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磁低点位移与地磁场等效电流体系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陈化然
杜爱民
+9 位作者
王亚丽
杨冬梅
张素琴
李琪
赵旭东
刘晓灿
朱荣
何宇飞
马君钊
王建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7,117,共9页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的方法,反演得到了1997年11月8日玛尼地震和1998年1月10日张北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象,并分析研究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外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震"...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的方法,反演得到了1997年11月8日玛尼地震和1998年1月10日张北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象,并分析研究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外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震"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地磁台站的加密建设,势必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地磁场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特征,更有利于地震预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磁低点位移地磁
内外源场
Sq
等效电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磁内、外源场分离及其强震前内、外源电流体系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建国
刘晓灿
+2 位作者
唐庭梅
马新欣
袁亚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0,共4页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方法,反演1997年11月8日玛尼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外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震"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方法,反演1997年11月8日玛尼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外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震"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内外源场分离
地磁低点位移
Sq
等效电流体系
演化图像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q内外源电流体系中国地区变化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晓灿
陈化然
+5 位作者
赵旭东
于培青
杨军
王秋军
罗开奇
胡秀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789-3794,共6页
利用球冠谐分析法对2009年我国35个绝对观测地磁台站的Sq太阳静日变化进行内外源场分离,反演得到三个劳埃德季节(冬季D,分点E,夏季J)相应的内、外源等效电流体系,结果表明Sq外源电流体系在该区域D、E、J三个季节的电流涡中心强度分别为5...
利用球冠谐分析法对2009年我国35个绝对观测地磁台站的Sq太阳静日变化进行内外源场分离,反演得到三个劳埃德季节(冬季D,分点E,夏季J)相应的内、外源等效电流体系,结果表明Sq外源电流体系在该区域D、E、J三个季节的电流涡中心强度分别为56.2kA、137.7kA、137.9kA,电流涡中心位置的地方时由冬季的1124LT前移至夏季的约1030LT;Sq内源电流体系在该区域D、E、J三个季节的电流涡中心强度分别为21.1kA、63.4kA、72.7kA,电流涡中心位置的地方时由冬季的1100LT前移至夏季的约1000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q内外源
等效电流体系
球冠谐分析法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地磁低点位移成因的一种可能机制
被引量:
5
4
作者
潘晖
张建国
+1 位作者
杨冬梅
李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7,共5页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的方法,反演1998-01-10张北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内、外源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之间存在...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的方法,反演1998-01-10张北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内、外源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之间存在着同步异常变化的内在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低点位移
地磁内
外源场
Sq
等效电流体系
同步异常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东部地区地磁台站链S_q(H)的季节变化
5
作者
高玉芬
周耕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9-165,225,共7页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沿120°E经度线附近纬度均匀分布的十个地磁台站地磁静日变化水平分量的资料和主分量分析法,给出了详尽的S_q(H)季节变化随纬度分布的剖面及S_q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视焦点纬度.分析表明,S_q(H)中Φ_z的变化,主要由...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沿120°E经度线附近纬度均匀分布的十个地磁台站地磁静日变化水平分量的资料和主分量分析法,给出了详尽的S_q(H)季节变化随纬度分布的剖面及S_q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视焦点纬度.分析表明,S_q(H)中Φ_z的变化,主要由于电离层中等效电流体系对称轴偏离地磁轴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日变化
等效电流体系
地磁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中低纬度地区S_q焦点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熊先宝
钱家栋
徐文耀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12-22,共11页
本文利用1988年3月—1989年3月几次大的太阳活动期间我国9个台站的地磁资料,采用无穷大平板电流的等效电流体系方法,分析了我国中低纬度地区S_q焦点位置的变化特征,并对照K_p、D_(st)、A_p等指数给出了S_q焦点位置变化的合理解释。结果...
本文利用1988年3月—1989年3月几次大的太阳活动期间我国9个台站的地磁资料,采用无穷大平板电流的等效电流体系方法,分析了我国中低纬度地区S_q焦点位置的变化特征,并对照K_p、D_(st)、A_p等指数给出了S_q焦点位置变化的合理解释。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K_p指数段S_q焦点有不同的规律性。当K_p<4时,随着K_p指数增大,S_q焦点向高纬方向移动;当K_p在4和6之间时,随着K_p指数增大,S_q焦点向低纬方向移动;当K_q>6时,S_q焦点模糊不清。(2)S_q焦点纬度方向上的变化主要由环电流引起,而S_q焦点经度方向上的变化主要由行星际磁场扇形效应影响引起。本文最后还给出了一种新的S_q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q焦点
等效电流体系
地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磁低点位移与地磁场等效电流体系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陈化然
杜爱民
王亚丽
杨冬梅
张素琴
李琪
赵旭东
刘晓灿
朱荣
何宇飞
马君钊
王建国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天津市地震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7,117,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卫星电磁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研究”(2008BAC35B01)
国家科技支撑子专题“变化磁场动态演化特征与磁场突变分界线及其与地震关系研究”(2006BAC01B02-04-02)
+3 种基金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离层中地震异常信息的研究”课题
国家地震网络计算应用系统课题的“地磁日变场时空变化模型及动态显示研究”专题
国家地震行业专项“地磁场动态分布计算”(200708043)资助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著09AC1002
文摘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的方法,反演得到了1997年11月8日玛尼地震和1998年1月10日张北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象,并分析研究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外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震"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地磁台站的加密建设,势必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地磁场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特征,更有利于地震预测的研究.
