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FGH95高温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碳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本芙 陈焕铭 +1 位作者 李慧英 宋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 FGH95高温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的碳化物进行研究 ,并分析了 PREP FGH95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碳化物在凝固过程中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粉末颗粒内部中存在 MC′型碳化物... 利用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 FGH95高温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的碳化物进行研究 ,并分析了 PREP FGH95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碳化物在凝固过程中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粉末颗粒内部中存在 MC′型碳化物及微量 L aves相和 M3B2 相 ,MC′型碳化物形态有块状、条状、花朵状 ,草书状 ,粉末颗粒的冷却速率以及已凝固基体在枝晶间所产生的内应力 ,是导致粉末颗粒中 MC′型碳化物形态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FH95高温合金粉末 碳化物 TEM SEM 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 凝固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FGH95高温合金粉末的预热处理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焕铭 胡本芙 +1 位作者 李慧英 宋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4-559,共6页
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FGH95高温合金粉末颗粒进行预热处理 ,并对热处理粉末颗粒微观组织、碳化物析出相及γ′相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预热处理温度升高 ,树枝晶组织逐渐消失 ,γ′相由圆形逐渐... 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FGH95高温合金粉末颗粒进行预热处理 ,并对热处理粉末颗粒微观组织、碳化物析出相及γ′相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预热处理温度升高 ,树枝晶组织逐渐消失 ,γ′相由圆形逐渐转变为方形 ,粉末颗粒中的MC′型亚稳碳化物发生分解和转变 ,析出稳定的MC ,M2 3C6及M6C型碳化物。M2 3 C6碳化物的析出温度为 95 0℃ ,M2 3 C6与M6C碳化物的相互转变温度为 10 0 0~ 10 5 0℃ ,M2 3 C6和M6C的溶解温度为 11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粉末 FGH95高温合金 预热处理 微观组织 析出相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熔滴的热量传输与凝固行为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焕铭 胡本芙 +1 位作者 余泉茂 张义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83-890,共8页
建立了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制取合金粉末的过程中雾化熔滴的轨道运动方程 ,讨论了雾化熔滴在凝固过程中的热量传输与凝固行为 ,并确定了定量计算换热系数所需的雾化熔滴初始速度。用数值求解方法计算了FGH95高温合金雾化熔滴在P... 建立了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PREP)制取合金粉末的过程中雾化熔滴的轨道运动方程 ,讨论了雾化熔滴在凝固过程中的热量传输与凝固行为 ,并确定了定量计算换热系数所需的雾化熔滴初始速度。用数值求解方法计算了FGH95高温合金雾化熔滴在PREP过程中的速度及其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固相分数、冷却速率等凝固参数。结果表明 :在作者提出的工艺参数下 ,FGH95合金熔滴的冷却速率达 10 4 K/s量级以上 ,合金过热度对冷却速率的影响主要在全液态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旋转电极 快速凝固 FGH95合金粉末 数值计算 热量传输 雾化熔滴 轨道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制备高品质Ti-6.5Al-1.4Si-2Zr-0.5Mo-2Sn合金粉末 被引量:7
4
作者 邝泉波 邹黎明 +3 位作者 蔡一湘 刘辛 程军 易健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46,共8页
旨在制备高品质Ti-6.5Al-1.4Si-2Zr-0.5Mo-2Sn粉末,为后续粉末高温钛合金构件的制备奠定基础。首先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VAR)技术制备Ti-6.5Al-1.4Si-2Zr-0.5Mo-2Sn合金铸锭,对铸锭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并分析其合金元素损耗、成分均匀性... 旨在制备高品质Ti-6.5Al-1.4Si-2Zr-0.5Mo-2Sn粉末,为后续粉末高温钛合金构件的制备奠定基础。首先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VAR)技术制备Ti-6.5Al-1.4Si-2Zr-0.5Mo-2Sn合金铸锭,对铸锭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并分析其合金元素损耗、成分均匀性以及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利用制得棒料,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PREP),选取不同转速制备得到钛合金粉末,将粉末筛分成不同粒度范围。研究了棒料转速与粉末理化性能间的关系。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镜(SEM)、金相显微镜(OM)分别分析了粉末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微观组织。研究表明:通过独特的压制电极设计,可制得成分均匀、元素损耗小的钛合金铸锭,且各合金元素含量满足国标的要求。铸锭微观组织为层片状结构,基体中存在少量大小不均的Ti5Si3硅化物相。PREP法制得的钛合金粉末呈正态分布,且球形度好,无空心球和卫星球。随着转速增加,小颗粒粉末占比增加,大颗粒粉末占比大幅度降低。粉末颗粒以胞状组织为主,存在少量的枝晶。合金粉末主要由α′马氏体相组成。相比合金铸锭,粉末中各合金元素略有损耗,O元素质量分数小于0.1%,有利于制得高性能的粉末钛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自耗电弧熔炼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 高温钛合金 微观组织 硅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制备钬铜球形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晨 赵霄昊 +3 位作者 马逸驰 王庆相 赖运金 梁书锦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7-233,共7页
