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花放电等离子体的特征光谱和温度特性实验
1
作者 张辽原 孙帅 +1 位作者 王小胡 李泽仁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4,共9页
以皮秒时间分辨条纹相机和光谱仪为核心,以高压脉冲电源所产生的火花等离子体为研究对象,搭建了一套瞬态光谱与扫描高温计系统。实验中,考虑了针尖间隙和两极电压这两个影响因素,通过采集针尖高压击穿空气所产生火花的瞬态光谱,在对数... 以皮秒时间分辨条纹相机和光谱仪为核心,以高压脉冲电源所产生的火花等离子体为研究对象,搭建了一套瞬态光谱与扫描高温计系统。实验中,考虑了针尖间隙和两极电压这两个影响因素,通过采集针尖高压击穿空气所产生火花的瞬态光谱,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标定后,结合普朗克的黑体辐射理论,实现对放电等离子体瞬态光谱与温度的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在针尖间隙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电压的增大,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随之增强,并在一定电压范围内达到饱和。放电所产生的瞬态温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通常在1.02~1.16μs之间达到峰值,在针尖电压为10 kV时温度最高可达16617 K。而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随着间隙的增大,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情况,同时,放电温度在整体趋势上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光谱 扫描光学高温计 瞬态温度 火花放电 黑体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链式化学HF(DF)激光器工作气体中电子分离的非稳定性和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的自组织现象(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BELEVTSEV A A FIRSOV K N +2 位作者 KAZANTSEV S KONONOV I G 张来明 《中国光学》 EI CAS 2011年第1期31-40,共10页
报道了放电引发的非链式HF(DF)激光器中的激活介质由电子碰撞负离子分离引起的电离非稳定性。这种非稳性出现在电极空间分离、脉冲CO2激光加热的基于SF6的混合气体的大体积放电中。实验研究了自引发体放电过程中由激光加热引起的放电等... 报道了放电引发的非链式HF(DF)激光器中的激活介质由电子碰撞负离子分离引起的电离非稳定性。这种非稳性出现在电极空间分离、脉冲CO2激光加热的基于SF6的混合气体的大体积放电中。实验研究了自引发体放电过程中由激光加热引起的放电等离子体的自组织现象以及由此在放电间隙的大部分区域形成的准周期等离子体结构。重点分析了等离子体结构随气体温度和注入能量的变化,讨论了等离子体自组织对电子碰撞分离不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解释了混合气体中由于电子碰撞使负离子消失导致的单等离子体通道移动的产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DF激光器 电离非稳定性 自组织现象 自引发体放电 等离子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柱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雪辰 常媛媛 许龙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58-1761,共4页
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柱在飞行器隐身技术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利用同轴介质阻挡放电水电极装置,大气压下在氩气中放电产生了长达65cm的均匀等离子体柱。利用光学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柱的放电机理为发光子弹传播。通过测量发现该子弹... 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柱在飞行器隐身技术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利用同轴介质阻挡放电水电极装置,大气压下在氩气中放电产生了长达65cm的均匀等离子体柱。利用光学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柱的放电机理为发光子弹传播。通过测量发现该子弹的传播速度约为0.6×105 m.s-1。采用发射光谱法测量了等离子体柱的发射光谱中谱线强度比随外加电压和驱动频率的变化关系,其相对强度之比表征了电子平均能量。结果表明电子平均能量随外加电压和驱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本工作对大气压下气体放电的工业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军事飞行器隐身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光学方法 谱线强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方法研究大气压氩气等离子体喷枪的放电特性
4
作者 李雪辰 鲍文婷 +2 位作者 贾鹏英 狄聪 袁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69-1472,共4页
