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管隧道基础灌砂等比例圆形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郭靓 贺维国 范国刚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2期85-89,共5页
针对沉管隧道基础灌砂工艺过程中出现的的砂垫层物理力学性质难以确定、实际施工工艺参数以及材料选择主观性强,施工质量不易把控等问题,首先通过初步模型试验,获得不同砂料级配、不同砂水比对砂盘扩散速度、扩散半径和密实度的影响规... 针对沉管隧道基础灌砂工艺过程中出现的的砂垫层物理力学性质难以确定、实际施工工艺参数以及材料选择主观性强,施工质量不易把控等问题,首先通过初步模型试验,获得不同砂料级配、不同砂水比对砂盘扩散速度、扩散半径和密实度的影响规律。再采用与工程施工情况相同的设备和模型材料开展等比例灌砂试验模型,通过对砂盘密实度检测,验证了灌砂工艺的可靠性。通过佛山某隧道工程施工验证,灌砂压力控制在0.06~0.08 MPa之间,砂盘溢出管外2 m,砂盘堆积体高出管节底面0.3 m情况下,隧道底部砂盘基本密实,管节最终沉降满足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灌砂 模型试验 等比例 密实度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储备的边坡非等比例双安全系数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薛海斌 党发宁 +2 位作者 尹小涛 杨超 刘云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934,942,共7页
边坡的失稳过程是一个渐进性的累积破坏过程。在破坏过程中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c、内摩擦角?的发挥程度是不同的,对应的安全储备也就不同,那么基于强度储备的双安全系数确定及其基于双安全系数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就值得深入探讨。首先从岩... 边坡的失稳过程是一个渐进性的累积破坏过程。在破坏过程中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c、内摩擦角?的发挥程度是不同的,对应的安全储备也就不同,那么基于强度储备的双安全系数确定及其基于双安全系数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就值得深入探讨。首先从岩土材料的软化规律出发,在强度参数服从线性分布假定的基础上,推导了黏聚力折减系数和内摩擦角折减系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其次将此数学表达式引入到传统的Bishop条分法中,提出了非等比例双安全系数Bishop条分法;然后以强度参数对抗滑力的贡献为权重,提出了综合安全系数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此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双安全系数法确定双安全系数的盲目性,而且为双安全系数法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了新途径;最后结合算例通过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储备 应变软化 等比例双安全系数 综合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比例变压吸附法富集低浓度煤层气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永玲 刘应书 +2 位作者 杨雄 郭广栋 孟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4-809,共6页
在Coward爆炸三角形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低浓度煤层气(CH4浓度低于30%)吸附富集过程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采用常规的变压吸附方法,使用单一吸附剂富集低浓度煤层气,在吸附过程中CH4浓度会进入爆炸极限,存在安全隐患。基于安全性... 在Coward爆炸三角形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低浓度煤层气(CH4浓度低于30%)吸附富集过程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采用常规的变压吸附方法,使用单一吸附剂富集低浓度煤层气,在吸附过程中CH4浓度会进入爆炸极限,存在安全隐患。基于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安全的分离富集低浓度煤层气方法——等比例变压吸附法,采用活性炭和碳分子筛作为混合吸附剂,通过调节混合吸附剂中AC/CMS质量比,使低浓度煤层气中甲烷和氧气能按比例同时被吸附,确保整个吸附富集过程中吸附器内、排放气以及解吸气中的甲烷和氧气浓度都处于安全范围内,实现低浓度煤层气的安全有效吸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 煤层气 等比例变压吸附 混合吸附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激光干涉仪的等比例偏移定量准直装置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红光 路瑞军 +3 位作者 李青 李凌梅 李元耀 陈洁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1-803,共3页
设计一种用于激光干涉仪的等比例偏移定量调整的准直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精准定量、一次性实现光路准直。实验表明:对于校准坐标测量机单轴6 m的定位误差,利用该装置调整准直光路的方法只需要调整一次,所用时间小于2 min。
关键词 计量学 激光干涉仪 等比例偏移 定量准直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物质在等比例应变加载下的分散性失稳模式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刚 常晓林 +1 位作者 刘嘉英 周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81-186,共6页
