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
作者 董仁卫 郭琪 +4 位作者 刘诗琦 余海瑞 周盈盈 王昊 朱康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等速运动,又被称为调节抗阻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承受最大负荷的一种运动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肌肉能够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以下简称等速技术)应用等速运动... 等速运动,又被称为调节抗阻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承受最大负荷的一种运动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肌肉能够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以下简称等速技术)应用等速运动的工作原理,已被认为是肌肉功能评估和肌肉力学训练的最佳方法,在肌肉功能评价和肌力训练中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因同时有顺应性阻力,即使在肌力比较弱的情况下也能应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等速技术 等速肌力测试 训练 训练技术 关节活动范围 最大 抗阻运动 上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前等速肌力测试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许玉林 高鹏 +2 位作者 张智海 张春林 孙允高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研究将要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肌力状况。方法正常人34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1例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肌力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下降(P<0.01)... 目的研究将要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肌力状况。方法正常人34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1例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肌力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下降(P<0.01)。患者健患侧肢体肌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一侧肢体患病引起活动受限,病程较长时,导致对侧肢体肌力亦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等速肌力测试 手术 肉运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ybex-6000系统进行膝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毅 李云霞 +3 位作者 胡永善 杨晓冰 朱玉莲 范振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6期254-256,共3页
运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28名健康男女青年分别进行60°/s、120°/s、180°/s三种运动速度的膝关节重复肌力测试,选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 运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28名健康男女青年分别进行60°/s、120°/s、180°/s三种运动速度的膝关节重复肌力测试,选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ICC)作为判断可靠程度的指标。结果表明: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峰力矩的ICC为0.90~0.95,可靠性最好,单次总作功量和平均功率ICC为0.83~0.90,可靠性较好,耐力比ICC为0.68~0.72,可靠性中等。等速肌力重复测试时存在一定误差,峰力矩的误差范围较小,耐力比的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屈伸 等速肌力测试 康复 Cybex-6000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肩袖损伤表面肌电及等速肌力测试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毕然然 崔芳 +3 位作者 王惠芳 武勰 张强 李晓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运动性肩袖损伤后肩袖肌群表面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特征的变化。方法:选取肩袖损伤的运动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21.2±2.2岁。同时选取同一院系年龄、性别构成比相近的健康运动员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 目的:探讨分析运动性肩袖损伤后肩袖肌群表面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特征的变化。方法:选取肩袖损伤的运动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21.2±2.2岁。同时选取同一院系年龄、性别构成比相近的健康运动员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21.5±2.0岁。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表面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90°/s外展时冈上肌、冈下肌积分肌电值(i EMG)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冈下肌差异更显著(P<0.01)。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120°/s外展时冈上肌、冈下肌i EMG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外旋时所有肌肉i EMG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90°/s、120°/s外旋时冈下肌i EMG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90°/s,120°/s外旋时所有肌肉i EMG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90°/s,120°/s时的外旋/内旋,外展/内收峰力矩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肩袖损伤运动员在外展时冈上肌、冈下肌肌肉募集较差,而三角肌、小圆肌无异常;同时,肩袖损伤后三角肌中束和冈上肌合力作用下降而致肩关节外展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肩袖损伤 表面 等速肌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价膝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晓鹏 安华 于长隆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在重建术前、术后的肌肉力量,评价有、无严格的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产Biodex System 3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以60°/s、120°/s两种速度测... 目的: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在重建术前、术后的肌肉力量,评价有、无严格的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产Biodex System 3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以60°/s、120°/s两种速度测定67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及韧带重建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包括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值(PT/BW)、总功(TW)、平均峰力矩(AVG PT)。将其中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的24人作为康复训练组,另外无严格康复训练计划、自主活动的43人作为未康复训练组。结果:手术前患膝屈、伸肌群的PT、PT/BW、TW、AVG PT较健侧均显著降低;ACL重建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其中未康复训练组患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健侧70%左右,腘绳肌肌力恢复至健侧75%,康复训练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分别恢复至健侧的80%和85%左右,高于未康复训练组,但与健侧相比仍有差距。结论:康复训练对ACL重建术后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恢复有明显的作用。等速肌力测试是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效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等速肌力测试 术后康复 测试评价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 康复训练计划 股四头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6
