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制备抗菌不锈钢及其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立 张翔宇 +2 位作者 黄晓波 张敏 唐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4-57,共4页
采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304不锈钢进行表面铜镍合金化处理,制备了抗菌不锈钢;并对其表面形貌、成分、物相以及抗菌性能、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化后,不锈钢表面呈现较均匀的颗粒状形貌,形成了厚度约6.5μm且铜质量分... 采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304不锈钢进行表面铜镍合金化处理,制备了抗菌不锈钢;并对其表面形貌、成分、物相以及抗菌性能、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化后,不锈钢表面呈现较均匀的颗粒状形貌,形成了厚度约6.5μm且铜质量分数约为2.5%的合金层;合金层中存在含铜的奥氏体相γ_(Cu);表面合金化不锈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超过了99.6%和99.9%,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铜镍合金 抗菌性能 腐蚀性能 304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钽改性层及其耐蚀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若男 张平则 +2 位作者 毕强 魏东博 陈小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28,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钽改性层,并对钽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层中的钽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改性层与基材结合良好;钽改性层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基材的,其保护效率高达99.88%;...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钽改性层,并对钽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层中的钽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改性层与基材结合良好;钽改性层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基材的,其保护效率高达99.88%;钽改性层形成的钝化膜完整,能很好地保护基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钽改性层 均匀腐蚀全浸泡试验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表面Cr-Si合金化改善TiAl基合金高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非 张平则 许浩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9,共7页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Al基合金表面实现了Cr-Si二元共渗。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衍射仪(XRD)检测了合金渗层的形貌、合金元素含量与相组成,并研究了合金化处理对TiAl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与高温耐磨性能的改善效果...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Al基合金表面实现了Cr-Si二元共渗。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衍射仪(XRD)检测了合金渗层的形貌、合金元素含量与相组成,并研究了合金化处理对TiAl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与高温耐磨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合金渗层组成相为Cr3Si及Laves相TiCr2,过渡层物相主要为Al8Cr5与Al3Ti,合金层内Cr,Si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经高温氧化,合金渗层表层形成致密CrO2,内层形成连续Al2O3阻隔层,其氧化动力学曲线呈现典型的抛物线型。较之原始TiAl基合金摩擦学特性,Cr-Si合金渗层的磨粒磨损程度降低极大,氧化磨损受到抑制,其相对耐磨性能提高了17.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高温抗氧化性能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钨表面等离子Ta合金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4
作者 薛海龙 赵鹏飞 +1 位作者 剌玲敏 秦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99,104,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纯钨表面制备Ta合金化改性层以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研究不同温度工艺参数对Ta合金层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工艺参数下均制备出连续致密的Ta合金化改性层,且随温度升高,...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纯钨表面制备Ta合金化改性层以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研究不同温度工艺参数对Ta合金层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工艺参数下均制备出连续致密的Ta合金化改性层,且随温度升高,合金层的厚度增加。合金层主要由纯Ta相组成。Ta合金层的自腐蚀电位高于基材的,而自腐蚀电流密度较低,即Ta合金层更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且腐蚀速率更低。900℃合金层的耐蚀性能最佳,腐蚀速率降至8.45×10^(-3)g·m^(-2)·h^(-1),表现出优良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钨基材 Ta合金化改性层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合金化/热氧化复合技术制备光催化N掺杂TiO_2薄膜
5
作者 靳晓敏 高利珍 王鹤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0,共6页
