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匀化退火等温冷却对Mg-10Al-1Zn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韩茜 杨君刚 +2 位作者 何炳奎 周春生 刘彦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0-103,131,共5页
对Mg-10Al-1Zn镁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等温冷却处理,探讨等温温度和时间对β-Mg17Al12相析出形貌和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420℃保温24h再经200~300℃保温1~6h后,β-Mg17Al12相均以层片状形态均匀析出。β-Mg17Al12相析出... 对Mg-10Al-1Zn镁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等温冷却处理,探讨等温温度和时间对β-Mg17Al12相析出形貌和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420℃保温24h再经200~300℃保温1~6h后,β-Mg17Al12相均以层片状形态均匀析出。β-Mg17Al12相析出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平均层片间距随等温温度升高而增大。合金在420℃保温24h再经250℃保温2h后,布氏硬度达到最高值80.1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0Al-1Zn镁合金 均匀化退火等温冷却 β-Mg17Al12相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对高炉渣等温析晶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杨佳毅 田铁磊 +3 位作者 张玉柱 龙跃 靳鑫玉 寇鑫林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文章通过单丝热偶法研究了等温冷却条件下MnO质量分数对调质渣析晶行为的影响规律,分析在不同MnO质量分数下调质渣矿相结构随着温度的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JMA动力学方程建立调质渣在不同MnO质量分数下的析晶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 文章通过单丝热偶法研究了等温冷却条件下MnO质量分数对调质渣析晶行为的影响规律,分析在不同MnO质量分数下调质渣矿相结构随着温度的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JMA动力学方程建立调质渣在不同MnO质量分数下的析晶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MnO质量分数对调质渣的析晶行为有显著影响,当MnO质量分数从0.17%增至12.24%时,调质渣中晶体逐渐难以析出,但当MnO质量分数提高至16.32%时,调质渣的析晶能力得到加强;与原始高炉渣相比,MnO调质渣的主要析出矿相增加了锰橄榄石相与锰氧化物相;调质渣的析晶方式为表面形核、一维方向生长,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并通过线性拟合得出,调质渣中MnO质量分数的增加会提高其析晶活化能,当MnO质量分数为12.24%时,活化能最大,为606.2 kJ/mol,但MnO质量分数达到16.32%时,活化能降低至最小,为373.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MNO 等温冷却 析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等温-冷却处理过程硼的晶界偏聚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平 贺信莱 +2 位作者 王学敏 曹兵 于栋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4-28,共5页
用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研究了含硼 10× 10 - 6和 30× 10 - 6的 Fe- 40 % Ni合金在模拟冷却 -等温 -冷却处理过程后硼的晶界偏聚特征。结果表明 ,在从 115 0℃以 2℃ / s冷速分别冷却到 110 0℃ ,10 0 0℃ ,90 0℃ ,80 0℃和 70 ... 用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研究了含硼 10× 10 - 6和 30× 10 - 6的 Fe- 40 % Ni合金在模拟冷却 -等温 -冷却处理过程后硼的晶界偏聚特征。结果表明 ,在从 115 0℃以 2℃ / s冷速分别冷却到 110 0℃ ,10 0 0℃ ,90 0℃ ,80 0℃和 70 0℃保温 2 min,然后再以 2℃ / s冷速冷却到 6 0 0℃水淬的冷却 -等温 -冷却过程中 ,硼在晶界会形成明显的偏聚 ,晶界偏聚量随等温温度的下降先有所减少后增加 ,最低值在 10 0 0℃左右出现。含硼 10× 10 - 6 合金在 80 0℃以上温度等温后冷到 6 0 0℃时 ,试样晶界偏聚包括连续硼偏聚带及一定量含硼析出相 ,其它试样沿晶硼偏聚带中硼主要以析出相形式存在。实验还观察到在晶内亚晶界上也有明显的硼偏聚存在 ,并在偏聚带两侧存在有贫硼区。在晶粒晶界与亚结构相交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等温-冷却处理 晶界偏聚 FeNi合金 铁镍合金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laws and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isothermal tensile fracture morphologies of high-strength boron steel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佳宁 宋燕利 +1 位作者 路珏 郭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191-1202,共12页
The fracture behaviour and morphologies of high-strength boron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t a constant strain rate of 0.1 s-1 based on isothermal tensile tests. Fracture mechanisms were also an... The fracture behaviour and morphologies of high-strength boron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t a constant strain rate of 0.1 s-1 based on isothermal tensile tests. Fracture mechanisms were also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CCT) curves. It is found that 1) fractures of the investigated steel at high temperatures are dimple fractures; 2) the deformation of high-strength boron steel at high temperatures accelerates diffusion transformations; thus, to obtain full martensite, a higher cooling rate is needed; and 3) the investigated steel has the best plasticity when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is 750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trength boron steel fracture morphology isothermal tensile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