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摩擦单摆支座等效摩擦系数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强 张银喜 +2 位作者 孔令俊 陈彦北 姜其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对摩擦单摆支座的主要参数等效摩擦系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为桥梁结构的减隔震设计提供了参考。数值仿真包括等效摩擦系数与滑动面和转动面的摩擦系数、竖向承载力及加载频率三者关系的研究,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结果... 对摩擦单摆支座的主要参数等效摩擦系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为桥梁结构的减隔震设计提供了参考。数值仿真包括等效摩擦系数与滑动面和转动面的摩擦系数、竖向承载力及加载频率三者关系的研究,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当滑动面与转动面的摩擦系数为不同取值时,支座等效摩擦系数的模拟值略大于理论值,初步验证了支座等效摩擦系数理论公式的正确性;通过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等效摩擦系数 数值仿真 试验研究 摩擦单摆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球面减隔震支座等效摩擦系数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伟强 曹志峰 +2 位作者 陈彦北 卜继玲 陈忠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6,共4页
对双球面减隔震支座的主要参数等效摩擦系数进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为桥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试验研究包括在竖向承载力和加载频率不同时等效摩擦系数的对比分析,并分析支座等效刚度、等效黏滞阻尼比及滞... 对双球面减隔震支座的主要参数等效摩擦系数进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为桥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试验研究包括在竖向承载力和加载频率不同时等效摩擦系数的对比分析,并分析支座等效刚度、等效黏滞阻尼比及滞回曲线。结果表明:支座滞回曲线的试验值与模拟值、理论分析结果基本接近,验证了支座的等效摩擦系数理论公式的正确性;支座主要设计基本参数及等效摩擦系数的模拟值及试验值与理论值基本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支座的等效摩擦系数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面 减隔震支座 数值模拟 等效摩擦系数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环过程的等效摩擦系数
3
作者 乔沙林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从符合轧环特点的变形区参数计算和力分析出发,引入了完全由过程参数表达的等效摩擦系数的概念和计算式,并分析了过程参数对等效摩擦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主轧辊轧制力短与芯辊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其结果可用于轧环的力能... 从符合轧环特点的变形区参数计算和力分析出发,引入了完全由过程参数表达的等效摩擦系数的概念和计算式,并分析了过程参数对等效摩擦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主轧辊轧制力短与芯辊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其结果可用于轧环的力能参数的分析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环 变形区 等效摩擦系数 轧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激光熔覆及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杰 顾佳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4,148,共6页
针对传统烧结压制成型的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率过高和摩擦层粘结稳定性不足而引起的脱落等问题,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制造方法,选取Laserline LDF 6000-100半导体激光器,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熔覆层进行制备。对制备的摩擦片进行了SEM测试... 针对传统烧结压制成型的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率过高和摩擦层粘结稳定性不足而引起的脱落等问题,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制造方法,选取Laserline LDF 6000-100半导体激光器,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熔覆层进行制备。对制备的摩擦片进行了SEM测试与分析,并应用MM-3000型性能试验机进行摩擦性能和磨损试验测试,研究了经激光熔覆工艺制备的湿式离合器在典型工况条件下的摩擦特性。结果表明:经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摩擦层组织致密、无明显裂纹缺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相较于烧结压制工艺摩擦片磨损率降低了59.76%;不同接合压力下的最大滑摩功均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摩擦转矩在离合器完全结合后能迅速达到最大值,此时等效摩擦系数也相应达到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摩擦特性 等效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拔型摩擦摆支座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伟强 曹志峰 +1 位作者 卜继玲 程海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41,共4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抗拔型摩擦摆支座,并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滞回模型,试验内容包括测试支座的水平力学特性和竖向力学特性。研究了竖向承载力、加载频率对滞回阻尼耗能的影响,验证了支座的竖向抗拉拔特性。结果表明:抗... 开发了一种新型抗拔型摩擦摆支座,并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滞回模型,试验内容包括测试支座的水平力学特性和竖向力学特性。研究了竖向承载力、加载频率对滞回阻尼耗能的影响,验证了支座的竖向抗拉拔特性。结果表明:抗拔型摩擦摆支座的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支座力学模型的合理性;该支座具有良好的滞回阻尼耗能功能和竖向阻尼耗能功能,同时实现了竖向抗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 摩擦摆支座 滞回模型 力学性能 等效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摩擦摆支座设计验证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忠海 桂长忍 +3 位作者 赵前进 宁响亮 夏俊勇 彭泓龙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38,49,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十字摩擦摆支座结构,其位移由2个十字交叉方向的滑移拟合而成,给出了其水平屈后刚度的计算式并对其等效摩擦系数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建模、有限元分析及实体试验,验证了该结构的可行性,且能达到双球面摩擦摆支座...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十字摩擦摆支座结构,其位移由2个十字交叉方向的滑移拟合而成,给出了其水平屈后刚度的计算式并对其等效摩擦系数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建模、有限元分析及实体试验,验证了该结构的可行性,且能达到双球面摩擦摆支座的性能。在不同方向可以十分便捷地设计成不同的位移与水平屈后刚度,尤其适用于连续梁长大桥等纵横向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工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减隔振 十字摩擦摆支座 有限元分析 等效摩擦系数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牵引机器人摩擦块—井壁接触性能分析
