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研究人血清白蛋白与锌离子的结合机制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洁
玉延华
+1 位作者
胡炜
付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467-1472,共6页
目的:体外利用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人血清白蛋白(HSA)与锌离子(Zn2+)相互作用的二级结构信息与热力学参数,认识Zn2+与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探索并发挥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圆二色技术和等...
目的:体外利用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人血清白蛋白(HSA)与锌离子(Zn2+)相互作用的二级结构信息与热力学参数,认识Zn2+与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探索并发挥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圆二色技术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HSA浓度设置为由低到高的梯度,分别为0.025 mmol·L-1、0.05 mmol·L-1、0.1 mmol·L-1、0.2 mmol·L-1,Zn2+浓度5 mmol·L-1。结果:圆二色检测到不同浓度的HSA与Zn2+相互作用后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由低到高浓度的HSA与Zn2+结合后α-螺旋含量随之降低,当HSA浓度为0.2 mmol·L-1时α-螺旋含量表现特殊;进而所进行的等温滴定微量热实验获得一整套有关分子相互作用的热力学信息,包括结合常数(Kb)、反应的化学计量数(N)、熵(ΔS)和焓(ΔH),发现当Zn SO4(mmol·L-1)?HSA(mmol·L-1)=5?0.2时,有两类结合位点。不同浓度的HSA分别与Zn2+结合,表现出不同构象变化,特别当HSA浓度达到0.2 mmol·L-1时,α-螺旋含量急剧降低,蛋白质疏水性减弱,肽链伸展。在进一步的等温滴定微量热实验中,发现Zn SO4(mmol·L-1)?HSA(mmol·L-1)=5?0.2的条件下,Zn SO4-HSA有两类结合位点,即吸热位点和放热位点。结论:揭示HSA上的吸热结合位点对Zn2+有高特异性,但非结合优先性。这一结果为Zn2+在未来成为打开HSA上吸热位点的"钥匙"提供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二色
技术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人血清蛋白
锌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的植物脱落酸受体鉴定的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卿
邢宇
+2 位作者
郝敬虹
曹庆芹
秦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0-23,共4页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是一种新发展的研究生物分子互作的方法,可获得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完整的热力学和动力参数等。为了探明ITC在植物激素受体筛选和鉴定方面的应用可靠性,以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受体为例,通过等温滴定试验获得ABA受...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是一种新发展的研究生物分子互作的方法,可获得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完整的热力学和动力参数等。为了探明ITC在植物激素受体筛选和鉴定方面的应用可靠性,以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受体为例,通过等温滴定试验获得ABA受体PYR1和ABA结合的热力学信息,包括结合常数(Kd),反应的化学计量数(N)和焓(ΔH)等,开发植物激素受体筛选和鉴定的技术体系。ITC试验显示,受体蛋白PYR1和ABA结合Kd为67μmol/L,N为0.92,ΔH为19.78kJ/mol,表明他们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高亲和性等特征。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可以应用于激素受体的筛选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脱落酸
受体
热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胶与海藻酸钠的静电复合机制及热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海华
于芮
王雨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2-59,共8页
为探明明胶(gelatin,GEL)与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G)静电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对不同GEL和AG质量比(r)、不同pH值的液体体系进行常温浊度滴定、Zeta电位测定及亚甲基蓝吸收光谱实验等,研究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等温滴定微量...
为探明明胶(gelatin,GEL)与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G)静电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对不同GEL和AG质量比(r)、不同pH值的液体体系进行常温浊度滴定、Zeta电位测定及亚甲基蓝吸收光谱实验等,研究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对GEL与AG结合过程进行热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GEL与AG结合是以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为主的焓驱动放热过程;NaCl通过静电屏蔽作用,在低浓度(<0.02 mol/L)时促进GEL与AG的结合,高浓度时抑制其结合。环境pH值通过调整GEL与AG所带的净电荷从而影响其静电作用,低pH值时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高pH值时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提高r或者提高GEL和AG总浓度可以促进其相互作用,r=7∶3时,可以在较高pH值下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悬浊液,pH值在2.5~3.5变化对悬浊液影响较小。本实验为GEL-AG基生物材料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海藻酸钠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静电复合物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的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胡丽莎
谢春芳
刘大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6-500,共5页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是来自Armillariella tabescens的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作用的蛋白质酶.本实验室成功克隆和以原核系统表达了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前期的工作中用传统测量表观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对AFO进行了酶动力学的研究,采用了在酶...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是来自Armillariella tabescens的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作用的蛋白质酶.本实验室成功克隆和以原核系统表达了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前期的工作中用传统测量表观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对AFO进行了酶动力学的研究,采用了在酶反应的结束点进行分析,因此不能够连续监测酶的反应过程,且实验过程较为繁琐,影响因素较多,对动力学常数的测量存在不够准确的可能.本实验使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对该酶的酶促动力学进行研究,该方法通过酶与底物的滴定实验直接监测酶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而对酶动力学进行分析,滴定产生一个完整的Michaelis-Menten曲线,通过拟合分析测得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对AFB1催化的米氏常数KmAFB1=3.34×10-7mol/L;酶催化ST反应的米氏常数KmST=1.06×10-7mol/L.对AFB1和ST酶转换系数别为KcatAFB1=2.7 min-1和KcatST=1.7 min-1.结合函分别为ΔHAFB1=-1.686×107 J/mol,ΔHST=-9.092×106 J/mol.与传统方法相比,ITC方法在酶动力学研究上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优点并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研究人血清白蛋白与锌离子的结合机制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洁
玉延华
胡炜
付强
机构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467-1472,共6页
