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MM方法的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湍流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
1
作者 陈伟 马琪琪 +1 位作者 杨利霞 薄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由于传统散射矩阵法(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SMM)在计算过程中会产生奇异矩阵,本文基于改进的SMM (improved SMM, ISMM)结合一维磁化等离子体湍流模型,计算了等离子体湍流介质对电磁波在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同时分析... 由于传统散射矩阵法(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SMM)在计算过程中会产生奇异矩阵,本文基于改进的SMM (improved SMM, ISMM)结合一维磁化等离子体湍流模型,计算了等离子体湍流介质对电磁波在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同时分析了电磁波在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结果表明,湍流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等离子体鞘套中电子的运动规律,使其运动过程中能量衰减增多,因此其在0~35 GHz的透射系数增大;另一方面外部磁场的增大,对左旋圆极化波与右旋圆极化波的传播特性影响相反,这是因为在左旋情况下,左旋圆极化波的旋转方向正好与电子的旋转方向相同,右旋圆极化波相反;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相当于电磁波在等离子体湍流中的传播距离增大,导致更多的电磁波能量被吸收;此外,考虑非均匀磁化情况后,电磁波在0~35 GHz频段内的右旋圆极化的透射系数更大。这些结果为研究电磁波在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湍流介质的传播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湍流 改进的散射矩阵法(ISMM) 入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估计方法的等离子体湍流三波耦合数据处理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勇 董家齐 +1 位作者 石中兵 赵开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基于数字谱分析技术求解波耦合方程,进而计算与三波相互作用相关联的线性耦合系数和能量转移,以此开发了数据处理程序用于研究HL-2A装置等离子体边缘湍流中的非线性能量传递过程。介绍了算法设计和开发的主要思想。应用该程序对与带状... 基于数字谱分析技术求解波耦合方程,进而计算与三波相互作用相关联的线性耦合系数和能量转移,以此开发了数据处理程序用于研究HL-2A装置等离子体边缘湍流中的非线性能量传递过程。介绍了算法设计和开发的主要思想。应用该程序对与带状流相关的一次放电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带状流是由等离子体湍流的能量逆级联所驱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估计方法 等离子体湍流 波耦合 能量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等离子体湍流重正化准线性理论中的平均电场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秦运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共6页
在非均匀等离子体湍流重正化准线性理论中考虑了平均电场对电子轨道的扰动,此时平均电场除了修正传播算符和湍性碰撞算符中的Dupree衰减外,还导致附加的共振加宽或频移。
关键词 等离子体湍流 重正化准线性理论 平均电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均匀等离子体湍流重正化准线性理论中的平均电场效应”一文的质疑 被引量:1
4
作者 邱孝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文献[1]的作者在该文中把湍性电场的系综平均值E0(x,t)作为基本小量,并用它去定其他各个物理量的数量级。这种做法没有物理根据,也是迄今为止等离子体湍流(不管是均匀还是非均匀)的理论处理中没有先例的:1既然E0(x... 文献[1]的作者在该文中把湍性电场的系综平均值E0(x,t)作为基本小量,并用它去定其他各个物理量的数量级。这种做法没有物理根据,也是迄今为止等离子体湍流(不管是均匀还是非均匀)的理论处理中没有先例的:1既然E0(x,t)是湍性电场的系综平均值,那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湍流 重正化 平均电场效应 准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等离子体湍流实验数据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沈勇 董家齐 +1 位作者 石中兵 赵开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边缘湍流中非线性能量传递过程的问题,开发了数据分析程序。该程序基于数字谱分析技术来求解波耦合方程,进而计算与三波相互作用相关联的线性和非线性耦合系数以及能量转移。介绍了算法设计和程序开发的主要思想... 针对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边缘湍流中非线性能量传递过程的问题,开发了数据分析程序。该程序基于数字谱分析技术来求解波耦合方程,进而计算与三波相互作用相关联的线性和非线性耦合系数以及能量转移。介绍了算法设计和程序开发的主要思想,并对程序进行了仿真测试。然后应用该程序分析了反场箍缩装置实验的一次放电实验数据,观察到湍流之间的波耦合和能量级联现象,发现或证实了聚变等离子体湍流激发与增长的一种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湍流 数据分析 程序开发 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测量等离子体湍流的定位问题
6
作者 董丽芳 王龙 《量子电子学》 CSCD 1996年第5期432-432,共1页
光谱法测量等离子体湍流的定位问题董丽芳(河北大学物理系保定071002)王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首次对光学方法测量等离子体湍流的定位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远离探测器共轭点处的涨落将被空间平均... 光谱法测量等离子体湍流的定位问题董丽芳(河北大学物理系保定071002)王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首次对光学方法测量等离子体湍流的定位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远离探测器共轭点处的涨落将被空间平均掉,它们只对接收光强的水平幅度有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等离子体湍流 测量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湍流扰动诊断数据的系综平均与湍流物理概念的一致性问题