利用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喷枪,通过氩气的流动在大气压空气中产生了均匀的等离子体羽。等离子体羽沿气流方向较为均匀,但在喷嘴处为白色且亮度较高,远离喷嘴处为蓝色,亮度较低。研究了等离子体羽长度与外加电压幅值、驱动频率和气体流速的... 利用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喷枪,通过氩气的流动在大气压空气中产生了均匀的等离子体羽。等离子体羽沿气流方向较为均匀,但在喷嘴处为白色且亮度较高,远离喷嘴处为蓝色,亮度较低。研究了等离子体羽长度与外加电压幅值、驱动频率和气体流速的关系,气流小于4L·min-1时等离子羽的长度随气流的增大而增大,而当气流大于4L·min-1时长度随气流的增大而减小。当气流保持恒定时,等离子体羽的长度随外加电压幅值或驱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结合气体放电理论以及分析湍流和平流对放电的影响,对等离子体羽长度随实验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定性解释。光学方法研究发现在外加电压正半周期等离子羽有一个发光脉冲,而负半周期没有发光信号。同轴介质阻挡放电正半周期有两个发光脉冲,负半周期有一个发光脉冲。通过对该N2现象的分析,为等离子体羽的产生机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采集了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和等离子体羽的发射光谱,研究发现除等离子体羽存在明显的OH和N2的发射谱线外,其发射光谱没有明显差别。利用光学发射谱N+2第一负带系,对等离子体羽转动温度进行了测量,发现转动温度沿远离喷嘴的方向逐渐降低,且转动温度随电压幅值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喷枪 光学发射谱 转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类金刚石膜的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灵 刘正义 +3 位作者 邱万奇 黄元盛 刘铁林 欧阳光胜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用自行设计的RF PCVD(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设备沉积类金刚石膜 ,并对膜的力学、光学、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表明用该设备制备的类金刚石膜具有显微硬度高、磨擦系数小、膜基结合力高、对红外有良好的增透性 ,并且耐磨耐... 用自行设计的RF PCVD(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设备沉积类金刚石膜 ,并对膜的力学、光学、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表明用该设备制备的类金刚石膜具有显微硬度高、磨擦系数小、膜基结合力高、对红外有良好的增透性 ,并且耐磨耐蚀、化学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化学气相沉积 类金刚石膜 制备 力学性能 光学性能 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甲烷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 被引量:15
6
作者 罗利霞 吴卫东 +2 位作者 孙卫国 唐永建 朱永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在CH4/He体系下,利用光学发射谱技术,对螺旋波放电产生低压甲烷等离子体内活性粒子的光学发射特征进行了原位测量。根据甲烷离解后产生的所有可能基、团的对称性、构造并分析了甲烷离解的所有可能反应通道,进一步证实了CH、Hα、Hβ以及... 在CH4/He体系下,利用光学发射谱技术,对螺旋波放电产生低压甲烷等离子体内活性粒子的光学发射特征进行了原位测量。根据甲烷离解后产生的所有可能基、团的对称性、构造并分析了甲烷离解的所有可能反应通道,进一步证实了CH、Hα、Hβ以及Hγ等碎片粒子的存在。研究了各实验参量对活性基团CH、Hα、Hβ以及Hγ的发射谱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H粒子发射光谱谱线相对强度随着射频功率的增大是先增大而后减小,随工作气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气压及功率的增加,Hα、Hβ以及Hγ相对强度变化的总体趋势都是先增加而后减小的。该结果为等离子体沉积各种薄膜过程的理解及制备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发射谱 甲烷等离子体 螺旋波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表面等离子体光学领域的先驱人物
7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4-237,共4页
表面等离子体光学主要研究金属-介质界面上电子和光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导致的异常电磁现象和应用。1998年以来,现代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催生了一系列突破传统理论限制的新型器件,包括超分辨成像透镜、超衍射光刻镜头、纳米波导和高灵敏度... 表面等离子体光学主要研究金属-介质界面上电子和光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导致的异常电磁现象和应用。1998年以来,现代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催生了一系列突破传统理论限制的新型器件,包括超分辨成像透镜、超衍射光刻镜头、纳米波导和高灵敏度传感器等,被《Nature》杂志社评价为光子学发展史上的二十三个里程碑之一。该领域的先驱人物包括Thomas W.Ebbesen,Harry A.Atwater,William L.Barnes,Naomi J.Halas和Zhang Xiang等,他们的开拓性工作为本领域的快速发展开辟了崭新的空间,值得本领域研究人员深入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先驱人物 光学领域 光子学 新型器件 超分辨 介质界面 开拓性工作 电磁现象 衍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激励下的针-水电极等离子体特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柳晶晶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3-889,共7页
