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碳转化率下热解神府煤焦-CO_2高温气化反应性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诗勇 李莉 +2 位作者 顾菁 吴幼青 高晋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用热天平等温热重法研究了6种不同热解速率和热解终温的神府煤焦在反应温度1 200℃~1 400℃的CO2气化反应性。研究了高碳转化率下,反应温度、热解终温和热解速率对快速和慢速热解焦高温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热解焦比慢速热解焦... 用热天平等温热重法研究了6种不同热解速率和热解终温的神府煤焦在反应温度1 200℃~1 400℃的CO2气化反应性。研究了高碳转化率下,反应温度、热解终温和热解速率对快速和慢速热解焦高温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热解焦比慢速热解焦的反应性好;随气化温度的提高,煤焦反应性的总体趋势增强,反应温度1 300℃~1 400℃时,3种快速热解焦的反应速率出现重叠;碳转化率为90%~98%时,慢速和快速热解焦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59.64 kJ/mol^105.92 kJ/mol和34.47 kJ/mol^40.87 kJ/mol,且气化反应以扩散控制步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高温气化 反应性 等温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兖州煤焦/CO_2气化反应性 被引量:9
2
作者 顾菁 吴诗勇 +2 位作者 张晓 吴幼青 高晋生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在常压、温度为950℃~1400℃范围内,以二氧化碳为气化剂,用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我国兖州煤的高温气化反应性.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热解终温和热解速率对兖州煤焦高温反应性的影响,并把兖州煤焦的高温反应性和神府煤焦的高温反应性作了比较... 在常压、温度为950℃~1400℃范围内,以二氧化碳为气化剂,用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我国兖州煤的高温气化反应性.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热解终温和热解速率对兖州煤焦高温反应性的影响,并把兖州煤焦的高温反应性和神府煤焦的高温反应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气化温度的提高,兖州煤焦反应性的总体趋势增强;快速热解焦的反应性优于慢速热解焦;热解温度对兖州煤焦反应性的影响甚微;在低温段,兖州煤焦的反应性比神府煤焦略差,但在高温段,兖州煤焦的反应性与神府煤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热重分析 高温气化 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涂层/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的氧化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朋召 王红洁 金志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331,共9页
采用原位反应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简称:RB)的纤维表面制得SiC涂层,通过 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SiC涂层均匀性 的影响,并对SiC涂层/碳纤维编织体(简称:CB)材料在等温和非等温条件下,氧化... 采用原位反应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简称:RB)的纤维表面制得SiC涂层,通过 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SiC涂层均匀性 的影响,并对SiC涂层/碳纤维编织体(简称:CB)材料在等温和非等温条件下,氧化反应的 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涂层均匀、完整地涂覆于编织体内外各纤维表 面;材料等温氧化反应的机理为第一阶段反应控制,第二阶段扩散和反应共同控制;材料的非 等温氧化过程呈现自催化特征,氧化机理为随机成核,氧化动力学参数为:lgA=9.615min-1; Ea=201.73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法 三维碳纤维编织体 等温热重分析 氧化动力学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马煤焦CO2气化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谷小虎 曹敏 +1 位作者 王兰甫 张爱民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共3页
运用等温热重技术,以CO2为气化剂,在常压和1000℃~1300℃温度范围内,考察了义马煤焦的气化反应性.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的提高,义马煤焦的反应性和反应速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在灰熔融温度附近出现不同的情况.碳还原率为50%时,1000℃... 运用等温热重技术,以CO2为气化剂,在常压和1000℃~1300℃温度范围内,考察了义马煤焦的气化反应性.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的提高,义马煤焦的反应性和反应速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在灰熔融温度附近出现不同的情况.碳还原率为50%时,1000℃~1100℃和1100℃~1300℃的气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40.97kJ/mol与20.8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马煤焦 等温热重分析 气化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N_2/CO_2气氛下热解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蒲舸 郝功涛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6,92,共5页
针对林业加工剩余物中常见的松木和慈竹两种生物质,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其热解及动力学特性,考察了不同CO2浓度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采用不同反应模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增大,低温热解区失重率变化较小... 针对林业加工剩余物中常见的松木和慈竹两种生物质,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其热解及动力学特性,考察了不同CO2浓度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采用不同反应模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增大,低温热解区失重率变化较小,而高温热解区失重率和最大失重速率显著增大;随升温速率的升高,高温热解区存在热解滞后现象;N级反应模型和体积收缩反应模型分别适用于低温和高温热解区动力学参数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特性 等温热重分析 N级反应模型 体积收缩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降解的影响
6
作者 郝宇华 黄震 +4 位作者 王静文 杨心语 范兴月 李亚丽 彭郁雯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8-13,共6页
目的分析生物质材料对塑料废弃物热降解的影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对象,探讨甘蔗渣对其热分解行为和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MMA/甘蔗渣混合物,采用热失重法研究其在氮气中的热分解过程,通过最大失重速率法和Ozaw... 目的分析生物质材料对塑料废弃物热降解的影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对象,探讨甘蔗渣对其热分解行为和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MMA/甘蔗渣混合物,采用热失重法研究其在氮气中的热分解过程,通过最大失重速率法和Ozawa等失重法计算PMMA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结果甘蔗渣使得PMMA的初期热分解温度明显降低,但是PMMA的热分解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却都显著增加。最大失重速率法的计算结果表明,PMMA加入甘蔗渣后的热分解活化能增加了26.2 k J/mol,等失重法的结果显示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168.14 k J/mol和28.41 min-1,比纯PMMA相应地增大了72.6 k J/mol和12.52 min-1。结论甘蔗渣的加入对PMMA的热降解有显著的影响,使其热分解变得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他生物质对PMMA热分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甘蔗渣 等温热重分析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参数对钙基CO_2吸收剂反应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陈红 张翼 +1 位作者 苏铁熊 赵俊骅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0,共5页
利用能实现等温测量的热重实验台,探讨了煅烧气氛中CO2浓度对石灰石煅烧、再碳酸化以及水蒸气对循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气氛中CO2浓度的增加,石灰石完全分解的时间逐渐延长,但在80%浓度以下,其煅烧、碳酸化动力学特性相差不... 利用能实现等温测量的热重实验台,探讨了煅烧气氛中CO2浓度对石灰石煅烧、再碳酸化以及水蒸气对循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气氛中CO2浓度的增加,石灰石完全分解的时间逐渐延长,但在80%浓度以下,其煅烧、碳酸化动力学特性相差不多。循环过程中,水蒸气可以提高吸收剂的活性,煅烧阶段水蒸气可以增加石灰石的分解速率,碳酸化阶段水蒸气可以提高碳酸化反应速率及CO2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热重分析 钙基吸收剂 煅烧特性 循环煅烧/碳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