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致飞 万经海 +5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汪宇扬 张圣邦 吴德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5例临床垂体腺瘤患者头颅CT导航数据导航下进行该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测量。结果鼻小柱基点及基线与各解剖结构的平均距离和夹角分别为:筛前动脉58mm±4.0mm,52.0°±5.5°;筛后动脉65.8mm±3.5mm,41.5°±3.5°;筛板中部53.4mm±3.6mm,50.0°±4.5°;蝶筛交界处68.2mm±5.5mm,38.5°±3.5°;视神经管颅口76.4mm±3.3mm,33.5°±5.5;两侧眶内侧壁之间距离22.4mm±4.5mm;两侧视神经管颅口之间的距离17.3mm±2.4mm;额窦口与鞍结节之间的距离40.3mm±3.6mm。结论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可以完全在内窥镜下比较容易到达前颅底区域,能够很好地暴露两侧眶内侧壁之间前达额窦口和后达蝶鞍的前颅底区域,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解剖学和组织学 颅底肿瘤/外科学 自由词鼻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廖建春 陈菊祥 +8 位作者 范静平 吕春雷 王海青 吴建 郎军添 肖壁君 叶青 林顺涨 孙爱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筛窦外科手术提供影像解剖资料。方法 :对 5 0具成人头部标本采用高分辨CT进行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水平位薄层扫描 ,观测了筛窦的各主要径线。结果 :筛窦的左右径 :前端 :左 9.4± 1.5mm ;右 9.7± 2 .1mm ;后... 目的 :为临床开展筛窦外科手术提供影像解剖资料。方法 :对 5 0具成人头部标本采用高分辨CT进行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水平位薄层扫描 ,观测了筛窦的各主要径线。结果 :筛窦的左右径 :前端 :左 9.4± 1.5mm ;右 9.7± 2 .1mm ;后端 :左 15 .5± 4.2mm ;右 15 .1± 4.1mm ;上下径 :外侧前端 :左 2 9.1± 6 .8mm ;右 2 7.3± 6 .9mm ;外侧后端 :左 2 1.2± 8.2mm ;右 2 1.6± 6 .8mm ;内侧前端 :左 18.6± 7.5mm ;右 17.8± 6 .9mm ;内侧后端 :左 15 .9± 4.3mm ;右 16 .1± 5 .1mm。前后径 :上部 3 3 .0± 5 .2mm ;下部 3 2 .3± 5 .4mm。结论 :三种不同层面的薄层扫描可给筛窦影像解剖研究者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解剖数据 ,为筛窦的三维立体成像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解剖学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筛窦解剖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建 肖壁君 +2 位作者 陆书昌 纪荣明 党瑞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4-85,共2页
对60具完整成人湿性头颅(男34,女26)筛窦区域进行了详细解剖研究。重点探讨了前筛窦的气化变异。根据前筛窦是否向筛骨外侵及将其分为筛内型占70.8%和筛外型占29.2%。又根据其向筛骨外侵及方式,将筛外型细分为眶上... 对60具完整成人湿性头颅(男34,女26)筛窦区域进行了详细解剖研究。重点探讨了前筛窦的气化变异。根据前筛窦是否向筛骨外侵及将其分为筛内型占70.8%和筛外型占29.2%。又根据其向筛骨外侵及方式,将筛外型细分为眶上型占17.5%,眶下型占7.5%和混合型占4.2%。这种分型能客观地反映出前筛窦与眼眶、额窦、上颌窦的毗邻关系,对选择鼻内窥镜下筛窦手术方式、确定手术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型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筛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廖建春 郎军添 +7 位作者 王海青 范静平 吴建 陈菊祥 吕春雷 叶青 彭玉成 赵舒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为了提供对内窥镜鼻窦外科及颅底外科手术更具指导意义的后筛窦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 5 0具成人头颅标本 ,行冠状位、矢状位及水平位薄层CT扫描 ,从不同层面及不同方位观测后筛窦的气化发育情况。结果 :发现属管前型的占 2 3 ... 目的 :为了提供对内窥镜鼻窦外科及颅底外科手术更具指导意义的后筛窦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 5 0具成人头颅标本 ,行冠状位、矢状位及水平位薄层CT扫描 ,从不同层面及不同方位观测后筛窦的气化发育情况。结果 :发现属管前型的占 2 3 % ( 2 3侧 ) ;半管型的占 2 8% ( 2 8侧 ) ;全管型的占 3 3 %( 3 3侧 ) ;蝶鞍型的占 16 % ( 16侧 )。其中两侧气化分型完全相同者占 3 3例 ( 6 6侧 ) ;两侧气化不相同者占 17例 ( 3 4侧 )。发现属Ⅰ°后筛窦的占 43 % ( 43侧 ) ;属Ⅱ°后筛窦的占 3 5 % ( 3 5侧 ) ,其中属Ⅱa°后筛窦的占 19%( 19侧 ) ,属Ⅱb°后筛窦的占 16 % ( 16侧 ) ;属Ⅲ°后筛窦的占 2 2 % ( 2 2侧 )。其中两侧分度完全相同者占 2 9例( 5 8侧 ) ;两侧分度不相同者占 2 1例 ( 42侧 )。结论 :后筛窦影像解剖分型分度对内窥镜鼻窦外科及颅底外科手术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解剖学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窦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春 黄铁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4-186,共3页
