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输出窗内表面闪络击穿3维全电磁等离子体流体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董烨 周前红 +3 位作者 杨温渊 董志伟 周海京 刘庆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3,共9页
通过建立电磁场等离子体流体耦合物理模型,基于自主研发的3维全电磁粒子模拟大规模并行程序NEPTUNE3D,编制了3维电磁场与等离子流体耦合程序模块,对1.3GHz高功率微波窗内表面闪络击穿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微波窗内侧... 通过建立电磁场等离子体流体耦合物理模型,基于自主研发的3维全电磁粒子模拟大规模并行程序NEPTUNE3D,编制了3维电磁场与等离子流体耦合程序模块,对1.3GHz高功率微波窗内表面闪络击穿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微波窗内侧表面形成的等离子体构型与初始种子电子分布形式密切相关。中心点源分布下,等离子体发展为"蘑菇"形状,输出微波脉冲缩短并不严重,等离子体吸收微波功率大于反射微波功率;面源分布下,等离子体发展为"帽子"形状,输出微波脉冲缩短严重,输出微波完全截断,开始阶段等离子体吸收微波功率占优,待等离子体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反射微波功率占优。通过降低窗体表面场强、表面释气率及初始种子电子密度等方法,可不同程度地延长输出微波脉冲宽度。窗体表面不同气体层厚度对闪络击穿下的输出微波脉冲宽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输出窗 闪络 击穿 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 等离子体流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等离子体探测仪回波的模拟研究
2
作者 肖雄 姜春华 +1 位作者 杨国斌 赵正予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基于星载等离子体探测仪的实测回波图,提出结合全球尺度等离子体模型(Global Core Plasma Model,GCPM)和射线追踪技术来模拟电磁波在等离子体层和磁层等离子体环境中的传播过程。采用的射线追踪方法基于冷等离子体折射指数,考虑磁场对... 基于星载等离子体探测仪的实测回波图,提出结合全球尺度等离子体模型(Global Core Plasma Model,GCPM)和射线追踪技术来模拟电磁波在等离子体层和磁层等离子体环境中的传播过程。采用的射线追踪方法基于冷等离子体折射指数,考虑磁场对于折射指数的影响。该模拟方法通过仿真获取等离子体探测回波的结构特征,为星载等离子体探测仪获取实测等离子体回波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后续从实测等离子体回波图中反演得到电子密度剖面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和通信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模型 RPI 射线追踪 GCPM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模型中的一个混合型方程的闭Dirichlet问题
3
作者 屈爱芳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描述理想的低温等离子体中电磁波传播的模型是一个椭圆双曲混合型方程.证明了该方程闭Dirichlet问题弱解的存在唯一性.该结果关于区域的几何结构要求较少.由于这里所讨论的方程的奇异性与Keldysh方程的奇异性有相似性质,而后者的奇异性... 描述理想的低温等离子体中电磁波传播的模型是一个椭圆双曲混合型方程.证明了该方程闭Dirichlet问题弱解的存在唯一性.该结果关于区域的几何结构要求较少.由于这里所讨论的方程的奇异性与Keldysh方程的奇异性有相似性质,而后者的奇异性比Tricomi方程更强,因此关于其正则性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作者给出了一个内正则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模型 双曲椭圆混合型方程 闭边值问题 内正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沿面缺陷放电仿真中的临近击穿判据
4
作者 张钊棋 宋辉 +3 位作者 罗林根 钱庆林 盛戈皞 江秀臣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为了探究在仿真中判断沿面缺陷临近击穿的方法,从而为基于仿真系统的设备绝缘状态感知提供理论支撑,首先开展高压试验,测量不同长度间隙的沿面击穿电压;进而构建等离子体仿真模型,仿真相同尺寸缺陷的放电过程,分析不同长度缺陷的放电微... 为了探究在仿真中判断沿面缺陷临近击穿的方法,从而为基于仿真系统的设备绝缘状态感知提供理论支撑,首先开展高压试验,测量不同长度间隙的沿面击穿电压;进而构建等离子体仿真模型,仿真相同尺寸缺陷的放电过程,分析不同长度缺陷的放电微观情况。研究发现,仿真中电压主要影响沿面流注发展末期的电流上升阶段与电流衰减阶段;在电流衰减阶段,击穿电压下间隙阳极附近电导率会在上升至极大值后缓慢下降,且在不同长度间隙中的数值变化规律一致,可作为击穿前放电通道临近击穿的表征物理量;对比不同长度间隙仿真结果发现,若电流衰减阶段阳极附近放电通道电导率的最小值可以上升到0.9 S/m以上,即可认为仿真中的缺陷达到临近击穿状态。经验证提出的判据能够对仿真中不同长度沿面缺陷临近击穿状态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缺陷 放电仿真 环氧树脂 临近击穿 电导率 等离子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RLC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based on long-wave infrared metamaterial absorber
5
作者 ZHAO Ji-Cong DANG Yan-Meng +3 位作者 HOU Hai-Yang LIN Ye-Fan SUN Hai-Yan ZHANG Kun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n RLC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theory which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pectral response and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material absorption structures,extend its design,and characterize...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n RLC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theory which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pectral response and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material absorption structures,extend its design,and characteriz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in detail.By employing this model,we conducted computations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 wavelength and bandwidth of variously sized metamaterial absorbers.