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合金表面氧化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的制备及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辛世刚 赵荣根 +1 位作者 都徽 宋力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锆涂层,电解液为包含Zr(OH)4颗粒的碱性溶液.涂层的组成、结构通过XRD、EPMA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涂层主要由t-ZrO2、m-ZrO2、α-A l2O3和-γA l2O3组成,t-ZrO2为涂层的主晶相,分布在...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锆涂层,电解液为包含Zr(OH)4颗粒的碱性溶液.涂层的组成、结构通过XRD、EPMA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涂层主要由t-ZrO2、m-ZrO2、α-A l2O3和-γA l2O3组成,t-ZrO2为涂层的主晶相,分布在涂层表面,而-αA l2O3出现在涂层的内侧.涂层表面呈颗粒状,颗粒尺寸约为1~2μm.在氧化过程中,Zr(OH)4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等离子体放电通道口沉积,在放电产生的高温作用下直接转化为氧化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涂层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H溶液中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的制备及放电特性
2
作者 王丽 李坚 +2 位作者 王世琴 宁雨 陈达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13,共4页
在KOH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涂层。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过程放电特性、陶瓷涂层表面形貌、晶相组成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发射光谱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放电阶段等离子体活性物种进行了监测。... 在KOH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涂层。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过程放电特性、陶瓷涂层表面形貌、晶相组成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发射光谱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放电阶段等离子体活性物种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陶瓷涂层主要由Mg O和Mg(OH)2组成,表面具有层次感,耐腐蚀电流密度相对于基体材料提高了4个数量级。在75 V时,等离子体活性物种主要由O2+383.1 nm,Na 589.0 nm,Mg 519.4 nm,K 769.9 nm组成。这些活性物种对等离子体场能量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陶瓷涂层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活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在磷酸盐中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昱琳 张卿和 程英亮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40,共9页
目的探究金属钽在磷酸盐中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PEO)形成Ta_(2)O_(5)陶瓷涂层后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在磷酸盐电解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方法,在金属钽表面形成Ta_(2)O_(5)陶瓷涂层。采用XRD、... 目的探究金属钽在磷酸盐中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PEO)形成Ta_(2)O_(5)陶瓷涂层后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在磷酸盐电解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方法,在金属钽表面形成Ta_(2)O_(5)陶瓷涂层。采用XRD、SEM和EDS等方法,表征涂层物相、形貌及元素组成,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在磷酸盐电解液中,金属钽PEO处理形成了晶态Ta_(2)O_(5)陶瓷膜。氧化膜初期形貌为"瘤子状",后为"沟回状"。在3.5%NaCl溶液中进行动电位极化测试,相比于基体,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约4个数量级。PEO处理600 s形成的涂层,相比于基体,自腐蚀电位提高了约1.3 V,腐蚀电流密度为3.7×10^(-10) A/cm^(2),保护效率为99.97%;PEO处理1200 s,自腐蚀电位提高了约1.4 V,电流密度为1.46×10^(-10) A/cm^(2),保护效率为99.99%。在3.5%NaCl溶液中浸泡160 d发现,在30 d左右,钽基体表面已形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导致阻抗值持续升高,表明对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PEO处理600 s形成的涂层在浸泡3 d后,低频区域阻抗值大幅下降,且随浸泡时间的延长,阻抗值持续降低。在160d腐蚀后,电荷转移电阻仍然比未经过处理的金属钽高1个数量级。结论在磷酸盐电解液中,钽经PEO处理形成的陶瓷膜层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PEO处理可大幅度提高钽的耐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钽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磷酸盐 陶瓷膜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联用测定无取向硅钢磷酸盐体系环保涂层液中二氧化硅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董礼男 张继明 +1 位作者 赵希文 朱春要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0-606,共7页
