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研究动态 被引量:7
1
作者 肖正刚 应三九 +1 位作者 周伟良 徐复铭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33-638,共6页
介绍了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试验、机理和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应用于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的可行性,提出了开展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研究的概念框架、关键内容以及相关技术措施等。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等离子... 介绍了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试验、机理和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应用于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的可行性,提出了开展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研究的概念框架、关键内容以及相关技术措施等。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研究应该充分利用电热化学炮中等离子体点火技术的研究成果。在深刻认识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特殊配方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进行等离子体能量输出功率调控和点火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发射药 等离子体点火 低敏感高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桥等离子体温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蓉 朱顺官 +2 位作者 张琳 李燕 冯红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9-563,共5页
基于原子发射光谱双谱线法测温原理,对半导体桥(SCB)等离子体温度进行实时瞬态测定;实验研究了放电脉冲条件下等离子体温度的变化规律及不同脉冲能量对等离子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充电电容为22μF,初始放电电压由21 V增大到63 V,等... 基于原子发射光谱双谱线法测温原理,对半导体桥(SCB)等离子体温度进行实时瞬态测定;实验研究了放电脉冲条件下等离子体温度的变化规律及不同脉冲能量对等离子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充电电容为22μF,初始放电电压由21 V增大到63 V,等离子体峰值温度由2 000 K上升至6 200 K;放电电压为39 V,充电电容由6.8μF改变至100μF时,等离子体峰值温度在2 200 K~3 800 K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等离子体后期放电开始时,SCB上所消耗的能量在不同放电条件下基本恒定,其等离子体温度值变化不大;从等离子体温度随脉冲能量的变化上看,放电电压的改变对温度的影响要高于充电电容的变化。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CB点火和起爆的机理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半导体桥 等离子体温度 原子发射光谱法 放电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小尺寸等离子体的判断及光谱法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琳 冯红艳 +1 位作者 吴蓉 朱顺官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35-1439,共5页
以等离子体为激发能量的点火方式是含能材料点火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等离子体的基本参数如温度和电子密度对研究等离子体点火的机理是重要的参数。对于半导体桥(SCB)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所产生的瞬态小尺寸等离子体,很多等离子体诊断方... 以等离子体为激发能量的点火方式是含能材料点火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等离子体的基本参数如温度和电子密度对研究等离子体点火的机理是重要的参数。对于半导体桥(SCB)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所产生的瞬态小尺寸等离子体,很多等离子体诊断方法不能适用。本研究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同时获得SCB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随时间分布的诊断结果,在放电电压为16 V,充电电容为47μF条件下,1.0Ω的SCB等离子体温度分布在2 400-3 800 K之间,电子密度约为3.2×10^14-4.2×10^14个/cm3左右。同时,依据等离子体成立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条件,根据光谱诊断结果,判断不同型号的SCB的放电行为是否产生等离子体。本研究为瞬态小尺寸等离子体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为SCB桥体的设计以及点火方式的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以及用于其它体系中等离子体参数的诊断及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半导体桥 原子发射光谱法 等离子体温度 等离子体密度 等离子体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耦合的可集成表面等离子体激射装置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君 李志全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99-1903,共5页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调节和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的激射,设计了一种光栅耦合的可集成SPPs激射装置,利用电子束激发和光栅耦合方式实现了SPPs在无源金属层中的传播和激射。分析了该装置SPPs传播的波矢特性...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调节和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的激射,设计了一种光栅耦合的可集成SPPs激射装置,利用电子束激发和光栅耦合方式实现了SPPs在无源金属层中的传播和激射。分析了该装置SPPs传播的波矢特性,通过某一条件下激射条件和光照波长的分析得出了结构的一般特性。结果表明:基于光栅耦合结构的装置产生的SPPs激射具有显著的强局域特性,通过控制注入电子束强度可有效调节SPPs的激射,该装置可在光照波长710nm左右的可见光范围实现有效的SPPs传播。该装置的研制对于构建等离子体单元电路,探测纳米线结构和纳米级飞秒光学场极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光栅耦合 强局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5