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simulations demonstrated a remarkable level of consistency in the results.The designed absorbers were fabricated using micro-nano fabrication processes,and were experimentally tested to demonstrate absorption rates exceeding 90%at a wavelength of 9.28μm.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est results.The comparison reveals good consistency in two aspects of the resonance responses,thereby confirming the rationality and accuracy of thi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MATERIAL surface plasmons magnetic dipoles RLC circui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气中N_(2)浓度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离子化效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庞吉宏 胡舜迪 +3 位作者 洪欢欢 陈安琪 闻路红 王继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08,共8页
随着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对现场质谱检测需求的日益增加,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的工作气体浓度通过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的离子化效率从而对质谱检测信噪比产生较大作用。本文建立了在He-N_(2)混合载气作用... 随着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对现场质谱检测需求的日益增加,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的工作气体浓度通过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的离子化效率从而对质谱检测信噪比产生较大作用。本文建立了在He-N_(2)混合载气作用下的包含7种反应离子的等离子体流体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该二维模型,探究了N_(2)浓度对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离子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He载气中引入不同N_(2)量可以改变等离子体射流质子化水簇团反应的关键中间体粒子数密度含量,提高离子源的离子化效果;特别地,当N_(2)摩尔分数为1.5%时,有效粒子数密度最高。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介质的管径及介电常数对粒子平均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子数密度含量随着介质管径和相对介电常数增加而逐渐减小。通过对不同N_(2)摩尔分数、介质管径和相对介电常数的参数化分析,将优化设计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结构,从而最终提高现场质谱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离子 等离子体流体模型 载气 N_(2)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RH天线发射谱n_(‖)对快波少数离子加热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任玉虎 龚学余 +3 位作者 杜丹 李圣 陈双粮 任静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分层模型,利用WKB近似研究了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发射谱n‖对离子回旋波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表面功率反射系数、吸收衰减的影响,数值模拟了不同天线发射谱n‖条件下快波少数离子加热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当其它实... 采用等离子体分层模型,利用WKB近似研究了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发射谱n‖对离子回旋波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表面功率反射系数、吸收衰减的影响,数值模拟了不同天线发射谱n‖条件下快波少数离子加热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当其它实验参数一定时,ICRH天线发射合适的n‖能提高天线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增强少数离子加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分层模型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吸收衰减系数 等离子体表面功率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背景噪声抑制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其强 胡舜迪 +2 位作者 毕磊 洪欢欢 闻路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4-652,共9页
