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侧位移楔形变截面门式刚架柱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等效弯矩系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事尔 张吉良 +2 位作者 邓夕胜 张鹏 孙鸿玲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7,68,共4页
现行规范CECS 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对楔形变截面刚架柱的稳定计算公式(6.1.3-1)借鉴等截面构件的稳定计算公式,但平面内等效弯矩系数仅对有侧移刚架柱作出规定βm=1,而对于无侧移楔形变截面刚架柱平面内等效弯... 现行规范CECS 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对楔形变截面刚架柱的稳定计算公式(6.1.3-1)借鉴等截面构件的稳定计算公式,但平面内等效弯矩系数仅对有侧移刚架柱作出规定βm=1,而对于无侧移楔形变截面刚架柱平面内等效弯矩系数未作任何规定,这给设计和工程实践带来了不便。本文基于平衡法,对3类典型受力情况下无侧移楔形变截面门式刚架柱平面内等效弯矩系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及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刚架柱 平面内 等效弯矩系数 无侧移 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荷载下基桩P-Δ效应等效弯矩有限元迭代法
2
作者 李微哲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4-178,共5页
假定桩身位移为三次幂函数,结合倾斜偏心荷载下单桩受力微分方程确定的桩身弯矩、剪力与桩身水平位移关系,引入等效附加弯矩概念,提出了基桩P-Δ效应的等效弯矩有限元迭代法,编制了Matlab分析程序,并结合算例对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 假定桩身位移为三次幂函数,结合倾斜偏心荷载下单桩受力微分方程确定的桩身弯矩、剪力与桩身水平位移关系,引入等效附加弯矩概念,提出了基桩P-Δ效应的等效弯矩有限元迭代法,编制了Matlab分析程序,并结合算例对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桩自重、水平分布荷载、竖向分布荷载和竖向荷载综合作用下基桩内力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弯矩有限元迭代法用于倾斜荷载下基桩P-Δ效应计算分析是有效的;当墩身较高时,墩身倾斜、墩顶偏心弯矩、水平力等对基桩产生的P-Δ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倾斜荷载 等效弯矩有限元迭代法 P-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临界弯矩系数在钢梁整体稳定性验算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清扬 刘远鹏 +1 位作者 王刚 李颖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2,共2页
钢梁整体稳定性涉及因素很多,条件也多种多样,在最常用的等截面焊接工字形简支梁整体稳定性验算中,经常有几种类型荷载共同作用,而这些情况下等效临界弯矩系数的计算,规范未作明确规定。在此介绍(采用的)几种类型荷载共同作用时等效临... 钢梁整体稳定性涉及因素很多,条件也多种多样,在最常用的等截面焊接工字形简支梁整体稳定性验算中,经常有几种类型荷载共同作用,而这些情况下等效临界弯矩系数的计算,规范未作明确规定。在此介绍(采用的)几种类型荷载共同作用时等效临界弯矩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附工程实例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临界弯矩系数 整体稳定性系数 整体稳定性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荷载作用下钢梁弯扭屈曲临界弯矩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占科 周绪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90,99,共16页
基于由完备的复合荷载作用下钢梁弯扭屈曲总势能方程推导的平衡微分方程,采用Galerkin法推导了考虑横向荷载作用点高度和横截面不对称参数的复合荷载作用下钢梁弯扭屈曲临界弯矩的计算式,建立了等效弯矩系数的计算理论。依据等效弯矩系... 基于由完备的复合荷载作用下钢梁弯扭屈曲总势能方程推导的平衡微分方程,采用Galerkin法推导了考虑横向荷载作用点高度和横截面不对称参数的复合荷载作用下钢梁弯扭屈曲临界弯矩的计算式,建立了等效弯矩系数的计算理论。依据等效弯矩系数的计算理论确定了7种常见工况的等效弯矩系数理论计算式并给出了6种特殊工况的C_b实用计算式,从C_b计算式的计算精度、适用范围和形式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的C_b计算式进行对比,验证了等效弯矩系数理论的正确性并提出了C_b计算式的选用准则,最后通过2个数值算例验证了复合荷载作用下钢梁临界弯矩M_(cr)计算式的正确性和C_b计算式选用准则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考虑了横向荷载作用点高度和横截面不对称参数的复合荷载作用下钢梁弯扭屈曲临界弯矩的计算式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且便于计算;C_b实用计算式的适用范围广且精度高;等效弯矩系数的选用准则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梁 复合荷载 弯扭屈曲 临界弯矩 等效弯矩系数 选用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等效法在单梁静载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国富 卓小丽 +1 位作者 江京翼 郝天之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8-143,共6页
