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置筒芯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建军 金灵芝 +1 位作者 王茂 杨承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通过一组纵、横向布置筒芯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荷载试验,研究了该空心板抗弯承载力、裂缝分布与发展、变形及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表明:纵、横向布置筒芯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和破坏形态非常相似,筒芯的布置方式对... 通过一组纵、横向布置筒芯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荷载试验,研究了该空心板抗弯承载力、裂缝分布与发展、变形及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表明:纵、横向布置筒芯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和破坏形态非常相似,筒芯的布置方式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受弯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利用现行规范计算其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是偏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芯 现浇混凝土空心板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分布双段摇摆芯筒-核心筒体系调谐减震机理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浩祥 陈易飞 +1 位作者 程时涛 兰炳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3-1605,共13页
为了减小传统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筒体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将分布芯筒与摇摆体系相结合形成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结构体系,旨在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为了降... 为了减小传统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筒体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将分布芯筒与摇摆体系相结合形成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结构体系,旨在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为了降低高阶振型对高层结构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出具有调谐减震性能的框架-分布双段摇摆芯筒-核心筒(FDBRCT)结构体系。建立各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和方程,并进行平稳随机振动分析,初步证明FDBRCT结构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对比FCT,FDCT,FDRCT以及FDBRCT结构的时程分析结果,FDCT结构由于刚度被削弱导致抗震能力下降,FDRCT改善了结构变形的不均匀程度,上部楼层加速度有所减小但顶层位移会增大。相较于FDRCT结构,FDBRCT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最大值明显减小,变形更加均匀,适当降低了顶层位移响应以及内力需求,具备调谐能力的分布双段摇摆芯筒使FDBRCT结构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兼具更为优越的抗震、减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结构 分布摇摆 分布双段摇摆 高阶振型 调谐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核芯筒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俊丽 李永和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2,共5页
该文针对框架 核芯筒结构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其中单个构件采用改进复合形法分别优化,整体采用符合抗震设计规范的分部优化法,使建立的数学模型既满足结构的整体约束条件,又符合构件局部约束的要求.并以一个算例来证实理论研究,充分说明... 该文针对框架 核芯筒结构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其中单个构件采用改进复合形法分别优化,整体采用符合抗震设计规范的分部优化法,使建立的数学模型既满足结构的整体约束条件,又符合构件局部约束的要求.并以一个算例来证实理论研究,充分说明了该法的可靠性.该文首次将分部优化法引用到框架 核芯筒结构优化设计思想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曲率井段的取芯筒长度优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治淼 夏克亮 丁宇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期472-475,共4页
较长的取芯筒可以进行水平段大段取芯作业,取芯钻具通过曲率段时会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建立了取芯组合钻具受力变形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的大变形、接触非线性理论,对不同曲率井段的取芯筒长度进行... 较长的取芯筒可以进行水平段大段取芯作业,取芯钻具通过曲率段时会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建立了取芯组合钻具受力变形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的大变形、接触非线性理论,对不同曲率井段的取芯筒长度进行了优选,为取芯钻具的通过能力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段 弯曲应力 长度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芯筒——框架结构受扭简化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启平 史三元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4,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传递矩阵计算沿高度截面变化的芯筒—框架结构受扭问题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 ,这种方法思路清晰、计算量小、通用性强 ,适合于多阶变截面结构的受扭计算 。
