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HL-2A等离子体水平位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付贤飞 杨斌 王世庆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4-270,共7页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的网络拓扑结构,训练和测试了HL-2A装置等离子体水平位移系统响应模型。测试结果显示了该模型对43%的样本数据的拟合度超过80%。把该网络模型作为被控对象,使用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的网络拓扑结构,训练和测试了HL-2A装置等离子体水平位移系统响应模型。测试结果显示了该模型对43%的样本数据的拟合度超过80%。把该网络模型作为被控对象,使用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算法,设计了一个HL-2A等离子体水平位移的MRAC系统。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能快速地跟踪各种输入参考信号,控制器能够较好地控制等离子体的水平位移并具有强的抗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2A装置 等离子体水平位移控制 位移响应模型 门控循环单元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及其定量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流波 张剑 沈瑾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7期18-19,共2页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耐高温、高湿的精密仪器和设备逐步推广应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以其低温、快速、环保、无毒、干燥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医疗机构。由于该低温灭菌技术应用时间不长,其灭菌特点和监...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耐高温、高湿的精密仪器和设备逐步推广应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以其低温、快速、环保、无毒、干燥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医疗机构。由于该低温灭菌技术应用时间不长,其灭菌特点和监测方法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就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特点及其定量控制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灭菌 过氧化氢 定量控制 医疗技术水平 灭菌技术 仪器和设备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装置测量等离子体位移的磁通环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航宇 杨青巍 +6 位作者 冯北滨 宋显明 郑银甲 李波 张锦华 季小全 袁保山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介绍了磁通环法测量等离子体位移的原理。通过计算由磁通环及其附近小磁探针得到的数据,给出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通过将所得到的等离子体位移的变化趋势与非对称探针和CCD相机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磁通环法测量的正确性。该... 介绍了磁通环法测量等离子体位移的原理。通过计算由磁通环及其附近小磁探针得到的数据,给出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通过将所得到的等离子体位移的变化趋势与非对称探针和CCD相机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磁通环法测量的正确性。该测量方法已用于HL-2A等离子体位移反馈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位移 磁通环 反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刚柔性桩水平承载位移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洪江 童立元 +2 位作者 刘松玉 顾明芬 陆湛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76-2682,2692,共8页
在软土地区开展桩基工程建设,桩基水平承载力的确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Matlock软黏土p-y曲线为基础,提出Matlock p-y曲线的双折线简化模型,进而采用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su和静力触探锥尖阻力qc对双折线简化模型参数k_(ini)、p_u进... 在软土地区开展桩基工程建设,桩基水平承载力的确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Matlock软黏土p-y曲线为基础,提出Matlock p-y曲线的双折线简化模型,进而采用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su和静力触探锥尖阻力qc对双折线简化模型参数k_(ini)、p_u进行表征。以无量纲桩土相对刚度系数K_R作为刚、柔性桩划分标准,并分别建立了初始切线模量系数K_E与K_R、水平土抗力系数K_C与K_R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软土地基刚、柔性桩水平承载位移控制标准。结果表明:提出的位移控制标准可以快速确定桩基临界水平承载力,是一种实用、可靠的桩基水平承载判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刚性桩 柔性桩 位移控制标准 水平承载 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措施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金柱 朱剑 贾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68,73,共8页
通过收集文献资料、概念分析和基于典型工程的定量计算,认为在控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措施中,首道混凝土支撑能够避免由于轴力损失和地层预降水产生的桩顶位移,且投资增加较少,性价比较高,建议在软土基坑中优先选用;基坑内侧土加固控制... 通过收集文献资料、概念分析和基于典型工程的定量计算,认为在控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措施中,首道混凝土支撑能够避免由于轴力损失和地层预降水产生的桩顶位移,且投资增加较少,性价比较高,建议在软土基坑中优先选用;基坑内侧土加固控制基坑变形的效果很好,能减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42%甚至更多,但投资增加较多,建议坑底以下为软土或变形控制标准较高时采用;增加围护结构截面尺寸对变形控制贡献有限,且投资较高,不建议优先选用,仅当其他控制措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时再考虑采用;增加基坑竖向支撑道数能够减少20%左右的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且投资增加幅度有限,建议变形要求较高时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软土基坑 围护结构 水平位移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粗砂中裙式吸力基础位移控制式加载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珊珊 李大勇 郭彦雪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11-15,51,共6页