目的提高316L不锈钢表面的光催化和亲水性能。方法通过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结合良好的TiN薄膜,然后对TiN薄膜进行热氧化,得到N掺杂TiO_2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分... 目的提高316L不锈钢表面的光催化和亲水性能。方法通过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结合良好的TiN薄膜,然后对TiN薄膜进行热氧化,得到N掺杂TiO_2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对制备的N掺杂TiO_2薄膜进行表征,并通过光催化实验和亲水性实验考察其光催化性能和亲水性。结果经过空气中450℃氧化处理2 h的薄膜中存在锐钛矿晶型的TiO_2,样品中的N元素取代了部分O。未掺杂TiO_2和N掺杂TiO_2的带隙宽度分别为3.25、3.08 e V。经热氧化处理后,薄膜表面致密,无裂纹和微孔,均匀分布着尺寸相近的微小凸起物。经可见光照射150 min后,N掺杂TiO_2薄膜对亚甲基蓝溶液的最终降解率为20%。此外,N掺杂TiO_2薄膜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可见光照射下,30 min内接触角降为8.5°。结论 N掺杂TiO_2薄膜能有效提高316L不锈钢表面的光催化和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不锈钢 TIO2薄膜 N掺杂 光催化 亲水性 热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表面渗钽层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6
作者 付光远 林乃明 +4 位作者 李小凯 Meisam Nouri 曾群锋 LI Dongyang 吴玉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6-715,共10页
【目的】为提高Ti6Al4V(TC4)合金的表面性能,借助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其表面制备渗钽层,结合Taguchi实验设计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渗钽层表面硬度的影响。【方法】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谱仪分析渗... 【目的】为提高Ti6Al4V(TC4)合金的表面性能,借助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其表面制备渗钽层,结合Taguchi实验设计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渗钽层表面硬度的影响。【方法】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谱仪分析渗钽层的特征。使用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压入仪对比研究TC4基体和渗钽层的力学性能。【结果】结果表明:得到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温度750℃,源阴极压差350 V,保温时间2 h。优化工艺参数的渗钽层连续、均匀、致密,主要由α-Ta和金属间化合物相构成。渗钽层表面硬度比TC4基体提高了约3.2倍,其H/E和H^(3)/E^(2)值分别是TC4基体的2.1倍和15.0倍。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渗钽处理显著提高了TC4合金的抵抗局部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等离子表面舍金化技术
7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9-89,共1页
本发明钛合金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具体来讲在于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拓展到钛合金表面舍金化领域,使钛合金表面形成包含钼、镍、铬、铌、钨、钯、钽、锆等单元素或多元素共渗合金层。合金层较基体材料... 本发明钛合金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具体来讲在于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拓展到钛合金表面舍金化领域,使钛合金表面形成包含钼、镍、铬、铌、钨、钯、钽、锆等单元素或多元素共渗合金层。合金层较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蚀、抗磨及抗氧化能力。也可形成记忆合金,超导舍金以及储氢材料等。该技术可节约贵重舍金元素,节约能源,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材料表面改性 合金 抗氧化能力 基体材料 记忆合金 储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AlNb基合金等离子表面渗铬层组织结构对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红艳 张平则 +1 位作者 马士剑 徐重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70,共3页
低硬度和较差的耐磨性制约了钛铝基合金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Ti2AlNb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Ti2AlNb合金表面进行渗Cr处理,并对其微观组织、扩散特性及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 低硬度和较差的耐磨性制约了钛铝基合金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Ti2AlNb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Ti2AlNb合金表面进行渗Cr处理,并对其微观组织、扩散特性及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经等离子渗铬处理后,可获得约25μm的合金层;渗层中Cr含量随渗层深度有显著变化且在高温条件下因各原子扩散能力的差异,以基体中Al和Nb量的变化为主,在渗层的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相,表层以含Cr2Nb的Laves相和Al8Cr5相为主,而在渗层和基体的交界处形成新的无序O相(Ti25.36Al18.44Nb);渗层硬度值由外层的HV1125逐渐过渡到基体的HV432,渗层与基体的界面处由于无序O相的析出而硬度最低。渗Cr处理将合金的摩擦因数由原来的0.24降低到0.15,磨损率降低了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NB基合金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7200铍铜合金表面等离子制备Ta涂层的组织及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席雯 丁文强 +3 位作者 孟天旭 郭麒 于盛旺 刘小萍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69,共7页