由地下水引起的静力液化可能是边坡失稳的隐含机制之一,松砂在不排水剪切条件下可能发生静力液化,密实的颗粒集合体在特定的应变路径下也会出现相似的现象,即试样整体发生急剧的失稳,应力状态尚处于峰值强度线以内。该种失稳模式称为分... 由地下水引起的静力液化可能是边坡失稳的隐含机制之一,松砂在不排水剪切条件下可能发生静力液化,密实的颗粒集合体在特定的应变路径下也会出现相似的现象,即试样整体发生急剧的失稳,应力状态尚处于峰值强度线以内。该种失稳模式称为分散性失稳,是为了强调失稳模式中没有出现应变局部化或者剪切带。采用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由不规则形状颗粒组成的密实集合体在等比例应变加载路径下的力学特性。根据Hill的材料失稳理论,当试样的应力增量d?和应变增量d?对应的2阶功d2W为负时,试样即发生不可逆的整体失稳破坏。以根据不同等比例应变路径得到p?q曲线为界,在p?q平面内将试样的应力状态分为剪缩区、剪胀-稳定区和剪胀-非稳定区,连接不同围压下试样发生分散性失稳时的应力状态形成失稳线发现,峰值强度线高于临界状态线,临界状态线高于失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岩土材料 失稳模式 静力液化 连续离散耦合 等比例应变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比例偏移定量调整的光路准直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红光 路瑞军 +3 位作者 李凌梅 李青 陈洁 孙卓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2-84,共3页
激光干涉仪广泛应用于位移、角度、平面度、直线度、垂直度等领域的测量,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光路准直调整方法费时费力,无章可循全凭经验,耗费检测人员大部分精力。该文提出基于等比例偏移定量调整的准直光路方法,提高光路准直调整效率... 激光干涉仪广泛应用于位移、角度、平面度、直线度、垂直度等领域的测量,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光路准直调整方法费时费力,无章可循全凭经验,耗费检测人员大部分精力。该文提出基于等比例偏移定量调整的准直光路方法,提高光路准直调整效率,检测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精准定量、一次性的实现光路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仪 光路准直 精密测量 等比例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吹过程对等比例变压吸附法分离富集低浓度含氧煤层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永玲 刘应书 +2 位作者 杨雄 孟宇 张传钊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3-998,共6页
在Coward爆炸三角形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低浓度煤层气(甲烷浓度低于30%)吸附富集过程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安全分离富集低浓度煤层气的方法——等比例变压吸附(PPSA)法,并且通过实验研究了用PPSA法时增加反吹过程对低浓度煤层气吸... 在Coward爆炸三角形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低浓度煤层气(甲烷浓度低于30%)吸附富集过程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安全分离富集低浓度煤层气的方法——等比例变压吸附(PPSA)法,并且通过实验研究了用PPSA法时增加反吹过程对低浓度煤层气吸附富集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步骤中设置反吹过程有利于降低排放气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吹时间越长,排放气中甲烷和氧气体积分数越低,但会使解吸气即产品气中甲烷浓度降低。为了确保低浓度煤层气吸附富集过程的安全性,可以适当地对吸附塔进行反吹,降低排放气中氧气浓度,使之处于安全范围内。但是反吹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使解吸气中甲烷浓度降低过多,使产品气品质不满足后续设备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 含氧 煤层气 等比例变压吸附(PPSA) 反吹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比例惯容及其反共振隔振器
8
作者 张赣波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38,共6页
具有双端点性质的惯性元件被定义为“惯容”。对惯容概念进行梳理,从反共振隔振的实现途径出发指出其定义隐含双端点等比例运动的狭义性。以一个机械式和一个液压式双端点惯性元件示例,说明双端点惯性元件还包括非等比例运动的情形,据... 具有双端点性质的惯性元件被定义为“惯容”。对惯容概念进行梳理,从反共振隔振的实现途径出发指出其定义隐含双端点等比例运动的狭义性。以一个机械式和一个液压式双端点惯性元件示例,说明双端点惯性元件还包括非等比例运动的情形,据此提出“非等比例惯容”概念,拓展了惯容内涵。以非等比例惯容和弹性元件组合3型不同结构的反共振隔振器,推导阻抗矩阵,根据阻抗等效原则,建立非等比例惯容三元件型反共振隔振器的等效模型。结果表明,对于含非等比例惯容的反共振隔振器,其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反共振频率并不相同,输入端惯质的放大倍率都等于输入端运动耦合系数的平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等比例惯容 反共振 反共振隔振器 惯性放大 阻抗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比例缩比侵彻/贯穿相似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源 皮爱国 +2 位作者 杨荷 冯吉奎 黄风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72,共13页
