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A97铝锂合金等离子电解氧化膜的制备和耐蚀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薛志刚 程英亮 +2 位作者 吴湘权 吴有伍 李劲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14-1922,共9页
研究2A97铝锂合金在硅酸盐电解液中等离子电解氧化膜的生长规律,分析直流条件下电流密度、氧化时间等电参数对氧化陶瓷膜的表面和截面形貌、成分和相组成以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提高了铝锂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但... 研究2A97铝锂合金在硅酸盐电解液中等离子电解氧化膜的生长规律,分析直流条件下电流密度、氧化时间等电参数对氧化陶瓷膜的表面和截面形貌、成分和相组成以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提高了铝锂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但处理时间过长,膜层微观结构中缺陷增多,对膜层的耐蚀性带来不利影响,提高电流密度对膜层的耐蚀性也没有明显的影响。铝锂合金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微观结构中存在两类不同放电类型导致的特征结构,其中来源于基体/膜层界面的火花放电生成的结构含有较多的Al,而氧化膜表层或浅层的火花放电主要在膜层表面生成含有较多电解液成分的菜花状结构。膜层的相结构主要为γ-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等离子电解氧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及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对Zr-4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程英亮 伍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6-1623,共8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锆合金Zr-4在添加不同Cu2+浓度的0.5 mol/L NaCl溶液或0.5 mol/L Na2SO4中的腐蚀行为,探讨不同浓度Cu2+对Zr-4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同时,在10 g/L Na2SiO3.9H2O+10 g/L Na4P2O7.10H2O混合溶液中对Zr-4合金进行等离子...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锆合金Zr-4在添加不同Cu2+浓度的0.5 mol/L NaCl溶液或0.5 mol/L Na2SO4中的腐蚀行为,探讨不同浓度Cu2+对Zr-4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同时,在10 g/L Na2SiO3.9H2O+10 g/L Na4P2O7.10H2O混合溶液中对Zr-4合金进行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并用极化曲线技术研究膜层的防护能力。结果表明:Cu2+能使Zr-4合金自腐蚀电位正移,降低极化曲线上钝化区的宽度,使得合金的抗孔蚀能力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在硫酸钠溶液中,Cu2+的添加没有使合金产生明显的孔蚀,这表明Zr-4合金的抗孔蚀能力下降是Cu2+和Cl共同作用的结果;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能够大幅度提高Zr-4合金的抗孔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CU2+ 孔蚀 等离子电解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97 Al-Cu-Li合金在铝酸盐和磷酸盐电解液中等离子电解氧化膜的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曹金晖 程英亮 +2 位作者 左安蕾 彭昭美 梁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4-943,共10页
采用交流双脉冲电流制度对2A97 Al-Cu-Li合金分别在铝酸盐和磷酸盐电解液中进行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的研究,分析所得膜层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并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摩擦试验对两种电解液中所得膜层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进行评价。结... 采用交流双脉冲电流制度对2A97 Al-Cu-Li合金分别在铝酸盐和磷酸盐电解液中进行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的研究,分析所得膜层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并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摩擦试验对两种电解液中所得膜层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两种电解液中所得膜层表面存在大量饼状结构,膜层由内外两层构成,两层之间分布大量微孔,膜层的相组成主要为α、γ、δ-Al2O3,铝酸盐电解液中所得膜层有较多的α-Al2O3。磷酸盐电解液中所得膜层的耐腐蚀性高于相应的铝酸盐中所得膜层的耐腐蚀性。磷酸盐电解液中所得膜层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与膜层中含有的P元素有关。然而,铝酸盐电解液中所得膜层具有更高的耐磨性,是因为铝酸盐膜层中含有更多硬度较高的α-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摩擦 腐蚀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电解氧化脉冲电压对铝合金陶瓷层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秦泽尚 邵勇 +3 位作者 张名涛 李为立 陈云亮 郭平义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7-1080,共4页
在富含超细SiC粉末的电解液中,采用等离子电解氧化技术在铝合金表面生成耐蚀陶瓷膜,系统分析了脉冲电压对陶瓷膜厚度、生长动力学、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低于400 V时,随着脉冲电压的升高,陶瓷膜的厚度呈现缓慢... 在富含超细SiC粉末的电解液中,采用等离子电解氧化技术在铝合金表面生成耐蚀陶瓷膜,系统分析了脉冲电压对陶瓷膜厚度、生长动力学、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低于400 V时,随着脉冲电压的升高,陶瓷膜的厚度呈现缓慢增加趋势,电压低于400 V和高于400 V时出现不同的电流-时间变化曲线。随着脉冲电压的上升,陶瓷膜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而且在NaCl溶液中显示出不同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铝合金 SIC 生长机制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锂合金低能耗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层的制备与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昊阅 窦铮 +4 位作者 金雨佳 段兴云 庄佳庚 郭磊 陈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4,共8页