二氧化硅是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液的核心成分,其含量直接影响硅钢涂层的固化工艺及涂层产品的磁性能。因此为保证涂覆过程的顺利进行,对涂层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样品中分别加入硝酸、过氧化氢及高氯酸,置于电热... 二氧化硅是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液的核心成分,其含量直接影响硅钢涂层的固化工艺及涂层产品的磁性能。因此为保证涂覆过程的顺利进行,对涂层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样品中分别加入硝酸、过氧化氢及高氯酸,置于电热板上进行消解处理,处理后的样品经酸溶、过滤步骤,以重量法计算沉淀中二氧化硅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滤液中可溶性硅含量,则样品中二氧化硅含量为重量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合量。从而建立了重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联用测定无取向硅钢磷酸盐体系环保涂层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讨论了样品前处理用消解酸及消解温度、滤液中可溶性硅及含量、ICP-AES仪器检测时的元素干扰。结果表明,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在0.76%~1.1%,加标回收率在97.0%~104%。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检测部门对无取向硅钢磷酸盐体系环保涂层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量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无取向硅钢 磷酸盐体系 环保涂层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制备生物活性多孔纳米TiO_2涂层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红杰 刘宣勇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5-590,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纯钛基体上制备了具有多孔和纳米结构并含有不同钙磷含量的氧化钛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采用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评价涂层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主...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纯钛基体上制备了具有多孔和纳米结构并含有不同钙磷含量的氧化钛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采用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评价涂层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相组成,涂层表面孔径小于10μm,晶粒直径约10~100nm,且涂层表面晶粒、涂层厚度、表面粗糙度和涂层中的钙磷元素含量均随着PEO过程中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PEO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4 d即能够诱导类骨磷灰石在其表面沉积,显示出良好的生物活性.涂层中的钙磷含量和结晶形态对其生物活性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多孔 纳米 生物活性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关永军 夏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4-788,共5页
通过调整电解液中硅酸钠的浓度。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铝合金LY12表面制备了各种陶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RD、电化学阻抗谱(EIS)对涂层的形貌、成分和涂层在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液中硅酸钠... 通过调整电解液中硅酸钠的浓度。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铝合金LY12表面制备了各种陶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RD、电化学阻抗谱(EIS)对涂层的形貌、成分和涂层在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液中硅酸钠的浓度可以使得涂层的总厚度增加,但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导致致密层厚度的减薄.当浓度为20g/L时,所制备的涂层的成分以氧化铝为主;当浓度为40g/L时,涂层的成分主要是莫来石和氧化铝;当浓度超过60g/L时,涂层的成分主要为非晶相.EIS的研究表明,涂层耐腐蚀性取决于涂层中的致密层,增加致密层的厚度可以提高PEO涂层的耐腐蚀性,在中性、酸性、碱性腐蚀介质中,PEO涂层都显示出对基体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陶瓷涂层 电化学阻抗谱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制备多孔TiO_(2)/V_(2)O_(5)复合物膜层及其增强光催化产氢活性
7
作者 贾方舟 姚忠平 姜兆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较差的光催化产氢效率极大地阻碍了TiO_(2)光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为此,本文在含有NH_(4)VO_(3)的磷酸盐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法制备了多孔TiO_(2)/V_(2)O_(5)复合膜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 较差的光催化产氢效率极大地阻碍了TiO_(2)光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为此,本文在含有NH_(4)VO_(3)的磷酸盐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法制备了多孔TiO_(2)/V_(2)O_(5)复合膜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其组成、结构及光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气相色谱评价了薄膜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了电解液中NH_(4)VO_(3)含量对膜的结构、组成和光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型TiO_(2)组成,具有微孔结构,V_(2)O_(5)主要以无定形形式存在于膜中,与TiO_(2)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影响TiO_(2)的晶面间距。研究发现,元素V抑制了TiO_(2)的结晶和金红石型TiO_(2)的形成,扩大了薄膜的光学吸收范围。针对Na_(2)S+Na_(2)SO_(3)溶液中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显示,在质量浓度为1 g/L NH_(4)VO_(3)的电解液中制备的TiO_(2)/V_(2)O_(5)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高,优于近年来报道的其他光催化剂。光催化重复实验表明,该复合膜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为恒定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V_(2)O_(5) 膜层光催化剂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喷涂氧化钛涂层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晓兵 刘宣勇 +1 位作者 陈志刚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1026,共6页