高速侵彻弹体的弹载部件/关键元器件的生存性与可靠性考核是引战系统研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受原型试验的成本限制,利用缩比弹体搭载原型引信部件开展非等比例缩比试验研究是可行途径。针对传统等比例缩比方案无法满足弹体刚体过载... 高速侵彻弹体的弹载部件/关键元器件的生存性与可靠性考核是引战系统研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受原型试验的成本限制,利用缩比弹体搭载原型引信部件开展非等比例缩比试验研究是可行途径。针对传统等比例缩比方案无法满足弹体刚体过载相似性要求的情况,研究了非等比例缩比侵彻/贯穿相似规律,提出了非等比例缩比侵彻试验设计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侵彻半无限厚混凝土靶条件下,非等比例缩比弹刚体过载的脉宽、幅值均可实现与原型弹刚体过载一致的加载条件;贯穿多层薄靶的条件下,通过调节靶板布置及弹体初速等试验工况,合理设计缩比弹体结构,可使非等比例缩比试验的弹体刚体过载峰值和脉宽覆盖原型试验。通过缩比模型试验得到的刚体过载特性可以为弹体及引信部件抗过载防护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比例缩比 侵彻/贯穿 刚体过载 弹载引信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非等比例双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寇天 胡斌 +2 位作者 和大钊 毛元静 姚文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4-88,共5页
为了探究动态非等比例双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应用的可行性,基于ABAQUS软件,根据三维边坡渐进破坏的过程和强度参数在边坡中发挥作用程度的不同,通过动态非等比例的双强度折减法理论,将Mohr-Coulomb强度准则中的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 为了探究动态非等比例双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应用的可行性,基于ABAQUS软件,根据三维边坡渐进破坏的过程和强度参数在边坡中发挥作用程度的不同,通过动态非等比例的双强度折减法理论,将Mohr-Coulomb强度准则中的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转换为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中的屈服强度σ与内摩擦角β;并利用最短路径理论确定边坡的综合稳定性系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基于D-P强度准则的动态非等比例的双强度折减法能够更合理地反映三维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及其强度参数的发挥程度;所得到的边坡稳定性系数与以M-C准则计算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且得到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边坡的位移均小于传统强度折减法的模拟结果,具有更高的安全储备。该方法收敛快速,在三维边坡的稳定性计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强度折减 等比例 DP强度准则 ABAQUS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比例蓄水的长江中上游三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策略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小聪 丁毅 李书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1,共4页
为更好地实现长江流域水库群汛期防洪联合调度,发挥水库群的综合调度效益,研究了三峡、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汛期联合防洪调度策略。以减少枝城和城陵矶控制站的超额洪量为目标,在分析"同步拦蓄"调度策略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提出... 为更好地实现长江流域水库群汛期防洪联合调度,发挥水库群的综合调度效益,研究了三峡、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汛期联合防洪调度策略。以减少枝城和城陵矶控制站的超额洪量为目标,在分析"同步拦蓄"调度策略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比例蓄水"的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策略,并采用长江流域百年一遇设计洪水对两种调度策略进行模拟调度比较。结果表明,"等比例蓄水"的调度方式具有更高的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调度 等比例蓄水 水库群调度 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参数非等比例相关折减的边坡下滑推力求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亚军 王东英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45-49,共5页
现有求解边坡下滑推力的方法未考虑材料强度的弱化规律问题,为了弥补不平衡推力法求解边坡下滑推力时同比折减强度参数的不足,基于强度参数分布服从线性衰减规律的假定,采用强度参数非等比例相关联折减法求解边坡的下滑推力,并以强度参... 现有求解边坡下滑推力的方法未考虑材料强度的弱化规律问题,为了弥补不平衡推力法求解边坡下滑推力时同比折减强度参数的不足,基于强度参数分布服从线性衰减规律的假定,采用强度参数非等比例相关联折减法求解边坡的下滑推力,并以强度参数对抗滑力的贡献为权重求解综合安全系数,最后通过简单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符合边坡岩土体应变软化的真实情况,能够较为合理反映边坡岩土体下滑推力分布的规律,为下滑推力求解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同比折减法 等比例相关联折减法 下滑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顶管底幕法的等比例试验
13
作者 张弛 袁一翔 +5 位作者 李炎龙 周东荣 胡建 王建 朱小东 王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1-137,共7页
针对“长江口二号”曲线顶管底幕工法开展等比例试验,试验过程包括端板下放和管节推进两个主要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曲线顶管底幕法可适用于沉船整体打捞;端板采用搅吸泵破除铁板砂的方法效率较低,后续应更换更高效的方式;3根管节中推进... 针对“长江口二号”曲线顶管底幕工法开展等比例试验,试验过程包括端板下放和管节推进两个主要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曲线顶管底幕法可适用于沉船整体打捞;端板采用搅吸泵破除铁板砂的方法效率较低,后续应更换更高效的方式;3根管节中推进最大推力为2.2 MN,最大扭矩为28 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船 曲线顶管 整体打捞 等比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破片冲击机身的非等比例相似模型研究