目的在保证膜层耐蚀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镁锂合金等离子电解氧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方法分别使用常规NaOH-Na_(2)SiO_3电解体系与自研的NaOH-Na_(2)SiO_(3)-Na_(2)B_(4)O_(7)-Na_(3)C_(6)H_(5)O_(7)·2H_(2)O(柠檬酸钠)低能耗电解体系... 目的在保证膜层耐蚀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镁锂合金等离子电解氧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方法分别使用常规NaOH-Na_(2)SiO_3电解体系与自研的NaOH-Na_(2)SiO_(3)-Na_(2)B_(4)O_(7)-Na_(3)C_(6)H_(5)O_(7)·2H_(2)O(柠檬酸钠)低能耗电解体系,对LA91型镁锂合金进行等离子电解氧化,并探究其放电过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掠入射X射线衍射仪(GIXRD),表征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层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物相组成。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盐雾试验,测试膜层的耐蚀性。结果使用低能耗体系对镁锂合金进行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可将膜层的单位体积能耗降低至12.87 kJ/(dm^(2)·μm),节约能耗约50.34%。在两个体系中制备的膜层表面均产生等离子电解氧化的特征性孔洞。低能耗体系膜层孔洞数量较少,但孔洞直径差异较大,孔隙率为14.21%;常规体系膜层孔洞大小均匀,但数量较多,孔隙率为13.93%。两个膜层表面的主要元素均为O、Mg、Na和Si。在低能耗体系中制备的膜层,主要物相为方镁石型MgO,而在常规体系中制备的膜层,物相组成较为复杂。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极化曲线结果显示,在两种体系中进行等离子电解氧化,均能提升镁锂合金的耐蚀性。低能耗等离子氧化处理后,镁锂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约3个数量级,腐蚀速率降低约2个数量级,自腐蚀电位正移0.261 V,有效地提升了镁锂合金的耐蚀性,并且耐蚀性的提升程度要优于常规体系。结论使用低能耗体系电解液进行等离子电解氧化,能够形成孔洞特征不同于常规体系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层。与常规体系下制备的膜层相比,其厚度、孔隙率并无较大差异,但能够在节约较多能耗的情况下制备出耐蚀性能更好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低能耗 等离子电解氧化 耐蚀性 盐雾试验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制备多孔TiO_(2)/V_(2)O_(5)复合物膜层及其增强光催化产氢活性
6
作者 贾方舟 姚忠平 姜兆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较差的光催化产氢效率极大地阻碍了TiO_(2)光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为此,本文在含有NH_(4)VO_(3)的磷酸盐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法制备了多孔TiO_(2)/V_(2)O_(5)复合膜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 较差的光催化产氢效率极大地阻碍了TiO_(2)光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为此,本文在含有NH_(4)VO_(3)的磷酸盐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法制备了多孔TiO_(2)/V_(2)O_(5)复合膜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其组成、结构及光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气相色谱评价了薄膜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了电解液中NH_(4)VO_(3)含量对膜的结构、组成和光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型TiO_(2)组成,具有微孔结构,V_(2)O_(5)主要以无定形形式存在于膜中,与TiO_(2)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影响TiO_(2)的晶面间距。研究发现,元素V抑制了TiO_(2)的结晶和金红石型TiO_(2)的形成,扩大了薄膜的光学吸收范围。针对Na_(2)S+Na_(2)SO_(3)溶液中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显示,在质量浓度为1 g/L NH_(4)VO_(3)的电解液中制备的TiO_(2)/V_(2)O_(5)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高,优于近年来报道的其他光催化剂。光催化重复实验表明,该复合膜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为恒定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V_(2)O_(5) 膜层光催化剂 等离子电解氧化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表面改性新方法探索
7
作者 薛文斌 金小越 +4 位作者 李惠 徐驰 杜建成 周茜 陈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共12页
阴极等离子电解氧化(CPEO)打破等离子体电解领域传统认识,利用液相放电现象,使钢铁及钛基材料阴极表面快速氧化,是一种氧化膜制备新方法,提高了材料的耐磨、耐蚀性能。与微弧氧化或阳极等离子电解氧化技术相比,CPEO技术的氧化膜生长速... 阴极等离子电解氧化(CPEO)打破等离子体电解领域传统认识,利用液相放电现象,使钢铁及钛基材料阴极表面快速氧化,是一种氧化膜制备新方法,提高了材料的耐磨、耐蚀性能。与微弧氧化或阳极等离子电解氧化技术相比,CPEO技术的氧化膜生长速率显著提高,并适用于各种钢铁材料表面改性。介绍了CPEO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液相放电现象和电压电流的演变过程、气膜形成与击穿过程、阴极内部近表面温度随电压变化规律和快速氧化过程,并对比分析了CPEO与阳极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电解渗技术原理的共性与差异。介绍了光发射谱测量和等离子体参数的计算结果,分析阴极等离子体放电环境中阴极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机制。进一步总结了碳钢、不锈钢、Mo、TiAl合金表面CPEO膜的形貌、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分析电解液中悬浮的碳粉特性,探讨放电过程中类金刚石(DLC)成分合成的可行性,并初步制备出含DLC成分的CPEO复合氧化膜。最后总结并展望了CPEO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等离子电解氧化 原理 氧化 液相等离子 铁基合金 钛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在铝酸盐溶液中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膜层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彭昭美 程英亮 +3 位作者 李颖 曹金晖 吴有伍 蔡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采用双脉冲电流制度对Ti-6Al-4V合金在铝酸钠电解液体系中进行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利用发射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合金氧化过程的发光行为以及获得的氧化膜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膜层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结果... 