以纳米TiO_2粉末为喷涂原料,采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技术在医用钛合金上制备氧化钛涂层.利用酸和碱溶液对氧化钛涂层表面进行生物活化处理,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考察涂层的生物活性.采用XRD、SEM、FTIR、EDS等测试技术对改性前后氧化钛涂... 以纳米TiO_2粉末为喷涂原料,采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技术在医用钛合金上制备氧化钛涂层.利用酸和碱溶液对氧化钛涂层表面进行生物活化处理,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考察涂层的生物活性.采用XRD、SEM、FTIR、EDS等测试技术对改性前后氧化钛涂层的生物活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钛涂层和钛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其值高达40MPa,涂层的耐模拟体液腐蚀性优于钛合金.酸和碱溶液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钛涂层经模拟体液浸泡可在其表面生成含有碳酸根的羟基磷灰石(类骨磷灰石),显示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喷涂 氧化涂层 化学处理 生物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渗硼与微弧氧化复合膜的制备及耐蚀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孙乐 马颖 +2 位作者 李奇辉 王晟 王占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6,共13页
目的在纯镁表面制备新型复合膜,以提高其耐蚀性。方法先在硼砂系电解液中对纯镁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渗硼(PEB)处理,预制表面改性层,然后在硅酸盐系电解液中对其进行微弧氧化(MAO)处理,从而获得PEB+MAO新型复合膜。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 目的在纯镁表面制备新型复合膜,以提高其耐蚀性。方法先在硼砂系电解液中对纯镁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渗硼(PEB)处理,预制表面改性层,然后在硅酸盐系电解液中对其进行微弧氧化(MAO)处理,从而获得PEB+MAO新型复合膜。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膜层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膜层的耐蚀性则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来表征。结果纯镁的等离子体电解渗硼过程经历了电离、置换、吸附和扩散四个阶段,获得的PEB表面改性层由氧化层和扩散层组成。在PEB+MAO复合膜的生长过程中,膜层在其厚度方向存在重叠的现象,而不是逐层的简单堆积。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时,硼元素渗入后所形成的渗层区域降低了纯镁基体表面的化学活性,改善了其微观组织结构,进而使PEB+MAO复合膜的腐蚀电流密度较基体、单一PEB改性层和单一微弧氧化膜层分别降低了3、2、1个数量级。同时,EIS研究也表明,PEB+MAO复合膜可以提供相对较长时间的抗蚀保护。另外,分析了PEB表面改性层的生成机理以及PEB+MAO复合膜的形成过程,并建立了物理模型。结论 PEB预处理会显著影响PEB+MAO复合膜的厚度、致密性及成分,继而明显提高纯镁的耐蚀性。该新型的复合膜制备方法有望进一步推广到镁合金上,以提高其耐蚀性和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渗硼 微弧氧化 表面改性 复合膜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优化及膜的耐腐蚀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砺 彭家志 +2 位作者 严宗诚 王红林 王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9-52,共4页
为优化AZ31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并对制得的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电化学动力学研究.利用四因素(Na_2SiO_3浓度、KOH浓度、电解氧化电压和电解氧化时间)、三水平的田口方法优化工艺条件,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评价AZ31镁... 为优化AZ31镁合金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工艺,并对制得的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电化学动力学研究.利用四因素(Na_2SiO_3浓度、KOH浓度、电解氧化电压和电解氧化时间)、三水平的田口方法优化工艺条件,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评价AZ31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受田口正交矩阵中各水平的影响显著,KOH质量浓度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最大;耐腐蚀性能的最优实验参数为:Na_2SiO_3质量浓度20 g/L,KOH质量浓度4 g/L,电解氧化电压300 V和电解氧化时间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田口方法 陶瓷膜 AZ31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电解液配方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家志 陈砺 +2 位作者 严宗诚 王红林 王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5,共4页
目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是对轻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能制备不同组成、性能、形貌的陶瓷膜。而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中,电解液配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国内外不同电解液配方及不同电解液组分对等... 目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是对轻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能制备不同组成、性能、形貌的陶瓷膜。而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中,电解液配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国内外不同电解液配方及不同电解液组分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膜的影响,表明其具体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电解 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硼酸盐体系电解液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苗景国 陈秋荣 +1 位作者 郝康达 卫中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7-99,共3页
利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7075铝合金表面原位生成了陶瓷层。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在硼酸盐体系中进行微等离子体氧化的最佳电解液配方,通过SEM及XRD分析了陶瓷层的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陶瓷层硬度可达到812HV0.1;陶瓷层表面形貌均... 利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7075铝合金表面原位生成了陶瓷层。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在硼酸盐体系中进行微等离子体氧化的最佳电解液配方,通过SEM及XRD分析了陶瓷层的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陶瓷层硬度可达到812HV0.1;陶瓷层表面形貌均匀,膜层致密,主要由γ-Al2O3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氧化 陶瓷层 电解液配方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环保型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层结合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崇敬 刘晓烈 +2 位作者 陈昌华 孙立喜 潘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3,73,共3页