为研究AC激励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电流波形测量和高速摄影仪拍摄对AC激励产生针-水电极等离子体的电特性和放电现象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比色分析法对生理盐水中生成的H2O2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表明:20kHz激励下的针-水电极... 为研究AC激励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电流波形测量和高速摄影仪拍摄对AC激励产生针-水电极等离子体的电特性和放电现象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比色分析法对生理盐水中生成的H2O2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表明:20kHz激励下的针-水电极的放电过程存在脉冲模式和连续模式2种工作模式。在脉冲工作模式下,当电极两端电压极性发生改变时,等离子体熄灭,每1个电压周期都需要较大的电压来击穿气体间隙,但此击穿电压比初始击穿电压低许多倍。在连续工作模式下,等离子体放电强度变强,且持续存在于放电间隙。针-水电极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以在生理盐水中有效地生成H2O2,且在脉冲工作模式下生成H2O2的效率更高。然而,由于Fenton反应的影响,AC激励针-水电极放电等离子体对生理盐水的处理时间应≤5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水电极等离子体 电特性 放电现象 比色分析法 脉冲模式 连续模式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空气等离子体场的全息术研究
9
作者 商亚南 丁汉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05-112,共8页
采用双波长双脉冲激光全息术,对有激波存在下的空气放电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波长电弧折射率场方程,推导出冲击波区的压强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式,得出电弧场的压强分布.曲线及等离子体区的温度分布和电子、离子、原子、分子等粒子的... 采用双波长双脉冲激光全息术,对有激波存在下的空气放电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波长电弧折射率场方程,推导出冲击波区的压强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式,得出电弧场的压强分布.曲线及等离子体区的温度分布和电子、离子、原子、分子等粒子的数密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全息术 气体 放电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放电加工中的延时放电现象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之桐 杨明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研究在空气中使用 1 0 6 μmYAG激光在毫米量级上触发和诱导放电的现象。比较了有、无激光触发的U50 ,在不同的延时下测量U50 和击穿时间 ,研究不同延时下等离子体的触发和诱导放电能力 。
关键词 激光诱导放电加工 延时放电现象 实验研究 YAG激光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SS/PO混合分析飞行器放电对雷达目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博韬 雷振亚 谢拥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80-1883,共4页
为精确计算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静电放电对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影响,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与物理光学(physic-optics,PO)法相混合。用HFSS计算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所覆盖的局部机翼的散射场,用物理光学法... 为精确计算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静电放电对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影响,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与物理光学(physic-optics,PO)法相混合。用HFSS计算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所覆盖的局部机翼的散射场,用物理光学法计算飞行器其余部分引起的散射场,将二者的等相位面重合,保持飞行器各散射体之间的相位关系,进而计算出飞行器的宽带雷达散射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混合方法 静电放电 等离子体 物理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供电太阳能电池阵放电的临界碰撞速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恩凌 张立佼 +10 位作者 张庆明 王猛 相升海 夏瑾 刘淑华 贺丽萍 韩雅菲 王迪 施晓涵 徐名扬 吴尽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85-1389,共5页
为了获得高速碰撞供电太阳能电池阵产生等离子体诱发放电的临界碰撞速度,利用建立的对太阳能电池阵供电的外电路系统、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数据采集系统,结合二级轻气炮加载系统进行了弹丸入射角度均为60°、供电电压均为100 V且碰... 为了获得高速碰撞供电太阳能电池阵产生等离子体诱发放电的临界碰撞速度,利用建立的对太阳能电池阵供电的外电路系统、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数据采集系统,结合二级轻气炮加载系统进行了弹丸入射角度均为60°、供电电压均为100 V且碰撞速度分别为2.0,2.2,2.4,2.6和2.8 km/s条件下高速碰撞铝基板太阳能电池阵放电情况的数据采集。实验结果表明,碰撞速度为2.0,2.2和2.4 km/s时未测到等离子体的特征参量、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碰撞速度为2.6和2.8 km/s时测到了等离子体的特征参量和放电参量。由此可以断定,在给定实验条件下高速碰撞供电太阳能电池阵产生等离子体诱发放电的临界碰撞速度介于2.4~2.6 km/s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碰撞 太阳能电池阵 等离子体 放电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铟锡薄膜在光学太阳反射镜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常天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0-43,共4页
