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合金筒形件拉深成形的临界压边力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柳 官英平 +2 位作者 姚丹 段永川 高安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1-1557,共7页
采用平面应力假设条件,依据Fields-Backofen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对镁合金筒形件拉深成形法兰区的应力分布进行解析分析。运用应力解析公式及能量法,推导镁合金筒形件拉深成形的破裂和起皱临界压边力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对理论解析... 采用平面应力假设条件,依据Fields-Backofen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对镁合金筒形件拉深成形法兰区的应力分布进行解析分析。运用应力解析公式及能量法,推导镁合金筒形件拉深成形的破裂和起皱临界压边力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对理论解析进行验证,确定临界压边力的安全区域。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解析与数值模拟预测的临界压边力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62%和6.76%;在给定安全区域范围内,试件拉深试验获得成功;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的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筒形件拉深 应力解析 临界压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形拉深件模具设计的新探讨
2
作者 彭丽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7-248,共2页
通过拉深成形的研究和试验,发现拉裂总是在某些危险部位最先产生,从而导致整个拉深成形失败,而且这些危险部位的产生与拉深过程中金属的流动趋势有很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通过在拉深过程中某一时刻给工件的侧壁变薄部位主动施加一定的外... 通过拉深成形的研究和试验,发现拉裂总是在某些危险部位最先产生,从而导致整个拉深成形失败,而且这些危险部位的产生与拉深过程中金属的流动趋势有很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通过在拉深过程中某一时刻给工件的侧壁变薄部位主动施加一定的外力,改变侧壁的金属流动趋势,防止变薄区材料尤其是危险断面的进一步变薄,使壁厚变厚处更多地参与变形,拉深件壁厚分布趋向均匀,从而推迟了开裂的产生,拉深件的成形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设计制造出了将该途径应用于筒形件拉深的模具,指出了模具设计要点。实践证明,该模具对提高筒形件的拉深效率和质量是切实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 筒形件拉深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6铝合金中厚板的拉深变形行为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志超 徐永超 苑世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64-1772,共9页
由于弯曲效应,中厚板拉深时厚度方向存在明显应力梯度,使其与薄板拉深变形有所不同。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中厚板拉深变形过程中不同阶段板材厚度方向的径向应力分布规律,揭示凹模圆角大小对中厚板拉深变形径向应力的影响规律。对厚... 由于弯曲效应,中厚板拉深时厚度方向存在明显应力梯度,使其与薄板拉深变形有所不同。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中厚板拉深变形过程中不同阶段板材厚度方向的径向应力分布规律,揭示凹模圆角大小对中厚板拉深变形径向应力的影响规律。对厚度4.5 mm的5A06铝合金板材进行不同凹模圆角条件下内径为450 mm筒形件拉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厚板拉深过程中最大径向应力位于直壁区与凹模圆角过渡处;且随凹模圆角的增大,最大径向应力值逐渐减小;破裂缺陷发生在凹模圆角与直壁区过渡处,且随凹模圆角增大,破裂延缓发生,极限拉深行程显著提高,凹模相对圆角为12时的极限深度比相对圆角4.5时的提高了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铝合金 中厚板 筒形件拉深 径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