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等离子体点火燃烧筒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伶玲 赵长遂 +4 位作者 周强泰 李磊 金黄 王培红 吕震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4-1028,共5页
以装有150kW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某等离子体点火试验燃烧器为例,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等离子体点火燃烧器的稳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径向/切向进风等离子体点火燃烧筒.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风速(风粉气流流速)、等离子体气流的... 以装有150kW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某等离子体点火试验燃烧器为例,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等离子体点火燃烧器的稳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径向/切向进风等离子体点火燃烧筒.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风速(风粉气流流速)、等离子体气流的穿透区域和煤粉浓度等是影响等离子体点火过程及煤粉着火燃烧的主要因素.径向/切向进风可以在燃烧筒内形成多向回流和旋流,使得风粉气流在燃烧筒内不仅有轴向速度,而且还有径向和切向速度,改变了轴向进风气流运动的单一性,增加了煤粉气流在筒内的停留时间,着火区域扩大,火焰充满度好,有利于燃烧筒内的稳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点火燃烧 等离子体燃烧 煤粉锅炉 稳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研究进展、关键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平 穆海宝 +3 位作者 喻琳 姚聪伟 许桂敏 张冠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73-2083,共11页
利用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在各种极限条件下实现快速点火,稳定燃烧和提高燃烧效率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是近年来等离子体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相关研究现状,归纳了低温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机理,从实验研究、仿真计算、ns重频脉冲电源研制等... 利用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在各种极限条件下实现快速点火,稳定燃烧和提高燃烧效率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是近年来等离子体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相关研究现状,归纳了低温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机理,从实验研究、仿真计算、ns重频脉冲电源研制等各方面,介绍并讨论了这些研究的进展。目前一般认为等离子体化学反应产生的活性基团和气流温升是提高燃烧效率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氧原子对燃烧过程影响较大。作为物质第四态的等离子体具有快速的热效应、比较高的自由电子能量和一些长寿命激发态粒子,且在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对流场的影响会改变气体的输运特性。这些共同因素的作用使得燃料气体的电离及输运时间缩短,能够有效降低点火温度,提高燃烧效率,拓展燃烧极限。在实验研究方面,介绍了各研究机构独特的燃烧器设计方案和相关参数,分析了不同电极结构和放电形式对燃烧的影响。最后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流动环境下大气压均匀等离子体的产生;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非介入式测量与诊断;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建模与仿真;等离子体激发电源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辅助燃烧 超音速气流点火 介质阻挡放电 光谱诊断 层流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 被引量:4
3
作者 于锦禄 何立明 +2 位作者 丁未 陈永刚 王景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515,共5页
在总结国外关于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特点.基于等离子体点火强化超声速燃烧的基本原理,设计了4种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电极布置方案,凹槽式燃... 在总结国外关于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特点.基于等离子体点火强化超声速燃烧的基本原理,设计了4种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电极布置方案,凹槽式燃烧室强化燃烧方案、平板式单排纵向放电强化燃烧方案、平板式双排横向放电强化燃烧方案和平板式多排纵向放电强化燃烧方案.对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放电特性试验系统,并进行了初步的放电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电弧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火炬 等离子体强化点火和燃烧 超声速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固体燃烧等离子体与微波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袁忠才 时家明 汪家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710,共4页
设计制造了含特定组分的化学药剂,利用热力学方法对其在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对该等离子体对2~15GHz波段微波的透射衰减和反射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等离子体对该波段微波具有宽波段强吸收和弱... 设计制造了含特定组分的化学药剂,利用热力学方法对其在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对该等离子体对2~15GHz波段微波的透射衰减和反射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等离子体对该波段微波具有宽波段强吸收和弱反射性能,波段内的平均吸收大于25dB,反射信号几乎淹没在背景噪声中。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带电子与中性粒子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碰撞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 固体燃烧等离子体 微波 等离子体隐身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电极结构DBD等离子体辅助煤炭池火燃烧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平 张博文 +2 位作者 龚鹏 彭超 陶华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68-3274,共7页