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C17200铍铜合金表面制备Ta涂层,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划痕仪等分别研究Ta涂层组织结构、成分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并用三电极体系测量C17200合金及其制备Ta涂层后的腐蚀... 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C17200铍铜合金表面制备Ta涂层,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划痕仪等分别研究Ta涂层组织结构、成分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并用三电极体系测量C17200合金及其制备Ta涂层后的腐蚀性能。研究表明,保温0.5~3 h后,在C17200表面形成表面Ta沉积层/Ta-CuBe过渡层的复合Ta涂层,该复合涂层由Ta、Ta2Be、Cu(Be)等相组成。涂层由岛状组织融合生长,Ta涂层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厚。保温2 h的Ta涂层表面平整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在10%H2SO4溶液中较未处理C17200基材的自腐蚀电位升高,自腐蚀电流下降,腐蚀速率降低,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有效地保护铍铜基体不受腐蚀液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7200铍铜合金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Ta涂层 组织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齿轮表面渗钼合金化后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林 赵琪 +1 位作者 杨昆昆 唐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4-78,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TC4钛合金齿轮表面实施渗钼合金化处理,对改性层组织、硬度进行了分析,并与不同齿轮配对进行了跑合试验。结果表明:TC4合金齿轮渗钼改性层由厚度为18μm的钼沉积层和合金扩散层构成,改性层与基体形...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TC4钛合金齿轮表面实施渗钼合金化处理,对改性层组织、硬度进行了分析,并与不同齿轮配对进行了跑合试验。结果表明:TC4合金齿轮渗钼改性层由厚度为18μm的钼沉积层和合金扩散层构成,改性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其表面硬度达970HK,从表及里呈梯度分布;改性后TC4合金齿轮在跑合时的耐磨性能明显提高,与40Cr钢齿轮配对时耐磨能力较未处理的合金齿轮提高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合金 齿轮 渗钼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化–等离子表面渗铬复合处理对TA2纯钛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乃明 雷欣 +7 位作者 王焕焕 袁烁 王强 雷晨庆 闫江山 王玮华 马冠水 曾群锋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4-74,81,共12页
为改善TA2纯钛耐磨损性能,采用激光表面织构化–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复合处理技术在TA2表面制备铬改性层,并探究复合处理试样在室温和600℃温度下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可在均匀的圆形织构单元表面上制备连续、致密... 为改善TA2纯钛耐磨损性能,采用激光表面织构化–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复合处理技术在TA2表面制备铬改性层,并探究复合处理试样在室温和600℃温度下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可在均匀的圆形织构单元表面上制备连续、致密的铬层,铬层厚度为55μm,主要由固溶体和CrTi、Cr_(2)Ti化合物相构成。渗铬处理显著提高了TA2的表面硬度;在室温和600℃条件下,表面织构化–等离子表面渗铬复合处理显著提高了TA2的耐磨性。就磨损失重而言,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复合处理试样相对于TA2基体分别降低了77.2%和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渗铬 复合处理 纯钛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渗铬界面层对类石墨碳基涂层力学及磨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江山 郭鹏 +7 位作者 林乃明 张应鹏 马冠水 周小卉 汪汝佳 严凯 李小凯 汪爱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目的 研究渗铬界面层对铬/类石墨碳(Cr/Graphite-Like Carbon,GLC)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结合强度及磨蚀行为的影响,阐明Cr/GLC复合涂层的抗磨蚀机理。方法 以316L不锈钢(316L)为基体,先借助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DGPSA)技术制备渗铬界面层... 目的 研究渗铬界面层对铬/类石墨碳(Cr/Graphite-Like Carbon,GLC)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结合强度及磨蚀行为的影响,阐明Cr/GLC复合涂层的抗磨蚀机理。方法 以316L不锈钢(316L)为基体,先借助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DGPSA)技术制备渗铬界面层,再采用直流磁控溅射(DCMS)技术制备顶层GLC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涂层的微结构与成分,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摩擦磨损仪和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结合强度和抗磨蚀性能。结果 渗铬界面层能够促进GLC涂层的石墨化转变,实现硬度分布的梯度变化(基体为3.65 GPa,渗铬界面层为8.97 GPa,表面为13.15 GPa),有效阻碍了裂纹的扩展。与GLC涂层相比,Cr/GLC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结合强度(≥50 N),在3.5%NaCl溶液中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0.055)和更低的磨损率(3.22×10^(-7)mm^(3)/Nm),其抗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也明显更优。