裙式吸力基础是一种新兴的海洋基础形式,可显著提高水平承载能力并限制上部结构在较大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量,更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基础。通过饱和中粗砂土地基中裙式吸力基础的位移控制式水平单调加载试验,探究了裙结构对基础承载力... 裙式吸力基础是一种新兴的海洋基础形式,可显著提高水平承载能力并限制上部结构在较大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量,更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基础。通过饱和中粗砂土地基中裙式吸力基础的位移控制式水平单调加载试验,探究了裙结构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与荷载控制式加载相比,位移控制式加载所得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后期呈软化状态;与传统吸力基础相比,裙式吸力基础承载力随着裙高、裙宽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提高幅度为10.9%~39.7%;相比传统吸力基础,极限状态下裙式吸力基础的水平侧移量明显减小,水平侧移的减小幅度为4.68%~6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式桶形基础 中粗砂 位移控制式加载 水平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变形控制值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长军 闫海生 +3 位作者 郭涛 赵智涛 唐明明 钟巧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1,138,共6页
[目的]设置监测项目的变形控制值,对施工安全进行控制,以确保施工期间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稳定性,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采用明挖法时,变形控制值因所处地质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需进一步明确不同地... [目的]设置监测项目的变形控制值,对施工安全进行控制,以确保施工期间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稳定性,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采用明挖法时,变形控制值因所处地质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需进一步明确不同地质条件下基坑的变形控制值。[方法]以北京地铁基坑工程为研究案例,分两个区域(西部、中东部)分别收集、整理了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选取基坑地面沉降、围护桩顶/墙顶处沉降、围护桩顶/墙顶处水平位移、围护桩体/墙体处水平位移作为监测项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这四类监测项目的控制值进行深入研究,并研究了变形值与基坑设计深度H的关系,针对两个区域基坑的四类监测项目分别提出了控制建议值。[结果及结论]这四类监测项目的控制建议值为:西部区域基坑建议分别取25~40 mm和0.10%H~0.20%H、15 mm、15 mm、25~40 mm和0.10%H~0.20%H;中东部区域基坑建议分别取30~50 mm和0.15%H~0.30%H、20 mm、20 mm、30~50 mm和0.15%H~0.3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坑工程 沉降控制 水平位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U装置位移快控电源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8
作者 张兴 张崇巍 刘正之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3-177,共5页
针对HT 7U装置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低压大电流控制要求 ,提出了一种采用双PWMAC DC变流器拓扑且易于多组并联的新颖控制方案 ;在分析了PWMAC DC变流器d q模型的基础上 ,设计了三闭环控制系统 ,特别采用了基于前馈的解耦控制和微分反馈... 针对HT 7U装置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低压大电流控制要求 ,提出了一种采用双PWMAC DC变流器拓扑且易于多组并联的新颖控制方案 ;在分析了PWMAC DC变流器d q模型的基础上 ,设计了三闭环控制系统 ,特别采用了基于前馈的解耦控制和微分反馈控制 ,从而使系统获得了优良的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证实了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7U装置 等离子体位移 快控电源 控制系统 设计 托卡马克装置 核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D油田WHPA平台大位移水平井钻修机钻井作业实践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凡 王晓鹏 +1 位作者 张海 赵少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3,共4页
应用钻修机在渤海D油田WHPA平台完成了3口大位移水平井作业,这是渤海钻井史上的一次新的技术突破。文中主要分析了渤海D油田WHPA平台钻修机设备能力不足及大位移水平井摩阻高、井眼清洁难、井眼轨迹控制难、下套管固井难等施工难点,总... 应用钻修机在渤海D油田WHPA平台完成了3口大位移水平井作业,这是渤海钻井史上的一次新的技术突破。文中主要分析了渤海D油田WHPA平台钻修机设备能力不足及大位移水平井摩阻高、井眼清洁难、井眼轨迹控制难、下套管固井难等施工难点,总结了钻井作业中所采取的使用设备优化、井眼轨迹控制、井眼清洁、钻井液优选、固井方式选择等技术措施。本文成果可为今后其他油田应用钻修机进行大位移水平井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修机 位移水平 设备能力 井眼轨迹控制 井眼清洁 钻井液 固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大位移三维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超重稠油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国彬 杨华 +2 位作者 吴萌 陈雷 张洪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9,7,共4页
JUNIN4区块属于超浅层、层状-块状超重油油藏,目的层浅、地层疏松,油田采用丛式大位移长水平段三维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垂深400 m左右,设计水平段长1 000 m,井深1 800-2 000 m,在如此浅层弱-非固结疏松砂岩地层进行超大位移三维水平井... JUNIN4区块属于超浅层、层状-块状超重油油藏,目的层浅、地层疏松,油田采用丛式大位移长水平段三维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垂深400 m左右,设计水平段长1 000 m,井深1 800-2 000 m,在如此浅层弱-非固结疏松砂岩地层进行超大位移三维水平井钻井设计在国内外都很少见,特别是水垂比达到3.5以上的浅层“三维”水平井钻井在委内瑞拉重油带尚属首次,给钻井工程施工和井眼轨迹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文章通过合理设计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迹设计,运用三维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理论和浅层松软地层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解决了目的层浅、造斜率高、水平段长、摩阻扭矩大、井眼轨迹控制难等技术难题,成功完成7口浅层大位移三维水平井先导性试验井,满足了地质油藏需求,取得了较好的重油增产效果,对油田开发方案丛式井平台部署设计和技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层 位移 三维水平 轨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位移的改进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龚胡广 沈蒲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3,共6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近些年得到很大的推广。