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变速率对7065铝合金等温压缩软化机制的影响
1
作者 赵言 唐建国 +2 位作者 张勇 郑许 赵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7-212,共6页
采用等温压缩实验并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手段,研究了应变速率对7065铝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由0.001 s^(-1)增加到30 s^(-1),合金的动态再结晶面积分数先显著减少,在1 s^(-1)时达到较低水平,而后变化幅度小于1... 采用等温压缩实验并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手段,研究了应变速率对7065铝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由0.001 s^(-1)增加到30 s^(-1),合金的动态再结晶面积分数先显著减少,在1 s^(-1)时达到较低水平,而后变化幅度小于10%,当应变速率大于1 s^(-1)时,合金的亚结构面积分数显著增加。低应变速率阶段(0.001~1 s^(-1))的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DRX)机制和动态回复(DRV)机制,而高应变速率阶段(1~30 s^(-1))的软化机制为DRV机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等温压缩变形后合金的形变储能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等温压缩 热变形 本构方程 动态再结晶(DRX) 动态回复(D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的AZ91D镁合金半固态等温压缩的力学行为 被引量:5
2
作者 姜巨福 唐全波 +1 位作者 罗守靖 邹经湘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为了了解等径道角挤压(ECAE)的AZ91D镁合金在半固态压缩变形中的力学特征,利用半固态温压缩实验、Gleeble1500实验机和金相显微镜对其在半固态压缩变形中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CAE的AZ91D镁合金在半固态等温压缩中变形由固相... 为了了解等径道角挤压(ECAE)的AZ91D镁合金在半固态压缩变形中的力学特征,利用半固态温压缩实验、Gleeble1500实验机和金相显微镜对其在半固态压缩变形中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CAE的AZ91D镁合金在半固态等温压缩中变形由固相晶粒本身的塑性变形、液相包围着固相晶粒的滑动和转动构成;该材料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由应力激增阶段、应力下降阶段、稳态阶段和应力增加阶段组成;随保温时间的增加或变形温度的升高,获得相同应变量的真应力明显下降,稳态应力和峰值应力也明显下降;随应变速率的增加,稳态应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半固态等温压缩 力学行为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91D半固态坯料的等温压缩变形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富荣 管仁国 邢振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2-395,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波浪型倾斜板装置制备了AZ91D半固态坯料.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和光学显微镜对AZ91D半固态坯料等温压缩变形力学行为和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随应变速率的增加,真应力增大;随变形... 采用自行设计的波浪型倾斜板装置制备了AZ91D半固态坯料.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和光学显微镜对AZ91D半固态坯料等温压缩变形力学行为和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随应变速率的增加,真应力增大;随变形速率的降低,真应力减小;在应变速率相同的情况下,随变形温度的增加,真应力减小.随变形温度的降低,真应力增大.AZ91D半固态坯料等温压缩的变形机制为准弹性变形机制和热激活条件下的相界面滑动变形机制.AZ91D半固态坯料等温压缩变形的组织为球形和近球形晶粒,剪切应力作用下的α-Mg晶粒磨圆和表面张力作用下的Ostwald熟化是获得球形和近球形组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 半固态 等温压缩变形 真应力 真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压缩工艺对193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静 郭鸿镇 +3 位作者 姚泽坤 王斌 常庆生 王翀 《航空制造技术》 2007年第7期82-85,共4页
研究了不同等温压缩温度、变形程度及火次对1933铝合金室温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压缩温度、变形程度及火次各变形条件对1933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均不带来显著影响,且在以上各变形条件下所得力学性能数据接近并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研究了不同等温压缩温度、变形程度及火次对1933铝合金室温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压缩温度、变形程度及火次各变形条件对1933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均不带来显著影响,且在以上各变形条件下所得力学性能数据接近并满足技术条件要求,分析可知以390~410℃较低温度、40%变形程度及较少火次进行等温压缩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3铝合金 等温压缩 显微组织力 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SAN共混体系的热膨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文纲要 孙昭艳 +1 位作者 杨剑 安立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通过溶液共混制得不同组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和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物 (SAN,其中AN的含量约为 30 % (质量 ) )的共混物。