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铁等离子束淬火区的特点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磊 崔洪芝 +2 位作者 尹华跃 梁玉海 于晓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94-96,共3页
通过观察铸铁材料等离子束淬火的组织 ,并结合等离子束的温度分布 ,分析了等离子束淬火区的组织转变特点及硬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铸铁材料等离子束淬火时 ,淬硬层与基体之间基本没有过渡区 ,整个淬硬层的组织近乎全部为隐针马氏体 ,... 通过观察铸铁材料等离子束淬火的组织 ,并结合等离子束的温度分布 ,分析了等离子束淬火区的组织转变特点及硬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铸铁材料等离子束淬火时 ,淬硬层与基体之间基本没有过渡区 ,整个淬硬层的组织近乎全部为隐针马氏体 ,故硬度高 ,且硬度在整个硬化层没有明显的变化 ;淬硬层略有凸起 ,并受到来自未淬火的基体的挤压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淬火 组织转变 铸铁 等离子束淬火 淬硬层 马氏体 测试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缸套等离子束淬火/渗硫层“等耐磨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齐俊平 王新华 王守忠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了提高缸套内表面磨损均匀性、改善与环的配副性,制备了等离子束淬火和等离子束淬火/渗硫两种工艺下的缸套试样,并借助OM、SEM、XRD和硬度计等比较研究了其内表面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淬火层组织由隐针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淬火/... 为了提高缸套内表面磨损均匀性、改善与环的配副性,制备了等离子束淬火和等离子束淬火/渗硫两种工艺下的缸套试样,并借助OM、SEM、XRD和硬度计等比较研究了其内表面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淬火层组织由隐针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淬火/渗硫复合层组织由α-Fe+FeS+FeS 2组成;随扫描速度逐渐降低,自下而上,淬火层的硬度逐渐提高,淬火/渗硫复合层的硬度、厚度和FeS含量逐渐增加;淬火缸套试样磨损量基本为0.009 mm,淬火/渗硫缸套试样磨损量基本为0.003 mm,相对淬火缸套减少了66.7%,配副环的开口间隙相对减小了65.3%。淬火缸套内表面强化效果自下而上逐渐提高,其对FeS支撑作用逐渐增强,与缸套不同部位实际工作条件的变化对耐磨性的要求基本一致,是两种缸套试样具有“等耐磨性”的主要机理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套 等离子束淬火 低温离子渗硫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