作者 吴毅 占飞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4,101,共5页
关键词 运动医学 等速肌力测试 训练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肌力测试在膝关节损伤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光柏 姚文钧 +2 位作者 陶新民 曹曼林 吴海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6-58,共3页
运用Cybex330型等速运动仪对45例膝关节外伤后患者进行双侧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并依据慢速测试(60°/s)结果指导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渐进抗阻练习。结果发现,患膝屈伸肌峰力矩值在训练后明显增加,屈肌与伸肌... 运用Cybex330型等速运动仪对45例膝关节外伤后患者进行双侧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并依据慢速测试(60°/s)结果指导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渐进抗阻练习。结果发现,患膝屈伸肌峰力矩值在训练后明显增加,屈肌与伸肌峰力矩比值接进正常。康复训练前后比较,患膝功能的差别有显著性(P<001),说明抗阻练习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康复 等速肌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安民 李珺晖 洪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方法:选用IsoMed 2000等速测试系统,采用60°/s、180°/s、240°/s三种角速度,测试18名中国女篮国家队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根据场上位置将运动员分为三组:后卫组7... 目的:了解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方法:选用IsoMed 2000等速测试系统,采用60°/s、180°/s、240°/s三种角速度,测试18名中国女篮国家队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根据场上位置将运动员分为三组:后卫组7人(1、2号位),前锋组6人(3、4号位),中锋组5人(5号位),比较分析三组运动员的测试结果。结果:(1)女篮运动员双侧膝关节慢速测试时(60°/s)屈伸肌峰力矩(PT)显著高于快速测试(180°/s,240°/s),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比值(H/Q)随测试速度增加递增,左右膝H/Q无显著性差异。(2)慢速测试时(60°/s),左右膝关节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值、平均功率、H/Q无显著差异。(3)快速测试(240°/s)时,左膝屈肌PT、峰力矩/体重比值(PT/BW)显著高于右膝。180°/s测试时,左膝屈肌平均功率显著高于右膝。(4)60°/s测试时,后卫、前锋、中锋运动员PT、PT/BW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180°/s测试时,后卫运动员左膝屈肌PT与前锋、中锋运动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各组间伸肌PT未见显著差异。240°/s测试时,后卫运动员右膝屈、伸肌PT/BW和中锋运动员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后卫、前锋、中锋三组运动员平均功率、H/Q、总功与峰值功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1)女篮运动员快速测试(240°/s)时左膝屈肌力量强于右膝,反映快速运动时左右膝关节肌力不平衡。(2)不同场上位置女篮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快速测试结果有差异性,提示力量训练应根据场上位置进行特异性训练。(3)女篮运动员需加强屈肌快速力量训练,以提高H/Q,预防膝关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 运动员 膝关节 等速肌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肌电及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肩关节运动损伤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毕然然 崔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0-374,共5页
肩关节运动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目前对于肩关节运动性损伤的评价依据于患者的受伤史、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而缺乏对动态功能的客观评价。表面肌电技术结合等速肌力测试技术作为非损伤性检测手段.可以对受试者各部位肌群的功... 肩关节运动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目前对于肩关节运动性损伤的评价依据于患者的受伤史、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而缺乏对动态功能的客观评价。表面肌电技术结合等速肌力测试技术作为非损伤性检测手段.可以对受试者各部位肌群的功能状态作出全面、系统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测试 损伤评估 关节运动 表面 运动损伤 运动性损伤 影像学检查 物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等速肌力测试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宏光 王以朋 邱贵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等速肌力测试 全膝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伺服转矩监视信号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金壮 赵帅 +1 位作者 王洪瑞 杨信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99-104,共6页
为避免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需额外动态转矩传感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带转矩监视信号的通用伺服装置的实现方法。在伺服电机速度模式下,利用编码器反馈设计了具有速度闭环的控制器,实现肌力测试过程中的精确等速运动;通过伺服自带的转矩... 为避免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需额外动态转矩传感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带转矩监视信号的通用伺服装置的实现方法。在伺服电机速度模式下,利用编码器反馈设计了具有速度闭环的控制器,实现肌力测试过程中的精确等速运动;通过伺服自带的转矩监视信号检测施加到电机转子上的转矩,并转换得到肌力信息。利用Simulink软件和Quanser Q8运动控制器构建了等速肌力测试半实物仿真系统。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选取5名在校男大学生,分别测量肘关节肌肉群多运动参数,并与现有运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峰力矩(PT)等指标均在所测指标的波动范围内,说明该系统实现方法在等速肌力测试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矩监视 伺服电机 速度闭环 等速肌力测试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肌力测试的可靠性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5