结论 通过界面设计,实现了Cr/GLC复合涂层硬度分布的梯度过渡,提高了复合涂层的断裂韧性以及与316L的结合强度,赋予了复合涂层优异的抗磨蚀性能,为其在海洋苛刻环境下的磨蚀防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直流磁控溅射 类石墨碳 渗铬界面层 结合强度 磨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40Cr13钢等离子表面渗铌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尤凯 刘小萍 +2 位作者 陈凯 王文波 贺志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提高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和耐磨性能,选择40Cr13不锈钢为基材、纯铌板为靶材,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合金化层.用SEM、GDOES、XRD等方法分析渗铌温度对铌合金层组织、成分、相组成、表面形貌及硬度的影响,并对渗... 为提高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和耐磨性能,选择40Cr13不锈钢为基材、纯铌板为靶材,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合金化层.用SEM、GDOES、XRD等方法分析渗铌温度对铌合金层组织、成分、相组成、表面形貌及硬度的影响,并对渗层形成机制及表面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00~1 000℃形成的铌合金层组织均匀致密,合金层主要由Nb2C、Nb C、Fe2Nb、Cr2Nb及铌组成;合金层表面粗糙度随渗铌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合金层厚度随渗铌温度改变发生不同变化规律,950℃渗铌形成的渗层约13μm,900和1 000℃渗铌后合金层厚度均为7μm左右;不同温度渗铌后试样的表面硬度与基体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 000℃渗铌后试样表面硬度高达约985 HV0.025,900℃渗铌后约758 HV0.025,而950℃渗铌后表面硬度最低,约698 HV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马氏体不锈钢 渗铌层 显微组织 碳化物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I 420F不锈钢表面等离子渗Zr层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航航 刘琳 +4 位作者 刘小镇 郭麒 孟天旭 王振霞 刘小萍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49-1155,共7页
采用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在含一定碳量的AISI 420F马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Zr/Zr C合金层。研究了等离子渗Zr合金化温度和时间对Zr/Zr C合金层组织、相结构、渗层厚度以及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导放电光谱分析仪分析Zr/... 采用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在含一定碳量的AISI 420F马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Zr/Zr C合金层。研究了等离子渗Zr合金化温度和时间对Zr/Zr C合金层组织、相结构、渗层厚度以及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导放电光谱分析仪分析Zr/Zr C合金层表面和截面的形貌及成分分布,用X射线衍射表征渗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AISI 420F不锈钢渗Zr后,得到组织连续且致密的渗Zr合金层,合金层由表面富Zr层/富Zr C层/Fe-Cr-Zr-C扩散层组成。在900~1000℃合金化范围内,形成的Zr合金层厚度随渗Zr温度的升高由17μm增加至23μm。在950℃渗Zr时,合金层和富Zr C层厚度随着渗Zr时间的延长分别呈直线和抛物线规律增加;渗Zr后试样的硬度最大值为865HV0.025,与基体(269HV0.025)相比有显著提高;摩擦磨损检测表明,与基材相比,AISI 420F不锈钢经渗Zr处理后,划痕宽度由540降低至360μm,摩擦系数由0.8明显降低为0.4左右,耐磨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马氏体不锈钢 组织 碳化锆 硬度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AlNb基合金等离子渗碳层的组织结构与摩擦性能
15
作者 袁成逸 梁文萍 +3 位作者 缪强 姚正军 张平则 姜云冬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32,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2AlNb基合金表面渗碳以提高其耐磨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动态显微硬度系统等对渗碳层的微观组织、相组成及动态显微硬度进行表征,并采用HT2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耐磨性进行测试...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2AlNb基合金表面渗碳以提高其耐磨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动态显微硬度系统等对渗碳层的微观组织、相组成及动态显微硬度进行表征,并采用HT2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等离子渗碳后Ti2AlNb基合金可获得厚度约11μm的表面渗碳层,且该层碳元素含量由表及里呈梯度变化。合金渗碳层主要由纯C、TiC及Ti2AlC相组成,表面动态显微硬度达9.61 GPa。渗碳试样的比磨损率仅为基体合金的1.82%,耐磨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NB基合金 渗碳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等离子渗钼梯度改性层的微尺度准静态接触力学性能
16
作者 杨曌 董雅倩 +4 位作者 王帅康 马永 于盛旺 吴玉程 唐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1,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A2纯钛基体表面制备钼梯度改性层,对改性层截面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并研究改性层的微尺度准静态接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钼梯度改性层均匀致密,厚度约为12.0μm,由厚度2.7μm的沉积层与厚度9.3...