14
作者 康煌 王舒 +3 位作者 闫文敏 崔海林 郭香华 张庆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94,共13页
为降低机身结构抗冲击性能的实验成本,利用相似理论建立机身的非等比例缩放模型,开展模型实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量纲分析的方法,建立Johnson-Cook线性应变率函数的修正关系;鉴于生产制造技术的限制,考虑扭曲厚度的非等比例机身模... 为降低机身结构抗冲击性能的实验成本,利用相似理论建立机身的非等比例缩放模型,开展模型实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量纲分析的方法,建立Johnson-Cook线性应变率函数的修正关系;鉴于生产制造技术的限制,考虑扭曲厚度的非等比例机身模型对相似性行为的影响,采用指数函数法建立了非等比例模型的相似修正关系。通过对比实验中破片冲击过程的变形形态、靶板的应变时间历程曲线和最终变形轮廓,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此外,分析了破片偏航姿态、机身材料、厚度和质量等因素对机身结构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150 m/s的冲击速度下,破片冲击角度90º和着靶角度180º是最严苛的冲击条件。综合多种因素,分析认为3.5 mm厚的钛合金为机身结构的最佳选择,并以此作为全尺寸原型验证相似模型;另外,提出了一种可以快速获取缩比模型的设计方法。(2)应变率效应对轮胎破片冲击机身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等比例缩放模型与原型结果吻合较好。(3)厚度扭曲的非等比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原型结构的变形行为;虽然,在时间尺度上,模型与原型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在空间尺度上,非等比例相似模型能够有效地修正扭曲厚度造成中心最大挠度的预测误差,修正后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1%,这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机身结构的相似模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身结构 相似方法 等比例模型 结构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非等比例点阵字库的开发
15
作者 沈康年 《印刷杂志》 2010年第8期55-59,共5页
数字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数字阅读终端的发展,资讯和出版内容的传播会越来越多地依靠数字阅读终端,而不仅仅限于纸媒体。为了使新型数字阅读终端上的文字更清晰、字形更优美、版面更活泼、阅读效果更佳,开发新型汉字点阵字库面临着挑... 数字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数字阅读终端的发展,资讯和出版内容的传播会越来越多地依靠数字阅读终端,而不仅仅限于纸媒体。为了使新型数字阅读终端上的文字更清晰、字形更优美、版面更活泼、阅读效果更佳,开发新型汉字点阵字库面临着挑战和商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新型点阵字库 等比例 开发 数字阅读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的稻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积累特征
16
作者 刘华 彭复细 +5 位作者 陈俊 林娇 周玉安 Nader Saad 张振华 夏银行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29-35,共7页
为了探明不同有机肥等比例替代化肥下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积累特征,依托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以不施氮肥(CK)和施用化肥氮(NPK)为对照,检测分析了猪粪(PM)、商品有机肥(OM)和早稻紫云英+晚稻水稻秸秆(RMS)替代20%化肥氮处理下土壤有机氮组分... 为了探明不同有机肥等比例替代化肥下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积累特征,依托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以不施氮肥(CK)和施用化肥氮(NPK)为对照,检测分析了猪粪(PM)、商品有机肥(OM)和早稻紫云英+晚稻水稻秸秆(RMS)替代20%化肥氮处理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结果表明:全氮和有机氮组分含量在NPK和CK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与NPK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各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了5.2%~8.5%,尤其是PM处理;且3种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糖氮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0%~18.8%、10.8%~18.5%和16.7%~31.1%,其占全氮比例分别提高了4.4%~11.1%、2.1%~12.6%和7.5%~24.5%,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含量,尤其是RMS处理;其原因可能是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增强了氮转化相关酶活性,促进了难分解有机氮组分向易分解有机氮组分的转化。综上,有机肥等比例替代化肥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氮素积累和供应,其中猪粪更有利于氮素积累,秸秆更有利于增强氮素供应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比例替代 有机氮组分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性 稻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折减系数法的重力坝抗滑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秀琴 傅小孙 王会学 《陕西水利》 2024年第1期20-21,33,共3页