采用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supreme-speed 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SS-PREP)制备韧性金属间化合物钬铜(Ho Cu)球形粉末,粉末粒度在15~106μm之间。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分析了SS-PRE... 采用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supreme-speed 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SS-PREP)制备韧性金属间化合物钬铜(Ho Cu)球形粉末,粉末粒度在15~106μm之间。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分析了SS-PREP钬铜球形粉末的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及霍尔流速等粉末特性,比较了不同试验方法对粒度分布的表征。结果表明,SS-PREP钬铜粉末主要由CsCl结构的RM型B2相构成,不同粒度的Ho Cu球形颗粒化学成分基本一致,随着粉末粒度增大,Ho Cu球形粉末的非球形颗粒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铜粉末 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 粒度分布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汤慧萍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1,54,共11页
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技术是当前生产高品质球形金属粉末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电极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液膜甩出形成液滴,在惰性气氛中雾化凝固成球形粉末。该技术制备的粉末已成为增材制造、热等静压、表面喷涂等制造技术的重要原料。... 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技术是当前生产高品质球形金属粉末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电极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液膜甩出形成液滴,在惰性气氛中雾化凝固成球形粉末。该技术制备的粉末已成为增材制造、热等静压、表面喷涂等制造技术的重要原料。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技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现状,特别是总结了等离子旋转电极装备和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指出了该技术尚需研究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旋转电极 金属粉末 装备 增材制造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GA和PREP制备M62轴承钢粉末
7
作者 祁进坤 岳永文 +6 位作者 胡剑 王树立 赵钢 寇晓磊 齐国强 赵京辉 任淑彬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2,共9页
采用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法(electrode induction melting gas atomization,EIGA)和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PREP)分别制备出了高纯度M62轴承钢粉末,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氧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 采用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法(electrode induction melting gas atomization,EIGA)和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PREP)分别制备出了高纯度M62轴承钢粉末,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氧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M62轴承钢粉末的粒径分布、氮氧含量、微观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粉末都以球形粉为主,其中PREP制备的粉末(M62-PREP)球形度更高,而EIGA制备的粉末(M62-EIGA)中卫星粉和不规则粉末的比例较多;M62-PREP粉末的中值粒度(D50)为108.11μm,明显高于M62-EIGA粉末的中值粒度(D50=38.68μm)。两种粉末成分分布均匀,无明显元素偏析,其中M62-EIGA粉末颗粒内部的晶粒更细,两种粉末都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预合金电极棒、M62-PREP粉末、M62-EIGA粉末的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070%、0.0072%、0.0068%,N元素的含量变化不大;M62-PREP粉末的O含量(质量分数)由预合金电极棒的0.0008%增加到了0.0035%,而M62-EIGA粉末的O含量增加到了0.0089%,粉末中O含量明显增多。对热等静压后的烧结试样进行了夹杂物分析,M62-EIGA粉末轴承钢中大尺寸含氧夹杂物数量更多,选用M62-PREP粉末轴承钢应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感应熔炼 等离子旋转电极 轴承钢 高纯度粉末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复杂结构件特种成形工艺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圣刚 吕宏军 +2 位作者 何士桓 王琪 黄思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5,共4页