关键词 变截面结构 -框架结构 受扭计算 传递矩阵法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与超高层框架——芯筒结构中刚性加强层的布置对侧移控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梅占馨 冯仲齐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8-141,共4页
采用文献[1]构造的有旋转自由度的平台单元,建立起有刚性加强层的框架—芯筒结构计算模型,对刚性加强层在高层建筑结构控制侧移方面的作用进行较精确的数值分析。
关键词 超高层 高层 结构 刚性加强层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材泡沫夹芯筒加劲肋法兰连接性能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峰 赵志波 陶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6-71,共6页
为了实现复材泡沫夹芯筒间及与其他结构的有效连接,提出了一种加劲肋法兰连接形式,利用真空辅助树脂导入工艺制备了一体成型的复材泡沫夹芯筒与加劲肋法兰。分别对两组复材泡沫夹芯筒加劲肋法兰试件进行了偏心压缩试验和悬臂横向荷载试... 为了实现复材泡沫夹芯筒间及与其他结构的有效连接,提出了一种加劲肋法兰连接形式,利用真空辅助树脂导入工艺制备了一体成型的复材泡沫夹芯筒与加劲肋法兰。分别对两组复材泡沫夹芯筒加劲肋法兰试件进行了偏心压缩试验和悬臂横向荷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得了荷载-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复材泡沫夹芯筒加劲肋法兰在偏压荷载下,在加劲肋与夹芯筒筒身过渡处发生了纤维压缩断裂的破坏模式,该位置为偏心受压下试件的承载薄弱点。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加劲肋法兰先发生加劲肋蒙皮纤维剥离破坏,再发生复材法兰与筒身连接部位的纤维拉伸破坏,最后复材法兰盘出现整体褶皱变形失效,法兰的破坏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失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材泡沫夹 加劲肋法兰 偏压试验 悬臂试验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筒刚臂结构地震倒塌试验研究
8
作者 孙飞飞 陈光远 葛汝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5-83,共9页
对一个56层芯筒刚臂纯钢结构进行缩尺模型的振动台倒塌试验。试件缩尺比例为1∶40,主要构件材料根据相似关系选为紫铜。为了揭示地震波共振效应对结构的不利影响,选取天然波Chi-Chi TCU117以及基于该波根据频谱缩放方法得到的试验模型... 对一个56层芯筒刚臂纯钢结构进行缩尺模型的振动台倒塌试验。试件缩尺比例为1∶40,主要构件材料根据相似关系选为紫铜。为了揭示地震波共振效应对结构的不利影响,选取天然波Chi-Chi TCU117以及基于该波根据频谱缩放方法得到的试验模型的一阶共振波作为振动台输入。试验中输入的地震波为7度小震水平。结构在天然波作用下保持完好,在一阶共振波作用下发生倾覆倒塌。根据试验数据得到了结构两种地震波作用下的惯性力,层间剪力以及倾覆弯矩包络。数据分析发现,具有共振特性的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响应达规范反应谱值的10倍以上,峰值加速度仅在规范小震/中震等级时就能够导致结构倒塌。结构的倒塌模式为边柱破坏引起倾覆,与墨西哥地震中pino Suarez建筑类似。结构的伸臂使得楼层质量产生整体转动加速度,使得结构破坏位置转移到下层伸臂以上外柱受压承载力更薄弱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臂结构 振动台试验 地震倒塌 共振效应 倾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水平加强层钢板剪力墙芯筒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峰 缪小卫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3-616,621,共5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和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体系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研究比较两种结构体系的塑性铰发展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式结构体系(即下部采用带缝钢板剪力墙,上部采用支撑),并对其破坏模式进行...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和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体系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研究比较两种结构体系的塑性铰发展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式结构体系(即下部采用带缝钢板剪力墙,上部采用支撑),并对其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另外,借助于VC语言,编制出了求解带缝钢板剪力墙抗侧刚度的程序,可以通过调节钢板剪力墙的开缝程度来改变加强层的整体抗侧刚度,有利于该类结构体系在设计工作中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加强层 钢板剪力墙 框架-核结构 时程分析 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洞核芯筒结构动力特性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10
作者 王全凤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8,共5页
用等效剪力膜代替核芯筒洞口之间的连梁 ,把开洞的核芯筒结构模拟成为一个闭口的薄壁杆 ,利用有限杆元法提出开洞核芯筒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的数值方法 ,考虑了扭转、翘曲、特别是筒壁中面上的剪应变对动力特征分析的影响 。
关键词 自由振动 扭转 开洞核结构 动力特性 薄壁杆 有限杆元法 数值计算 剪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臂-芯筒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 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马俊 梅占馨 +2 位作者 傅学怡 万虹 王建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首次将子结构摸态综合法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并以刚臂-芯筒结构为对象,将结构沿高度方向划分为若干个子结构,根据子结构界面的力和位移的协调条件,建立了结构的低阶广义坐标运动方程。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刚臂-结构 弹塑性分析 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结构体系减震机理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易飞 何浩祥 +1 位作者 王宝顺 程时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7-368,共12页