鼻显微外科是鼻科学领域近年来最重要的发展[1,2]。筛窦手术是鼻显微外科手术中最为复杂的手术,由于筛窦空间狭小、毗邻解剖关系复杂、气房气化变异大,如果不熟悉该区域的解剖,将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鼻显微外科是鼻科学领域近年来最重要的发展[1,2]。筛窦手术是鼻显微外科手术中最为复杂的手术,由于筛窦空间狭小、毗邻解剖关系复杂、气房气化变异大,如果不熟悉该区域的解剖,将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大出血及脑脊液漏等[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外筛窦切除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建 陆书昌 +1 位作者 纪荣明 党瑞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8-89,共2页
对60例成人尸头(男34例,女26例)的眶内侧壁解剖进行了研究,观察了Dacryon点与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孔之间的关系,以及筛前孔与额筛缝的关系,测量了各点间距离。结果显示: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后孔、视神... 对60例成人尸头(男34例,女26例)的眶内侧壁解剖进行了研究,观察了Dacryon点与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孔之间的关系,以及筛前孔与额筛缝的关系,测量了各点间距离。结果显示: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孔的距离分别约为19、32、40mm,筛前孔至筛后孔距离约为14mm,筛后孔至视神经孔约为9mm,有70%的筛前孔位于额筛缝上。认为Dacryon点是鼻外筛窦手术的重要标志。本文对鼻外筛窦切除术的临床要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外切除术 应用解剖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筛窦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建 陆书昌 +1 位作者 纪荣明 党瑞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6-87,共2页
对60例完整成人尸头(男34例,女26例)前筛窦区域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观察了前筛窦气房气化变异,根据各气房开口位置将前筛窦气房分四组,即额隐窝筛房(出现率为88.3%)、筛泡筛房(出现率为100.0%)、漏斗筛房(... 对60例完整成人尸头(男34例,女26例)前筛窦区域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观察了前筛窦气房气化变异,根据各气房开口位置将前筛窦气房分四组,即额隐窝筛房(出现率为88.3%)、筛泡筛房(出现率为100.0%)、漏斗筛房(出现率85.8%)、上颌窦筛房(出现率3.3%).这种分组法不仅反映前筛窦气房的胚胎发生,而且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同时时前筛窦其它有关解剖包括径线、骨壁厚度、窦口、以及毗邻结构解剖作了研究,对前筛窦的手术临床要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解剖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外侧壁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国臣 韩卉 +1 位作者 石献忠 朱友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为海绵窦 (CS)外侧壁手术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 15例 (30侧 )成人CS外侧壁结构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 ① 6 0 %CS外侧壁的深层不完整 ,发生在Parkinson三角后部或Mullan三角前部 ;②Parkinson三角的内... 目的 为海绵窦 (CS)外侧壁手术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 15例 (30侧 )成人CS外侧壁结构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 ① 6 0 %CS外侧壁的深层不完整 ,发生在Parkinson三角后部或Mullan三角前部 ;②Parkinson三角的内侧边长 (13 2 8± 3 77)mm ,外侧边长(15 19± 3 84)mm ,底边长 (5 5 2± 1 0 6 )mm ;Mullan三角的内侧边长 (15 0 9± 4 12 )mm ,外侧边长 (10 91± 2 0 3)mm ,底边长 (8 81± 2 38)mm ;③滑车神经CS段行程形状分三型 :直型、凸型和交叉型。结论 ①CS外侧壁深层不完整除与表腔形成有关外 ,可能与穿行神经间距亦有关 ;②选择CS外侧壁入路时Parkinson三角最常用 ,在CS前半部可联合应用Mullan三角 ;③滑车神经CS段行程形状类型的不同可影响Parkinson三角的显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外侧壁 显微外科解剖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9