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A2纯钛基体表面制备钼梯度改性层,对改性层截面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并研究改性层的微尺度准静态接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钼梯度改性层均匀致密,厚度约为12.0μm,由厚度2.7μm的沉积层与厚度9.3μm的扩散层组成;钼、钛元素含量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改性层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改性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3.82,264.00GPa,比基体的分别增大了10.87,142.38GPa,改性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当试验载荷为15N时,微米压入深度接近15μm,复合硬度和弹性模量与基体的相近,改性层的强化作用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改性层 微纳米压入 硬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AlNb基合金表面渗铬层结构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红艳 张平则 +2 位作者 李建亮 马士剑 徐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56-1660,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Ti2AlNb基合金进行表面渗Cr处理,结果表明:经过离子渗铬处理后可获得约25μm的表面合金层;渗层中Cr含量随渗层深度呈梯度变化,且由于原子扩散能力的差异,在渗层的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相,结合XRD和XPS分...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Ti2AlNb基合金进行表面渗Cr处理,结果表明:经过离子渗铬处理后可获得约25μm的表面合金层;渗层中Cr含量随渗层深度呈梯度变化,且由于原子扩散能力的差异,在渗层的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相,结合XRD和XPS分析技术,证实表层以含Cr2Nb的Laves相和Al8Cr5相为主;渗层硬度值由外层的HV0.11 125逐渐过渡到基体的HV0.1400左右;渗Cr处理后合金室温摩擦因数由原来的0.24降低到0.15,由于硬质Cr2Nb和Al8Cr5相起到支撑载荷的作用,降低粘着磨损,室温磨损率降低60%以上;高温条件下由于氧化和摩擦磨损的共同作用,摩擦因数变化不大,磨损率降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NB基合金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弧辉光离子渗NiCr与喷丸强化复合处理对钛合金微动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道新 唐宾 +1 位作者 潘俊德 何家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5,共5页
研究了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渗 Ni Cr层的相组成和分布 ,对 Ni Cr渗层进行喷丸形变强化后处理 ,以协同提高钛合金耐微动疲劳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渗技术可以获得由 Ni3Ti金属间化合物等组成的渗镀复合层 ,从而提高钛... 研究了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渗 Ni Cr层的相组成和分布 ,对 Ni Cr渗层进行喷丸形变强化后处理 ,以协同提高钛合金耐微动疲劳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渗技术可以获得由 Ni3Ti金属间化合物等组成的渗镀复合层 ,从而提高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 ;Ni Cr渗层的耐磨性能与喷丸强化引入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协同作用 ,使钛合金经加弧辉光离子渗 Ni Cr和喷丸形变强化复合处理后的耐微动疲劳性能较单一喷丸强化处理更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辉光放电 弧光放电 喷丸强化 合金 微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合金表面钼合金层的物相与性能
19
作者 单小林 吴海瑞 +3 位作者 王振霞 林乃明 刘小萍 贺志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0,55,共5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Ni合金表面制备钼合金层,分析了钼合金层的物相和成分分布,利用带电化学测试系统的超声波振动空蚀试验机和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研究钼合金化试样和基体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在TiN... 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Ni合金表面制备钼合金层,分析了钼合金层的物相和成分分布,利用带电化学测试系统的超声波振动空蚀试验机和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研究钼合金化试样和基体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在TiNi合金表面制备了成分呈梯度分布的钼合金层,该层中主要含有Mo、MoTi和Ni3Ti相;在空蚀条件下合金基体的钝化能力受到抑制,钼合金化试样则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钝化能力;两者的磨损机制均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合金基体的磨痕宽度远大于钼合金化试样的,并且黏着磨损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合金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电化学性能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表面钼-氮渗镀复合层的制备及性能
20
作者 李咏梅 张敏 范爱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45,共4页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钼-氮渗镀复合层,通过调整氮氩流量比获得3种表面渗镀复合层,对渗镀复合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氩流量比影响合金表面渗镀复合层的组织结构、硬度...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钼-氮渗镀复合层,通过调整氮氩流量比获得3种表面渗镀复合层,对渗镀复合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氩流量比影响合金表面渗镀复合层的组织结构、硬度;渗镀复合层可明显提高Ti6Al4V合金在质量分数为37%沸腾盐酸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随着氮氩流量比的增加,复合层的厚度增加,硬度提高,耐腐蚀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 钼-氮渗镀复合层 氮氩流量比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