利用压力 -体积 -温度 (p VT)膨胀仪对 PMMA、SAN纯组分样品及各共混物分别进行了测量 ,得到了它们的比容 ... 通过溶液共混制得不同组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和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物 (SAN,其中AN的含量约为 30 % (质量 ) )的共混物。利用压力 -体积 -温度 (p VT)膨胀仪对 PMMA、SAN纯组分样品及各共混物分别进行了测量 ,得到了它们的比容 Vsp随温度 T和压力 p变化的关系 (p VT数据 ) ,计算出它们的热膨胀系数 α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以及等温压缩系数 β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拟合出共混物的 α和 β分别随组成变化的关系式。此外 ,应用 Tait方程对所有样品的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共混物 压力-体积-温度数据 热膨胀系数 等温压缩系数 Tait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超高压气藏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俊坤 李晓平 +1 位作者 敬伟 肖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298,共6页
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的确定方法,分为实验法、图版法及解析法,重点研究了适用于工程计算的解析法。首先调研了目前高压超高压气藏天然气偏差因子的主要确定方法,再结合相关的数学方法确定出等温压缩系数的解析式,最后将解析法与图版法所... 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的确定方法,分为实验法、图版法及解析法,重点研究了适用于工程计算的解析法。首先调研了目前高压超高压气藏天然气偏差因子的主要确定方法,再结合相关的数学方法确定出等温压缩系数的解析式,最后将解析法与图版法所求得的等温压缩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压超高压气藏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的确定以DPR方法最优、DAK法及张国东法次之;李相方法仅适应于高压气藏,在超高压情况下误差太大;BB法对于高压超高压气藏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的确定适应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超高压气藏 气体偏差因子 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热膨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巍巍 袁强 +2 位作者 孙昭艳 安立佳 李东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57-761,共5页
利用PVT 10 0分析仪对 4种不同牌号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压力 体积 温度特性进行了测定。通过定义法和Tait方程法得出PPR的热膨胀系数 (α)随温度以及等温压缩系数 (β)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发现 2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在高于结晶温度时 ,互... 利用PVT 10 0分析仪对 4种不同牌号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压力 体积 温度特性进行了测定。通过定义法和Tait方程法得出PPR的热膨胀系数 (α)随温度以及等温压缩系数 (β)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发现 2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在高于结晶温度时 ,互相吻合较好。比较了 4种样品的热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系数和结晶温度 ,结果表明 ,在 2 0~ 30MPa或 80~ 10 0MPa范围内 ,齐鲁PPR(QLPPR)的等温压缩系数低于其它牌号的样品 ,它在不同压力下的结晶温度也低于其它牌号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共聚聚丙烯 热膨胀系数 等温压缩系数 Tait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活塞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过程热力性能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瑞雄 邹瀚森 +3 位作者 姚尔人 陶瑞 席光 王焕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7,共10页
为进一步实现液体活塞在压缩空气储能过程全局热力性能的准确与快速评估,建立了基于容器尺寸(a)和喷淋参数(b)的储能过程热力性能无量纲评价模型,探究了压缩空气在近等温储能过程的热力性能变化特性,进而明确了液体活塞设备在近等温压... 为进一步实现液体活塞在压缩空气储能过程全局热力性能的准确与快速评估,建立了基于容器尺寸(a)和喷淋参数(b)的储能过程热力性能无量纲评价模型,探究了压缩空气在近等温储能过程的热力性能变化特性,进而明确了液体活塞设备在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无喷淋条件下,空气侧相对温度在无量纲a达到120时变化平缓,此时液体活塞可实现接近等温压缩,而较小的a会导致空气相对温度剧烈变化;喷淋条件下,近等温压缩过程主要出现在压缩过程中期,且增加无量纲b导致a对空气侧相对温度的影响逐渐弱化;液体活塞近等温压缩空气的理想运行效率可达到95%以上,而采用D155-30型号水泵驱动的液体活塞近等温压缩储能过程仅能实现66%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等温压缩 热力学评估 无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喷水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子伟 罗马吉 涂正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了揭示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不同参数对喷水量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多变指数接近1的多变压缩来研究近等温压缩,将压缩终态的气态水、液态水、空气视为理想混合物,分析了压缩能量的分布状况,并运用饱和水蒸气分压公式、道尔顿分压定律... 