7
作者 何超 徐文 +2 位作者 李枝林 赵建国 王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01,共6页
钻井牵引机器人的牵引力主要来源于支撑机构摩擦块与岩石井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牵引力与等效摩擦系数是机器人力学特性分析和结构设计的关键。基于此,文章建立了摩擦块与井壁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摩擦块牙齿轮廓尺寸、数量、正压力、嵌... 钻井牵引机器人的牵引力主要来源于支撑机构摩擦块与岩石井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牵引力与等效摩擦系数是机器人力学特性分析和结构设计的关键。基于此,文章建立了摩擦块与井壁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摩擦块牙齿轮廓尺寸、数量、正压力、嵌入深度等对当量摩擦系数、牵引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压力和齿前角是影响摩擦块当量摩擦系数的主要参数,也是影响钻井牵引机器人是否能稳定抓靠井壁的主要因素;当摩擦块牙齿齿前角35°、齿后角60°、齿斜角30°、嵌入深度2.5~3.0 mm时,单个摩擦块可提供的轴向牵引力约30 000 N,则钻井牵引机器人三个摩擦块可提供牵引力约90 000 N。该研究成果可为钻井牵引支撑机构力学特性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牵引机器人 支撑机构 接触分析 等效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特大滑坡成灾类型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高杨 贺凯 +4 位作者 李壮 高浩源 卫童瑶 邢爱国 李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3,共10页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位于上扬子地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特有的强烈褶皱地貌形态,特大型滑坡灾害频发。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讨论了岩溶山区典型滑坡后破坏的成灾模式和形成条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岩溶山区...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位于上扬子地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特有的强烈褶皱地貌形态,特大型滑坡灾害频发。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讨论了岩溶山区典型滑坡后破坏的成灾模式和形成条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普遍呈现上陡下缓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特征,岩溶地貌和溶蚀岩体结构加剧了滑坡后破坏的成灾规模;(2)研究区的滑坡成灾模式主要分为岩质崩塌、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和高位远程滑坡-泥石流三种类型;(3)岩质崩塌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小于50 m,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大于0.6,堆积体破碎比在5~20之间;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在50~200 m之间,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在0.33~0.60之间,堆积体破碎比在20~100之间;高位远程滑坡-泥石流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大于200 m,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小于0.33,堆积体破碎比区间大于100;(4)西南岩溶山区的“高位滑坡”剪出口高差通常大于50 m,具有高速远程运动特征,运动过程中具有冲击铲刮、破碎解体、气垫和流化四种动力学效应。滑坡后破坏成灾模式的提出,可以为滑坡运动动力学机理和成灾反演预测研究提供重要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滑坡 成灾模式 等效摩擦系数 动力学效应 西南岩溶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检验2008年汶川地震对后续地震的触发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盛书中 万永革 +5 位作者 徐锡伟 程佳 杨宜海 蒋长胜 胡晓辉 杨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88-4603,共16页
2008年汶川M S8.0强震过去已十几年,这期间,震源区发生了大量的余震,震源周边地区发生了多次中强震.本研究利用大量震源机制解资料系统地研究汶川地震对其周边中强震及其余震触发作用,并将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获得... 2008年汶川M S8.0强震过去已十几年,这期间,震源区发生了大量的余震,震源周边地区发生了多次中强震.本研究利用大量震源机制解资料系统地研究汶川地震对其周边中强震及其余震触发作用,并将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汶川地震对其周边发生的中强震存在一定的触发作用;(2)当等效摩擦系数为0.4时,由三种震源破裂模型获得的余震触发率均为65%左右(以0.01 MPa为阈值);(3)随着等效摩擦系数的增大,余震震源机制解节面上ΔCFS为正的地震数增多,反映主震触发作用增强,这与等效摩擦系数增大地震难以发生并不矛盾,而是反映等效摩擦系数增大时,断层面上正应力对ΔCFS的贡献增大,同时表明在分析库仑应力触发作用时,合理选取等效摩擦系数是至关重要的;(4)统计余震震源机制解节面上受到的库仑应力大于某一数值和小于其相反数的地震数之比时,随着统计阈值的增大,比值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同时比值也变得离散,该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ΔCFS) 等效摩擦系数 余震 震源机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坑形非光滑表面的优化设计及减摩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中 杨文亮 +1 位作者 王兴镇 李桂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5-1610,共6页
为了探讨凹坑形非光滑表面的形貌参数对于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自组装凹坑形非光滑表面的耐磨性能,利用Ansys热结构耦合的方法,对影响凹坑形仿生非光滑表面耐磨性的形貌参数及外加载荷条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模拟,并利用能量损... 为了探讨凹坑形非光滑表面的形貌参数对于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自组装凹坑形非光滑表面的耐磨性能,利用Ansys热结构耦合的方法,对影响凹坑形仿生非光滑表面耐磨性的形貌参数及外加载荷条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模拟,并利用能量损耗与能量守恒理论对等效摩擦系数进行了推导,通过等效摩擦系数的对比,最终确定出最优的形貌参数组合:凹坑直径为2μm,间距为4.5μm,涂层厚度为200μm,压力系数为1 000,速度为3 m/s时,凹坑形仿生非光滑涂层表面的减摩性能最佳.并且通过凹坑形仿生非光滑表面与光滑表面在相同外加条件下的耐磨性对比,验证了凹坑形仿生非光滑表面具有优异的减摩减阻性能,与未涂涂层的光滑表面相比其减阻率可达48.42%,与涂有具有相同热物理性能的光滑涂层表面相比,其减摩效率可提高15.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坑形表面 仿生表面 非光滑表面 减摩 减阻 等效摩擦系数 形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