采用双脉冲电流制度对Ti-6Al-4V合金在铝酸钠电解液体系中进行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利用发射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合金氧化过程的发光行为以及获得的氧化膜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膜层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等离子氧化过程中的发光光谱中探测到的谱线主要是Na和Hα的谱线,而那些来自基体中元素的谱线极其微弱。膜层相结构主要由钛酸铝、金红石以及少量γ-Al2O3构成,膜层的微观结构中分布大量的瘤状突起。处理1 min的膜层具有最佳的耐蚀性,其腐蚀电流密度为1.14×10-7 A/cm2,比处理时间较长的膜层低了将近一个数量级。然而,处理30 min的试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且其内层摩擦因数很低(约为0.2),这使得该膜层具有耐磨和减摩等功能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等离子电解氧化 腐蚀 干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氧化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的制备及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辛世刚 赵荣根 +1 位作者 都徽 宋力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锆涂层,电解液为包含Zr(OH)4颗粒的碱性溶液.涂层的组成、结构通过XRD、EPMA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涂层主要由t-ZrO2、m-ZrO2、α-A l2O3和-γA l2O3组成,t-ZrO2为涂层的主晶相,分布在...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锆涂层,电解液为包含Zr(OH)4颗粒的碱性溶液.涂层的组成、结构通过XRD、EPMA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涂层主要由t-ZrO2、m-ZrO2、α-A l2O3和-γA l2O3组成,t-ZrO2为涂层的主晶相,分布在涂层表面,而-αA l2O3出现在涂层的内侧.涂层表面呈颗粒状,颗粒尺寸约为1~2μm.在氧化过程中,Zr(OH)4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等离子体放电通道口沉积,在放电产生的高温作用下直接转化为氧化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涂层 等离子电解氧化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优化及膜的耐腐蚀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砺 彭家志 +2 位作者 严宗诚 王红林 王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9-52,共4页
为优化AZ31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并对制得的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电化学动力学研究.利用四因素(Na_2SiO_3浓度、KOH浓度、电解氧化电压和电解氧化时间)、三水平的田口方法优化工艺条件,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评价AZ31镁... 为优化AZ31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并对制得的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电化学动力学研究.利用四因素(Na_2SiO_3浓度、KOH浓度、电解氧化电压和电解氧化时间)、三水平的田口方法优化工艺条件,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评价AZ31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受田口正交矩阵中各水平的影响显著,KOH质量浓度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最大;耐腐蚀性能的最优实验参数为:Na_2SiO_3质量浓度20 g/L,KOH质量浓度4 g/L,电解氧化电压300 V和电解氧化时间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田口方法 陶瓷膜 AZ31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电解液配方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家志 陈砺 +2 位作者 严宗诚 王红林 王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5,共4页
目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是对轻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能制备不同组成、性能、形貌的陶瓷膜。而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中,电解液配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国内外不同电解液配方及不同电解液组分对等... 目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是对轻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能制备不同组成、性能、形貌的陶瓷膜。而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中,电解液配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国内外不同电解液配方及不同电解液组分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膜的影响,表明其具体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电解 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制备的Ca-P-Si生物活性陶瓷膜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凯 于海龙 +3 位作者 唐恩凌 王猛 贺丽萍 刘淑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1-66,71,共7页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Ca-P-Si生物活性陶瓷氧化膜。将纯钛及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后纯钛两种样品分别浸在37℃的Hank模拟体液中,用电化学实验分析其电化学性能。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经过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Ca-P-Si生物活性陶瓷氧化膜。将纯钛及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后纯钛两种样品分别浸在37℃的Hank模拟体液中,用电化学实验分析其电化学性能。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经过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后纯钛的自腐蚀电位升高了0.7V,经过28d的浸泡,微弧氧化处理后钛的阻抗值仍接近未处理时的1.5倍。微孤氧化陶瓷膜提高钛基体耐腐蚀性能归因于外层的羟基磷灰石层及微弧氧化的致密内层形成隔离层将基体与溶液隔离,起到了抗腐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等离子电解氧化 生物活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工艺优化及耐腐蚀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 陈砺 +2 位作者 王红林 严宗诚 彭家志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8-391,共4页