作者 张薇 唐恩凌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微卫星和小卫星的出现推动了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的发展。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整个系统由推力器本体、放电点火回路、控制逻辑电路和电源转换装置4部分构成。目前PPT技术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电容器的寿命和建立小冲量实验测试系统,对各... 微卫星和小卫星的出现推动了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的发展。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整个系统由推力器本体、放电点火回路、控制逻辑电路和电源转换装置4部分构成。目前PPT技术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电容器的寿命和建立小冲量实验测试系统,对各物理过程模型化的精确描述进行攻坚研究等。需要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有采用先进的电源系统和一体化的电源处理系统;构建多分力测量的试验系统;研制先进的试验设备和测试仪器系统;对PPT内的等离子体流动进行磁流体动力学建模和分析等。随着小卫星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卫星轨道控制用电推进技术被列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高性能固态推进剂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研制可以为微卫星和小卫星的组网应用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轨道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固体推进剂 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点火与火炮装药结构适配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明安 李军 +1 位作者 龚海刚 董健年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针对几种不同的发射装药结构,采用试验的方法,分析了等离子体点火对发射装药的适配性,同时就不同电能条件和不同装药结构对发射装药点火延迟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
关键词 等离子体点火 火炮 装药结构 发射技术 等离子体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于一个大气压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光谱研究
7
作者 朱超 傅鑫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7,共4页
以沿面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流体边界层控制的研究为背景,以实验研究为主要手段,在自行设计的放电电极板上实现低于一个大气压条件下的等离子体放电,通过改变电参数和气压,最终获得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辐射强度等与各放电参数和各气压条... 以沿面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流体边界层控制的研究为背景,以实验研究为主要手段,在自行设计的放电电极板上实现低于一个大气压条件下的等离子体放电,通过改变电参数和气压,最终获得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辐射强度等与各放电参数和各气压条件间的相互关系,以了解不同气压条件下沿面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等离子体激活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技术资源化转化CO_(2)研究进展
8
作者 焦志杰 赵文霞 +1 位作者 郭萧蒙 周泽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3-533,共11页
以CO_(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效应日益凸显,全球碳减排迫在眉睫。等离子体技术转化CO_(2)具有独特优势,在实现CO_(2)资源化转化方面展现出良好前景。对近几年等离子体资源化CO_(2)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等离子体转化CO_... 以CO_(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效应日益凸显,全球碳减排迫在眉睫。等离子体技术转化CO_(2)具有独特优势,在实现CO_(2)资源化转化方面展现出良好前景。对近几年等离子体资源化CO_(2)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等离子体转化CO_(2)的主要工艺参数和评价指标,归纳了工艺参数、活性物种、背景气体对CO_(2)转化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转化CO_(2)的协同效应。最后,针对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转化CO_(2)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今后的几个重点研究方向:1)进一步揭示等离子体转化CO_(2)的反应机制;2)系统探究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协同作用机制;3)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关注反应器的工程放大、使用安全风险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 CO_(2)转化 等离子体技术 催化 评价指标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变化对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洪海 张明安 +1 位作者 龚海刚 杨国信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建立了关于电热化学炮底喷式等离子体发生器的零维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消融管长度、半径和喷口半径等结构参数发生变化对等离子体性能所带来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可以获得一定性能的等离子体。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电热化学炮 数值模拟 等离子体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
10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激光 等离子体物理学 相互作用 《高功率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 专著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大气等离子体的电流研究
11
作者 谭宝林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1-335,共15页
该文讨论了太阳大气等离子体中电流的成因和对各种爆发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虽然磁场是太阳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关键要素,但是电流也是理解能量的传输与耗散、不稳定性的驱动和激发、等离子... 该文讨论了太阳大气等离子体中电流的成因和对各种爆发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虽然磁场是太阳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关键要素,但是电流也是理解能量的传输与耗散、不稳定性的驱动和激发、等离子体的加热和粒子加速等太阳物理过程的重要概念.该文还提出了一个定性的改进电路模型,认为电流主要产生于太阳内部的发电机过程,同时电路在日冕部分的环形磁场位型也将产生部分新经典电流,通过磁通量管流入太阳大气,并在日冕区域通过磁场重联等过程释放能量.对该模型尚待解决的问题也进行了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 太阳物理学 电流 太阳大气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激元脉冲整流产生太赫兹电动势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志全 朱君 +3 位作者 牛力勇 孙宇超 李文超 陶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46-2350,共5页
