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尾喷焰等离子体Al_2O_3粒子的光散射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保科 郭立新 常红芳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6,共7页
基于Mie散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航天器尾喷焰等离子体中Al2O3粒子的光学散射特性,分析了复折射率对单个Al2O3粒子消光效率因子、散射效率因子、吸收效率因子、散射相函数以及单次反照率的影响。同时,基于多分散系粒子尺度单峰分布,分析了... 基于Mie散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航天器尾喷焰等离子体中Al2O3粒子的光学散射特性,分析了复折射率对单个Al2O3粒子消光效率因子、散射效率因子、吸收效率因子、散射相函数以及单次反照率的影响。同时,基于多分散系粒子尺度单峰分布,分析了Al2O3粒子按粒径分布后散射场的有关效应因子及散射相函数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航天器尾喷焰等离子体Al2O3粒子复折射率的虚部和实部、粒径的大小与分布对其散射相函数、消光和散射效率因子以及单次反照率均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E散射理论 航天器喷焰等离子体 粒子散射 复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密度对栅极系统束流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贾艳辉 李忠明 +1 位作者 张天平 李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7,共6页
针对现有离子推力器栅极系统束流引出分析中未考虑放电室等离子体密度均匀性影响的不足,基于数值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元内粒子(Particle In Cell,PIC)方法对栅极系统束流引出进行了数值模拟。PIC方法中电场求解采用有限差分... 针对现有离子推力器栅极系统束流引出分析中未考虑放电室等离子体密度均匀性影响的不足,基于数值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元内粒子(Particle In Cell,PIC)方法对栅极系统束流引出进行了数值模拟。PIC方法中电场求解采用有限差分方法,离子加速方法采用跳蛙格式。以国产20cm Xe离子推力器作为算例,计算得到了栅极中心和边缘孔引出束流离子和电场的分布。结果显示栅极中心孔相对边缘孔束流聚焦性好,束流发散角小,但中心孔轴线的鞍点电势较边缘孔高24.8V。因此,放电室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对束流引出具有重要影响,电子返流现象最先出现在栅极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内粒子方法 离子推力器 栅极系统 等离子体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