基金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YZ140311):十字花科黑腐病菌ω亚基参与生长和致病的机理研究
负责人:周洁
文摘
目的:体外利用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人血清白蛋白(HSA)与锌离子(Zn2+)相互作用的二级结构信息与热力学参数,认识Zn2+与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探索并发挥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圆二色技术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HSA浓度设置为由低到高的梯度,分别为0.025 mmol·L-1、0.05 mmol·L-1、0.1 mmol·L-1、0.2 mmol·L-1,Zn2+浓度5 mmol·L-1。结果:圆二色检测到不同浓度的HSA与Zn2+相互作用后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由低到高浓度的HSA与Zn2+结合后α-螺旋含量随之降低,当HSA浓度为0.2 mmol·L-1时α-螺旋含量表现特殊;进而所进行的等温滴定微量热实验获得一整套有关分子相互作用的热力学信息,包括结合常数(Kb)、反应的化学计量数(N)、熵(ΔS)和焓(ΔH),发现当Zn SO4(mmol·L-1)?HSA(mmol·L-1)=5?0.2时,有两类结合位点。不同浓度的HSA分别与Zn2+结合,表现出不同构象变化,特别当HSA浓度达到0.2 mmol·L-1时,α-螺旋含量急剧降低,蛋白质疏水性减弱,肽链伸展。在进一步的等温滴定微量热实验中,发现Zn SO4(mmol·L-1)?HSA(mmol·L-1)=5?0.2的条件下,Zn SO4-HSA有两类结合位点,即吸热位点和放热位点。结论:揭示HSA上的吸热结合位点对Zn2+有高特异性,但非结合优先性。这一结果为Zn2+在未来成为打开HSA上吸热位点的"钥匙"提供可行性依据。
关键词
圆二色
技术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人血清蛋白
锌离子
Keywords
Circular dichroism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human serum albumin
zinc ions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的植物脱落酸受体鉴定的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卿
邢宇
郝敬虹
曹庆芹
秦岭
机构
北京农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0-23,共4页
基金
2016年度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一般项目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项目(IDHT20140509)
2014年度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PXM2014_014207_000001)
文摘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是一种新发展的研究生物分子互作的方法,可获得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完整的热力学和动力参数等。为了探明ITC在植物激素受体筛选和鉴定方面的应用可靠性,以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受体为例,通过等温滴定试验获得ABA受体PYR1和ABA结合的热力学信息,包括结合常数(Kd),反应的化学计量数(N)和焓(ΔH)等,开发植物激素受体筛选和鉴定的技术体系。ITC试验显示,受体蛋白PYR1和ABA结合Kd为67μmol/L,N为0.92,ΔH为19.78kJ/mol,表明他们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高亲和性等特征。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可以应用于激素受体的筛选和鉴定。
关键词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脱落酸
受体
热
力学
Keywords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abscisic acid
receptor
thermodynamics
分类号
Q946.885.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胶与海藻酸钠的静电复合机制及热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海华
于芮
王雨生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2-59,共8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CM17)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SD20130825)。
文摘
为探明明胶(gelatin,GEL)与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G)静电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对不同GEL和AG质量比(r)、不同pH值的液体体系进行常温浊度滴定、Zeta电位测定及亚甲基蓝吸收光谱实验等,研究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对GEL与AG结合过程进行热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GEL与AG结合是以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为主的焓驱动放热过程;NaCl通过静电屏蔽作用,在低浓度(<0.02 mol/L)时促进GEL与AG的结合,高浓度时抑制其结合。环境pH值通过调整GEL与AG所带的净电荷从而影响其静电作用,低pH值时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高pH值时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提高r或者提高GEL和AG总浓度可以促进其相互作用,r=7∶3时,可以在较高pH值下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悬浊液,pH值在2.5~3.5变化对悬浊液影响较小。本实验为GEL-AG基生物材料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明胶
海藻酸钠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静电复合物
浊度
Keywords
gelatin
sodium alginate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electrostatic complex
turbidity
分类号
TS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的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胡丽莎
谢春芳
刘大岭
机构
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系/微生物技术研究所
广东省生物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6-500,共5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2007AA100605)
文摘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是来自Armillariella tabescens的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作用的蛋白质酶.本实验室成功克隆和以原核系统表达了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前期的工作中用传统测量表观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对AFO进行了酶动力学的研究,采用了在酶反应的结束点进行分析,因此不能够连续监测酶的反应过程,且实验过程较为繁琐,影响因素较多,对动力学常数的测量存在不够准确的可能.本实验使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对该酶的酶促动力学进行研究,该方法通过酶与底物的滴定实验直接监测酶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而对酶动力学进行分析,滴定产生一个完整的Michaelis-Menten曲线,通过拟合分析测得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对AFB1催化的米氏常数KmAFB1=3.34×10-7mol/L;酶催化ST反应的米氏常数KmST=1.06×10-7mol/L.对AFB1和ST酶转换系数别为KcatAFB1=2.7 min-1和KcatST=1.7 min-1.结合函分别为ΔHAFB1=-1.686×107 J/mol,ΔHST=-9.092×106 J/mol.与传统方法相比,ITC方法在酶动力学研究上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优点并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酶动力学
Keywords
aflatoxin oxidase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enzyme kinetics
分类号
Q55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研究人血清白蛋白与锌离子的结合机制
周洁
玉延华
胡炜
付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的植物脱落酸受体鉴定的方法
张卿
邢宇
郝敬虹
曹庆芹
秦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胶与海藻酸钠的静电复合机制及热动力学分析
陈海华
于芮
王雨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的酶动力学研究
胡丽莎
谢春芳
刘大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