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斑长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模式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迁迁 温淑女 +1 位作者 庞崇进 谢筛珍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5-319,共15页
研究环斑长石的成因对于进一步认识环斑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和岩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斑长石中钾长石巨晶主要为正长石,成分为Or_(61.2~97.87)Ab_(1.99~33.79)An_(0~5);斜长石外壳主要为更长石,成分为Or_(0~15.59)Ab_(37.72~85.20)... 研究环斑长石的成因对于进一步认识环斑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和岩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斑长石中钾长石巨晶主要为正长石,成分为Or_(61.2~97.87)Ab_(1.99~33.79)An_(0~5);斜长石外壳主要为更长石,成分为Or_(0~15.59)Ab_(37.72~85.20)An_(7.98~59.96)。环斑长石的结构和成分特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现有的成因主要分为岩浆成因和非岩浆成因模式两大类。岩浆成因模式有岩浆混合成因和亚等温减压成因两种;非岩浆成因机制包括干的亚固溶体出溶-再分布结晶作用和固相线以下流体诱导溶解-再沉淀耦合置换作用。4种成因假设虽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都能为理解环斑长石的成因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斑长石 成因模式 岩浆混合模式 等温减压模式 非岩浆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氯化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水中2-MIB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学艳 沈吉敏 +1 位作者 马军 陈忠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4-879,共6页
对预氯化和粉末活性炭(PAC)联合去除饮用水源中的嗅味物质2-MIB(2-Methylisobomeol)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静态试验考察PAC的吸附容量,同时采用比表面积仪、红外光谱等对氯化前后PAC的比表面积、孔径尺寸、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对预氯化和粉末活性炭(PAC)联合去除饮用水源中的嗅味物质2-MIB(2-Methylisobomeol)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静态试验考察PAC的吸附容量,同时采用比表面积仪、红外光谱等对氯化前后PAC的比表面积、孔径尺寸、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氯化后,水中的2-MIB浓度降低很小,而余氯对后续PAC的进一步吸附去除2-MIB的影响很大.余氯的存在对等温吸附曲线影响较大,PAC对2-MIB吸附过程更接近于Freun-dich吸附等温式.氯化前后PAC的比表面积、孔径尺寸没有明显变化,但氯化后PAC表面的含氧官能团-COOH、-OH峰值明显增强.以松花江原水试验发现,余氯与水体其他有机物反应,降低了它们被PAC吸附,从而增加了2-MIB被PAC吸附的可能.余氯改变了活性炭吸附2-MIB的能力,同时也导致已被吸附的2-MIB重新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氯化 粉末活性炭 吸附等温模式 2-MIB 含氧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胍溶液的热分解性能及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莹莹 陈利平 +4 位作者 陈网桦 董泽 薛倍倍 张军 王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硝基胍(NQ)在进行运输和储存时,通常采用水作稳定剂。为研究硝基胍加水后的热分解行为,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其在动态和等温条件下的分解情况。结果表明,硝基胍溶液在动态和等温模式下均显示一个放热峰,其平均比放热量分别为31... 硝基胍(NQ)在进行运输和储存时,通常采用水作稳定剂。为研究硝基胍加水后的热分解行为,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其在动态和等温条件下的分解情况。结果表明,硝基胍溶液在动态和等温模式下均显示一个放热峰,其平均比放热量分别为311 J·g^(-1)和305 J·g^(-1)。基于Friedman法计算得知动态模式下的活化能为84~78 kJ·mol^(-1),等温模式下活化能为86~78 kJ·mol^(-1),且数值变动很小;表明其热解过程可用单步机理描述。根据等温模式下的钟型放热速率曲线,判断其热分解属于单步自催化机理;进而采用包含引发反应的自催化模型,对等温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其分解反应速率表达式,且自催化机理的计算结果与动态DSC的实测数据一致性好,证明该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胍(NQ)水溶液 动态模式 等温模式 Friedman法 自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植被参数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万隆 邵海燕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定量描述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的热量及水分交换,建立了以有效比湿等为基础且具普适性的植被参数化方案 1种等温大叶模式。利用拉萨、狮泉河和南京3个试验站的气象观测资料验证并由此计算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以及净辐射量、土壤温度... 为定量描述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的热量及水分交换,建立了以有效比湿等为基础且具普适性的植被参数化方案 1种等温大叶模式。利用拉萨、狮泉河和南京3个试验站的气象观测资料验证并由此计算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以及净辐射量、土壤温度等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植被参数化方案成功地反映了下垫面的水、热传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参数化 有效比湿 普适性 等温大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态氮在土壤中吸附性能探讨 被引量:44
5
作者 姜桂华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2-34,38,共4页
在介绍土壤常见几种理论吸附模型的基础上 ,以关中河漫滩、阶地、山前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这些地区浅部土壤为例 ,在室内同等条件下 ,对不同土壤进行吸附实验 ,探讨不同土壤对 NH4+ - N的吸附特征和吸附能力。结果表明 ,NH4+ - N吸附作用... 在介绍土壤常见几种理论吸附模型的基础上 ,以关中河漫滩、阶地、山前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这些地区浅部土壤为例 ,在室内同等条件下 ,对不同土壤进行吸附实验 ,探讨不同土壤对 NH4+ - N的吸附特征和吸附能力。结果表明 ,NH4+ - N吸附作用符合兰缪尔 (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土壤对NH4+ - N的吸附性的强弱与土壤颗粒大小百分含量有关。土壤中粘粒百分含量越高 ,吸附性就越强。这些土壤对 NH4+ - N吸附的最大容量在 0 .2~ 0 .9g/k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态氮 土壤吸附 等温吸附模式 吸附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对硅酸的吸附去除机理
6
作者 韩珏 杜聪 +1 位作者 刘忠新 白淑琴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31,共5页
探讨了氧化铝对水体中硅酸的吸附去除潜力、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pH 4~8时吸附量随pH、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说明氧化铝具有吸附去除硅酸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最大吸附量达39.82 mg/g。结合27Al MAS NMR... 探讨了氧化铝对水体中硅酸的吸附去除潜力、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pH 4~8时吸附量随pH、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说明氧化铝具有吸附去除硅酸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最大吸附量达39.82 mg/g。结合27Al MAS NMR与SEM-EDX分析,氧化铝吸附硅酸的机理是通过硅酸分子与氧化铝中4配位的铝发生化学反应,硅原子取代原来Al—O—Al键上的铝原子形成Al—O—Si键而被固定在氧化铝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硅酸 吸附等温模式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