为了揭示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不同参数对喷水量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多变指数接近1的多变压缩来研究近等温压缩,将压缩终态的气态水、液态水、空气视为理想混合物,分析了压缩能量的分布状况,并运用饱和水蒸气分压公式、道尔顿分压定律和组分热力学参数,研究了不同状态参数下所需喷水量。研究表明,适当增大压比或降低终温(喷水量增大)可使得传热量比例增大,当压比为10、转速为100r/min时,喷水量由5.73kg/s提高至8.68kg/s,传热量比例提高了5%;压比、传热效率、终温均对空气与水质量之比有影响;其他条件一定时,转速对空气与水质量之比没有影响,当压比为10,传热效率为95%,终温为50℃,转速分别为60、100、150r/min时,空气与水质量之比均为0.86;较低压强(压比小于10)不利水储热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等温压缩 储热 饱和水蒸气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VT分析仪测定交联PEG的热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系数和热压系数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婷 杨剑 +2 位作者 安立佳 姬相玲 姜炳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利用 p VT10 0分析仪测得交联聚乙二醇的 p- V- T数据 ,并应用 Sanchez- Lacombe格子流体理论拟合出其 p VT状态方程。同时计算出了交联聚乙二醇 (PEG)的热膨胀系数 α,等温压缩系数 β和热压系数γ,为其在生物化学方面的生产。
关键词 pVT分析仪 交联聚乙二醇 热膨胀系数 等温压缩系数 热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等温压缩技术在转子式压缩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桂平 王志强 +4 位作者 王汝金 田云 陈容健 昝世超 孙云 《制冷与空调》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根据热力学理论,制冷压缩机内气态制冷剂压缩过程越趋近等温过程消耗的输入功越少,等温压缩技术是提高压缩机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降低运行过程中的压缩机整机及主要部件温度可以有效降低汽缸内的制冷剂温度,获得近似等温压缩的效果。... 根据热力学理论,制冷压缩机内气态制冷剂压缩过程越趋近等温过程消耗的输入功越少,等温压缩技术是提高压缩机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降低运行过程中的压缩机整机及主要部件温度可以有效降低汽缸内的制冷剂温度,获得近似等温压缩的效果。本文通过具体算例明确准等温压缩技术可以节省的压缩机输入功率消耗,以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为对象,探讨压缩机的汽缸部和电机部的冷却方案,以期为转子式压缩机准等温压缩技术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式压缩 汽缸 电机 等温压缩 冷却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无氧铜等温压缩系数推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静 张海洋 +2 位作者 高波 罗二仓 Laurent Pitre 《真空与低温》 2022年第5期565-570,共6页
建立了高导无氧铜等温压缩系数推算模型,适用温度范围为5~300 K。通过拟合室温区(260~280 K)、低温区(140~160 K)和深低温区(10~30 K)的高导无氧铜等温压缩系数数据,获得了三组推算模型。在相应条件下,各模型的外推结果均优于文献模型... 建立了高导无氧铜等温压缩系数推算模型,适用温度范围为5~300 K。通过拟合室温区(260~280 K)、低温区(140~160 K)和深低温区(10~30 K)的高导无氧铜等温压缩系数数据,获得了三组推算模型。在相应条件下,各模型的外推结果均优于文献模型。三组推算模型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分别为0.199%、0.074%和3.014%。低温区模型推算结果最好,高导无氧铜等温压缩系数在5~25 K之间相对偏差均在0.060%以内,平均绝对相对偏差为0.048%,可满足该温区高导无氧铜等温压缩系数计算准确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无氧铜 等温压缩系数 绝热压缩系数 线性膨胀系数 定压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ETP等温压缩系数原位实验测量研究
13
作者 杨添通 宋耀楠 +3 位作者 孔祥杰 张海洋 高波 PITRE Laurent 《真空与低温》 2023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电解精炼韧铜(Cu-ETP)通常用于制作基准级温度计中的核心部件微波谐振腔,其等温压缩系数对高准确度的热力学温度测量至关重要。但由于缺乏Cu-ETP在低温下的相关物性数据,常用高导无氧铜(OFHC)的等温压缩系数来近似Cu-ETP的等温压缩系数... 电解精炼韧铜(Cu-ETP)通常用于制作基准级温度计中的核心部件微波谐振腔,其等温压缩系数对高准确度的热力学温度测量至关重要。但由于缺乏Cu-ETP在低温下的相关物性数据,常用高导无氧铜(OFHC)的等温压缩系数来近似Cu-ETP的等温压缩系数。为了获得Cu-ETP等温压缩系数的原位实验测量结果,在定压气体折射率基准级温度计实验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多模式微波谐振法测得了氖三相点(24.5561 K)处Cu-ETP的等温压缩系数,并计算了其不确定度。最终结果与通过间接计算得到的同温度下OFHC等温压缩系数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不确定度水平相当。参考氖三相点处Cu-ETP等温压缩系数的测量结果,获得了5~24 K温区内Cu-ETP等温压缩系数外推值。极低温区Cu-ETP等温压缩系数原位测量结果和外推计算结果可为热力学温度测量、气体基本热物性测量等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级温度计 Cu-ETP 等温压缩系数 准球形谐振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Z140-4等温压缩机止推轴承安装及检修技术要点
14
作者 王磊 潘俊 王利聪 《煤炭与化工》 CAS 2015年第9期105-107,共3页