研究了光学太阳反射镜抗静电放电用氧化铟锡薄膜的设计原则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在将氧化铟锡 (ITO)薄膜应用于光学太阳反射镜 (OSR)表面防静电放电时 ,ITO薄膜的表面方阻R□ 不能小于 5kΩ·□ - 1,否则会导致OSR的太阳光谱... 研究了光学太阳反射镜抗静电放电用氧化铟锡薄膜的设计原则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在将氧化铟锡 (ITO)薄膜应用于光学太阳反射镜 (OSR)表面防静电放电时 ,ITO薄膜的表面方阻R□ 不能小于 5kΩ·□ - 1,否则会导致OSR的太阳光谱吸收率增加 .建议取R□ =5~ 10 6 kΩ·□ - 1,薄膜厚度d =(15 0~ 2 0 0 )× 10 - 10 m .同时必须保证ITO薄膜接地效果良好 ,否则会使OSR表面充放电现象更加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太阳反射镜 抗静电放电 氧化铟锡薄膜 太阳光谱吸收率 太阳光谱吸收率 接地效果 OSR表面充放电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诱导大气放电特性的研究
14
作者 邓兴福 王新兵 左都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4,共4页
为了研究脉冲CO2激光诱导空气放电的特性,建立了高压电容充放电实验平台,采用间距为8mm、半径为10mm的一对球形石墨电极,取得了放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数据,采用2阶振荡电路模型对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进行拟合得到了电极间激光诱导放电等... 为了研究脉冲CO2激光诱导空气放电的特性,建立了高压电容充放电实验平台,采用间距为8mm、半径为10mm的一对球形石墨电极,取得了放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数据,采用2阶振荡电路模型对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进行拟合得到了电极间激光诱导放电等离子体的阻抗,并对放电时间、放电延时及抖动做了统计。结果表明,激光诱导放电等离子体的阻抗很小,约1Ω~2Ω,拟合得到的放电等离子体阻抗随放电电压、放电电容、以及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减小;放电延时随着实验条件的变化在2μs^10μs之间变化,放电延时以及延时抖动随着放电电压和激光能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受放电电容大小的影响不明显。由此高稳定性的激光脉冲和高压有助于激光诱导放电过程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CO2激光 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放电软X射线激光传播的解析研究
15
作者 张新陆 王骐 程元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2-393,397,共3页
对于电子密度和增益为抛物线分布的等离子体 ,在几何光学的近似下 ,通过简化模型研究了毛细管放电X射线在柱状长等离子体柱中的传播与增益过程 ,并给出了抛物线近似下X射线激光的输出光强随偏转角的变化关系及偏离轴向的折射角和折射长度。
关键词 毛细管放电 X射线激光 几何光学 等离子体 传播 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气压对管内壁沉积Si/O-DLC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浩杰 陈仁德 +2 位作者 周广学 叶羽敏 汪爱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9-449,共11页
目的探讨工作气压对管内等离子体放电光学现象以及Si/O-DLC(Si and O Incorporated DLC,Si/O-DLC)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为获得管内高质量、均匀的Si/O-DLC薄膜制备工艺技术提供指导。方法利用空心阴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Hollow ... 目的探讨工作气压对管内等离子体放电光学现象以及Si/O-DLC(Si and O Incorporated DLC,Si/O-DLC)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为获得管内高质量、均匀的Si/O-DLC薄膜制备工艺技术提供指导。方法利用空心阴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Hollow Cathod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C-PECVD)技术,通过改变工作气压在管内沉积Si/O-DLC薄膜。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并对比不同工作气压下管内等离子体放电光学现象。通过SPM、XPS和Raman光谱仪表征不同工作气压下薄膜的三维立体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并利用SEM、纳米压痕仪以及划痕测试系统,对比研究管内Si/O-DLC薄膜的硬度、弹性模量、膜基结合力以及沿管轴向的薄膜厚度分布。结果随着工作气压的上升,管径向中心处亮斑面积和光强先增大增强后趋于缩小暗淡。在不同工作气压下,均能够在管内获得表面光滑的Si/O-DLC薄膜,粗糙度为3~10 nm。随着工作气压的上升,管内Si/O-DLC薄膜的平均厚度从1.42μm增大到2.06μm,且沿管轴向的薄膜厚度分布均匀度从24%显著提高到65%;不同工作气压下管内Si/O-DLC薄膜沿管轴向平均硬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总体平均硬度可达(14±1)GPa。管内Si/O-DLC薄膜在工作气压上升到25 mTorr时获得较高的平均膜基结合力。结论改变工作气压能够显著影响管内壁Si/O-DLC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当工作气压为25 m Torr时,在管内获得均匀性最优、结合力较高的Si/O-DLC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气压 空心阴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管内壁 Si/O-DLC 等离子体放电光学现象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全国静电学术年会专题引言