鉴于岩土体失稳破坏过程中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采用同一折减系数并不能真实反映出重力坝滑动直至失稳的破坏过程。以我国西南某重力坝为研究对象建立坝体-地基三维仿真模型,基于对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采用不同折减系数的... 鉴于岩土体失稳破坏过程中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采用同一折减系数并不能真实反映出重力坝滑动直至失稳的破坏过程。以我国西南某重力坝为研究对象建立坝体-地基三维仿真模型,基于对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采用不同折减系数的双折减系数法研究该重力坝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等比例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夸大了重力坝的抗滑安全裕度;采用双折减系数法分析重力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是可行的,且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重力坝在滑动失稳过程中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各自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双折减系数法 等比例强度折减法 抗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信息下目标威胁等级判断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志强 钱建刚 周志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针对目前威胁等级判断模型在目标属性值缺失时不能进行有效判断的问题,提出利用已知数据来等比例替代未知数据的方法,并且依据模糊识别算法建立威胁判断模型。此外,分析了影响空中目标威胁判断的指标,结合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关键词 威胁等级 不完全信息 等比例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折减系数的强度折减法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袁维 李小春 +3 位作者 王伟 白冰 王奇智 陈祥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2-2230,共9页
传统的强度折减法采用相同的折减系数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折减,边坡达到临界状态时的折减系数就是边坡的安全系数,此单一折减系数的折减方法被定义为等比例折减。对于一个边坡几何构型和岩体重度确定的边坡而言,使边坡处于临界状态... 传统的强度折减法采用相同的折减系数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折减,边坡达到临界状态时的折减系数就是边坡的安全系数,此单一折减系数的折减方法被定义为等比例折减。对于一个边坡几何构型和岩体重度确定的边坡而言,使边坡处于临界状态的黏聚力和摩擦系数组合并不惟一,等比例强度折减法所得到边坡临界状态的黏聚力和摩擦系数只是其中可能的一种潜在组合,因此,其只是众多寻找临界状态方法中的一种折减形式,并不一定就是最优的折减方式。基于以上认识,首先建立不同边坡形状、不同岩体重度条件下临界状态边坡的c-tanφ曲线,假设岩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衰减破坏的过程中应沿着距离c-tanφ临界曲线最短的路径折减,进而建立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配套折减原则,提出了一种双参数强度折减法。最后,通过3个算例比较了等比例强度折减法与双参数强度折减法的差异,结果表明,等比例强度折减法和双参数强度折减法得到的边坡临界状态并不相同,后者得到的临界滑动面范围要比前者得到的滑动面范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折减法 双折减系数 等比例折减 安全系数 c-tan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转动特性对颗粒材料分散性失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嘉英 马刚 +1 位作者 周伟 常晓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2-1480,共9页
对于岩土类的颗粒材料,在特定的应变加载路径下会发生非局部化的失稳现象,此时应力状态处于Mohr-Coulomb屈服面内,试样整体急剧失稳。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研究抗转动特性对颗粒材料在等比例应变加载路径下宏、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模拟... 对于岩土类的颗粒材料,在特定的应变加载路径下会发生非局部化的失稳现象,此时应力状态处于Mohr-Coulomb屈服面内,试样整体急剧失稳。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研究抗转动特性对颗粒材料在等比例应变加载路径下宏、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模拟发现,较为松散的试样更易发生分散性失稳,此时颗粒集合体的应力-应变状态满足Hill材料失稳准则。采用考虑颗粒转动的接触模型进行离散元模拟,通过改变颗粒间接触的转动摩擦系数,从宏观和细观层面分析等比例应变加载路径中颗粒材料的稳定性。颗粒抗转动能力的增强可以降低材料发生分散性失稳的可能性,随着转动摩擦系数的增加,应力路径由应变软化逐渐转为应变硬化,原本会发生分散性失稳的松散颗粒集合体表现出与密实颗粒集合体相似的宏观力学特性;颗粒集合体的内部结构表现出相应的细观作用机制,转动摩擦系数的增加有效地抑制了颗粒转动,虽然降低了颗粒体系的配位数,但增加了颗粒之间的接触力,增强了颗粒体系力链结构的稳定性和各向异性,形成稳定的结构持续抵抗外荷载的施加,从而试样整体不会形成松散的接触状态而失去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抗转动特性 分散性失稳 等比例应变加载 细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