传统的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在保证抗震性能的情况下存在布局不灵活和经济性不足等局限。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其具有三道抗震防线。为了协调控制层间位移,将其进一步改进为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 传统的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在保证抗震性能的情况下存在布局不灵活和经济性不足等局限。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其具有三道抗震防线。为了协调控制层间位移,将其进一步改进为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高层结构体系。建立FDCT结构和FDRCT结构的简化动力模型,并进行频域动力分析和地震动随机分析,探究影响减震效果的主要参数,证明FDRCT结构相比于FCT结构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对典型的FCT结构进行设计调整,建立相应的FDCT结构和FDRCT结构,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案,由于FDCT结构刚度较小,地震作用下其位移将适当变大;虽然FDRCT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顶部位移会略有增大,但层间变形分布更加均匀,限制了薄弱层的出现,且结构加速度响应有所下降。适当增大分布摇摆芯筒的质量可使结构变形更加均匀。分析表明:FDRCT结构既可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又具备良好的抗震减震性能,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结构 分布 分布摇摆 变形控制 减震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结构体系力学模型及耗能减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易飞 何浩祥 +1 位作者 兰炳稷 孙澔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56,91,共11页
为了提高传统框架-核心筒(frame core tube, FCT)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tube-core tube, FDCT)新型高层结构体系,用以减小传统筒体围合面积。进而提出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r... 为了提高传统框架-核心筒(frame core tube, FCT)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tube-core tube, FDCT)新型高层结构体系,用以减小传统筒体围合面积。进而提出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rocking tube-core tube, FDRCT)新型高层结构体系,改善FDCT因刚度削弱导致的抗震能力下降。根据FCT结构、FDCT结构和FDRCT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三种结构的动力方程。通过分析地震下结构的时程响应,针对分布摇摆芯筒的质量进行相关参数分析,证明附加摇摆体系的FDRCT结构具备优良的耗能减震性能。对三种结构分别进行了不同场地条件以及不同类型长周期地震波下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FDRCT结构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均有耗能减震效果,且在长周期地震波下更为优越。对三种结构的性能-利润总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FDRCT结构均可实现既能提升结构的经济性,也能保证结构在地震下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结构 分布摇摆 层间位移角 耗能减震 性能-利润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复合材料铝蜂窝夹芯筒优化设计
14
作者 韩启超 施丽铭 +4 位作者 马森 邓宇华 盛聪 赵启林 姚远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4-142,共9页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建立了复合材料铝蜂窝夹芯筒优化设计程序。分析了优化设计的特点,针对基本差分进化算法自身的缺陷,对变异率和交叉率做出调整,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使得改进的算法具有较快的寻优速度和较好的全局搜索...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建立了复合材料铝蜂窝夹芯筒优化设计程序。分析了优化设计的特点,针对基本差分进化算法自身的缺陷,对变异率和交叉率做出调整,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使得改进的算法具有较快的寻优速度和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开展了对复合材料铝蜂窝夹芯筒以质量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数值函数试验和工程仿真算例验证了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较原算法可使铝蜂窝夹芯筒的质量减小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算法 复合材料铝蜂窝夹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洞核芯筒的弯扭分析
15
作者 赵永杰 罗兆辉 刘颖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2-486,共5页
根据VLASOV薄壁理论和有限元法对高层建筑核芯筒进行弯扭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 ,将核筒视为开口薄壁杆件 ,将连梁视为影响构件 .将核芯筒的开口部分和带连梁的部分分开考虑 ,不再采用连续化假设 .本文的方法概念清楚 ,计算简便 。
关键词 开洞核心 弯扭分析 连梁 高层建筑 开口薄壁杆件 影响构件 影响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水平加强层的框架——芯筒结构分析