研究了等离子旋转电极制备低温钛合金球形粉末的特性,采用热等静压成形工艺,制备低温钛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并对比分析了组织与性能。以低碳钢为材质,加工装配专用芯模,开展粉末冶金TA7ELI钛合金构件净成形技术研究,实现了大尺寸、薄壁、... 研究了等离子旋转电极制备低温钛合金球形粉末的特性,采用热等静压成形工艺,制备低温钛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并对比分析了组织与性能。以低碳钢为材质,加工装配专用芯模,开展粉末冶金TA7ELI钛合金构件净成形技术研究,实现了大尺寸、薄壁、半封闭式火箭发动机低温转子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整体净成形。结果表明:等离子旋转电极制备的低温钛合金球形粉末,具有非常高的球形度和振实密度,粒径分布可依据需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非金属夹杂含量每千克不超过20个;粉末冶金低温钛合金材料性能全面达到同批次锻件性能水平,微观组织呈等轴状;粉末冶金低温钛合金氢泵叶轮已通过了发动机型号低温全程试车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旋转电极 粉末冶金 低温钛合金 热等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法FGH95粉末的预热处理 被引量:5
9
作者 牛连奎 张英才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研究了PREP法制备的FGH95粉末经不同温度预热处理后的粉末颗粒表面与内部显微组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热处理方法既可使粉末颗粒显微组织更加均匀化,又可使粉末颗粒中的亚稳碳化物MC′发生分解和转变,重新析出更... 研究了PREP法制备的FGH95粉末经不同温度预热处理后的粉末颗粒表面与内部显微组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热处理方法既可使粉末颗粒显微组织更加均匀化,又可使粉末颗粒中的亚稳碳化物MC′发生分解和转变,重新析出更稳定的MC、M23C6及M6C碳化物,明显改变碳化物的稳定性和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粉末预热处理 等离子旋转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8V‒5Fe合金粉末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增峰 谈萍 +4 位作者 沈垒 赵少阳 王利卿 李爱君 殷京瓯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4-569,共6页
为制备3D打印用粉末原料,选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技术制备的无“β斑”Ti^(‒1)Al‒8V‒5Fe(Ti185)合金锭,经高温锻造成ϕ100 mm棒材作为电极棒,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制备球形Ti185合金粉末,利用振动筛分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 为制备3D打印用粉末原料,选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技术制备的无“β斑”Ti^(‒1)Al‒8V‒5Fe(Ti185)合金锭,经高温锻造成ϕ100 mm棒材作为电极棒,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制备球形Ti185合金粉末,利用振动筛分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粉末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185合金粉末粒度分布较宽,主要在44~150μm之间,粉末的氧含量(质量分数)≤0.14%,粒度≤44μm粉末的收得率为11.6%。粒度≤150μm粉末的流动性为24.79[s∙(50 g)^(‒1)],松装密度为2.79 g∙cm^(‒3),振实密度为2.99 g∙cm^(‒3)。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冷却速度快,所制备的Ti185合金粉末均为β相,粉末颗粒球形度较高,基本无卫星粉。此外,粒度≥124μm的粉末表面为胞状枝晶组织,存在少量很浅的凸凹不平的微小缩孔,内部组织为快速凝固形成的胞状结构,晶界粗大明显,呈多点形核特征。随着粉末粒度的减小,冷却速度提高,粉末颗粒表面的胞状枝晶组织逐渐减少,粒度44μm以下粉末颗粒的表面较光滑,内部组织形核点明显增多且呈现放射状生长趋势,组织明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球形粉末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粉末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用球形金属粉末主要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文恒 王涛 范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6-83,共8页
球形金属粉末作为金属增材制造的重要原材料,其特性对增材制造制件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效制备高品质球形金属粉末成为促进增材制造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主要的球形金属粉末制备技术,包括气雾化法、等离子旋转... 球形金属粉末作为金属增材制造的重要原材料,其特性对增材制造制件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效制备高品质球形金属粉末成为促进增材制造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主要的球形金属粉末制备技术,包括气雾化法、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和等离子雾化法,重点论述了技术原理和重要工艺参数对粉末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展望了3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球形金属粉末 气雾化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等离子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对PREP法制备内燃机用IN718粉末合金组织和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方晓汾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9-673,共5页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了包含γ′相的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并对合金中含有不同Nb比例时显微组织结构的改变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处于650℃下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在γ相内形成了γ′相,当Nb比例从0%提高至3.0%...