对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表面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实验方案,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氧化膜的微观形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点滴腐蚀、动电位极化曲线、循环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及浸泡腐蚀试验对AZ31... 对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表面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实验方案,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氧化膜的微观形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点滴腐蚀、动电位极化曲线、循环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及浸泡腐蚀试验对AZ31镁合金及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最佳工艺为KOH 4 g/L、硅酸盐20 g/L、氧化电压300 V、氧化时间30 min;氧化膜主要成分为MgSiO3和Mg2SiO4,经过等离子体电解氧化之后其显微硬度、耐点滴腐蚀、耐均匀腐蚀和耐点腐蚀性能较AZ31镁合金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镁合金 动电位极化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元素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层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景国 陈秋荣 +3 位作者 董香芸 郝康达 吴润 卫中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8,共3页
在Na2SiO3-NaOH体系的电解液中,对Mn元素含量不同的1070纯铝及3003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对所得陶瓷层的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1070纯铝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由α-Al2O3及γ-Al2O... 在Na2SiO3-NaOH体系的电解液中,对Mn元素含量不同的1070纯铝及3003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对所得陶瓷层的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1070纯铝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由α-Al2O3及γ-Al2O3组成,而3003铝合金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则由γ-Al2O3组成;处理时间相同时,3003铝合金所形成的陶瓷层较纯铝1070所形成的陶瓷层更厚,但显微硬度更低,致密性下降,Mn元素对反应过程中高温氧化铝相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锰元素 陶瓷层 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制备生物活性多孔纳米TiO_2涂层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红杰 刘宣勇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5-590,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纯钛基体上制备了具有多孔和纳米结构并含有不同钙磷含量的氧化钛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采用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评价涂层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主...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纯钛基体上制备了具有多孔和纳米结构并含有不同钙磷含量的氧化钛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采用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评价涂层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相组成,涂层表面孔径小于10μm,晶粒直径约10~100nm,且涂层表面晶粒、涂层厚度、表面粗糙度和涂层中的钙磷元素含量均随着PEO过程中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PEO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4 d即能够诱导类骨磷灰石在其表面沉积,显示出良好的生物活性.涂层中的钙磷含量和结晶形态对其生物活性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多孔 纳米 生物活性 等离子电解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占空比对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层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立 吕国华 杨思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6,21,共4页
Na2SiO3-NaF-NaOH混合电解液中,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陶瓷层。重点研究了电源占空比对氧化陶瓷层腐蚀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陶瓷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 Na2SiO3-NaF-NaOH混合电解液中,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陶瓷层。重点研究了电源占空比对氧化陶瓷层腐蚀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陶瓷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odel 1025电化学系统在3.5%(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中对氧化陶瓷层的耐腐蚀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占空比为50%的样品较占空比为28%的样品更为致密,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空比 等离子电解氧化 镁合金 腐蚀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永军 夏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4-788,共5页