单梁静载试验荷载的确定通常以控制弯矩的加载效率为控制目标,常规做法为“弯矩等效法”,然而单梁实际受力特性与成桥受力状态的不符合使得试验荷载计算值失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更符合实际的“应力等效法”.通过采用MIDAS/Civil... 单梁静载试验荷载的确定通常以控制弯矩的加载效率为控制目标,常规做法为“弯矩等效法”,然而单梁实际受力特性与成桥受力状态的不符合使得试验荷载计算值失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更符合实际的“应力等效法”.通过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跨径的预制箱梁受力状态进行计算,并对“应力等效法”与“弯矩等效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应力等效法”,即叠加应力或以叠加应力反算出来的弯矩作为静载试验中的控制指标更接近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与直接采用“弯矩等效法”计算的弯矩作为控制内力的计算方式比较,“应力等效法”比其少12%左右,可减少荷载试验的误判,对类似桥梁的单梁荷载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矩等效 应力等效 控制弯矩 加载效率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抗震性能分析
6
作者 张恒东 《山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93-98,共6页
以某多联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为例,从计算规模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和目标、验算内容和方法、抗震性能和规律等方面对小箱梁桥抗震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多联式小箱梁在E1地震和E2地震作用下,桥墩受力最不利部位均在墩底且受弯控制;E... 以某多联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为例,从计算规模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和目标、验算内容和方法、抗震性能和规律等方面对小箱梁桥抗震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多联式小箱梁在E1地震和E2地震作用下,桥墩受力最不利部位均在墩底且受弯控制;E1地震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可通过构件截面初始屈服弯矩判断;E2地震作用下首先采用等效屈服弯矩判断结构是否进入塑性阶段。若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应重点分析墩顶的位移能力、墩底塑性铰区的转动能力和抗剪强度。研究可为多联小箱梁桥抗震设计和抗震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箱梁 抗震设计 首屈弯矩 等效屈服弯矩 能力保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偏心受拉、偏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的理论设计计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金华 邹亚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35,共10页
文献[1] 基于预应力度原理建立的各类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设计的理论设计计算法 ,具有概念清楚 ,使用简便灵活 ,能迅速对构件截面尺寸和配筋作出合理选择的特点。本文将之推广应用到轴心受拉、偏心受拉、偏心受压等构件的各类预应... 文献[1] 基于预应力度原理建立的各类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设计的理论设计计算法 ,具有概念清楚 ,使用简便灵活 ,能迅速对构件截面尺寸和配筋作出合理选择的特点。本文将之推广应用到轴心受拉、偏心受拉、偏心受压等构件的各类预应力混凝土截面设计中也是可行的 ,仍保留了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设计 预应力度 拉应力限值预应力度 等效弯矩 等效轴力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PC轴拉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淤泥区墩柱偏位病害分析及安全评估
8
作者 陈曦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96-100,共5页
为研究在深层淤泥区桥下施工对既有桥梁墩柱及桩基的影响,文中基于工程实例对既有桥梁的病害进行详细分析及安全评估,提出了墩柱偏位的分析方法及评估验算手段。以广东某座桥为背景,由于桥下河堤工程施工致使既有桥梁发生墩柱偏位、支... 为研究在深层淤泥区桥下施工对既有桥梁墩柱及桩基的影响,文中基于工程实例对既有桥梁的病害进行详细分析及安全评估,提出了墩柱偏位的分析方法及评估验算手段。以广东某座桥为背景,由于桥下河堤工程施工致使既有桥梁发生墩柱偏位、支座滑移等病害,基于专检报告数据推导出墩柱偏位及梁体滑移的实际数值,根据推导数据采用Midas Civil软件对偏位墩柱进行验算分析,结果表明7#墩在土压力作用下发生墩柱偏位,桩基抗弯承载能力已经不足,且已经进入弹塑性状态,无法满足安全通行要求,需要进行加固设计。