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9Cr18轴承钢表面不同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洪喜
汤宝寅
+3 位作者
王小峰
王浪平
于永澔
孙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采用不同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III)工艺在 9Cr18轴承钢表面进行了气体、金属、金属加气体的离子注入和碳化钛 (TiC)、类金刚石 (DLC)薄膜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 (PIIID)。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X射...
采用不同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III)工艺在 9Cr18轴承钢表面进行了气体、金属、金属加气体的离子注入和碳化钛 (TiC)、类金刚石 (DLC)薄膜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 (PIIID)。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X射线衍射 (XRD)、俄歇电子能谱 (AES)和拉曼光谱 (Raman)分析 ;测试了处理前后试样的显微硬度、磨痕宽度和摩擦系数。结果表明 :处理后试样表面均形成了不同的改性层 ,且改性层中化学组成和各元素的浓度 深度分布随处理工艺的不同而变化 ;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硬度都有较大提高 ,最大增幅达 77.7% ;表面摩擦系数由 0 .8下降到0 .16 ;磨痕宽度减少了 2 3倍 ;与PIII工艺相比 ,相同参数下 ,PIIID处理后的试样表面综合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浸没
离子注入
(PⅢ)
等离子体
浸没
离子注入
与沉积
(PⅢ
d
)
9Cr18轴承钢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涤纶材料表面类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进
潘长江
+2 位作者
李鹏
孙鸿
黄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5,共3页
采用乙炔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PIII D),对医用涤纶(PET)缝合环材料进行表面改性,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 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涤纶材料表面有效地沉积了一层类金刚石(DLC)薄膜...
采用乙炔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PIII D),对医用涤纶(PET)缝合环材料进行表面改性,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 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涤纶材料表面有效地沉积了一层类金刚石(DLC)薄膜。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图像分析进一步证明表面平均粗糙度从58.9nm降低到11.2nm。细菌粘附实验结果证明沉积了类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对5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表皮葡萄球菌(SE)、大肠杆菌(EC)、绿浓杆菌(PA)和白色念珠菌(CA)的粘附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从培养时间为15h的吸附情况比较来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率降低了70%,表皮葡萄球菌降低了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细菌粘附
等离子体
浸没
离子注入
与沉积
(
piii
0
d
)
涤纶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Cr18轴承钢表面不同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洪喜
汤宝寅
王小峰
王浪平
于永澔
孙韬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基金
国防预研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不同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III)工艺在 9Cr18轴承钢表面进行了气体、金属、金属加气体的离子注入和碳化钛 (TiC)、类金刚石 (DLC)薄膜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 (PIIID)。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X射线衍射 (XRD)、俄歇电子能谱 (AES)和拉曼光谱 (Raman)分析 ;测试了处理前后试样的显微硬度、磨痕宽度和摩擦系数。结果表明 :处理后试样表面均形成了不同的改性层 ,且改性层中化学组成和各元素的浓度 深度分布随处理工艺的不同而变化 ;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硬度都有较大提高 ,最大增幅达 77.7% ;表面摩擦系数由 0 .8下降到0 .16 ;磨痕宽度减少了 2 3倍 ;与PIII工艺相比 ,相同参数下 ,PIIID处理后的试样表面综合性能更加优异。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浸没
离子注入
(PⅢ)
等离子体
浸没
离子注入
与沉积
(PⅢ
d
)
9Cr18轴承钢
摩擦磨损性能
Keywords
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
piii
)
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d
eposition (
piii
)
9Cr18 bearing steel
friction an
d
wear behavior
分类号
TG172.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涤纶材料表面类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进
潘长江
李鹏
孙鸿
黄楠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03011
30270392)
西南交通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2002B02)
文摘
采用乙炔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PIII D),对医用涤纶(PET)缝合环材料进行表面改性,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 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涤纶材料表面有效地沉积了一层类金刚石(DLC)薄膜。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图像分析进一步证明表面平均粗糙度从58.9nm降低到11.2nm。细菌粘附实验结果证明沉积了类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对5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表皮葡萄球菌(SE)、大肠杆菌(EC)、绿浓杆菌(PA)和白色念珠菌(CA)的粘附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从培养时间为15h的吸附情况比较来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率降低了70%,表皮葡萄球菌降低了86%。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细菌粘附
等离子体
浸没
离子注入
与沉积
(
piii
0
d
)
涤纶
表面改性
Keywords
Acetylene
Amorphous films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
d
spectroscopy
Free energy
Hy
d
rophilicity
Ion implantation
Morphology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s
Raman spectroscopy
Substrates
Surface roughness
Surface treatment
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分类号
TB32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9Cr18轴承钢表面不同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刘洪喜
汤宝寅
王小峰
王浪平
于永澔
孙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涤纶材料表面类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王进
潘长江
李鹏
孙鸿
黄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