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在腰腿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放 戴刚 +4 位作者 关凯 孙天胜 张建政 张建新 张志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刺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几种引起腰腿痛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经X线平片、MRI以及椎间盘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的腰腿痛患者行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其中椎间盘源性疼痛25例,椎间...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刺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几种引起腰腿痛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经X线平片、MRI以及椎间盘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的腰腿痛患者行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其中椎间盘源性疼痛25例,椎间盘突出症12例,退行性椎管狭窄症5例(年龄均在65岁以上)。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症状和体征,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随访时记录患者VA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的穿刺及消融过程均顺利完成。术后1周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未见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6 ̄24个月,平均15.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7.2分降至术后1周的2.6分,随访时为1.7分;直腿抬高试验及行走距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椎管狭窄的患者术后10d症状复发。结论:经皮穿刺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安全性好、操作简单,中期疗效满意,为腰腿痛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 腰痛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随访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年春 周跃 +1 位作者 郝勇 初同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体格检查,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采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以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法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髓核成形组总体治疗成功率82.1%;平均住院时间7.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体格检查,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采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以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法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髓核成形组总体治疗成功率82.1%;平均住院时间7.6天,复发率10.8%。并发椎间盘炎1例,进行腰椎融合术后治愈。结论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意率较高,复发率低,住院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不影响再次手术治疗。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成形术 等离子消融 随访报告 经皮 再次手术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 MRI检查 VAS评分 治疗方法 体格检查 住院时间 椎间盘炎 腰椎融合 治疗时间 复发率 评定法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加舒筋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曦 高俊 +1 位作者 谢国华 吕志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运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运用舒筋活血方观察疗效,探讨机理。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原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均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口服舒筋活血药,对照... 目的运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运用舒筋活血方观察疗效,探讨机理。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原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均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口服舒筋活血药,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2组进行治疗后疼痛及疗效比较。结果在疼痛缓解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于术后1个月、6个月VAS疼痛分值经统计学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可明显减轻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术后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成形术 微创 等离子射频 舒筋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春根 江泽辉 +5 位作者 李鹏洋 叶超 元小红 赵赫 伍绍明 刘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nucleoplasty,PCDN)治疗颈性眩晕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2013年3月我科采用PCDN治疗颈椎病患者295例,其中颈性眩晕患者92例,61例获得2-3.9年(平均2.7±0.52...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nucleoplasty,PCDN)治疗颈性眩晕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2013年3月我科采用PCDN治疗颈椎病患者295例,其中颈性眩晕患者92例,61例获得2-3.9年(平均2.7±0.52年)随访,男性20例,女性41例,年龄33-81岁,平均(57.28±10.55)岁,采用改良颈性眩晕及伴随症状评估量表评价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无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61例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的平均改良评分分别为21.75±1.76、25.00±4.00、24.82±4.38、24.64±4.12分,均较术前(18.06±3.25分)明显上升,有效率分别为96.7%、75.4%、72.1%、72.1%。末次随访时,眩晕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的患者占72.1%(44/61),其中治疗节段包含C3/4或C4/5节段者43例(C4/5 30例,C3/4 4例,C3/4、C4/5 9例);C5/6、C6/7 1例。4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前后眩晕症状复发,复发率占6.6%,其中3例予以保守治疗,另1例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经治疗后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17例随访无效的患者中,4例患者术前TCD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或椎动脉狭窄;5例患者年龄偏高,术前均合并有高血压病3级;其他患者原因不明。结论:利用PCDN治疗颈性眩晕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选择C3/4和/或C4/5节段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消融 颈性眩晕 近期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复合胶原酶介入治疗颈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毅勇 辛自刚 +4 位作者 郭子龙 郭莹 王珏 高月 许云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7-928,共2页