此工程实例可为桥梁墩柱偏位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柱偏位 等效屈服弯矩 深层淤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颜卫亨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4-17,33,共5页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详细地分析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当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均处于压弯受力状态为依据,建立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式,且采用等效弯矩系数βm来考虑弯矩治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不均匀分布,将变化的弯矩化...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详细地分析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当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均处于压弯受力状态为依据,建立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式,且采用等效弯矩系数βm来考虑弯矩治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不均匀分布,将变化的弯矩化为等效的均匀弯矩。按本文提出的计算式核算了制定规范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 等效弯矩系数 承载力 受压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直接分析法的高强钢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中汉 刘占科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基于构件直接分析法,建立了横向荷载作用下两端简支初弯曲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的通用分析过程,得到了挠度的一般表达式和二阶弯矩的一般表达式。以全跨均布荷载、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初弯曲压弯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形结合法确定了最大... 基于构件直接分析法,建立了横向荷载作用下两端简支初弯曲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的通用分析过程,得到了挠度的一般表达式和二阶弯矩的一般表达式。以全跨均布荷载、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初弯曲压弯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形结合法确定了最大二阶弯矩的位置,得到了对应的最大二阶弯矩、C_(mx)系数的表达式,基于边缘屈服准则确定了轴压力-弯矩相关方程。对比了C_(mx)系数与《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的等效弯矩系数,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对于横向荷载作用下两端简支初弯曲压弯构件的平面内失稳,不需要采用等效弯矩概念和等效弯矩系数进行内力的确定,GB 50017—2017中的等效弯矩系数未实现等效的效果;当采用《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JGJ/T 483—2020)设计压弯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时,建议采用C_(mx)系数代替GB 50017—2017中的等效弯矩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直接分析法 高强钢压弯构件 平面内稳定 等效弯矩系数 C_(mx)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板、梁静载试验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庆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6-20,共5页
本文讨论了在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静载试验中 ,等效弯矩加载、检测手段选择、L/ 4截面实际主应力的计算方法以及静载试验结果的评定等问题 ,并以实测实例加以验证。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板 梁静载 等效弯矩加载 检测手段 计算方法 交通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轨道交通共建的双层高架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菲君 徐振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10期64-68,9,共5页
该文以宁波北环快速路工程高架道路与轨道交通共建段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有限元动力模型进行抗震分析,探讨了双层高架桥梁的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以及有别于常规桥梁的特殊之处。其成果对类似桥梁的设计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双层高架 抗震分析 动力特性 等效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3
作者 吴东红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8-13,共6页
详细分析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该构件当丧失承载力时,均处于压弯受力状态.据此建立无筋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式,引入了等效弯矩系数βm,考虑了弯矩沿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非均匀分布对其的影响.该方法力学概念清楚,计算简便.