12
作者 倪国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5-357,共3页
关键词 等速肌力测试 可靠性 相关因素 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文可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病 康复 等速肌力测试 等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江 叶晓红 +1 位作者 刘民权 余兆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86-187,共2页
目的 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分为传统针刺组和张力平衡针法组,每组30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以等速肌力仪、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Barthel... 目的 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分为传统针刺组和张力平衡针法组,每组30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以等速肌力仪、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痉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传统针刺组和张力平衡针法组MAS、CSI的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BI评分明显升高(P<0.05),患肢膝关节伸肌峰阻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且治疗2疗程后疗效均优于治疗第1疗程(P<0.05);张力平衡针法组MAS、CSI的评分较单纯针刺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BI评分明显升高(P<0.05),张力平衡针刺组的患肢膝关节伸肌峰阻矩逐渐降低(P<0.05)。结论张力平衡针法和传统针刺法均能有效的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MAS、CSI、BI评分,而达到改善患者痉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且张力平衡针法的作用优于传统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针法 等速肌力测试 痉挛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等速肌力测试、平衡及步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斌 朱飞龙 +2 位作者 张明 朱伟伟 陈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0-965,共6页
目的: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的肌力、平衡及步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网上招募及徐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6例,同时... 目的: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的肌力、平衡及步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网上招募及徐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6例,同时,招募23例踝关节未曾发生损伤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踝关节内翻及外翻的等速向心运动测试,髋关节内收及外展的等速向心测试;采用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方法获得受试者平衡参数,采用GaitScan仪器对受试者足底压力和步态进行测量。结果: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内翻、外翻、外翻/内翻比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患侧的内翻、外翻小于健康组,外翻/内翻比值大于健康组。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跖屈、背屈/跖屈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背伸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的患侧跖屈小于健康组,背屈/跖屈比值大于健康组。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髋关节外展、外展/内收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内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的患侧髋关节外展、外展/内收比值小于健康组。FAI组的前、外、外后、后、内、内前星形偏移平衡结果与健康人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小于健康组(P<0.05)。外前、内后方向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FAI组患侧足跟内侧、第一跖骨、第二跖骨压力小于健侧和健康组(P<0.05),足跟外侧、第四跖骨、第五跖骨压力大于健侧和健康组(P<0.05)。FAI组患侧承重反应延长(P<0.05),站立末期缩短(P<0.05)。结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对患者的肌力、步态、平衡参数造成了显著影响,初次扭伤后,应当及时干预,避免进展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等速肌力测试 平衡 步态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髋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健辉 李国新 +1 位作者 张文 张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了解女性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髋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肌群的等速离心收缩力量。方法:20例女性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为实验组,另外20例与之匹配的正常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病史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 目的:了解女性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髋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肌群的等速离心收缩力量。方法:20例女性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为实验组,另外20例与之匹配的正常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病史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CybexⅢ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髋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肌群等速离心收缩的峰力矩。结果:PFPS组内收、外展肌群收缩峰力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内、外旋肌群收缩峰力矩无显著性差异(P﹥0.05)。PFPS组内收、外展肌群收缩峰力矩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外旋肌群收缩峰力矩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髋关节肌群的运动力学失衡可能是髌股关节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 髋关节 等速肌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膝关节等速肌力曲线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凡令 贾蕊 +2 位作者 黄艺林 高卫邦 张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老年膝关节等速肌力曲线特征的影响。方法采集TKA术后一年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在180°/s、60°/s角速度下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和等长屈伸测试。采集屈伸肌群的...