膜和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评价膜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生成的类陶瓷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但大量研究并未对膜层的结合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氧化膜的相组成和形貌特征... 膜和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评价膜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生成的类陶瓷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但大量研究并未对膜层的结合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氧化膜的相组成和形貌特征进行研究,着重对膜层的结合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微弧区瞬间的高温高压大大促进了孔壁附近膜里的氧和镁离子、铝离子间相互扩散,PEO膜层与基体的结合机理可以理解为冶金结合;XRD分析表明膜层并不存在碳和钠的化合物相,表明碳原子和钠原子并没有直接参与成膜反应,它们应该是通过沉积作用镶嵌在膜层的空隙中,因此这些原子与膜层的结合机理应该属于机械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环保型 等离子体 电解氧化 结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制备的Ca-P-Si生物活性陶瓷膜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凯 于海龙 +3 位作者 唐恩凌 王猛 贺丽萍 刘淑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1-66,71,共7页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Ca-P-Si生物活性陶瓷氧化膜。将纯钛及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后纯钛两种样品分别浸在37℃的Hank模拟体液中,用电化学实验分析其电化学性能。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经过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Ca-P-Si生物活性陶瓷氧化膜。将纯钛及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后纯钛两种样品分别浸在37℃的Hank模拟体液中,用电化学实验分析其电化学性能。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经过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后纯钛的自腐蚀电位升高了0.7V,经过28d的浸泡,微弧氧化处理后钛的阻抗值仍接近未处理时的1.5倍。微孤氧化陶瓷膜提高钛基体耐腐蚀性能归因于外层的羟基磷灰石层及微弧氧化的致密内层形成隔离层将基体与溶液隔离,起到了抗腐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生物活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电解二氧化锰废渣浸出液中的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坦平 吴宜 +2 位作者 曾利群 娄晓明 李爱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2-689,共8页
电解二氧化锰废渣中的重金属元素在雨水淋滤下,通过地表径流对下游水生态系统及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因此,准确测定电解二氧化锰废渣浸出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解二氧化锰废渣浸出液中... 电解二氧化锰废渣中的重金属元素在雨水淋滤下,通过地表径流对下游水生态系统及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因此,准确测定电解二氧化锰废渣浸出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解二氧化锰废渣浸出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很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检出限通常难以满足测定要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消除复杂质谱干扰面临挑战。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电解二氧化锰废渣浸出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电解二氧化锰废渣中6种重金属元素Cr、Ni、As、Cd、Hg、Pb经硫酸和硝酸混合酸浸出后直接采用ICP-MS/MS进行测定,利用串联质谱的O 2反应模式消除分析过程中Cr、Ni、As、Cd受到的质谱干扰,通过考察不同分析模式下52 Cr、60 Ni、75 As、111 Cd的背景等效浓度(BEC),评价质谱干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MS模式下选择O 2为反应气,采用质量转移法和原位质量法可以消除52 Cr、60 Ni、75 As、111 Cd的所有质谱干扰。Cr、Ni、As、Cd、Hg、Pb检出限分别为3.06、9.31、3.50、2.72、2.03、1.89ng/L,加标回收率在95.6%~10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3.9%。所建立的方法已应用于电解二氧化锰废渣浸出液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氧化锰废渣 浸出液 重金属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 质谱干扰 O 2反应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工艺优化及耐腐蚀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丽 陈砺 +2 位作者 王红林 严宗诚 彭家志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8-391,共4页
