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工程方法在模块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乃静 时文庆 《技术经济》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模块化已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但其理论与实践尚处在发展和完善之中。本文试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提出模块体系的建立方法,其中包括基于等级分析法的模块结构分解和AHP法模块方案选优。
关键词 模块化 系统工程 等级分析法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势关系全序化的球队攻守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伟华 李进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8期246-250,共5页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问卷调查,选取了反映球队技战术能力的九项主要指标,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16支球队31场比赛进行统计,并运用优势关系粗糙集方法和等级相关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检验。结果表明:运用优势关系粗糙集方...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问卷调查,选取了反映球队技战术能力的九项主要指标,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16支球队31场比赛进行统计,并运用优势关系粗糙集方法和等级相关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检验。结果表明:运用优势关系粗糙集方法对球队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地反映各队技战术能力。在揭示足球技战术发展趋势的同时,探索出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技战术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关系 粗糙集方 等级相关分析 进攻能力 防守能力 攻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10年湖南安化山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兵 夏石友 +2 位作者 吴正好 谭青松 谌双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25-129,133,共6页
利用安化国家基本气象站1980-2010年大气能见度观测资料,选取不受气象因素影响的数据,利用百分位分析法、等级分析法、Ridit分析法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安化山区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安化大气能见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较差"... 利用安化国家基本气象站1980-2010年大气能见度观测资料,选取不受气象因素影响的数据,利用百分位分析法、等级分析法、Ridit分析法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安化山区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安化大气能见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较差"大气能见度出现频率明显增加,20世纪90年代大气能见度水平反常优于80年代,这在很大程度上由人类活动和降水偏多造成的。相对国内其他大城市而言,安化山区年和季大气能见度年际波动特征十分显著,这与山区复杂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是分不开的。复Morlet小波分析表明,1980-2005年的年Ridit值周期变化比较明显,周期为7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空气质量 百分位分析 等级分析法 RIDIT分析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泉沟次生混交林主要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伟 郝青云 +2 位作者 任俊义 杨慧滨 张芸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50-53,71,共5页
通过样带调查法结合Greig -smith的等级方差分析法 ,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两类次生混交林主要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对主要种群年龄结构的分析表明 :桦木混交林是相对异龄林 ,林下更新不良 ;云杉混林是复层异龄林 ,林下更新... 通过样带调查法结合Greig -smith的等级方差分析法 ,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两类次生混交林主要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对主要种群年龄结构的分析表明 :桦木混交林是相对异龄林 ,林下更新不良 ;云杉混林是复层异龄林 ,林下更新良好 ;并且云杉的更新是一个相对间断的过程 ,两个世代间隔大约 5 0年。对各种群空间格局分析表明 :云杉的聚集强度最强 ;桦木也呈集群分布 ,但聚集程度较弱 ;落叶松呈随机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群聚集的格局规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混交林 种群 年龄结构 空间格局 等级方差分析 格局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吴珂 秦奔奔 +5 位作者 吴俊梅 周慧敏 夏蕴玉 牛利 郁泰立 汪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8期4691-4698,共8页
利用1980~2013年南京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常规气象要素和能见度观测资料,剔除相对湿度和天气现象对能见度的影响,采用等级分析法、"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法、累积百分率法、Ridit中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的年际和... 利用1980~2013年南京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常规气象要素和能见度观测资料,剔除相对湿度和天气现象对能见度的影响,采用等级分析法、"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法、累积百分率法、Ridit中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了能见度与气温、气压、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能见度有明显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一天中,8:00最差,14:00最好;一年之中,能见度夏季最好,冬季最差。1980~1984年南京能见度呈上升趋势,1985~2004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13年则呈缓慢上升趋势;"较差"和"一般"能见度出现频率呈现上升趋势,"较好"能见度出现频率则明显下降。能见度水平逐年代下降但降幅减小;能见度等级分布的季节差异逐年代减小。能见度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由于南京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能见度与气压和气温均存在季节性差异,能见度与气压在冬季呈较好的正相关,与气温夏季呈正相关、冬季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变化趋势 等级分析法 Ridit中值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