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多阶振型组合的静力推覆分析,采用自适应的水平加载方式,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对一中等高度的结构进行推覆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近些年得到很大的推广。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多阶振型组合的静力推覆分析,采用自适应的水平加载方式,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对一中等高度的结构进行推覆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不变的水平菏载分布形式的一般静力推覆分析比较,基于本文Pushover分析所得的结构响应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所得结构的响应更为近似,尤其在受结构高阶振型影响较明显的结构层间位移角及层间剪力方面,其结果同动力时程分析所得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 位移控制 水平加载方式 PUSHOVER分析 振型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海堤安全监控控制标准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珩 董志良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61,共7页
海堤施工期安全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直都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施工监控是提高海堤施工期安全的有效方法,但施工监控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控控制标准的合理性,合理有效的监控控制标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目前工程应用... 海堤施工期安全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直都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施工监控是提高海堤施工期安全的有效方法,但施工监控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控控制标准的合理性,合理有效的监控控制标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目前工程应用中仍以经验控制为主,缺乏理论依据。结合某海堤工程,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海堤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海堤稳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内摩擦角,并基于此分析了海堤安全系数与水平位移速率的关系,最终提出了水平位移速率监控控制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控制标准能较好地反映海堤变形特点,具有较好的工程指导意义,可为类似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堤稳定 正交试验法 水平位移速率 施工监控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丛式水平井工程与山区页岩气高效开发模式 被引量:37
13
作者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以水平井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结构井,包括大位移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U"形井及丛式水平井等,是实现低渗透、非常规、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先进井型,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已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页岩油气高效开... 以水平井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结构井,包括大位移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U"形井及丛式水平井等,是实现低渗透、非常规、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先进井型,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已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页岩油气高效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山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为了满足安全环保、节约用地、降本增效等基本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创建独具特色的页岩气高效开发模式,为此提出了基于大型丛式水平井工程的山区页岩气高效开发模式及其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了单个钻井平台"井工厂"可允许布置水平井的最大布井数量计算公式,阐明了大型丛式水平井工程"降本增效"的设计控制理念与关键技术内容;重点分析了大位移井技术的研究发展概况,阐明了大位移井及其钻井延伸极限的基本概念,给出了水平井大位移钻井裸眼延伸极限的预测计算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大位移井管柱力学与机械延伸极限研究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及其工程意义。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遵循了油气田"地质与工程一体化"的高效开发思路,在今后山区页岩气开发工程中具有可预见的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将有助于推进中国"页岩革命"(Shale Revolution)取得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山区 页岩气 高效开发模式 大型丛式水平 地质与工程一体化 位移钻井 设计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堤路结合工程变形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璋淳 姜彦彬 +3 位作者 何宁 钱亚俊 周彦章 王艳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41,共9页
有效控制变形是城市堤路结合工程正常发挥防洪和交通双重作用的重要保障。基于南京长江岸线堤路结合工程典型断面,建立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天然堆载、台阶加筋、深层水泥搅拌(DCM)及透水混凝土桩(PCP)工况等4种工况的变形分布... 有效控制变形是城市堤路结合工程正常发挥防洪和交通双重作用的重要保障。基于南京长江岸线堤路结合工程典型断面,建立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天然堆载、台阶加筋、深层水泥搅拌(DCM)及透水混凝土桩(PCP)工况等4种工况的变形分布与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加筋工况的整体变形规律与天然堆载工况基本一致,不进行软基处理将无法有效缩减新老堤防及地基的沉降和水平位移;DCM及PCP工况均能有效控制上部堤防及下部地基的沉降、隆起与水平位移,工后沉降均小于100 mm;PCP复合地基可在3.6%的低置换率条件下,将路面工后沉降减至43 mm,并将达到99%固结度的时间由365 d缩至155 d,变形控制能力整体强于DCM工况。PCP复合地基技术在变形控制标准高、建设周期短的软基地区堤路结合工程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路结合 工后沉降 水平位移 变形控制 透水混凝土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模式的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上海海光大厦工程实例