在大型空分装置中最重要的设备就是空气压缩机,它是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它的稳定运行直接决定了整套空分装置以及后续所有用户能否正常生产。因此,在所有空气分离装置以及其他需要氧、氮、氩的化工装置中,空压压缩机永远是... 在大型空分装置中最重要的设备就是空气压缩机,它是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它的稳定运行直接决定了整套空分装置以及后续所有用户能否正常生产。因此,在所有空气分离装置以及其他需要氧、氮、氩的化工装置中,空压压缩机永远是重中之重。介绍了大型空分装置EIZ140+EG56离心压缩机组中EIZ140-4等温空气压缩机金斯伯雷止推轴承的安装及检修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分装置 EIZl40-4等温压缩 金斯伯雷止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抽水压缩空气复合储能技术
15
作者 王焕然 席光 +7 位作者 李瑞雄 姚尔人 孙中国 王志恒 邹瀚森 令兰宁 贺新 张宇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成为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先进物理储能技术”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发明了新型抽水压缩空气复合储能技术。该技术采用空气和水作... 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成为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先进物理储能技术”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发明了新型抽水压缩空气复合储能技术。该技术采用空气和水作为混合工作介质,利用水力机械设备和空气透平作为系统的复合做功设备,实现储能介质高效等温压缩/膨胀。相比于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新型气液复合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响应快、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团队通过10余年的攻关研究,完成了关键设备与储能系统的性能表征、时域特性研究、流体机械关键共性技术集中攻关、空气储能技术全寿命周期性能评估软件的研发及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气液复合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等温压缩 抽水压缩空气复合储能技术 高效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涡旋空气压缩机工作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远扬 李连生 束鹏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87-890,共4页
从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原理出发,考虑喷水涡旋空气压缩机的换热及工作特点,建立了其热力学模型.通过对喷水涡旋压缩机工作过程的模拟,分析了转速、喷水量、功率、排气温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模拟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当喷水量为60kg/h,排气... 从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原理出发,考虑喷水涡旋空气压缩机的换热及工作特点,建立了其热力学模型.通过对喷水涡旋压缩机工作过程的模拟,分析了转速、喷水量、功率、排气温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模拟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当喷水量为60kg/h,排气压力为0 2MPa时,涡旋压缩机的实际功率接近于等温功率,并且随着转速的提高逐渐偏离等温功率;容积效率随着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在转速小于3000r/min的范围内,转速对涡旋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影响较大;排气温度随着喷水量的增大而降低,与绝热过程相比,在压比为2 0时,排气温度的降低大于40K;喷水引起的额外耗功比压缩机的指示功率小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 喷水 等温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5Mo-5V-1Cr-3Al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雪飞 米绪军 +3 位作者 林晨光 惠松晓 魏衍广 陶海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6,共8页
采用恒应变速率热压缩模拟实验,对Ti-5Mo-5V-1Cr-3A1(简称1Cr)钛合金在应变速率0.001~1s-1、变形温度700~900℃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流变应力对温度与应变速率敏感:当变形温度为700~800℃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 采用恒应变速率热压缩模拟实验,对Ti-5Mo-5V-1Cr-3A1(简称1Cr)钛合金在应变速率0.001~1s-1、变形温度700~900℃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流变应力对温度与应变速率敏感:当变形温度为700~800℃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再结晶单曲线特征;当变形温度为800~900℃时,低应变速率(0.001s-1)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再结晶多应力峰值曲线特征,高应变速率(0.01~1s-1)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回复曲线特征.1Cr合金在等温压缩变形时的流变行为可用包含Zener-Holomon参数的Arrhenius本构方程描述,变形激活能为456kJ/mol.金相结果显示,材料在热压缩过程中的动态行为除了与变形速率、变形温度等加工参数相关外,也与相应温度、变形速率下材料的组织及相结构有关.合金在低应变速率0.001s 1下热压缩变形时,在接近相变点或以上(800~900℃)温度范围内仍呈现动态再结晶行为,这与材料在此阶段发生的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密切相关,马氏体相的析出促使材料在热变形时趋向于发生动态再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5Mo-5V-1Cr-3Al合金 等温压缩 流变应力 应变诱发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高温等温变形的流变应力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文娟 韩冰 袁鸽成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高温等温压缩法,研究了7075铝合金在250~450℃温度范围及1.0~0.001 s^(-1)应变速率范围内压缩变形时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合金流变应力的影响很大,流变应力随应变速...