为了深入地研究表面等离子(Surface Plasmon,SP)在传播方向上的太赫兹(THz)电动势,采用了在纳米线结构上对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的脉冲中电子进行整流的方法,分析了SP感应引力的整流作用,讨论了SPP横向... 为了深入地研究表面等离子(Surface Plasmon,SP)在传播方向上的太赫兹(THz)电动势,采用了在纳米线结构上对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的脉冲中电子进行整流的方法,分析了SP感应引力的整流作用,讨论了SPP横向模式在长脉冲和短脉冲情况下的电动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整流会产生一个幅值较大的电动势,该电动势可达10 V。由于受纳米等离子的限制,在放大过程几乎是非共振的,考虑强纳米等离子限制和纵向SPP波局域条件下,整流作用在金属表面会产生更高的局域THz电场ER,其最大强度EmR=105~106V/cm。整流后SPP脉冲表现为快速,THz场频率,带宽5~20 THz的特性。SPP脉冲中THz电动势的分析对纳米级飞秒光学场的探测,半导体设备的纳米等离子激元耦合,以及非线性THz光谱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表面等离子激元 太赫兹脉冲 横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Ps激射中Airy表面等离子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君 李志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98-3302,共5页
为了研究表面等离子体(SPPs)传播产生的Airy等离子的特性,分析和仿真了Airy等离子的独特性质。利用SPPs的激射原理,对Airy等离子的本征态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光栅耦合SPPs的激射结构中Airy等离子的性质。结果表明:无衍射的Airy表面等... 为了研究表面等离子体(SPPs)传播产生的Airy等离子的特性,分析和仿真了Airy等离子的独特性质。利用SPPs的激射原理,对Airy等离子的本征态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光栅耦合SPPs的激射结构中Airy等离子的性质。结果表明:无衍射的Airy表面等离子不仅具有在近场能量放大和快速传播的特性,而且还能利用其特性控制光束的传播;Airy表面等离子只有在一定宽度下与光激发的相互作用才能抑制能量损耗,在基质宽度小于600nm左右时无法出现显著的Airy表面等离子;不同宽度的基质条件下激射能量与产生Airy离子的趋势一致;Airy表面等离子在激发能量较小时就能实现快速传播,在2.3eV作用时能量的增加对Airy的等离子的作用不再明显。这一研究对于SPPs的强局域化应用实现、表面光学处理和线性控制无衍射SP光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表面等离子激元 Airy表面等离子 光栅耦合 强局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重离子束实现点火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衍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低温下C,Si,Ar,Au和U等多种重粒子在等物质的量氘氚等离子体密度1000g/cm3、热斑直径50μm中的电子能量损失,不同点火形式下入射能量和作用时间,以及燃料约束时间为20ps条件下的束流强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低温下C,Si,Ar,Au和U等多种重粒子在等物质的量氘氚等离子体密度1000g/cm3、热斑直径50μm中的电子能量损失,不同点火形式下入射能量和作用时间,以及燃料约束时间为20ps条件下的束流强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这些重粒子辐照实现氘、氚燃料快点火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重粒子束流加热等离子体实现快点火理论上可行,而且有一定的优势;较重的离子加热聚变等离子体的效果更好。重粒子束流加热等离子体到聚变温度需要的束流强度在MA左右;单个粒子的能量在GeV以上;相互作用时间为ps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相互作用 蒙特卡罗计算 氘氚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钢表面合金强化层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晋勇 宋宜梅 +2 位作者 高原 余运江 徐重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进行Mo-Cr共渗,随后进行超饱和渗碳、淬火及回火复合处理。表面合金化层厚度达100μm以上,表面Mo含量20%以上,Cr含量10%左右。超饱和渗碳表面含碳量在2.0%以上。在M-200磨损试验机上试验,摩擦...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进行Mo-Cr共渗,随后进行超饱和渗碳、淬火及回火复合处理。表面合金化层厚度达100μm以上,表面Mo含量20%以上,Cr含量10%左右。超饱和渗碳表面含碳量在2.0%以上。在M-200磨损试验机上试验,摩擦因数平均为0.1,平均相对耐磨性是GCr15渗碳淬火钢的2.25倍。在箱式炉中690℃回火4 h,表面平均硬度595 HV0.025,有较好的抗高温软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等离子体物理学 合金层 摩擦因数 耐磨性 回火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聚变研究50年 被引量:26
16
作者 邱励俭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8,共10页
分析了国内外核聚变研究成果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对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需求作了预测 ,对中国的聚变能源战略和历史机遇 (经济、技术体系、地位 )作了讨论 ,介绍了聚变 裂变混合堆并提出了发展聚变 裂变混合堆的总体设想、研究内容... 分析了国内外核聚变研究成果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对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需求作了预测 ,对中国的聚变能源战略和历史机遇 (经济、技术体系、地位 )作了讨论 ,介绍了聚变 裂变混合堆并提出了发展聚变 裂变混合堆的总体设想、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卡马克 聚变-裂变混合堆 洁净核能 等离子体物理学 中国 核聚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增国际编委简介
17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2-122,共1页
方大庆教授(Professor MT C Fang)在1955年入清华大学电机系,于1963年赴剑桥大学工程系。1965年毕业并获得剑桥大学一级荣誉学士,同年获剑桥大学凯斯学院奖及salomon奖学金。于1965年去牛津大学攻读等离子体物理学博士,1969年获牛津... 方大庆教授(Professor MT C Fang)在1955年入清华大学电机系,于1963年赴剑桥大学工程系。1965年毕业并获得剑桥大学一级荣誉学士,同年获剑桥大学凯斯学院奖及salomon奖学金。于1965年去牛津大学攻读等离子体物理学博士,1969年获牛津大学博士。1995年因对低温等离子体物理的杰出贡献被牛津大学授予科学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清华大学电机系 编委 国际 剑桥大学 牛津大学 奖学金 博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8-158,共1页
日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类)“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获得批准,实现了我校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零的突破.据介绍,该项目将开拓等离子体物... 日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类)“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获得批准,实现了我校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零的突破.据介绍,该项目将开拓等离子体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电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等离子体物理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研仪器 空气动力学 科学实验 临近空间 研制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