7
作者 秦运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讨论了等离子体湍流诊断数据分析中的统计系综平均问题。指出时间平均和样本平均作为近似系综平均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前者,建议用扰动量的统计系综平均值与它的均方根值的比值,来判断扰动量的随机性程度;对后者,说明该近似的精度在很大... 讨论了等离子体湍流诊断数据分析中的统计系综平均问题。指出时间平均和样本平均作为近似系综平均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前者,建议用扰动量的统计系综平均值与它的均方根值的比值,来判断扰动量的随机性程度;对后者,说明该近似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绝于样本数据时间总长度与扰动关联时间之间的数量级关系。本文还列举一些与等离子体湍流物理概念不一致的实验数据分析方法,以引起重视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湍流 统计系综平均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答对“非均匀等离子体湍流重正化准线性理论中的平均电场效 …
8
作者 秦运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7-128,124,共3页
1文献[1]提出的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举例说明文献[2]的“许多公式数量级上混乱”。例1说“式(5)左边是ε的零级;右边第一项却是ε的一级”。第二项呢?“式(5)”,即L(t)≡-(e/m)E0(x,t)v+vx... 1文献[1]提出的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举例说明文献[2]的“许多公式数量级上混乱”。例1说“式(5)左边是ε的零级;右边第一项却是ε的一级”。第二项呢?“式(5)”,即L(t)≡-(e/m)E0(x,t)v+vx(1)L(t)是右边两项之和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湍流 重正化 平均电场效应 准线性
全文增补中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焰对微波的衰减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华峰 李疏芬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1-12,共12页
本文从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出发,得到了微波衰减的近似公式,详细讨论了K、Na杂质及Al粉含量等因素对微波衰减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减轻衰减的各种途径,对研究少烟的复合固体推进剂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 导弹火舌 等离子体湍流 微波衰减 无烟推进剂 复合推进剂 含铝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太阳”曙光初露
10
作者 何安丽 张冬素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5年第5期65-66,69,共3页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系列的能源问题,寻找新能源成为人类的迫切需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科学家把创造新能源的目光锁定热核聚变.
关键词 太阳 人造 等离子体湍流 等离子体科学 热核聚变 热核反应堆 核聚变研究 能源问题 浙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urbulent Plasma Sheath Channel 被引量:1
11
作者 Jingzhuo Zhang Guolong He +2 位作者 Peng Bai Jianhua Lu Ning Ge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6期88-99,共12页
Radio waves are highly attenuated and distorted by turbulent plasma sheath around hypersonic vehicles in near space, leading to communication blackout.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plasma channel cha... Radio waves are highly attenuated and distorted by turbulent plasma sheath around hypersonic vehicles in near space, leading to communication blackout.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plasma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s over the channel. We treat the turbulent plasma medium as a fast fading wireless channel. The coherence time and the spectrum spread of the plasma sheath channel are obtained in terms of root-meansquare(RMS). Baseband simul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based on a stratified model of the plasma flow fiel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herence time is on the order of milliseconds and de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ing electron density turbulence. The spectrum spread due to plasma turbulence is also significant. Extensive simul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mak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Quantitative results show that error floor takes place for PSK and QAM, while FSK with noncoherent detection is a promising method to mitigate the blackout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sheath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fast fading error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