17
作者 王庆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5-1346,共2页
静电放电是自然界存在的两种剧烈放电现象之一(另一种是雷电放电),其放电电磁脉冲具有放电电压高、瞬时电流大、辐射频带宽、辐射场强高以及难以人为控制等特点。静电学的研究涉及基础理论研究、静电危害防护、静电应用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 瞬时电流 国防科技 静电放电 电磁脉冲 静电安全 辐射场 航空航天 放电电压 放电等离子体 放电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源、光源
18
《中国光学》 EI CAS 1994年第3期6-6,共1页
O432.1 94031576用于软 X 射线光学技术中的脉冲等离子体源=Thepulsed plasma sources used in the soft X-ray optical techniques[刊,中]/郭玉彬(中科院长春光机所)∥LSI 制造与测试.—1993,14(5).—22~28对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几类软 X... O432.1 94031576用于软 X 射线光学技术中的脉冲等离子体源=Thepulsed plasma sources used in the soft X-ray optical techniques[刊,中]/郭玉彬(中科院长春光机所)∥LSI 制造与测试.—1993,14(5).—22~28对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几类软 X 线(?)的典型性能参数作了综合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比较 光学技术 脉冲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放电 辐射源 中科院 广泛应用 等离子体 性能参数 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cal Diagnostic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Argon Gliding Arc Discharge
19
作者 Danhua Mei Yuxuan Zeng Xin Tu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80-2186,共7页
This work is devoted to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n AC argon gliding arc discharg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argon gliding arc plasma is investigated by the oscillations of the elec... This work is devoted to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n AC argon gliding arc discharg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argon gliding arc plasma is investigated by the oscillations of the electrical signals,while the time-resolved arc root motion behaviour on the electrode wall is analyzed by high-speed photography.It is found that the anode and cathode arc roots exhibit different motion behaviour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In addition,emission spectroscopic technique has been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ax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as temperature and electron density in the argon gliding arc pla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弧放电 大气压力 氩气 光学诊断 等离子体 弧根运动 电极表面 行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膜技术与装置
20
《中国光学》 EI CAS 2001年第1期70-72,共3页
O484.1 2001010471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法制备金刚石及氮化碳薄膜=Synthesis of diamond and carbonnitride by DC.glow discharge plasma enhance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刊,中]/于威,王淑芳, 丁学成,韩理,刘志强,张... O484.1 2001010471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法制备金刚石及氮化碳薄膜=Synthesis of diamond and carbonnitride by DC.glow discharge plasma enhance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刊,中]/于威,王淑芳, 丁学成,韩理,刘志强,张连水,傅广生(河北大学物理系.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1).-78-82采用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方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金刚石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辉光放电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制备 氮化碳薄膜 金刚石薄膜 自然科学版 光学 多晶硅薄膜 技术方法 大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