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成十个方面的问题。1.有些字的偏旁很容易同另一些字的偏旁混淆,注解中作了说明。蚕(7页①):上从天,不从夭;临(9页②):左从一短竖一长竖,另有两个偏旁简化——(?)、(?),也是一短竖一长竖。要注意“蚕”与“乔”的上部,“临、(?)、(?)”与“帅、师、归”的左边,两者是不同的,必须区别开来。袜(10页③):是个形声字,从衣末声,如果把右边写成“未”那就错了。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字原
瓦坯
后己
五笔
南宫适
金凯
洪适
段明
ZHENG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简化字总表》解释
- 12
-
-
作者
肖鹰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3期8-9,共2页
-
文摘
《简化字总表》目前正在全国大量发行,供应各方需要。本刊收到各地读者来信,提出有关《总表》的一些问题,希望解答,因此从本期起连续发表关于《总表》的一些解释和问答,供读者参考。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笔数
五笔
三表
八十四
十二个
千二百
作毛
列人
入第
-
分类号
H124.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简化字总表》解释(4)
- 13
-
-
作者
李文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6期9-10,共2页
-
文摘
七、关于《总表》的附录和注解《总表》(第二版)的末尾有两个附录,很有用处。一个是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摘录出来的三十九个字。其中如呆((?)(马矣))痴((?))床((?))雇(僱)秸(稭)杰(傑)泪(涙)厘(釐)栖(棲)弃(棄)凶(兇)岩(巖)异(異)岳(嶽)等字,一般人常常把它们看作是简化字(从笔画减省这个角度看来,是也可以把它们看作简化字),但是简化字表中找不到。现在把它们列在《总表》的后面作为附录,查起来很方便。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丰都
笔数
秋字
三表
于都
入第
学习负担
如东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注意掌握《简化字总表》的字形
- 14
-
-
作者
萧天柱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4期7-8,共2页
-
文摘
《简化字总表》和《简化字总表检字》的出版,使我们不但有标准的简化字形可遵循,而且翻检、查对已推行的简化字也十分方便。《总表》里有脚注,《检字》则把这些注释集中排在C表的后边。这些注释,对规范地使用简化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比如长字,注为四笔,中间的竖勾是一笔到底;马字,还详细地说“上部向左稍斜,左上角开口,末笔作左偏旁时改作平桃”;无字,则结合应用时常见的不规范的现象,注为“上从二,不可误作(?)”。这是对字形的解剖。有的是使用范围的限定,如借字,注为“藉口、凭藉的藉简化作借,慰藉、狼藉等的藉仍用藉”。有的则只着重指出笔画、字音的有关问题。这些注释很解决问题。但是,还有一些经过整理的字形,如宽字。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借字
类推简化
发字
中圈
陈称
右部
兰布
字类
五笔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简化字总表》问答
- 15
-
-
-
机构
编辑室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3期9-11,共3页
-
文摘
问1:长字《总表》作四笔,不作五笔,为什么?这个字小学生很容易写错成“长”。答:长是个草书楷化字。长的草体结构有下列两式:长(?)。后一种格式,写起来容易同去字的手写体混淆。楷化成(?),又容易同专字混淆。简化字采用第一种格式。先撇,后横,第三笔是一长竖穿过横并带钩,最后是一捺。共四笔。了解了这个字在草书中的写法,就可以避免误写成“长”或“长”(这两种错误写法都是五笔)。问2:尧字小学生很容易写作尧,怎样才能避免写错? 答:这个字是参照草书的写法(?)楷化作尧的。从草书的写法不难看出,尧的第三笔实际上是带笔。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五笔
误写
简化偏旁
带钩
三笔
简化方案
字母顺序
笔数
相速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简化字总表》对语文教学的好处
- 16
-
-
作者
向善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5期9-,共1页
-
文摘
最近,在河间县人委文教科召开的全县教师座谈会期间,接触了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大家一致称赞《简化字总表》,认为《总表》既切合师生的实际需要,又解决了过去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为学生认写汉字减轻了许多负担。因此,教师们同声为《简化字总表》而欢呼. 教师们认为《总表》的好处,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形体规范,消除混乱《汉字简化方案》,自从1956年公布以来,由于分批推行,使得有些人在思想上和记忆上有些模糊。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汉字简化