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高温等温压缩法,研究了7075铝合金在250~450℃温度范围及1.0~0.001 s^(-1)应变速率范围内压缩变形时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合金流变应力的影响很大,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随变形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其流变应力值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从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的相关性,得出了该合金高温变形的应力指数n,应力水平参数α,结构因子A和变形激活能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流变应力 等温变彤 热模拟试验机 等温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复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热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陶瑞 胡肖 +5 位作者 姚尔人 李瑞雄 王焕然 陈昊 程祖田 王玉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4,共12页
为了避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蓄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压缩热的产生及实现压缩热的高效利用,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立了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研究了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热力学和经济学性能,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热力学性能... 为了避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蓄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压缩热的产生及实现压缩热的高效利用,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立了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研究了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热力学和经济学性能,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典型设计工况下的电-电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为63.86%和58.18%,膨胀机组和压缩机组分别占总[火用]损的17.3%和15.6%,系统的平准化度电成本为1.036元/(kW·h);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卡琳娜循环存在最佳蒸发压力使系统的热力学性能最佳,系统效率随着水气罐进气压力、储气罐最高压力和废热水温度的提高而提高,系统的储能密度随着循环压缩次数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优[火用]效率和平准化度电成本分别为59.1%和0.962元/(kW·h)。研究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系统在工业废热的综合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分析和优化的结果可为所提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等温压缩 热经济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对Al-Cu-Mg-Ag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创 张海涛 +3 位作者 邹晶 付金禹 颜帅 许光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9,共10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ED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Cr对Al-CuMg-Ag合金铸态组织和双级均匀化后弥散相分布、尺寸和数量密度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不同等效应变下Cr对Al-Cu-Mg-Ag合金动态... 借助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ED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Cr对Al-CuMg-Ag合金铸态组织和双级均匀化后弥散相分布、尺寸和数量密度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不同等效应变下Cr对Al-Cu-Mg-Ag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阶段除析出棒状T-Al_(20)Cu_(2)Mn_(3)弥散相外,还出现平均直径和数量密度分别为67.4 nm和4.7μm^(-2)的球状Al7(Cr, Mn)弥散相,Cr与Mn相反的平衡分配系数(K_(Mn)<1_(vs) K_(Cr)>1)将无弥散相析出面积分数从29.5%降至13.8%,棒状的T-Al_(20)Cu_(2)Mn_(3)弥散相平均长度从275.4 nm减小至147.3 nm,数量密度从3.5μm^(-2)增至10.4μm^(-2)。EBSD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Al7(Cr, Mn)弥散相对位错运动阻碍作用减少热压缩过程中小角度晶界向大角度晶界的转变,抑制动态再结晶。Cr的添加提高Al-Cu-Mg-Ag合金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在25,250,300℃下Al_(7)(Cr,Mn)弥散相对合金屈服强度的贡献值分别为21.9,16.2 MPa和15.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高温拉伸 高通量等温压缩 弥散相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