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于等离子体破裂防护的双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的研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661,共5页
为了满足在EAST装置上开展高压气体注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实验研究需求,在单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双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该快速充气阀由双涡流线圈驱动,且增加了一套可调节阀芯预紧力的弹簧预紧背压系统,双...
为了满足在EAST装置上开展高压气体注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实验研究需求,在单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双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该快速充气阀由双涡流线圈驱动,且增加了一套可调节阀芯预紧力的弹簧预紧背压系统,双线圈驱动结构的采用使得阀体的体积更加小巧,同时阀体的开启性能更加优越;弹簧背压预紧系统使用,使得充气阀的工作安全性大为提高。经过平台测定,该充气阀的开启响应时间不大于0.15 ms,而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作参数可以使快阀的整个开启脉冲周期控制在2 ms以内;而通过调节工作参数(气压和电压),充气阀在2 ms内的充气总量可以很方便的在0~10^(23)粒子数之间调节。该阀的成功研制为EAST装置开展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研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杂质气体注入工具,该阀将应用于2014年秋季的EAST物理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破裂缓解
双涡流驱动
快速充气阀
预紧系统
E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出口内置式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的研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9-695,共7页
为了进一步缩短阀门的充气时间,在外置式快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又成功研制出了出口安装在装置内部的快速充气阀,该阀在保留外置式快阀快响应、大流量优点的基础上,把阀门气体出口位置设计为可以安装到装置内部...
为了进一步缩短阀门的充气时间,在外置式快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又成功研制出了出口安装在装置内部的快速充气阀,该阀在保留外置式快阀快响应、大流量优点的基础上,把阀门气体出口位置设计为可以安装到装置内部,这种结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由于采用管道而导致的时间延迟,缩短了充气时间,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出口气体的压力,更有利于等离子体破裂缓解。该阀的成功研制不仅为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也使实时的等离子体破裂缓解成为了可能,更为未来大中型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类似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破裂缓解
出口内置式
快速充气阀
高压气体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气体驱动锂球弹丸混合注入系统的研发
3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1 位作者
胡建生
陈鑫鑫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7-412,共6页
高压气体注入及弹丸注入是进行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的最常用的两种杂质注入方式,这两种杂质注入方式在单独应用于等离子体破裂防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点,都不足以完全满足未来ITER等核聚变装置进行等离体破裂缓解的需求。为了整合两种杂质...
高压气体注入及弹丸注入是进行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的最常用的两种杂质注入方式,这两种杂质注入方式在单独应用于等离子体破裂防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点,都不足以完全满足未来ITER等核聚变装置进行等离体破裂缓解的需求。为了整合两种杂质注入方式的优点,同时为了弥补两者在等离子体破裂缓解应用方面的补足,我们研发一套高压气体推进锂球弹丸混合注入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锂球弹丸及高压气体的同时混合注入,高压气体可以被注入到等离子体边界区域,而锂球弹丸在高压气体推动下可以实现几百米每秒的注入速度,可以注入到等离子体芯部区域,因此可以实现等离子体芯部和边界的多点同时冷却,有可能进一步增强等离子体与杂质的混合效率,进而有可能提高破裂缓解效果,其在破裂缓解方面的优越性将在2018年的EAST物理实验中进行进一步验证。通过平台标定,在0.6 MPa工作气压时,测试弹丸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250 m/s,在1.1 MPa工作气压时,测试弹丸的速度可以达到350 m/s,而在1.5 MPa工作气压时,测试弹丸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400 m/s,通过提高工作气压可以实现更高的弹丸注入速度。该系统的成功研发一方面为EAST开展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杂质注入工具,另外一方面,相关技术突破及物理研究也可以为未来ITER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破裂缓解
自动补给系统
弹丸注入
混合注入
高压气体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于等离子体破裂防护的双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的研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机构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66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475225)
文摘
为了满足在EAST装置上开展高压气体注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实验研究需求,在单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双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该快速充气阀由双涡流线圈驱动,且增加了一套可调节阀芯预紧力的弹簧预紧背压系统,双线圈驱动结构的采用使得阀体的体积更加小巧,同时阀体的开启性能更加优越;弹簧背压预紧系统使用,使得充气阀的工作安全性大为提高。经过平台测定,该充气阀的开启响应时间不大于0.15 ms,而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作参数可以使快阀的整个开启脉冲周期控制在2 ms以内;而通过调节工作参数(气压和电压),充气阀在2 ms内的充气总量可以很方便的在0~10^(23)粒子数之间调节。该阀的成功研制为EAST装置开展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研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杂质气体注入工具,该阀将应用于2014年秋季的EAST物理实验研究。
关键词
等离子体破裂缓解
双涡流驱动
快速充气阀
预紧系统
EAST
Keywords
Plasma disruption mitigation, Doulble eddy current, Fast valve, Preloaded system, EAST
分类号
TL626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出口内置式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的研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机构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9-69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085JM66502)
文摘
为了进一步缩短阀门的充气时间,在外置式快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又成功研制出了出口安装在装置内部的快速充气阀,该阀在保留外置式快阀快响应、大流量优点的基础上,把阀门气体出口位置设计为可以安装到装置内部,这种结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由于采用管道而导致的时间延迟,缩短了充气时间,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出口气体的压力,更有利于等离子体破裂缓解。该阀的成功研制不仅为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也使实时的等离子体破裂缓解成为了可能,更为未来大中型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类似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等离子体破裂缓解
出口内置式
快速充气阀
高压气体注入
Keywords
Plasma disruption mitigation
Export built-in
Fast valve
High pressure gas injection
分类号
O539 [理学—等离子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气体驱动锂球弹丸混合注入系统的研发
3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胡建生
陈鑫鑫
机构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7-41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o.11775266
11475225)
文摘
高压气体注入及弹丸注入是进行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的最常用的两种杂质注入方式,这两种杂质注入方式在单独应用于等离子体破裂防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点,都不足以完全满足未来ITER等核聚变装置进行等离体破裂缓解的需求。为了整合两种杂质注入方式的优点,同时为了弥补两者在等离子体破裂缓解应用方面的补足,我们研发一套高压气体推进锂球弹丸混合注入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锂球弹丸及高压气体的同时混合注入,高压气体可以被注入到等离子体边界区域,而锂球弹丸在高压气体推动下可以实现几百米每秒的注入速度,可以注入到等离子体芯部区域,因此可以实现等离子体芯部和边界的多点同时冷却,有可能进一步增强等离子体与杂质的混合效率,进而有可能提高破裂缓解效果,其在破裂缓解方面的优越性将在2018年的EAST物理实验中进行进一步验证。通过平台标定,在0.6 MPa工作气压时,测试弹丸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250 m/s,在1.1 MPa工作气压时,测试弹丸的速度可以达到350 m/s,而在1.5 MPa工作气压时,测试弹丸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400 m/s,通过提高工作气压可以实现更高的弹丸注入速度。该系统的成功研发一方面为EAST开展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杂质注入工具,另外一方面,相关技术突破及物理研究也可以为未来ITER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等离子体破裂缓解
自动补给系统
弹丸注入
混合注入
高压气体注入
Keywords
Plasma disruption mitigation
Automatic supply system
Pellet injection
Hybrid injection
Massive gas injection
分类号
TL6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于等离子体破裂防护的双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的研制
庄会东
张晓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出口内置式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的研制
庄会东
张晓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压气体驱动锂球弹丸混合注入系统的研发
庄会东
张晓东
胡建生
陈鑫鑫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