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氮化及等离子表面处理用脉冲电源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冰仲 葛建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40,共6页
脉冲电源是近年来在离子氮化及等离子表面处理领域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阐述脉冲辉光放电的特点,介绍了用GTO作开关元件的大功率脉冲电源的原理、电路特点及脉冲离子氮化的生产应用情况。脉冲电源能可靠迅速灭弧,散弧清洗速度... 脉冲电源是近年来在离子氮化及等离子表面处理领域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阐述脉冲辉光放电的特点,介绍了用GTO作开关元件的大功率脉冲电源的原理、电路特点及脉冲离子氮化的生产应用情况。脉冲电源能可靠迅速灭弧,散弧清洗速度快,能够消除或减弱空心阴极效应,解决了具有深孔或沟槽的复杂零部件和齿轮根部的氮化难题,易于选择最佳工艺参数,提高氮化质量,并比直流电源节约电能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氮化 脉冲电源 等离子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与化学氟化叠加处理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绝缘性能影响
2
作者 乌江 何敏恒 +3 位作者 王廷玉 王晓敏 张博 尚鹏辉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5-2036,共12页
为了提升直流电压下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研究了等离子体和化学氟化两种单一处理以及二者叠加的表面处理方法对其直流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首先,对聚酰亚胺薄膜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等离子体刻蚀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对薄膜进行不同时... 为了提升直流电压下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研究了等离子体和化学氟化两种单一处理以及二者叠加的表面处理方法对其直流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首先,对聚酰亚胺薄膜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等离子体刻蚀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对薄膜进行不同时间的化学氟化处理。其次,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处理前后样品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等温表面电位衰减、表面电导率和直流沿面闪络电压测量分析。结果分析表明,两种单一处理方法的影响机制不同:等离子体处理主要通过改变表面微观形貌提升了闪络电压,而氟化处理则主要通过改善陷阱分布特性显著提高了闪络电压。最后,将等离子体和氟化按先后次序进行叠加使用,两种叠加处理次序均显示出比单一处理方式更高的闪络电压提升效果。特别是先氟化后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不仅在物理作用上通过形成块状凸起和明显的粗糙形貌提升绝缘性能,而且在化学作用上通过影响陷阱分布特性,减少深陷阱密度,从而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点,闪络电压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处理 表面氟化 聚酰亚胺 闪络电压 陷阱特性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织构复合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对PA66胶接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
3
作者 薛景辉 高东 +1 位作者 张桂 周王凡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4-213,259,共11页
目的提高聚酰胺66(PA66)的胶接强度。方法利用脉冲激光在PA66板材表面进行激光织构,再对激光织构后的PA66板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通过单搭接拉伸剪切试验评价胶接强度。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 目的提高聚酰胺66(PA66)的胶接强度。方法利用脉冲激光在PA66板材表面进行激光织构,再对激光织构后的PA66板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通过单搭接拉伸剪切试验评价胶接强度。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PA66表面的元素分布,并通过测量接触角研究PA66表面的润湿性。结果未经表面改性的PA66的胶接强度为0.44 MPa。激光织构的最佳参数为激光功率P=7 W、线间距h=50μm、扫描速度v=1500 mm/s,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最佳参数为功率P=750 W、喷头高度H=11 mm、喷涂速度v=2 mm/s,在此参数下经激光织构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其胶接强度分别提高到6.58 MPa和7.45 MPa。经激光织构复合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胶接强度为8.67 MPa,相较于激光织构处理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分别提高了31.76%、16.38%。同时,相较于单等离子体表面处理,采用复合处理具有更好的工艺稳定性。经复合处理后,PA66的表面粗糙度显著提升,表面含氧量从2.92%提高到28.47%,表面接触角从89.7°降至13.9°。结论通过激光织构在PA66表面制备了周期性沟槽结构,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在PA66表面引入了大量的极性基团和含氧基团,在机械互锁力、对胶黏剂的吸附能力和化学键合力的协同作用下,PA66的胶接强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6 激光织构 等离子表面处理 胶接强度 接触角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对YBCO薄膜表面形貌的研究
4
作者 赵跃 刘敏 +4 位作者 董杰 梁锦霞 何嘉 索红利 周美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38-1340,共3页
采用自制的等离子表面处理装置对MOD法制得YBCO薄膜进行表面处理.我们通过控制等离子处理时间,辉光电流,处理温度以及退火的工艺流程,发现YBCO超导薄膜表面成分,表面形貌发生的明显的改变.这种简易快速的方法将对YBCO薄膜表面质量提高... 采用自制的等离子表面处理装置对MOD法制得YBCO薄膜进行表面处理.我们通过控制等离子处理时间,辉光电流,处理温度以及退火的工艺流程,发现YBCO超导薄膜表面成分,表面形貌发生的明显的改变.这种简易快速的方法将对YBCO薄膜表面质量提高起到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处理 YBCO M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PBO纤维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雪松 刘丹丹 +3 位作者 王宜 张英东 胡健 宁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对聚苯撑苯并二口恶唑(PBO)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选用氩气作为处理气氛,研究了气压、功率和处理时间等参数对纤维表面性质的影响。采用FT-IR和SEM等方法对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及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对聚苯撑苯并二口恶唑(PBO)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选用氩气作为处理气氛,研究了气压、功率和处理时间等参数对纤维表面性质的影响。