颈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已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逐渐被应用,近期疗效已得到肯定,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胶原酶溶解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采用盘... 颈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已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逐渐被应用,近期疗效已得到肯定,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胶原酶溶解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采用盘外注射.而盘内注射报道较少.本文旨在观察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复合胶原酶介入治疗颈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成形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溶解术 介入治疗 疗效观察 低温 复合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任大江 李放 +2 位作者 杜随勇 张志成 孙天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9-98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4年9月~2006年12月共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患者172例,其中获得长期随访者41例.病变部位:L3/4节段7个,L4/5节段38个,L5/S1节段13个;单间隙病变者28例,多间隙病... 目的:回顾性分析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4年9月~2006年12月共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患者172例,其中获得长期随访者41例.病变部位:L3/4节段7个,L4/5节段38个,L5/S1节段13个;单间隙病变者28例,多间隙病变13例(2间隙病变9例,3间隙病变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3年、术后5年采用患者主观满意度(Macnab标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患者术后发生椎间盘炎,再次入院保守治疗56d后出院.随访60~84个月,平均67个月.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3年及5年VAS评分分别为7.9±0.7分、3.4±0.5分、2.5±0.7分、2.9±0.4分、2.5±0.4分.对应时间点的ODI评分分别为58.9±6.1分、42.1±4.2分、25.8±3.8分、25.4±4.0分、23.0±2.9分;术后1周时优良率为87.9%,术后1年优良率72.4%,术后3年优良率67.7%,末次随访优良率为63.1%,其中单间隙患者优良率81%,多间隙优良率为42%.结论: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基础上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短期、中期临床疗效,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优良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椎间盘源性疼痛 等离子成形术 外科治疗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春根 江泽辉 +5 位作者 李鹏洋 康晓乐 叶超 元小红 伍绍明 于海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 nucleoplasty,PCDN)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3年6月我科采用PCDN在局麻和影像学监视下靶向穿刺,消...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 nucleoplasty,PCDN)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3年6月我科采用PCDN在局麻和影像学监视下靶向穿刺,消融及热凝(射频能量100 Hz)治疗CSR 231例,其中135例获得2年以上随访,采用日本整形外科田中靖久(Yasuhisa Tanaka)的症状量化表20分法(简称YT 20分法)、改良Mac Nab评分法对术后1、3、6、12、24个月和末次随访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均为单节段手术,其中C_(4~5)32例,C_(5~6)64例,C_(6~7)39例。术后未发生神经根损伤、大血管破裂、穿刺点感染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135例门诊随访2~5年1个月,中位数3.2年。术后1、3、6、12、24个月YT 20评分分别为(14.35±4.47),(14.82±4.94),(15.71±5.43),(15.77±5.56),(15.29±5.64)分,均较术前(8.87±4.29)分明显提高(P均=0.000);术后1、3、6、12、24个月YT 20分法优良率分别为47.4%(64/135)、57.0%(77/135)、65.9%(89/135)、65.2%(88/135)、61.5%(83/135),有效率分别为77.0%(104/135)、78.5%(106/135)、77.0%(104/135)、74.8%(101/135)、71.9%(97/135),术后3、6、12、24个月YT 20分法疗效均明显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复发27例,占20.0%(27/135)。术后1、3、6、12、24个月改良Mac Nab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64.4%(87/135)、65.2%(88/135)、70.4%(95/135)、67.4%(91/135)、64.4%(87/135),有效率分别为85.2%(115/135)、85.2%(115/135)、83.0%(112/135)、80.7%(109/135)和78.5%(106/135);术后3、6、12个月改良Mac Nab疗效均明显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6、12个月分别优于术后3、24个月(P<0.05)。结论 PCDN能明显改善CSR患者颈肩背部及上肢酸胀、疼痛、麻木等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能力,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消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期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引导下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君 夏庆来 +1 位作者 杨连海 郑宝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416-419,共4页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B组采用等离...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B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C组采用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三组患者术后9天、18天、1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A组治疗优良率为96.6%(29/30例),B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6.6%(23/30例),C组治疗后优良率为70%(21/30例)。A组优良率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或单独应用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 臭氧 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等离子低温消融 注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兔退变腰椎间盘内磷脂酶A2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任大江 李放 +1 位作者 张志成 关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观察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兔退变椎间盘组织内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4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8只,正常组8只,模型组用16号注射针穿刺建立L4/5、L5/... 目的:观察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兔退变椎间盘组织内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4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8只,正常组8只,模型组用16号注射针穿刺建立L4/5、L5/6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兔分为模型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每组18只,模型治疗组行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在术后即刻、1周、1个月时处死动物,取L4/5、L5/6椎间盘进行PLA2活性检测,正常组在实验结束时取L4/5、L5/6椎间盘进行PLA2活性检测。结果:正常组椎间盘组织中PLA2的活性为80.68±5.56;模型治疗组消融术后即刻椎间盘组织内PLA2活性为184.98±9.43,术后1周为154.39±7.99,术后1个月为142.64±10.72;模型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椎间盘组织内PLA2活性分别为194.86±11.80,195.2±13.90,225.98±12.59。模型组各时间点的PLA2活性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模型治疗组各时间点与相应时间点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治疗组术后1周的PLA2水平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P<0.01),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仍有降低。结论: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可以降低退变椎间盘内磷脂酶A2活性,可能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等离子成形术 动物模型 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晖 邓德礼 +1 位作者 肖立军 陈文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301-2303,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78例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97个椎间盘(L3/4 13个、L4/5 65个、L5/S1 19个),在X线监视下行经皮穿刺,对髓核进行汽化、减压。采用... 