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了包含γ′相的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并对合金中含有不同Nb比例时显微组织结构的改变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处于650℃下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在γ相内形成了γ′相,当Nb比例从0%提高至3.0%时,γ′相的微观形貌始终保持方形的结构,添加Nb之后形成了更加粗大的γ′相。相对于未加Nb,当在合金内添加Nb之后,试样拉伸强度增大了120MPa以上。试样拉伸强度随Nb含量增加而逐渐增加。Nb能够显著提升合金高温强度,存在一个最优Nb含量使试样获得最佳高温塑性。含3.0%Nb的合金组织发生了塑性断裂,合金中形成了明显延伸的断口,存在众多小尺寸等轴韧窝。当Nb含量增大后,合金发生了塑性降低。含3.0%Nb的合金在拉伸过程中形成了孪晶并降低了滑移带的数量,增加Nb含量后有助于生成层错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粉末合金 等离子旋转电极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原始颗粒边界形成及组织演化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秦子珺 刘琛仄 +4 位作者 王子 何国爱 刘锋 黄岚 江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9,共10页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PREP)法制备高温合金粉末,通过热等静压(HIP)和热挤压(HE)进行固结成型,对制备的粉末及HIP、HE态合金内部和表面显微组织进行表征,探索镍基高温合金原始颗粒边界(PPB)的组成、形成机制及组织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合...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PREP)法制备高温合金粉末,通过热等静压(HIP)和热挤压(HE)进行固结成型,对制备的粉末及HIP、HE态合金内部和表面显微组织进行表征,探索镍基高温合金原始颗粒边界(PPB)的组成、形成机制及组织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合金在粉末态已发生元素偏析,粉末表层有细小的富Al氧化物颗粒,且颗粒表面有Zr、C、O元素的富集层;合金PPB主要为连续的大尺寸??相、MC型碳化物、Al2O3和富Zr的氧化物颗粒;PPB形成机制是在温度场的作用下,碳化物、??相和氧化物易于在结合面析出,合金经热挤压后,原始颗粒边界上大的??相完全消失,连续的PPB被破碎,形成含MC碳化物和少量氧化物的沿挤压方向竖状排列的小颗粒,此时,合金已完成动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粉末冶金 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 热等静压 热挤压 原始颗粒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法制备球形CuAl10Fe3铜合金粉末的性能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柯 赵阳 +4 位作者 张昌松 王晓明 常青 邱六 关雪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783-3788,共6页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制备球形CuAl10Fe3铜合金粉末,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O&N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和纳米压痕仪对CuAl10Fe3铜合金粉末的粒径分布、氧氮含量、微观形貌、组织物相及纳米硬度和弹性...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制备球形CuAl10Fe3铜合金粉末,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O&N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和纳米压痕仪对CuAl10Fe3铜合金粉末的粒径分布、氧氮含量、微观形貌、组织物相及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Al10Fe3粉末的体积平均粒径(D 50)为74μm,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和流动性分别为4.45 g/cm^3、4.6 g/cm^3、16.3 s/50 g;其平均氧、氮含量分别为0.024%和0.004%,其中氧含量随CuAl10Fe3粉末粒度的减小而增大,氮含量则基本保持一致。XRD分析表明,CuAl10Fe3粉末主要由α相、马氏体β′相和少量的富铁K相组成。大粒径粉末的表面形貌为快速凝固形成的花瓣状胞状树枝晶。随着粉末粒度的减小,表面形貌由胞状树枝晶向平面晶转变,截面形貌则由大块胞晶向细条状晶转变,且小粒径颗粒截面组织明显细化,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铜合金粉末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 快速凝固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Ti-48Al-2Cr-2Nb合金粉末制备方法及其相变组织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振华 徐广胜 +2 位作者 王一龙 李智 宋振继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38,共4页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了Ti-48Al-2Cr-2Nb合金粉末,研究了该合金粉末的相变组织。结果表明:粉末主要分布在75~200μm,中值粒度为135μm;粉末中的氧含量随粉末粒度的增大而降低,当粉末粒度超过106μm后,粉末氧含量随粉末粒度的增大无...