15
作者 金柏森 季俊杰 于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研究各种地震情境下地震响应,为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以上海海光大厦实际工程为例,采用位移模式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其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设计进行校核,确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潜在的破坏机制,找到最先破坏的薄弱环节.... 目的研究各种地震情境下地震响应,为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以上海海光大厦实际工程为例,采用位移模式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其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设计进行校核,确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潜在的破坏机制,找到最先破坏的薄弱环节.结果在各种地震情景条件下,该结构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推覆的过程中,梁上先出现塑性铰,然后是柱,最后是墙,满足了"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达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结论采用基于水平位移模式分析方法,克服基于水平力模式分析方法中的不足,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位移特征,其稳定性优于水平力模式,便于确定结构层间位移和各构件的弹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分析 水平位移模式 层间位移 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内瑞拉奥里诺克胡宁区块丛式三维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雷 杨国彬 +1 位作者 张玮 吴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0-106,共7页
委内瑞拉奥里诺克胡宁区块储层埋藏浅,地层疏松,丛式三维大位移水平井具有位移大(1 300 m以上),水垂比高(3.1~4.5),井眼曲率大(7°/30 m^10°/30 m)的特点,钻井作业面临井眼轨迹控制难、摩阻扭矩大、井壁稳定性差以及尾管下入... 委内瑞拉奥里诺克胡宁区块储层埋藏浅,地层疏松,丛式三维大位移水平井具有位移大(1 300 m以上),水垂比高(3.1~4.5),井眼曲率大(7°/30 m^10°/30 m)的特点,钻井作业面临井眼轨迹控制难、摩阻扭矩大、井壁稳定性差以及尾管下入困难等技术难点。为此,通过对平台内不同偏移距下的三维井摩阻扭矩分析、井眼轨迹优化设计、极限井深模拟计算以及钻井液体系与配方优选,有效解决了因垂深浅、水平段长引起的钻具摩阻扭矩大与托压问题,以及弱固结性疏松砂岩储层井壁失稳和储层保护等技术难题;采用漂浮下套管并配合井口加压的复合技术来解决套管下入设计深度问题。该研究成果在胡宁区块现场应用7口水平井,其中E3-23井完钻垂深仅375.3 m,而斜深为1 984.1 m,水平位移达1 688.4 m,水垂比达到4.5,成为目前已钻完井中水垂比最大的三维水平井。该项技术可为国内浅层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内瑞拉 奥里诺克 浅层疏松砂岩 丛式三维水平 位移 井眼轨迹控制 井壁失稳 水垂比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atherford公司推出系列智能完井远程控制开关
17
作者 郭永峰 《石油机械》 2017年第5期106-106,共1页
智能完井工具的远程控制开关是其关键部件之一。美国Weatherford公司近期推出AutoF rac系列智能完井远程控制开关,这种开关主要应用于大位移水平井的裸眼井段完井工具之中。
关键词 控制开关 智能完井 远程 位移水平 完井工具 关键部件 ac系列 裸眼井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连接混凝土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元清 马佳宝 +1 位作者 张延年 刘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7-584,共8页
目的研究套筒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的应力、承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位移控制方式,对14个不同轴压比、配筋率和套筒长度的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水平单调加载,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生竖向... 目的研究套筒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的应力、承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位移控制方式,对14个不同轴压比、配筋率和套筒长度的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水平单调加载,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生竖向边缘处钢筋屈服、底部混凝土压碎的压弯破坏,并且破坏大多集中在两侧的竖向边缘且从底面往上1m高度区域内.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极限承载力和刚度均增大,而变形能力减小.随着配筋率的增大,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增大,而刚度基本没有变化.随着套筒长度的增大,极限承载力增大,而刚度和变形能力均基本没有变化.结论套筒连接混凝土剪力墙有较好的承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套筒连接处可以有效传递钢筋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套筒连接 混凝土剪力墙 位移控制水平单调加载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力学计算实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鄢小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5年第2期84-88,共5页
关键词 弯矩图 支座反力 影响线 控制截面内力 截面法 水平位移 平衡条件 内力图 剪力图 结构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新求 梅迎春 +1 位作者 蒙尚雁 张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47,共2页
传统的人工监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具有自动目标照准功能的全站仪的出现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岩土传感器的发展,为实现变形监测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自动化的变形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也相继展开。
关键词 自动化监测系统 自动化数据 全站仪 控制单元 人工监测 自动生成系统 大坝变形监测 基坑监测 信息管理平台 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