针对单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DBDI)的外置金属网抑制环境背景噪声技术,采用二维等离子体流体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施加金属网前后单电极DBDI低温等离子体羽流(LTPP)中各物种的演化发展特性,给出了金属网孔隙参数在调控LTP... 针对单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DBDI)的外置金属网抑制环境背景噪声技术,采用二维等离子体流体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施加金属网前后单电极DBDI低温等离子体羽流(LTPP)中各物种的演化发展特性,给出了金属网孔隙参数在调控LTPP效能方面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金属网通过显著提高DBDI等离子体羽流的亚稳态离子总量并抑制背景杂质离子,从而提升其软电离效果和质谱检测信噪比。特别地,当金属网孔隙为0.5 mm时,亚稳态离子总量占比提高了约5.3倍;各离子密度峰值降低了3倍以上,而He*、N2*的密度峰值则分别增大了7.86倍和2.31倍。随着金属网孔隙不断减小,亚稳态离子总量占比越高,但当孔隙为0.3 mm时,亚稳态离子总量开始减小;在0.3 mm≤g≤0.4 mm范围内,可获得更好的背景离子抑制效果,从而有效抑制背景噪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噪声抑制 等离子体流体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局部放电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芳 荣娜 胡晓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本文分别介绍了直流电压下局部放电数值模拟的三电容模型、电导模型以及等离子体模型的建模方法和优缺点,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这3种模型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直流电压下局部放电测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总结了温度、... 本文分别介绍了直流电压下局部放电数值模拟的三电容模型、电导模型以及等离子体模型的建模方法和优缺点,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这3种模型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直流电压下局部放电测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总结了温度、绝缘材料、电压谐波、大气压以及绝缘缺陷等因素对直流电压下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当前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中仍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今后研究需要继续深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 局部放电 三电容模型 电导模型 等离子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X射线光谱分析工具——SasalPy
10
作者 郝明月 梁贵云 +1 位作者 王凯 毛俊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3,共15页
等离子体模型是天文学家解析高能天体观测数据的重要工具,发展精确便利的等离子体模型有助于研究者高效的进行高能X射线光谱分析工作.在现有的SASAL等离子体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新的基于Python语言的高能X射线光谱分析工具包Sasa... 等离子体模型是天文学家解析高能天体观测数据的重要工具,发展精确便利的等离子体模型有助于研究者高效的进行高能X射线光谱分析工作.在现有的SASAL等离子体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新的基于Python语言的高能X射线光谱分析工具包SasalPy,并从理论框架、功能性和差异性方面阐述SasalPy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线辐射和连续辐射计算结果表明,原子参数如跃迁速率、碰撞强度等会对合成光谱产生明显地影响.以Capella星冕的体微分发射度为基础开展了三个温度的光谱合成应用,并通过与其他等离子体模型辐射损失结果的对比,说明SasalPy在X射线能段比较精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模型 高能X射线 线辐射 连续辐射 合成光谱 辐射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金属环境中^198Au半衰期的测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晟 T. Spillane +1 位作者 F. Raiola C. Rolls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1-484,共4页
利用德国鲁尔大学DTL实验室的中子源,通过197Au(n,γ)198Au反应得到198Au@Au样品,在室温(T=293 K)和低温(T=12 K)条件下交替测量金属Au环境中198Au的412 keV特征γ射线,通过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198Au的半衰期。实验结果表明,与文献值T1/2... 利用德国鲁尔大学DTL实验室的中子源,通过197Au(n,γ)198Au反应得到198Au@Au样品,在室温(T=293 K)和低温(T=12 K)条件下交替测量金属Au环境中198Au的412 keV特征γ射线,通过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198Au的半衰期。实验结果表明,与文献值T1/2=(2.694 3±0.000 8)d相比,T=293 K时198Au的半衰期变长(0.4±0.7)%;T=12 K时变长(4.0±0.7)%。这一变化趋向与德拜等离子体模型的预言相符,但其幅度显著小于模型的估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衰变半衰期 金属环境 温度效应 德拜等离子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火花放电通道扩展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凯 王春梅 +1 位作者 张怡茹 褚旭阳 《电加工与模具》 2015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了模拟微细电火花放电通道扩展的过程,对放电等离子体通道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微细电火花放电加工的等离子体扩展模型。基于介质击穿机理和磁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模型综合考虑了等离子体扩展过程中的粘性力、表面张力及... 为了模拟微细电火花放电通道扩展的过程,对放电等离子体通道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微细电火花放电加工的等离子体扩展模型。基于介质击穿机理和磁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模型综合考虑了等离子体扩展过程中的粘性力、表面张力及磁场箍缩力等各个作用力,使扩展过程更接近于真实。最后,通过比较微细电火花RC单脉冲放电的模型计算直径与实际加工直径,验证了等离子体扩展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RC脉冲 磁流体力学 等离子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晕放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岸新 王守刚 +2 位作者 杨滔 刘岩 李永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078-8084,共7页