为研究块状煤的高效燃烧,论文搭建了以氧化铝陶瓷作为介质的中心电极结构助燃装置;针对不规则块状煤炭燃烧的放电独特环境,研究了激励源参数和装置结构在特殊工质气体氛围下的系统匹配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煤炭池火燃烧时的放电... 为研究块状煤的高效燃烧,论文搭建了以氧化铝陶瓷作为介质的中心电极结构助燃装置;针对不规则块状煤炭燃烧的放电独特环境,研究了激励源参数和装置结构在特殊工质气体氛围下的系统匹配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煤炭池火燃烧时的放电特性及对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峰值电压在12~16k V范围内装置实现稳定放电,放电功率大小与外施电压大小正相关;装置内径为30~60mm,增大内径且电压保持不变,放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介入后煤炭池火燃烧面逐步扩大,燃烧极限得到了拓展,燃烧温度和质量衰减得到明显提升,并与电压大小正相关,助燃前期温度和质量随电压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低温等离子体 氧化铝陶瓷 池火燃烧 等离子体辅助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再造挥发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路 王树众 +3 位作者 施海华 胡昕 佟振霞 裴炜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6-459,464,共5页
在等离子体点火煤粉燃烧试验台上,通过向等离子体燃烧器内喷水引起水煤气生成反应来再造挥发分,以提高煤粉气流的点火特性.通过试验得到了喷水量对再造挥发分的影响规律,并在本次试验工况下得到了点火和再造挥发分的最佳喷水量.结果表明... 在等离子体点火煤粉燃烧试验台上,通过向等离子体燃烧器内喷水引起水煤气生成反应来再造挥发分,以提高煤粉气流的点火特性.通过试验得到了喷水量对再造挥发分的影响规律,并在本次试验工况下得到了点火和再造挥发分的最佳喷水量.结果表明:随着喷水量的增加,反应室出口的CO浓度、反应室内的温度和出口火焰温度均先上升,后下降;反应室没有喷水时,测得反应室喷口处的CO浓度为1332.3 mg/m3;当反应室喷水量为20 mL/min时,测得反应室喷口处的CO浓度为2977.2 mg/m3;向反应室喷水后,反应室喷口处的CO浓度可以提高1倍以上.通过水煤气生成反应再造挥发分,方法简便,适用性强,效果明显,对今后低挥发分煤的点火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燃烧 煤粉 挥发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助燃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7
作者 聂万胜 周思引 车学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49-1758,共10页
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燃烧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既可用于发动机点火和火焰稳定,又可降低废气排放、提高燃烧效率。近十年以来,通过设计各类巧妙的等离子体助燃实验,借助先进的光学诊断技术和数值仿真手段,研究人员在纳秒脉冲等离子体... 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燃烧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既可用于发动机点火和火焰稳定,又可降低废气排放、提高燃烧效率。近十年以来,通过设计各类巧妙的等离子体助燃实验,借助先进的光学诊断技术和数值仿真手段,研究人员在纳秒脉冲等离子体与燃烧相互作用机制、各类参数对助燃的影响以及在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重大研究成果。鉴于此,在介绍发展历史和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分别从助燃原理、实验与应用研究、诊断与仿真技术这3方面对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助燃技术进行了综述。其中,根据最核心参数气体压力的大小进行分类,分别对常低压条件和中高压条件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包括超贫、低温、无焰燃烧及燃烧不稳定控制在内的一批新兴等离子体助燃技术应用方向进行了评述。最后,从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助燃技术实用化角度考虑,指出了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辅助燃烧 纳秒脉冲放电 放电与燃烧诊断 非平衡等离子体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甲烷–氧扩散火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思引 聂万胜 +2 位作者 车学科 仝毅恒 郑体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6-1349,共14页
利用自主设计的等离子喷注器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式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首先利用纹影技术、热电偶、单点红外测温等多种诊断方法实验研究了纯氧放电等离子体的电学特性、热效应及气动效应,然后通过可见光和化学自发辐射成像技术获得了火... 利用自主设计的等离子喷注器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式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首先利用纹影技术、热电偶、单点红外测温等多种诊断方法实验研究了纯氧放电等离子体的电学特性、热效应及气动效应,然后通过可见光和化学自发辐射成像技术获得了火焰形态及特征参数,详细分析了等离子体对甲烷–纯氧扩散火焰形态和释热的影响,并计算了放电功率及费效比.结果表明,燃烧导致放电电流显著增大,其中电压幅值与氧气流速对放电电流大小的影响规律正好相反;与空气等离子体相比,相同流量与电压条件下氧等离子体放电功率较高,但其发光强度明显较弱;氧等离子体热效应微弱,对燃烧的影响可以忽略,放电反应中释热过程主要由含氧组分决定;放电产生了具有3个速度分量的诱导射流,增大了氧射流角,且电压越大越显著.等离子体主要通过气动效应改变了燃料与氧化剂的掺混,使得一定条件下火焰变得更稳定、释热更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等离子体作用的费效比最低仅为2.2%,大流量、小混合比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辅助燃烧 介质阻挡放电 甲烷–氧扩散火焰 非平衡等离子体 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滑动弧等离子体激励的数值建模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凝秋 朱益飞 +1 位作者 李振阳 尹博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6,共7页
在双碳背景下,氨的使用及其燃烧难题的解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针对改善氨燃烧问题,研究了二维流体动力学-零维反应动力学-燃烧动力学思路,分析了滑动弧等离子体条件下氨的裂解和燃烧特性。利用COMSOL计算软件建立了考虑电磁的二维... 在双碳背景下,氨的使用及其燃烧难题的解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针对改善氨燃烧问题,研究了二维流体动力学-零维反应动力学-燃烧动力学思路,分析了滑动弧等离子体条件下氨的裂解和燃烧特性。利用COMSOL计算软件建立了考虑电磁的二维流体计算模型,研究了滑动弧在反应器中的演化;建立了适用于氨的零维滑动弧模型,研究了滑动弧中全电离-转捩-非平衡3个阶段的温度和组分演化规律;利用CHEMKIN计算软件建立了燃烧模型,评估了等离子体对NH_(3)/air混合气燃烧特性的影响,此外对在混合气中添加CH_(4)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能够促进氨的裂解,降低氨的点火延迟时间,并且提高其层流燃烧速度,但是在混合气中将部分等离子体条件下的NH_(3)替换为CH_(4)后,整体燃烧效果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裂解 滑动弧 等离子体调控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对甲烷/氧反扩散火焰影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周思引 田园 +2 位作者 聂万胜 郑体凯 石天一 《新能源进展》 2020年第2期91-99,共9页