采用FT-IR和SEM等方法对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及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丝拔出试验测定了改性前后PBO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对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同时,采用液滴形状法对纤维表面亲水性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发现,经低温氩气等离子处理后,PBO纤维表面亲水性增强,PBO纤维/环氧树脂的IFSS较未处理样品提高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撑苯并二噁维 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 单丝拔出 接触角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对UHMW-PE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肖干 牟其伍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86-89,共4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纤维表面能提高,使环氧树脂能良好地浸润纤维,纤维与树脂的粘结强度提高,制成的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得到改善,其原因是:由表面引入的多种含氧基团所形成的化学键力,由表面刻蚀坑...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纤维表面能提高,使环氧树脂能良好地浸润纤维,纤维与树脂的粘结强度提高,制成的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得到改善,其原因是:由表面引入的多种含氧基团所形成的化学键力,由表面刻蚀坑产生的机械嵌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 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冲击强度 表面刻蚀 粘结性能 含氧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碳纤维表面冷等离子体处理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连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高模碳纤维复合材料 比强度 比模量 表面等离子处理技术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作用距离下玻璃纤维增强的氰酸酯基复合材料表面等离子体活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新超 但敏 +5 位作者 张帆 李平川 岳守晶 孟超 唐德礼 金凡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不同作用距离下的玻璃纤维增强的氰酸酯基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活化处理,通过对处理前后的材料表面进行接触角、表面能、表面形貌、红外光谱等宏观微观性能的对比分析,获得了不同距离下等离子体表面活化处理的作用规律... 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不同作用距离下的玻璃纤维增强的氰酸酯基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活化处理,通过对处理前后的材料表面进行接触角、表面能、表面形貌、红外光谱等宏观微观性能的对比分析,获得了不同距离下等离子体表面活化处理的作用规律。结果显示:在同一工作电压下,随着作用距离的增加,材料表面的接触角越来越大,表面能随着作用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材料表面浸润性和表面能显著提高;表面形貌显示,等离子体活化处理之后,表面树脂碎片颗粒变小,露出了玻璃纤维,粗糙度增加,并且随着作用距离的减小,粗糙度增加的程度变大;红外光谱显示等离子体活化处理后复合材料表面酯基C-O键断裂,酯基数量降低,而硝基、酮基、羧基、醇羟基的数量相应的增加,表面极性增强,随着作用距离的增加,材料表面增加的硝基、酮基、羧基、醇羟基等官能团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的氰酸酯基复合材料 等离子表面活化处理 表面 表面形貌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品功能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凤涛 唐淑娟 +1 位作者 韩连顺 陆海明 《现代纺织技术》 2006年第3期49-51,共3页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反应机理、加工特点,以及在纺织品功能整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 等离子表面处理 纺织品功能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塔填料表面改性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0-22,54,共4页
塑料塔填料表面能低,润湿性差,不利于传质.增大表面粗糙度以提高表面能与改变表面分子结构而增加表面极性是改善塑料塔填料分离性能的两个主要途径.本文着重介绍了表面糙化、表面极化、表面接枝及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表面改性技术.
关键词 塑料塔填料 表面改性 分离性能 表面糙化 表面极化 表面接枝 等离子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CF增强TPEE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注射成型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茂晨 肖建华 李志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2,117,共7页
以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为基体材料,8 mm短切碳纤维(CF)为增强材料,制备CF/TPEE复合材料。材料通过双螺杆挤出系统混合塑化、挤出造粒后,再经过注塑成型制备成标准拉伸试样,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及微观结构观察,系统研究了碳纤维含量和等... 以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为基体材料,8 mm短切碳纤维(CF)为增强材料,制备CF/TPEE复合材料。材料通过双螺杆挤出系统混合塑化、挤出造粒后,再经过注塑成型制备成标准拉伸试样,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及微观结构观察,系统研究了碳纤维含量和等离子表面处理对CF/TPE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含量为20%时,CF/TPE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为39.08 MPa;相比于纯TPEE,其拉伸强度提高了217%;经过等离子表面处理后,拉伸强度进一步提高了5%。结合拉伸后断面的SEM图发现,注塑试样表层碳纤维取向度高,而近中区和中心层取向度相对较低,这是注射CF/TPE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提高效应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 注塑成型 等离子表面处理 拉伸性能 纤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氨酯/钢复合板材制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晓东 周南桥 张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共4页