16
作者 覃晓东 马心俐 苏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B07期132-135,共4页
为减小框架-芯筒结构的侧移,进行结构设计时可以在适当的层数设置水平加强层.本文引入连续介质力学中有关旋转自由度的概念来解决外框架梁、柱单元和剪力墙单元的连接问题,在普通平面八节点单元的基础上构造带旋转自由度的平面八节点单... 为减小框架-芯筒结构的侧移,进行结构设计时可以在适当的层数设置水平加强层.本文引入连续介质力学中有关旋转自由度的概念来解决外框架梁、柱单元和剪力墙单元的连接问题,在普通平面八节点单元的基础上构造带旋转自由度的平面八节点单元.计算结果表明,设置加强层后能大大地减少结构侧移,而且计算结果精度满足要求,是一种高精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加强层 旋转自由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板对高层建筑核芯筒受力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池家样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文根据Vlasov的薄壁杆件翘曲理论,采用有限元和解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周与楼板连接的开口薄壁核芯筒的扭转刚度,考察了楼板出平面刚度对核芯筒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楼板有效宽度的概念,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设计... 本文根据Vlasov的薄壁杆件翘曲理论,采用有限元和解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周与楼板连接的开口薄壁核芯筒的扭转刚度,考察了楼板出平面刚度对核芯筒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楼板有效宽度的概念,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中,可考虑楼板对核芯筒约束扭转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板 高层 建筑物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通风机扩散筒数值模拟与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艾子健 陈燎原 +1 位作者 王西来 凌志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41,共4页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了3种芯筒扩散筒的内部流动,详细阐述了数值计算的求解过程和方法,对比研究了3种扩散筒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率。为使用CFD方法求解计算流动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并为扩散筒的运行效率的研究与提高提供了数值试...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了3种芯筒扩散筒的内部流动,详细阐述了数值计算的求解过程和方法,对比研究了3种扩散筒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率。为使用CFD方法求解计算流动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并为扩散筒的运行效率的研究与提高提供了数值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锥形 流线型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单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简化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仲良 孙飞飞 +1 位作者 李国强 胜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53-1959,共7页
对含单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将外柱和伸臂参与抵抗倾覆力矩的能力简化为抗弯弹簧,建立平面简化模型研究静力性能,分析伸臂设置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基于Rayleigh能量法提出求解单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基本频率的近似理论解.针对... 对含单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将外柱和伸臂参与抵抗倾覆力矩的能力简化为抗弯弹簧,建立平面简化模型研究静力性能,分析伸臂设置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基于Rayleigh能量法提出求解单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基本频率的近似理论解.针对某工程实例,对比分析理论简化模型和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精度.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含弹簧的芯筒-刚臂结构简化模型既能准确分析该类结构的静力反应,又可以有效地估计其基本频率,计算精度满足工程结构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臂结构 简化模型 整体稳定性 基频 Rayleigh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形件强力旋压成形特点及变形规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利鹏 刘智冲 周宏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强力旋压是制造薄壁筒形件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其按旋轮进给方向与毛坯材料流动方向的异同分为正旋和反旋,包括起旋、稳定旋压和终旋3个阶段,成形中的工件可划分为3个区域,即未成形区、成形区和已成形区,材料所受到的应力、应变在不同... 强力旋压是制造薄壁筒形件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其按旋轮进给方向与毛坯材料流动方向的异同分为正旋和反旋,包括起旋、稳定旋压和终旋3个阶段,成形中的工件可划分为3个区域,即未成形区、成形区和已成形区,材料所受到的应力、应变在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在强力旋压成形过程中通常存在着一定的生产缺陷。为此,分析了筒形弹力旋压成形特点及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学 金属工艺 强力旋压 分析 形件 减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