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控溅射源中氩辉光放电的等离子体行为及分布特性
1
作者 李平川 张帆 +2 位作者 张正浩 李箫波 唐德礼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1-528,共8页
通过三维粒子数值模型对现有磁控溅射源结构中氩辉光放电的等离子体行为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从而得到靶材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的信息。离子轨迹、离子能量和离子入射角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电势的空间分布影响,放电电压从260 V增加... 通过三维粒子数值模型对现有磁控溅射源结构中氩辉光放电的等离子体行为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从而得到靶材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的信息。离子轨迹、离子能量和离子入射角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电势的空间分布影响,放电电压从260 V增加到340 V,使得轰击离子比例从80%降低到67%。由于离子向靶材移动和远离靶材都会得到加速,过高的放电电压不利于提高能量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放电电压有利于离子以更高的平均动能撞击靶材,有利于提高溅射产额。因此,根据工作压力选择合适的放电电压是提高电源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离子溅射位置分布与靶材实际侵蚀剖面图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对磁控溅射源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数值仿真 等离子体行为 靶材利用率 能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探针检测的TC4钛合金激光深熔焊等离子体动态行为研究
2
作者 张涵博 杨立军 +2 位作者 田云付 黄一鸣 王颖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09,共9页
在激光深熔焊中,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产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时变性.利用新型无源三探针电信号采集装置,采集高时间分辨率的等离子体电信号,获得大样本的等离子体温度等热力学信息,采用无监督学习方法中的K-均值聚类对复杂的等离子体动... 在激光深熔焊中,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产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时变性.利用新型无源三探针电信号采集装置,采集高时间分辨率的等离子体电信号,获得大样本的等离子体温度等热力学信息,采用无监督学习方法中的K-均值聚类对复杂的等离子体动态行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文中试验条件下,等离子体的喷发频率主要集中在1240-2200 Hz范围,等离子体喷发的温度变化率主要分布在5000-30000 K/ms的范围内;等离子体的摆动频率主要在1050-1410 Hz范围,等离子体摆动的温度变化率主要分布在200-2000 K/ms的范围内,喷发和摆动的温度变化率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深熔焊 电信号 等离子体动态行为 K-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电弧行为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天庆 陈璐 +2 位作者 张宇 杨喜牟 雷玉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5,I0004,共7页
电弧等离子体行为对焊接接头组织结构和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开展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特性研究对于指导先进材料的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工艺和提高焊接接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新工艺,基于流体动力学和电磁理论... 电弧等离子体行为对焊接接头组织结构和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开展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特性研究对于指导先进材料的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工艺和提高焊接接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新工艺,基于流体动力学和电磁理论,建立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数值分析模型,采用ANYSYS Fluent软件,通过C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定量计算等离子弧温度分布、流场分布、电势分布,分析压缩气对等离子弧温度场、流场、电弧电压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压缩气对喷嘴内的等离子弧温度分布基本没有影响,压缩气对喷嘴外的等离子弧具有拘束压缩作用;压缩气对等离子弧流场分布基本没有影响;压缩气能够提高电弧电压.相同电流条件下,与常规等离子弧焊接相比,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电弧穿透能力有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焊接 压缩气 电弧等离子体行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算法在电推进中的应用
4
作者 田滨 安炳晨 +1 位作者 谢侃 杨素兰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电推进技术因其比冲远高于传统化学推进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世界各国已发展了许多成熟的在轨电推进产品,随着航天任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仍在不断推进。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为电推进技术的研究... 电推进技术因其比冲远高于传统化学推进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世界各国已发展了许多成熟的在轨电推进产品,随着航天任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仍在不断推进。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为电推进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算法不仅可以基于数据对电推进器的参数进行模型训练,预测推进器性能并进行优化,还可用于电推进器中等离子体数学物理模型的分析与求解。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可大幅提高求解相关偏微分方程的精度和效率,并为方程求解提供最优决策。本文总结了人工智能算法在电推进物理机理、方程求解以及型号设计中的应用,特别关注了离子推进器、霍尔推进器、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和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器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算法在提高电推进系统性能、优化设计和降低计算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还为未来电推进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 智能学习算法 等离子体行为预测 数据驱动 偏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calcium-magnesium-silicate glass fiber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浩 王玺堂 +1 位作者 张保国 王周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833-1837,共5页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CaO-MgO-SiO2 glass fiber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CaO-MgO-SiO2 glass fiber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AES) using in-vitro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aked fiber is surrounded by an outer calcium-magnesium silicate hydrated layer, and there exists a balancing fimction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abscission of the hydrated layer during the dissolution process. The concentrations of leached ions increase constantly, and the mass loss of the fibers and pH changes of the solution are found to rise rapidly during the initial dissolution process, then their increasing rates are controlled by the balancing function of the hydrated layer at the subsequent dissolution stages. The dissolution rate constant and time for complete dissolution are estimated to be 274 ng/(cm2.h) and 15.2 d, respectively, presenting preferable biosolub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magnesium-silicate glass glass fiber DISSOLUTION hydrated lay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