电晕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形成电晕电流。电晕电流产生的线路损耗会增加输电成本,对线路通道的电磁环境造成干扰。建立自洽的等离子体模型和简化的电晕放电模型,放电通过施加到内部电极的高压直流电源在同轴配置的两个电极... 电晕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形成电晕电流。电晕电流产生的线路损耗会增加输电成本,对线路通道的电磁环境造成干扰。建立自洽的等离子体模型和简化的电晕放电模型,放电通过施加到内部电极的高压直流电源在同轴配置的两个电极内持续进行。从微观角度分析大气压下干空气中的正负电晕放电的物理过程,重点研究负极带电粒子的产生和输送,以及如何转化为放电的电流-电压特性。结果表明:电晕放电主要在电离区和传输区进行,正负电晕放电特征各不相同,两种模型下获得的电势和空间电荷密度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负电晕放电中,电子是能量传递的主要载体,电荷分离不会使外加电势的分布发生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洽等离子体模型 简化模型 电晕放电 空间电荷密度 离子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着金属颗粒的绝缘介质沿面放电微观发展过程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芝龙 许健芳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71,76,共8页
利用"三电极"结构,研究附着金属颗粒直径和介质介电常数对流注平均沿面发展速率、流注到达阴极时发光强度的影响;并通过COMSOL建立了包含金属颗粒影响的等离子体沿面放电模型,揭示金属颗粒和介电常数对沿面放电微观发展过程... 利用"三电极"结构,研究附着金属颗粒直径和介质介电常数对流注平均沿面发展速率、流注到达阴极时发光强度的影响;并通过COMSOL建立了包含金属颗粒影响的等离子体沿面放电模型,揭示金属颗粒和介电常数对沿面放电微观发展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金属颗粒直径越大,颗粒对背景电场的畸变作用越大,流注前端最大电场强度数值越大,导致流注平均沿面发展速率以及流注端部到达阴极时的发光强度越大;绝缘介质介电常数越大,介质表面电荷密度越大,流注通道内部电荷更易附着,流注前端最大电场强度值越小,导致流注平均沿面发展速率以及流注到达阴极时的发光强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颗粒 直径 介电常数 流注平均沿面发展速率 发光强度 等离子体沿面放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 different length left-handed material slab
15
作者 LIN Zhen MA Xue-ying +1 位作者 LIANG Chang-hong ZENG Hao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59,共4页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pag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left-handed material slab(LHMs) with cold plasma model The effects of optical propagation in the left-handed ma...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pag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left-handed material slab(LHMs) with cold plasma model The effects of optical propagation in the left-handed material compared to convex lens are discussed.The wider the LHMs is,the stronger electric field of focusing image in left-handed material slab is confirmed by the simulation with various slab length.However,the outer image point location would slightly moves to the LHMs side when the length of LHMs is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有限差异时间域 低温等离子体模型 聚焦图像 左手材料平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微粒对环氧树脂直流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邵千秋 孙魄韬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许航 杨鸣 刘春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51-1659,共9页
高压直流断路器的触头在频繁分合闸过程中会由于电弧烧蚀和机械磨损等原因而产生铜微粒,铜微粒会沉积在断路器断口环氧树脂表面,并显著降低其沿面绝缘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搭建了试验平台,研究了直流电场下铜微粒粒径和位置对环氧树脂沿... 高压直流断路器的触头在频繁分合闸过程中会由于电弧烧蚀和机械磨损等原因而产生铜微粒,铜微粒会沉积在断路器断口环氧树脂表面,并显著降低其沿面绝缘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搭建了试验平台,研究了直流电场下铜微粒粒径和位置对环氧树脂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规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环氧树脂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沿面闪络模型,分析了铜微粒粒径和位置对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附着铜微粒会显著降低环氧树脂沿面闪络电压,铜微粒紧贴高压电极表面时,沿面闪络电压随铜微粒粒径的增加而下降;铜微粒位置亦会对环氧树脂沿面闪络电压产生影响,铜微粒与电极间距越小,沿面闪络电压下降就越明显;铜微粒粒径和位置的变化改变了初始放电发生过程和正负流注头部最大电场强度,进而改变了环氧树脂沿面闪络电压。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解决高压直流断路器中铜微粒引起的沿面闪络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断路器 铜微粒 环氧树脂 沿面闪络电压 COMSOL MULTIPHYSICS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沿面闪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