目的:评价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78例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97个椎间盘(L3/4 13个、L4/5 65个、L5/S1 19个),在X线监视下行经皮穿刺,对髓核进行汽化、减压。采用Williams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0个月(14~36个月)。疗效评估结果为优13例(17%),良48例(62%),可15例(19%),差2例(3%),优良率为79%。VAS疼痛评分,术前7.0~9.2分,平均(8.2±0.5)分;术后3 d 0.0~7.3分,平均(3.5±0.8)分;术后12个月1.0~8.5分,平均(4.2±1.0)分。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无一例出现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或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能有效地缓解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等离子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项廷淼 殷世武 +1 位作者 卞路 王溢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9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5例,其中行单纯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11例(A组),行等离子联...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9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5例,其中行单纯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11例(A组),行等离子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14例(B组)。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周和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术后6个月依据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前VAS评分为(6.36±0.92)分,B组患者术前VAS评分为(6.57±0.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B组术后1周和1、3、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43±0.51)、(1.71±0.61)、(1.36±0.49)、(1.29±0.47),均低于A组的(2.91±0.54)、(2.45±0.52)、(2.09±0.3)、(1.82±0.6)分(均P<0.05)。术前,A组患者症状评分(8.91±0.94)分,B组(8.57±1.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B组术后1周和1、3、6个月的症状评分分别为(14.07±1.07)、(14.93±0.73)、(15.5±1.09)、(15.93±0.61)分,均高于A组的(13.18±0.75)、(14.09±0.94)、(14.54±1.08)、(15.36±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B组整体优良率为92.9%,A组为81.8%。两组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佳,且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 成形术 臭氧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引导下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君 杨艳梅 +3 位作者 韩悦 杨连海 夏庆来 郑宝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A组),同期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A组),同期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髓核内臭氧注射(B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24/30例),B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6%(29/30例)。B组术后2个月优良率高于A组(P<0.05)。结论: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 臭氧治疗 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等离子低温消融 注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在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亮亮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3-746,共4页
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椎体之间,由上下软骨板、中央髓核与外周纤维环组成的纤维软骨盘。椎间盘因损伤、退变等病理变化,卡压或刺激神经根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疼痛、麻木等),称为椎间盘源性疼痛。因此,软骨板、髓核及纤维环均... 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椎体之间,由上下软骨板、中央髓核与外周纤维环组成的纤维软骨盘。椎间盘因损伤、退变等病理变化,卡压或刺激神经根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疼痛、麻木等),称为椎间盘源性疼痛。因此,软骨板、髓核及纤维环均可因损伤变性而诱发椎间盘源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射频成形术 椎间盘源性疼痛 临床应用 低温 人体脊柱 纤维软骨 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在颈椎盘源性疼痛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元杏 李青 +3 位作者 张爱明 梁道臣 梅治 范志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10-1811,共2页
目的:评价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在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152例伴颈肩部剧烈疼痛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1个椎间盘进行了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疗效采用症状缓解率(VAS评分)和主观满意度优良率... 目的:评价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在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152例伴颈肩部剧烈疼痛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1个椎间盘进行了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疗效采用症状缓解率(VAS评分)和主观满意度优良率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3±5.7)个月的随访。VAS评分术前、术后1周及12个月分别为(8.3±1.1)分、(1.5±1.5)分和(1.9±1.7)分;术后1周及12个月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1.9%和77.1%,主观满意度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2.1%。经t检验,术后1周及12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能有效地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起效快、疗效稳定、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等离子成形术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刀行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安全性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波 李宽新 史晨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3,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等离子刀在不同能量档位、相同消融时间行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coblation nucleoplasty,CN)时的效能及安全性。方法:7具18月龄新鲜宰杀羊颈椎标本(包括周围肌肉及组织),每具含6个颈椎间盘,将其中40个椎间盘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 目的:观察等离子刀在不同能量档位、相同消融时间行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coblation nucleoplasty,CN)时的效能及安全性。方法:7具18月龄新鲜宰杀羊颈椎标本(包括周围肌肉及组织),每具含6个颈椎间盘,将其中40个椎间盘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个间盘。实验组分别用80W(1档,A组)、100W(2档,B组)、120W(3档,C组)行CN,消融时间相同;对照组模拟手术操作,不行消融。术中测量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处温度,术后测量CN在椎间盘中形成的消融腔截面积大小,并取对应节段双侧脊神经节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的表达。结果:术中各组椎体前缘、后缘、椎间孔处的温度无显著性差异,取三个测量点温度平均值,对照组、A组、B组、C组的温度分别为20.60℃±0.22℃、28.69℃±0.39℃、35.47℃±0.51℃、41.73℃±0.31℃,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穿刺形成的穿刺腔截面积为2.01±0.00mm2,A、B、C组消融腔截面积分别为3.00±0.45mm2、9.447±1.27mm2、27.36±2.00mm2,A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和消融腔截面积与能量成正相关(温度与能量r=0.97,消融腔与能量r=0.96,P<0.05)。C组免疫组化染色HSP70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5%(19/20),对照组和A、B组HSP70表达阴性。讨论:相同消融时间下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的效能、邻近组织的温度与能量成正相关,周围组织热损伤与能量的选择密切相关,相比较而言选择100W能量(2档)行CN手术效果和安全性都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 等离子成形术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数量穿刺通道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穆莹 姚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882-2886,共5页