为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对甲烷/氧反扩散火焰的影响,通过对同轴式喷注器环缝甲烷射流施加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甲烷等离子体,综合采用多种测量手段实验研究了多种工况下该低温等离子体特性及火焰关键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放电击穿电压随混合比... 为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对甲烷/氧反扩散火焰的影响,通过对同轴式喷注器环缝甲烷射流施加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甲烷等离子体,综合采用多种测量手段实验研究了多种工况下该低温等离子体特性及火焰关键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放电击穿电压随混合比增大而减小,电流脉冲数量和幅值则随混合比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小;甲烷等离子体呈灰白色,低电压下提高气体流量则放电有所减弱;受等离子体气动效应作用,放电后甲烷射流角有所增大,且电压越高射流角越大,增幅则逐渐减小,过高激励强度下射流发生失稳;等离子体通过改变燃料和氧化剂的掺混而影响甲烷/氧反扩散火焰的形态,使得火焰中心高度总体有所下降,特征长度缩短,释热强度则有所增加,其中小流量、低混合比条件下作用效果更明显;喷注器功率则随混合比上升而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辅助燃烧 低温等离子体 甲烷/氧反扩散火焰 气动效应 火焰形态 释热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冬林 叶托 李恒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目前,已采用低NO_x燃烧技术的机组依然存在NO_x排放量过高、结渣、腐蚀等问题,难以满足新的NO_x排放标准。本文在分析我国低NO_x燃烧技术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低NO_x燃烧新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状况,重点探讨了脉动燃烧、化学链燃烧、等离子体... 目前,已采用低NO_x燃烧技术的机组依然存在NO_x排放量过高、结渣、腐蚀等问题,难以满足新的NO_x排放标准。本文在分析我国低NO_x燃烧技术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低NO_x燃烧新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状况,重点探讨了脉动燃烧、化学链燃烧、等离子体燃烧、O_2/CO_2燃烧、MILD燃烧等新型低NO_x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新型低NO_x燃烧技术能显著降低NO_x的排放量,但在实际工程中各有利弊。建议在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同时,对多种低NO_x燃烧技术进行优化整合,使其达到新的NO_x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NOX燃烧技术 脉动燃烧 化学链燃烧 等离子体燃烧 O2/CO2燃烧 MILD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sonic strut-cavity combustor under plasma jet-assisted combustion 被引量:2
12
作者 ZHANG Zhe JIN Xing XI Wen-xi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11-324,共14页
Plasma je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upersonic combustor as an effectiv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assisted method,but currently it is mostly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ll fuel injection method,while the application... Plasma je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upersonic combustor as an effectiv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assisted method,but currently it is mostly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ll fuel injection method,while the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entral fuel injection method is less.In order to expand the combustion range,the plasma jet was introduced into a strut-cavity combustor with an alternating-wedge.The effects of total pressure of strut fuel injection,total pressure of cavity fuel injection,total pressure of plasma jet injection and plasma jet media on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in supersonic flow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s in a three-dimensional domain.The combustion field structure,wall pressure distribution,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H2O at the exit of the combustor with different injection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rut fuel injection total pressure.However,the combustion area downstream increases when the total pressure of the strut fuel injection increases within the proper range.The combustion range is expanded and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when the cavity fuel injection total pressure is increased within the range of 0.5−2.0 MPa,but a sharp drop in combustion efficiency can be found due to limited fuel mixing when the total injection pressure of the cavity fuel is excessively increased.With the increased total injection pressure of the plasma jet,the height of the cavity shear layer is raised and the equivalence ratio of the gas mixture in the cavity is improved.When the total pressure of the plasma jet is 1.25 MPa,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reaches a maximum of 82.1%.The combustion-assisted effect of different plasma jet media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When the medium of the plasma jet is O2,the combustion-assisted effect on the combustor is most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jet STRUT CAVITY supersonic combus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combustion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