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了Ti-48Al-2Cr-2Nb合金粉末,研究了该合金粉末的相变组织。结果表明:粉末主要分布在75~200μm,中值粒度为135μm;粉末中的氧含量随粉末粒度的增大而降低,当粉末粒度超过106μm后,粉末氧含量随粉末粒度的增大无明显变化,约520 ppm,氮和氢元素含量随粉末粒度的增大没有明显变化;粉末中的空心粉率随粉末粒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约0.6%;等离子旋转电极法(PREP)制备的粉末为快速凝固的胞状晶或胞状树枝晶,相组成主要是α2(Ti_(3)Al)相和少量γ(Ti Al)相。当加热温度达到701℃时,粉末开始发生α2相向γ相转变;1151℃时开始发生α2+γ相向高温α相转变;1278℃时开始发生α+γ相向α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8Al-2Cr-2Nb合金粉末 等离子旋转电极 空心粉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法制备CoCrMoW合金粉末的特性及显微组织
16
作者 宋子威 于燕 +1 位作者 朱义新 刘臻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129,共5页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PREP)法在30000 r/min的工艺参数下制备了钴铬合金粉末,对粉末的形貌、粒度、物相组成以及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金粉末以球形颗粒为主,存在少量异形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22~58μm,粒径d≥42.16μm的合金粉...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PREP)法在30000 r/min的工艺参数下制备了钴铬合金粉末,对粉末的形貌、粒度、物相组成以及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金粉末以球形颗粒为主,存在少量异形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22~58μm,粒径d≥42.16μm的合金粉末表面为枝晶组织,而粒径d≤27.91μm的合金粉末表面则为部分光滑的微晶组织,粒径d在27.91~42.16μm的合金粉末表面同时具有胞状晶和枝晶组织。晶界间观察到难溶的W元素相,其起到钉扎作用并抑制晶粒的长大;粉末的组成物相为γ相、Co_(7)Mo_(6)相和Co_(3)W相;Cr原子自粉末芯部向表面扩散,产生表面偏析;原始铸态棒材组织中存在30~50μm的Co_(7)Mo_(6)、Co_(3)W相富集区,熔融半扩散状态下制备微米级粉末导致粉末的颗粒间Mo、W含量不同,CoCrMoW细粉的制备与随机分布,可改善快速成形工艺中高熔点元素偏析所产生的性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钼钨合金粉末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粒度分布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工艺参数对3D打印用AlSi10Mg铝合金粉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少伟 段望春 董兵斌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50,共6页
利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PREP)制备了AlSi10Mg铝合金粉末,研究了电极棒转速、直径、等离子弧电流及雾化介质对粉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粒度随着电极棒转速与直径的增大而减小,粒度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74~150μm。随着电流... 利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PREP)制备了AlSi10Mg铝合金粉末,研究了电极棒转速、直径、等离子弧电流及雾化介质对粉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粒度随着电极棒转速与直径的增大而减小,粒度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74~150μm。随着电流的增大,片状粉末增加,在电流为360A时片状粉末Si、Mg元素烧蚀严重。增大雾化介质中氦气比例,粉末冷却速度增加,粉末粒度略微细化。通过粉末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发现,粉末表面为发达的花瓣状胞状晶组织,后期可以增大氦气比例加快粉末冷却速度,得到表面更加光滑的球形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PREP) AlSi10Mg 工艺参数 粉末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静压UNS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尚峰 王智勇 +2 位作者 乔斌 贺毅强 李化强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3-487,共5页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热等静压工艺制备了UNS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万能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热等静压UNS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固溶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热等静压工艺制备了UNS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万能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热等静压UNS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固溶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备的UNS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粉末在150 MPa压力下,经1200℃×3 h热等静压烧结后实现了致密化,相对密度为99.7%。随炉缓冷过程中,烧结件中析出的σ相导致材料韧性显著下降。经1035℃×1 h固溶处理后水淬,σ相完全溶解,材料韧性显著提高,显微组织为α和γ两相组织,体积比为65:35,抗拉强度791 MPa,屈服强度586 MPa,断后伸长率38%,冲击吸收功236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热等静压 超级双相不锈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