目的对比不同数量穿刺通道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组1为2通道组,组2为4通道组,组3为6通道组),利用VAS评分、ODI腰椎功能障碍评分、PPI... 目的对比不同数量穿刺通道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组1为2通道组,组2为4通道组,组3为6通道组),利用VAS评分、ODI腰椎功能障碍评分、PPI疼痛强度评分、改良Macnab评分以及满意度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4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不良反应。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2及组3的VAS评分降低幅度较组1明显(F=4.219,P<0.01);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ODI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组2及组3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ODI评分下降幅度较组1明显(F=3.413,P<0.01);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PP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三组各时间点PPI评分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27,P=0.233);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改良Macnab评分及满意度均较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考虑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术后患者疼痛恢复情况、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复杂程度及潜在损伤等情况,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下肢神经痛手术可选择4通道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成形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伟 郞璇 李亚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评分、颈部失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症状量表评分、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颈椎曲度、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症状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椎曲度和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颈部疼痛,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功能锻炼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量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波 史晨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778-3780,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coblation nucleoplasty,CN)量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通过相同时间不同能量等离子刀行羊颈椎间盘CN,观察记录CN在椎间盘形成的效能腔、椎间盘周围温度变化并取CN间盘节段双侧神经节观察热休克蛋白7...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coblation nucleoplasty,CN)量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通过相同时间不同能量等离子刀行羊颈椎间盘CN,观察记录CN在椎间盘形成的效能腔、椎间盘周围温度变化并取CN间盘节段双侧神经节观察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实验组手术效能腔与对照组穿刺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2档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三实验组温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三种能量手术时,2档温度在安全范围内,3档形成的有效效能腔最大,3档HSP7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1、2档无表达。CN效能腔、温度与能量成正相关。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的量效、温度变化与能量成正相关,临床使用2档行颈椎间盘CN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等离子成形术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9
作者 殷海东 张新梅 +4 位作者 黄明光 陈伟 杜庆钧 宋洋 杨若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25-2327,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接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髓核摘除组25例,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接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髓核摘除组25例,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疗效。结果:传统髓核摘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90 m L,平均随访10.2个月,疗效优良率为72.0%,椎间盘突出复发率为12.0%。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出血量60 m L,平均随访10.7个月,疗效优良率为89.7%,椎间盘突出复发率为3.4%。统计学分析证实: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传统髓核摘除组(P=0.02)。末次随访时,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髓核摘除组(χ2=7.92,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等离子消融 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与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荣宜 王立奎 +2 位作者 朱本藩 赵家贵 陈家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2-916,共5页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low-temperature plasma nucleoplasty)与胶原酶溶解术(collagenase chemonucleolysis, CNL)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CDH)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low-temperature plasma nucleoplasty)与胶原酶溶解术(collagenase chemonucleolysis, CNL)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CDH)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n=65):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组(A组)和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组(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病人的疼痛水平进行评价,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行手术疗效评估,并分析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日的差别。结果:两组病人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与A组比较,B组术后1天和1周病人VAS评分较术前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组术后住院日显著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A组和B组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86.2%(56/65例)和83.1%(54/65例),两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和胶原酶溶解术均能有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但术后1周内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更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低温等离子消融 胶原酶溶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