教师座谈会
县人
简县
眼丹
五笔
笔数
三表
比校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简化字总表》解释(3)
- 17
-
-
作者
林平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5期7-8,共2页
-
文摘
五、《总表》确定简化偏旁的应用范围,并使简化字在字形上尽量保持系统性《汉字简化方案》规定了五百一十五个简化字和五十四个简化偏旁,但是对以下两点交代得不够清楚: (一)这五百多个单字中,有一部分字能作别的字的偏旁,当它们作偏旁的时候是不是同样简化,《方案》没有明确规定。例如华字已简化作华,桦哗铧自然应该同样简化作桦哗铧,但是《方案》中没有交代。(二)五十四个偏旁中,有一部分偏旁能独立成字,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汉字简化
部分字
现代汉字
中国文字
五百
书写习惯
十二个
荐节
教育工作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怎样使用《简化字总表》?(一)
- 18
-
-
作者
郑林曦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6年第3期11-13,共3页
-
文摘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的《简化字总表》,从1964年5月公布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全国各地在各项工作中,按照这个总表的规定使用汉字的,逐渐多起来。中小学课本上的字,主要报纸杂志上的字,都在一步一步地改得和《总表》一致。可是,也还有不少使用汉字的场合,没有使用简化字;或者使用了简化字,但是写错印错了,跟《总表》的规定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些人可能还不大知道有这么一本《总表》;有些人虽然知道有这个《总表》,可是还不大会使用,写字用字发生问题,也不知道怎样按《总表》的规定来解决。看起来还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简化字总表》是怎么一回事,主要内容有哪一些,怎样才能正确地使用《简化字总表》。现在。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中国文字
一本
报纸杂志
小学课本
钱玄同
有规可循
工农大众
粉女
吴履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简化字总表》答问(3)
- 19
-
-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5期8-,共1页
-
文摘
问15:■[■]、■)[■]、■[■]、■[■]四个偏旁,本来都能独立成字,为什么《总表》把它们作为偏旁,规定“一般都不能单独使用”? 答:这四个字很生僻,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可能作为单字使用,通常只用作偏旁。“一般都不能单独使用”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特殊场合,需要单独使用,当然可以而且应该同样简化。问16:《总表》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两种版本有哪些不同? 答:两种版本所列的简化字的结构和数量都一样。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现代汉语
隶变
字源
生僻字
带约
书写习惯
带钩
刀头
三表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简化字总表》在字形上的革新
- 20
-
-
作者
霍羽白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4年第12期18-19,共2页
-
文摘
最近出的《简化字总表》第二版,从封面到正文都给人一种面貌焕然一新的感觉。因为这一版所用铅字的字形是新设计的。铅字々形上的分歧由来已久,主要表现在手写体和印刷体的不一致。这里所说的印刷体,是指目前出版物上一般使用的宋体,也叫老宋体。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有宋体和手写体的差别,但是有这种差别的字为数不少。根据粗略的估计,存在字形问题的结构单位(或偏旁)就有近百个左右,牵连到的单字自然更多了。比如“羽”字,楷体作“羽”,两种字体字形不同,这就牵连到所有带“羽”旁的字,如翻翼翅等字也都跟着不同。这种字形分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完全不符合汉字简化的精神,徒然增加学习负担,对于语文教学极其不利。近几年来,有关部门正在就铅字々形进行全面整理,并且确定了“使铅字々形尽量与手写楷体一致”
-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汉字简化
结构单位
汉字教学
学习负担
横折
五笔
侧点
宋休
三笔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