通过调整电解液中硅酸钠的浓度。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铝合金LY12表面制备了各种陶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RD、电化学阻抗谱(EIS)对涂层的形貌、成分和涂层在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液中硅酸钠... 通过调整电解液中硅酸钠的浓度。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铝合金LY12表面制备了各种陶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RD、电化学阻抗谱(EIS)对涂层的形貌、成分和涂层在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液中硅酸钠的浓度可以使得涂层的总厚度增加,但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导致致密层厚度的减薄.当浓度为20g/L时,所制备的涂层的成分以氧化铝为主;当浓度为40g/L时,涂层的成分主要是莫来石和氧化铝;当浓度超过60g/L时,涂层的成分主要为非晶相.EIS的研究表明,涂层耐腐蚀性取决于涂层中的致密层,增加致密层的厚度可以提高PEO涂层的耐腐蚀性,在中性、酸性、碱性腐蚀介质中,PEO涂层都显示出对基体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陶瓷涂层 电化学阻抗谱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激光重熔的铝合金表面陶瓷化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喻杰 狄士春 +1 位作者 杨俊杰 王岩 《电加工与模具》 2014年第2期57-59,共3页
介绍了一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激光重熔的复合工艺,可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陶瓷化。分析了激光与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层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等离子体现象,根据对膜层的不同影响,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的等离子体,并进一步阐述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 介绍了一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激光重熔的复合工艺,可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陶瓷化。分析了激光与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层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等离子体现象,根据对膜层的不同影响,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的等离子体,并进一步阐述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激光重熔工艺的相互影响。电子显微镜和超显微硬度计检测结果表明:激光重熔降低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层的孔隙率,并提高了致密度和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激光重熔 铝合金 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膜生长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19
作者 张雪林 姜兆华 +1 位作者 姚忠平 吴振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在铝酸钠溶液中,利用直流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电源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膜,将所制备的膜层在原铝酸钠溶液里进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膜层的形貌以及组成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了... 在铝酸钠溶液中,利用直流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电源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膜,将所制备的膜层在原铝酸钠溶液里进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膜层的形貌以及组成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了膜层生长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膜层主要由钛、铝以及氧元素组成.在火花阶段,膜层内未形成结晶相,电流密度对PEO陶瓷膜的生长过程影响较小;在微弧阶段,膜层内形成了Ti2A lO5结晶相,电流密度对PEO陶瓷膜的生长过程,特别是疏松层的生长过程影响显著,而对致密层生长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小.微弧阶段长时间的击穿放电会对PEO陶瓷膜造成破坏,随电流密度的增大破坏程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电化学阻抗谱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过程中参数控制模式分析
20
作者 王立世 潘春旭 +1 位作者 蔡启舟 魏伯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1-25,29,共6页
在分析有关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PEO)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一个用于描述PEO处理过程中各参数之间联系的系统方程,并在恒流与恒压条件下对该方程进行了讨论。磷酸盐电解液中镁合金PEO处理的验证试验表明... 在分析有关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PEO)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一个用于描述PEO处理过程中各参数之间联系的系统方程,并在恒流与恒压条件下对该方程进行了讨论。磷酸盐电解液中镁合金PEO处理的验证试验表明:在恒压条件下利用该方程计算所得的后期电流值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恒流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偏差,这与推导方程过程中所做的假设和简化有关。另外,在恒流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阶梯降流法的控制成膜方式,并研究了其在磷酸盐系电解液中具体的实现方法及其在成膜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控制模式 阶梯降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