作者 盛成 郁波 +1 位作者 蒋志毅 吴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观察额窦、筛窦气房向眶顶气化情况。方法:对60具成人尸体头部标本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进行解剖观察,并结合全部标本的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气化情况。结果:120侧标本气化眶顶骨板的有36.7%(44侧),其中气化整个眶顶者36.4%(16... 目的:观察额窦、筛窦气房向眶顶气化情况。方法:对60具成人尸体头部标本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进行解剖观察,并结合全部标本的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气化情况。结果:120侧标本气化眶顶骨板的有36.7%(44侧),其中气化整个眶顶者36.4%(16侧),气化部分眶顶者63.6%(28侧),气化眶顶的前颅底骨质内侧缘及外侧缘骨壁厚度分别为(0.3±0.1)mm(0.1-0.4mm)和(0.2±0.1)mm(0.1-0.3mm),无气化的前颅底骨质骨壁厚度为(0.9±0.3)mm(0.4-1.8 mm);CT扫描显示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结果与解剖观察一致。结论:了解额窦、筛窦气房向眶顶气化情况对预防鼻微创手术颅内及眶内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窦顶壁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静平 陆书昌 +1 位作者 吴建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83,共3页
通过110具尸体标本筛顶壁的观察,筛顶壁为一前窄后宽、向内向后倾斜的骨板,长28.2mm,前端宽7.5mm,后端宽9.6mm,厚为0.9mm。筛顶壁与筛板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种,水平式占17.3%,高台式占82.7%。筛... 通过110具尸体标本筛顶壁的观察,筛顶壁为一前窄后宽、向内向后倾斜的骨板,长28.2mm,前端宽7.5mm,后端宽9.6mm,厚为0.9mm。筛顶壁与筛板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种,水平式占17.3%,高台式占82.7%。筛前、后动脉在筛窦内均靠筛顶下方并与筛板同水平走行。文中讨论了内窥镜鼻窦手术时确定筛顶壁的方法,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壁 形态学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上筛房的外科解剖 被引量:13
11
作者 廖建春 李健 陆书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通过对50具头颅解剖及85例头颅影像学的研究,观测了蝶上筛房的出现率及其毗邻关系。蝶上筛房的出现率为28.2%,其中左侧出现率为25.9%,右侧出现率为30.4%。讨论了蝶上筛房对鼻神经外科手术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蝶上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上壁及其毗邻结构的应用解剖
12
作者 朱国臣 韩卉 +1 位作者 庞刚 朱有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为经额下入路行海绵窦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观测成人头颅标本30侧的海绵窦上壁及其毗邻结构。结果①眼动脉起始处距视神经管颅口(mm)4.72±0.58;②前内侧三角的三边分别长(mm)6.02±1.20、10.27±1.60和10.00±... 目的为经额下入路行海绵窦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观测成人头颅标本30侧的海绵窦上壁及其毗邻结构。结果①眼动脉起始处距视神经管颅口(mm)4.72±0.58;②前内侧三角的三边分别长(mm)6.02±1.20、10.27±1.60和10.00±1.21;内侧三角三边分别长(mm)9.66±2.26、7.06±1.03、5.61±0.72;动眼神经三角三边分别长(mm)9.19±2.29、14.69±4.06、10.19±1.53。③动眼神经距颈内动脉近环(mm)2.55±0.23。结论选择床突间隙和内侧三角切开海绵窦上壁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解剖学和组织学 显微处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13
作者 范静平 章松勤 +2 位作者 廖建春 吴建 陆书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2-94,共3页
观察了107具成人尸头标本视神经管及其与蝶窦和筛窦的毗邻关系。所有标本中,视神经管在蝶筛窦外侧壁形成隆起者为72.4%,视神经管与毗邻结构的关系复杂,但其内壁与后筛窦或/和蝶窦相毗邻最为多见,内壁长10.2mm,厚0... 观察了107具成人尸头标本视神经管及其与蝶窦和筛窦的毗邻关系。所有标本中,视神经管在蝶筛窦外侧壁形成隆起者为72.4%,视神经管与毗邻结构的关系复杂,但其内壁与后筛窦或/和蝶窦相毗邻最为多见,内壁长10.2mm,厚0.4mm,是内窥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关键部位。文中讨论了内窥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时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减压术 内窥镜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壁罗-阿氏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一龙 郭绍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4-636,644,共4页
罗-阿氏窦是胆囊壁一种独特组织解剖学结构,奥地利病理解剖学家Rokitansky 1842年首先提出并描述,组织学结构特点是胆囊壁黏膜向外疝样膨出。1905年德国病理解剖学家Aschoff发现胆囊壁黏膜膨出常伴有腺体增生。无论是在结石类和非结石... 罗-阿氏窦是胆囊壁一种独特组织解剖学结构,奥地利病理解剖学家Rokitansky 1842年首先提出并描述,组织学结构特点是胆囊壁黏膜向外疝样膨出。1905年德国病理解剖学家Aschoff发现胆囊壁黏膜膨出常伴有腺体增生。无论是在结石类和非结石类胆囊还是炎症性和非炎症性胆囊壁内均可检查到这种病理结构。 1927年Halpert认为罗-阿氏窦产生的原因是胆囊内压增高使胆囊黏膜被压向外层所致。胆囊内压增高的原因是“慢性胆囊炎”和“胆囊内含有混合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阿氏 胆囊壁 组织学结构 病理结构 胆囊黏膜 解剖学 解剖学结构 慢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