关键词
地震
地磁低点位移地磁
内外源场
Sq
等效电流体系
Keywords
earthquake
geomagnetic lowest shift
interior and exterior geomagnetic field
Sq equivalent current
分类号
P315.721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磁内、外源场分离及其强震前内、外源电流体系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建国
刘晓灿
唐庭梅
马新欣
袁亚红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邯郸中心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山东省地震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0,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8BAC35B0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058904)
文摘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方法,反演1997年11月8日玛尼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外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震"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地磁内外源场分离
地磁低点位移
Sq
等效电流体系
演化图像
地震预测
Keywords
separation of interior and exterior of geomagnetic field
geomagnetic lowest shift
Sq equivalent current
system
evolution images
earthquake prediction
分类号
P315.721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q内外源电流体系中国地区变化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晓灿
陈化然
赵旭东
于培青
杨军
王秋军
罗开奇
胡秀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福建省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石家庄经济学院
福建省地震局泉州基准地震台
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789-3794,共6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12B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4121)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4YQ100817)资助
文摘
利用球冠谐分析法对2009年我国35个绝对观测地磁台站的Sq太阳静日变化进行内外源场分离,反演得到三个劳埃德季节(冬季D,分点E,夏季J)相应的内、外源等效电流体系,结果表明Sq外源电流体系在该区域D、E、J三个季节的电流涡中心强度分别为56.2kA、137.7kA、137.9kA,电流涡中心位置的地方时由冬季的1124LT前移至夏季的约1030LT;Sq内源电流体系在该区域D、E、J三个季节的电流涡中心强度分别为21.1kA、63.4kA、72.7kA,电流涡中心位置的地方时由冬季的1100LT前移至夏季的约1000LT.
关键词
Sq内外源
等效电流体系
球冠谐分析法
季节变化
Keywords
Sq variations inner and external sources
Equivalent electric current system
Sphericalcap harmonic analyzing
Seasonal variation
分类号
P318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地磁低点位移成因的一种可能机制
被引量:
5
4
作者
潘晖
张建国
杨冬梅
李美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079
41204121)
+1 种基金
河北省地震局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冀震函[2010-6])
中国地震局"华北地区强震强化监视跟踪"项目
文摘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的方法,反演1998-01-10张北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内、外源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之间存在着同步异常变化的内在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地磁低点位移
地磁内
外源场
Sq
等效电流体系
同步异常
地震预测
Keywords
geomagnetic lowest shift
separation of Interior and exterior of geomagnetic field
synchronous abnormity
earthquake predict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部地区地磁台站链S_q(H)的季节变化
5
作者
高玉芬
周耕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9-165,225,共7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文摘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沿120°E经度线附近纬度均匀分布的十个地磁台站地磁静日变化水平分量的资料和主分量分析法,给出了详尽的S_q(H)季节变化随纬度分布的剖面及S_q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视焦点纬度.分析表明,S_q(H)中Φ_z的变化,主要由于电离层中等效电流体系对称轴偏离地磁轴引起的.
关键词
静日变化
等效电流体系
地磁台
分类号
P318.5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中低纬度地区S_q焦点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熊先宝
钱家栋
徐文耀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12-22,共11页
文摘
本文利用1988年3月—1989年3月几次大的太阳活动期间我国9个台站的地磁资料,采用无穷大平板电流的等效电流体系方法,分析了我国中低纬度地区S_q焦点位置的变化特征,并对照K_p、D_(st)、A_p等指数给出了S_q焦点位置变化的合理解释。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K_p指数段S_q焦点有不同的规律性。当K_p<4时,随着K_p指数增大,S_q焦点向高纬方向移动;当K_p在4和6之间时,随着K_p指数增大,S_q焦点向低纬方向移动;当K_q>6时,S_q焦点模糊不清。(2)S_q焦点纬度方向上的变化主要由环电流引起,而S_q焦点经度方向上的变化主要由行星际磁场扇形效应影响引起。本文最后还给出了一种新的S_q指数。
关键词
Sq焦点
等效电流体系
地磁场
Keywords
SqFocns
Equivalent Ionosphere Current System
IMF Sector Structure
分类号
P318.2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磁低点位移与地磁场等效电流体系关系的初步研究
陈化然
杜爱民
王亚丽
杨冬梅
张素琴
李琪
赵旭东
刘晓灿
朱荣
何宇飞
马君钊
王建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磁内、外源场分离及其强震前内、外源电流体系的演化特征
张建国
刘晓灿
唐庭梅
马新欣
袁亚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q内外源电流体系中国地区变化特征
刘晓灿
陈化然
赵旭东
于培青
杨军
王秋军
罗开奇
胡秀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震地磁低点位移成因的一种可能机制
潘晖
张建国
杨冬梅
李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东部地区地磁台站链S_q(H)的季节变化
高玉芬
周耕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国中低纬度地区S_q焦点的分析与研究
熊先宝
钱家栋
徐文耀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