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变化与矫治等效球镜度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冰冰 刘汉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76-2277,共2页
目的:研究LASIK术矫治1.00D的等效球镜度数时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发生的变化。方法:以角膜地形图所测得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值)为标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变化量ΔK=K术前-K术后,按矫治等效球镜度数(SE矫治)将患者分成低、中度近视(SE矫治≤... 目的:研究LASIK术矫治1.00D的等效球镜度数时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发生的变化。方法:以角膜地形图所测得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值)为标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变化量ΔK=K术前-K术后,按矫治等效球镜度数(SE矫治)将患者分成低、中度近视(SE矫治≤-6.00D)及高度近视(SE矫治>-6.00D)两组,计算ΔK/SE矫治,并与由经验公式推导出的0.8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矫治1.00D的等效球镜度数时,总体研究对象:低、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分别变化0.89±0.24D,0.94±0.28D和0.83±0.18D;切削的角膜组织分别为11.46±0.76μm,11.87±0.65μm和11.08±0.65μm;角膜的切削量与矫治等效球镜度数呈负相关关系。结论:LASIK术后低、中度近视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变化大于高度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角膜前表面屈光力 矫治等效球镜度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离焦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进展控制效果及视力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周海涛 佐明龙 +4 位作者 郎佳 沈婷 吕晓艳 张军辉 王媛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探讨周边离焦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OK镜)对儿童近视进展控制效果及视力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01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眼科首次诊断为近视的患儿237例,根据不同矫正方式分为:周边离焦框架眼镜组105例... 目的:探讨周边离焦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OK镜)对儿童近视进展控制效果及视力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01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眼科首次诊断为近视的患儿237例,根据不同矫正方式分为:周边离焦框架眼镜组105例105眼,OK镜组132例132眼(所有入组儿童眼部参数均选取右眼数据纳入统计)。使用中小学生视力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近视患儿进行随访调查,并记录首次就诊及随访1 a时儿童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数、眼轴(AL)数据。结果:戴镜1 a后,两组患儿等效球镜度数及AL均增长,但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周边离焦框架眼镜组患儿等效球镜度数变化量和AL变化量大于OK组(均P=0.001)。戴镜1 a后,两组患儿在中小学生视力相关生存质量量表问卷中,周边离焦框架眼镜组情感维度得分高于OK镜组(P<0.05)。OK镜组患儿情感维度得分变化量大于周边离焦框架眼镜组(P<0.05)。结论:OK镜控制儿童近视进展效果优于周边离焦框架眼镜。两种矫正方式均可显著提升近视患儿视力相关生存质量,OK镜在改善儿童视力相关生存质量量表情感维度上优于周边离焦框架眼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 周边离焦框架眼 眼轴 等效球镜度数 视力相关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与轴率比预测3-14岁儿童屈光状态效率的比较
3
作者 王丽娜 闫春妮 +2 位作者 梁甜 吕文超 宋金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75-1981,共7页
目的:研究Dem、轴率比与3-14岁儿童屈光状态的关系,比较Dem、轴率比预测近视的效率,探寻定量预测儿童屈光状态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03/2022-12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的3-14岁儿童共519例519眼(均取右眼数... 目的:研究Dem、轴率比与3-14岁儿童屈光状态的关系,比较Dem、轴率比预测近视的效率,探寻定量预测儿童屈光状态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03/2022-12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的3-14岁儿童共519例519眼(均取右眼数据)。于睫状肌麻痹验光前采集眼球生物测量数据,记录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值)、Dem、睫状肌麻痹后等效球镜度数(SER)等,SER≤-0.50 D判断为近视。结果:3-14岁儿童SER与Dem呈正相关(r=0.88,P<0.01),与AL/CR比值呈负相关(r=-0.87,P<0.01)。Dem、AL/CR截点分别为20.40 D、3.02,当Dem≤20.40 D或AL/CR≥3.02时可判断为近视。Dem每减小1 D,SER减小0.57 D,AL/CR每增加0.06,SER减小1.00 D。ROC曲线下面积(AUC)Dem(0.958)>AL/CR(0.940)。结论:3-14岁儿童SER与Dem呈正相关,与AL/CR呈负相关,预判近视的效率Dem优于AL/CR。眼球生物测量仪可直接提供Dem,且Dem与SER量效关系更便于计算,用于预测儿童SER更为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球镜度数 眼轴长度 轴率比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CTA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谭亮章 田芳 张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方法应用OCTA对2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的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扫描,受试者按双眼眼轴相...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方法应用OCTA对2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的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扫描,受试者按双眼眼轴相对长度分为两组,眼轴较长眼进入长眼轴组,另一眼则进入对侧眼组,对比两组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情况。结果在20例成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中,黄斑区整体浅层视网膜的血液密度长眼轴组为47.04%±3.10%,明显高于对侧眼组的44.12%±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等效球镜度数与黄斑区整体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及浅层旁黄斑中心凹血流密度均呈负相关(r=-0.18、-0.21,P=0.021、0.015)。两组所有深层视网膜的黄斑区血流密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长眼轴组和对侧眼组的黄斑区脉络膜血流灌注面积分别为(1.94±0.17)mm2和(1.90±0.19)mm2,两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分别为(0.27±0.07)mm2和(0.28±0.07)m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中,长眼轴眼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明显高于对侧眼;等效球镜度数与整体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和浅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近视性屈光参差 血流密度 等效球镜度数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L Master与A超测量硅油眼眼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铀 龚凌 姜德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343-2345,共3页
目的:比较评估A超及IOL Master在硅油眼患者眼轴长度测量的精确性,探讨IOL Master在硅油眼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2-06/12间收治的硅油眼白内障手术患者30例30眼,分别用接触式A超及IOL Master测量术前、... 目的:比较评估A超及IOL Master在硅油眼患者眼轴长度测量的精确性,探讨IOL Master在硅油眼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2-06/12间收治的硅油眼白内障手术患者30例30眼,分别用接触式A超及IOL Master测量术前、术后眼轴长度比较两者之间差异。并将术前IOL Master测量自动获取IOL度数后预估患眼屈光状态与术后1mo复查患者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超与术前IOL Master测量眼轴有显著性差异,使用IOL Master测量术前、术后眼轴无显著差异,术后使用A超及IOL Master测量眼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采用IOL Master术前测量眼轴所得人工晶状体度数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屈光状态与术前预估无明显差异。结论:IOL Master测量眼轴较A超有明显优越性,但对于某些不能使用IOL Master测量的病例仍需结合A超等其他测量方法辅助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 Master A超 硅油眼 眼轴 等效球镜度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