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老年膝关节等速肌力曲线特征的影响。方法采集TKA术后一年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在180°/s、60°/s角速度下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和等长屈伸测试。采集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腘绳肌/股四头肌比率(H/Q),并采用1°递增的平均力矩结果进行标准化(力矩/体质量)。结果TKA术后患者在180°/s的角速度下患侧屈膝力矩在16°至64°范围内低于健侧,在10°至83°范围内低于健康受试者同侧(P<0.05);60°/s的角速度下患侧屈膝力矩在72°至76°范围内低于健侧,在59°至87°范围内低于健康受试者同侧(P<0.05);患侧与健康受试者同侧等长屈膝力矩无统计学差异(P>0.05)。TKA术后患者在180°/s的角速度下患侧伸膝力矩、峰力矩、H/Q与健康受试者同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0°/s的角速度下患侧伸膝力矩在68°至85°范围内低于健侧,在18°至37°和72°至81°范围内低于健康受试者同侧,患侧H/Q高于健康受试者同侧(P<0.05),两组伸展峰力矩和等长伸膝力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KA术后高速运动及关节活动末低速运动中患侧腘绳肌肌力下降,患侧股四头肌在关节活动起始和终末范围内低速运动中肌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等速肌力测试 膝关节 膝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纵跳高度与下肢等速肌力特征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黄昊坤 刘鑫 +2 位作者 贺江涛 王柯 满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64-564,共1页
目的分析青年男性下肢三关节等速肌力特征与其纵跳高度的相关性,为日后针对性训练提高其纵跳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共招募男性15名(年龄23.33±1.66岁,身高179.47±6.04 cm,体重74.77±8.17 kg),利用EZEjump无线纵跳测试系统... 目的分析青年男性下肢三关节等速肌力特征与其纵跳高度的相关性,为日后针对性训练提高其纵跳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共招募男性15名(年龄23.33±1.66岁,身高179.47±6.04 cm,体重74.77±8.17 kg),利用EZEjump无线纵跳测试系统获得单、双腿半蹲跳和下蹲跳高度;利用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获得下肢三关节等速肌力特征(角速度选取60°/s和240°/s)。结果(1)男性单、双纵跳高度与髋、膝关节峰力矩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半蹲跳高度与髋关节伸肌群快速测试峰力矩更相关,而下蹲跳与膝关节伸肌群快速测试峰力矩更相关;(2)在所有测试速度下,各关节屈伸比与单腿纵跳高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3)在所有测试速度下,两侧同名肌群肌力差异与双腿纵跳高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且下肢各关节肌群肌力差异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即肌力差异<10%。结论男性发展髋、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可以提高其单、双腿纵跳高度,其中针对性的发展髋关节伸肌爆发力和膝关节伸肌爆发力可分别提高其半蹲跳高度和下蹲跳高度。男性单腿纵跳高度与各关节屈伸比之间不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性。当两侧同名肌群肌力差异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时,男性两侧肌肉力量差异并不影响双腿纵跳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速度 针对性训练 纵跳高度 快速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 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和羽毛球爱好者膝关节等速肌力对比研究
19
作者 叶晨丹 梁雨雯 +2 位作者 金光冉 姜琼琼 裘琴儿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65-565,共1页
目的本文运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高校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和爱好者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进行测试分析,为运动员和爱好者科学运动,减少运动损伤发生,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10名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和10名女子羽毛球... 目的本文运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高校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和爱好者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进行测试分析,为运动员和爱好者科学运动,减少运动损伤发生,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10名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和10名女子羽毛球爱好者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向心收缩的肌力测试,受试者优势腿均为右侧。测试角度选取60°/s和180°/s,各测试3组,每组连续屈伸5次,取最佳值。结果(1)在60°/s和180°/s测试时,右腿伸肌峰力矩、相对伸肌峰力矩和屈伸肌力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屈肌峰力矩、相对屈肌峰力矩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60°/s时左腿屈肌峰力矩和相对屈肌峰力矩无显著性差异(P>0.05)。(2)运动员组屈伸肌力比低于爱好组。(3)爱好组双侧屈伸肌力比均大于国外相应的参考值,分别为60°/s时为0.60~0.69,180°/s时为0.70~0.79,运动员组右腿屈伸肌力比接近参考值,左腿则低于参考值。结论(1)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大于爱好者。(2)爱好者膝关节屈伸肌力力量薄弱,需加强膝关节屈伸肌力量训练,降低损伤风险。(3)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力比较低,提示膝关节肌力不对称,需加强非优势侧膝关节力量,促进平衡发展,降低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爱好者 羽毛球运动员 高校女子 等速肌力测试 运动损伤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上下肢肌力等速测试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利明 张雷 张鸣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8-720,723,共4页
目的运用等速肌力测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上、下肢屈、伸肌群的肌力情况。方法对87例COPD患者(实验组,其中轻度17例、中度44例、重度26例)和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肘和膝屈、伸肌群等速肌力测试,分别记录角速度60°... 目的运用等速肌力测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上、下肢屈、伸肌群的肌力情况。方法对87例COPD患者(实验组,其中轻度17例、中度44例、重度26例)和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肘和膝屈、伸肌群等速肌力测试,分别记录角速度60°/s、180°/s时上、下肢屈、伸肌群的峰力距;计算下肢屈、伸肌群的易疲劳指数。结果实验组屈肘肌群和伸肘肌群峰力距分别为(20.56±7.54)N·m、(22.61±9.26)N·m,屈膝肌群和伸膝肌群峰力距分别为(35.78±16.99)N·m、(71.86±27.98)N·m,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屈、伸肌群的易疲劳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测试可作为分析COPD患者外周肌力变化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等速肌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