研制了钢/聚氨酯/钢复合板材,根据材料的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确定了一步法作为聚氨酯芯材的合成方法。通过处理前后基材表面能的测定、表面化学状态变化的表征以及复合板材制品黏合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等离子表面处理是钢板表面处理的最... 研制了钢/聚氨酯/钢复合板材,根据材料的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确定了一步法作为聚氨酯芯材的合成方法。通过处理前后基材表面能的测定、表面化学状态变化的表征以及复合板材制品黏合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等离子表面处理是钢板表面处理的最优工艺,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聚氨酯/钢复合板材 一步法 等离子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管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周虎 王雪文 +2 位作者 李林 闫军锋 任兆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将Ni(NO3)2-Mg(NO3)2体系作为催化剂前驱体,在不同气源比例下用CVD催化裂解法制备纳米碳管,用SEM、TEM和喇曼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制备出完整性好的纳米碳管.再用两种工艺和配方制备其场发射阴极,对阴极样品进行了场发射性能测试.... 将Ni(NO3)2-Mg(NO3)2体系作为催化剂前驱体,在不同气源比例下用CVD催化裂解法制备纳米碳管,用SEM、TEM和喇曼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制备出完整性好的纳米碳管.再用两种工艺和配方制备其场发射阴极,对阴极样品进行了场发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氢处理在Si基上制备的CNT阴极发光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场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场发射阴极 等离子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应用 被引量:198
14
作者 王新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介质阻挡放电,根据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综述。首先提出了只有拍摄曝光时间为10 ns左右的放电图像才能判断放电是否为均匀放电,即使是均匀放电,也不能统称其为大气压辉光放电,还必须进一... 为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介质阻挡放电,根据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综述。首先提出了只有拍摄曝光时间为10 ns左右的放电图像才能判断放电是否为均匀放电,即使是均匀放电,也不能统称其为大气压辉光放电,还必须进一步区分它是辉光放电还是汤森放电。其次,说明了只有增加放电的种子电子,使放电在低电场下进行才有可能实现大气压下均匀放电。最后,根据放电图像、电流电压波形、数值模拟结果,证明了大气压氦气均匀放电为辉光放电,而大气压氮气均匀放电为汤森放电。最后还简要介绍了3种介质阻挡放电的主要工业化应用—大型臭氧发生器、薄膜表面的流水线处理、等离子体显示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大气压辉光放电 汤森放电 辉光放电 气体放电 等离子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脉冲恒流源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南海 王培元 刘德喜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22期148-149,152,共3页
针对微弧氧化、离子渗氮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工艺中有时需要电流恒定这一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脉冲恒流源,此电源既可以实现峰值电流恒流也可以实现平均值电流恒流,并且可以进行实时的转换。该电源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实现方法在文中有... 针对微弧氧化、离子渗氮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工艺中有时需要电流恒定这一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脉冲恒流源,此电源既可以实现峰值电流恒流也可以实现平均值电流恒流,并且可以进行实时的转换。该电源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实现方法在文中有详细的阐述,且其2种功能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均能稳定工作。另外,将此电源用于部分工艺实验后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处理工艺 脉冲恒流源 峰值电流恒流 平均值电流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高频热流信号薄膜传感器制备工艺与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依依 衷洪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7-112,共6页
阵列式高频热流信号柔性薄膜传感器在流体力学风洞试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特性,是微加工制备薄膜传感器的理想衬底材料之一。但该材料表面有疏水基团,制备的金属镀层极容易被破... 阵列式高频热流信号柔性薄膜传感器在流体力学风洞试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特性,是微加工制备薄膜传感器的理想衬底材料之一。但该材料表面有疏水基团,制备的金属镀层极容易被破坏,降低了应用价值。针对阵列式高频热流信号柔性薄膜传感器制备中衬底材料与镀层金属结合力欠佳的情况,使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改善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的亲水性,提高了与金属材料的结合力。同时根据光刻胶紫外曝光变性的特点,通过匀胶与光刻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将设计的传感器图案转移到薄膜上。再使用磁控溅射镀膜机对所需金属层进行物理沉积,实现微纳米图案化薄膜传感器的制备,并且对磁控溅射这一关键工艺步骤定性研究确定最佳溅射功率和时间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加工 柔性薄膜 等离子表面处理 光刻工艺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加工工艺与设备
17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4期93-93,共1页
TN305.2 2003043103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的紫外光照射表面处理研究=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dimethylsiloxane)-fabricatedmicrofluidic chip by UV radiation[刊,中]/孟斐(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 TN305.2 2003043103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的紫外光照射表面处理研究=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dimethylsiloxane)-fabricatedmicrofluidic chip by UV radiation[刊,中]/孟斐(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陈恒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7).-1264-1268研究了紫外光化学表面改性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控芯片的片基间粘接力及毛细管通道电渗流性能的影响。PDMS片基经紫外光射照后,粘接力增强,可实现PDMS芯片的永久性封合,同时亲水性得到改善,通道中的电渗流增大。与文献报道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方法比较,采用紫外光表面处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耗费少,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表面处理方法。图7表1参10(张志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微流控芯片 紫外光照射 表面处理方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电渗流 等离子表面处理 化学表面改性 粘接力 毛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苑精萃
18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处理 染色工艺 等离子处理 印花性能 纳米ZNO 尺寸稳定性 弹力织物 活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