对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表面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实验方案,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氧化膜的微观形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点滴腐蚀、动电位极化曲线、循环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及浸泡腐蚀试验对AZ31... 对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表面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实验方案,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氧化膜的微观形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点滴腐蚀、动电位极化曲线、循环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及浸泡腐蚀试验对AZ31镁合金及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的最佳工艺为KOH 4 g/L、硅酸盐20 g/L、氧化电压300 V、氧化时间30 min;氧化膜主要成分为MgSiO3和Mg2SiO4,经过等离子体电解氧化之后其显微硬度、耐点滴腐蚀、耐均匀腐蚀和耐点腐蚀性能较AZ31镁合金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镁合金 动电位极化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元素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层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苗景国 陈秋荣 +3 位作者 董香芸 郝康达 吴润 卫中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8,共3页
在Na2SiO3-NaOH体系的电解液中,对Mn元素含量不同的1070纯铝及3003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对所得陶瓷层的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1070纯铝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由α-Al2O3及γ-Al2O... 在Na2SiO3-NaOH体系的电解液中,对Mn元素含量不同的1070纯铝及3003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对所得陶瓷层的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1070纯铝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由α-Al2O3及γ-Al2O3组成,而3003铝合金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则由γ-Al2O3组成;处理时间相同时,3003铝合金所形成的陶瓷层较纯铝1070所形成的陶瓷层更厚,但显微硬度更低,致密性下降,Mn元素对反应过程中高温氧化铝相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锰元素 陶瓷层 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占空比对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层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立 吕国华 杨思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6,21,共4页
Na2SiO3-NaF-NaOH混合电解液中,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陶瓷层。重点研究了电源占空比对氧化陶瓷层腐蚀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陶瓷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 Na2SiO3-NaF-NaOH混合电解液中,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陶瓷层。重点研究了电源占空比对氧化陶瓷层腐蚀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陶瓷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odel 1025电化学系统在3.5%(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中对氧化陶瓷层的耐腐蚀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占空比为50%的样品较占空比为28%的样品更为致密,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空比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镁合金 腐蚀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激光重熔的铝合金表面陶瓷化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喻杰 狄士春 +1 位作者 杨俊杰 王岩 《电加工与模具》 2014年第2期57-59,共3页
介绍了一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激光重熔的复合工艺,可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陶瓷化。分析了激光与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层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等离子体现象,根据对膜层的不同影响,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的等离子体,并进一步阐述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 介绍了一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激光重熔的复合工艺,可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陶瓷化。分析了激光与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层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等离子体现象,根据对膜层的不同影响,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的等离子体,并进一步阐述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和激光重熔工艺的相互影响。电子显微镜和超显微硬度计检测结果表明:激光重熔降低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层的孔隙率,并提高了致密度和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激光重熔 铝合金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力学所: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研究取得新进展
20
作者 化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86,共1页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简称PEO)又称微弧氧化,是一种在铝、钛、锆、铌等轻金属表面原位制备陶瓷涂层的新方法。制备过程除发生电化学反应外,还包括热化学反应、微区高温高压烧结反应等,等离子体放电及...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简称PEO)又称微弧氧化,是一种在铝、钛、锆、铌等轻金属表面原位制备陶瓷涂层的新方法。制备过程除发生电化学反应外,还包括热化学反应、微区高温高压烧结反应等,等离子体放电及涂层生长机理非常复杂,所形成的陶瓷涂层呈晶态或非晶态结构特性。针对汽车、航空航天对材料的轻质化和功能化发展方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方法在改善铝、钛合金发动机缸体摩擦学特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陶瓷涂层 电解氧化 金属表面 中科院 力学 等离子体放电 等离子体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