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kV等离子体表面改性高压脉冲电源 被引量:5
1
作者 巩春志 田修波 +2 位作者 曹珍恩 朱宗涛 杨士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27-1930,共4页
研制的10kV高压脉冲电源采用脉冲单元叠加技术,将12组相互独立的各脉冲单元模块串联起来,采用同步驱动技术,实现了10kV的高压脉冲输出。可通过增减脉冲单元的数量,满足不同输出电压的需要,实现了模块化设计。该电源的性能指标为:... 研制的10kV高压脉冲电源采用脉冲单元叠加技术,将12组相互独立的各脉冲单元模块串联起来,采用同步驱动技术,实现了10kV的高压脉冲输出。可通过增减脉冲单元的数量,满足不同输出电压的需要,实现了模块化设计。该电源的性能指标为:脉冲电压幅值0.1~10.0kV,脉冲频率0.2~2.0kHz,脉冲占空比5%~30%,脉冲电流幅值20A,脉冲功率200kW。试验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负载条件下电源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高压脉冲电源 脉冲单元模块 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N掺杂TiO_2气凝胶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梦磊 徐祖伟 赵海波 《新能源进展》 2017年第2期91-9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及超临界CO_2干燥合成了TiO_2气凝胶,采用非平衡态氮气直流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对气凝胶处理得到掺氮TiO_2气凝胶(N-TiO_2)。通过BET、UV-Vis、XRD、SEM、XPS等技术对样品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含氮量进行分析表征。结... 采用溶胶–凝胶及超临界CO_2干燥合成了TiO_2气凝胶,采用非平衡态氮气直流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对气凝胶处理得到掺氮TiO_2气凝胶(N-TiO_2)。通过BET、UV-Vis、XRD、SEM、XPS等技术对样品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含氮量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TiO_2气凝胶具有远高于P25(DEGUSSA公司生产的商用二氧化钛)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而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掺N之后,TiO_2气凝胶依然能保持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在甲醇作为牺牲剂的水溶液中分别对P25、纯TiO_2气凝胶和N-TiO_2气凝胶的光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纯TiO_2气凝胶与P25的催化效率基本一致,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的情况下最高产氢速率可达0.6μmol/min。而通过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掺N的N-TiO_2气凝胶产氢速率是P25的1.5倍,达到0.9μmo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气凝胶 超临界干燥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N掺杂 光催化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PEGDA基凝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被引量:5
3
作者 谭帼馨 王迎军 +3 位作者 张姝江 陈荣 宁成云 刘旭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2-406,共5页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经氩等离子体处理后,其亲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表面自由能由45.9 m J/m2增加到70.3 m J/m2;体外实验结果证明,BMSc在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培养24 h后出现明显细胞核,168 h细胞融合成片,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有利于细胞在水凝胶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水凝胶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细胞黏附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纳米织构化聚丙烯表面的超疏水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霞 李昱鹏 +1 位作者 李晓宇 雷明凯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0-55,共6页
等离子体纳米织构化方法可在聚合物表面制备纳米结构,与等离子体聚合沉积具有低表面能的氟碳聚合物薄膜相结合,是制备超疏水聚合物表面的有效方法之一。外界因素作用对超疏水稳定性的影响是制约超疏水表面应用的主要因素。采用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纳米织构化方法可在聚合物表面制备纳米结构,与等离子体聚合沉积具有低表面能的氟碳聚合物薄膜相结合,是制备超疏水聚合物表面的有效方法之一。外界因素作用对超疏水稳定性的影响是制约超疏水表面应用的主要因素。采用等离子体纳米织构化方法对聚丙烯表面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纳米柱结构的超疏水表面,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滴蒸发过程和在不同初始速度下的水滴撞击过程。在温度30℃和60℃下水滴蒸发过程中的浸润状态变化相似,当液滴体积从4.0μL减小到0.7μL时,水滴从低黏附性Cassie态转变为高黏附性Wenzel态。水滴以1.24 m/s速度撞击到水平聚丙烯表面时液滴完全回弹,当水滴速度为1.39 m/s时,水滴发生部分回弹,表面黏滞0.2μL小液滴,水滴撞击到弯曲表面上发生小液滴黏滞的临界速度增加到2.79 m/s。小液滴在表面经自然振荡作用发生去润湿过程,黏滞液滴可以从高黏附性Wenzel态恢复至低黏附性Cassie态,使超疏水表面依旧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纳米织构 聚丙烯 超疏水性 蒸发 水滴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氩等离子体处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被引量:3
5
作者 姜生 晏雄 +1 位作者 唐晓亮 邱高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118,132,共5页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氩等离子体方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从而研究纤维处理前后纤维束的机械力学性能的变化、纤维束与树脂粘合性能的改善情况。通过优化的方法,找出合理的工艺参变数,为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层间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大学科研成果展示
6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70,共1页
项目名称: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项目简介:等离子体是物质第四态,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态物质。等离子体改性的方法主要为:对材料表面或极薄表层进行活化、刻蚀处理.
关键词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气态物质 科研成果 等离子体改性 离子 南通大学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