关键词 受压构件 等效弯矩系数 承载力 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成品梁静载试验研究
14
作者 朱秀玲 郭泓江 《山西建筑》 2005年第18期53-54,共2页
从我国公路和城市桥梁施工的现场条件出发,着重论述了试验荷载确定的新方法,并系统地阐述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单片成品梁静载试验的实用方法,以期对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的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静载试验 等效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局部弹性应力场理论的纳米尺度效应研究:纳米梁的平衡条件、控制方程以及静态挠度 被引量:17
15
作者 C.W.林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50,共16页
该文成功地解答了3个关于非局部应力理论用于纳米梁的问题:(ⅰ)在绝大多数研究中,非局部效应增加导致纳米结构体刚度下降,其现象表现为弯曲挠度增加,固有频率减少,屈曲载荷下降,但为什么Eringen的非局部弹性理论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该文成功地解答了3个关于非局部应力理论用于纳米梁的问题:(ⅰ)在绝大多数研究中,非局部效应增加导致纳米结构体刚度下降,其现象表现为弯曲挠度增加,固有频率减少,屈曲载荷下降,但为什么Eringen的非局部弹性理论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ⅱ)为什么在某些研究结果中,非局部效应消失或是对研究结果无影响,比如纳米悬臂梁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挠度;(ⅲ)在高阶控制方程中,为什么高阶边界条件不存在.通过应用非局部弹性理论和精确变分原理分析纳米梁的弯曲问题,推导出全新的平衡条件、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静态响应.这些方程和条件包含了与之前的相关研究结果符号相反的高阶微分项,这一差别导致了纳米效应对结构体的影响结果完全相反.还证明之前为大家所公认的纳米梁静态或动态平衡条件实际上没有达到平衡,只有用等效弯矩代替非局部弯矩时,才可达到平衡.这些结论通常是可以被其它方法,比如应变梯度理论、耦合应力模型以及相关实验所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 等效非局部弯矩 纳米梁 纳米力学 纳米尺度 非局部应力 应变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梁桥钢混结合段合理布置位置的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国红 官彩依 卓为顶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2-40,共9页
为合理布置钢-混凝土混合梁桥钢混结合段位置,基于中墩截面弯矩等效和边支座支反力控制原则,采用结构力学位移法建立力学和数学计算模型,推导三跨混合连续梁桥中跨钢梁长度占比的合理取值范围,获得三跨混合连续梁桥的跨径布置及结合段... 为合理布置钢-混凝土混合梁桥钢混结合段位置,基于中墩截面弯矩等效和边支座支反力控制原则,采用结构力学位移法建立力学和数学计算模型,推导三跨混合连续梁桥中跨钢梁长度占比的合理取值范围,获得三跨混合连续梁桥的跨径布置及结合段合理位置(边中跨比与中跨钢梁长度占比)之间的关系或可行域范围。以南京机场二通道秦淮新河桥为例,计算钢混结合段的合理位置,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设计方法得到边中跨比与中跨钢梁长度占比处于合理范围,设计方法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连续梁桥 结合段合理位置 中墩截面弯矩等效原则 边支座支反力控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兼城市道路桥梁抗震设计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其卓 《福建交通科技》 2021年第6期66-71,共6页
对于采用公路兼城市道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的桥梁,公路桥梁抗震规范与城市桥梁抗震规范在相关规定上存在差异,尤其是抗震烈度较高的地区,这种差异应充分重视。以晋江某大道为例,重点介绍了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桥梁在地震作用上规定的不... 对于采用公路兼城市道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的桥梁,公路桥梁抗震规范与城市桥梁抗震规范在相关规定上存在差异,尤其是抗震烈度较高的地区,这种差异应充分重视。以晋江某大道为例,重点介绍了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桥梁在地震作用上规定的不同,并建立标准跨径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对反应谱的地震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与公路桥梁抗震规范相比,城市桥梁抗震规范的作用与抗震分析结果均比较大,因此对于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桥梁,在抗震设计中,建议采用城市桥梁抗震规范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梁 抗震规范作用 反应谱 等效屈服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跨航道双幅桥梁抗船舶碰撞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曦 李乾坤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9期145-148,共4页
为保障航道船只通行安全及既有跨航道桥梁运行安全,需要对抗撞能力不足的桥梁进行抗船舶碰撞设计。文中以广东某座桥为背景,经建模分析可知桥梁不满足抗船撞要求,由于左右幅桥梁为不同的结构形式,故采用左右幅桥梁承台接触式连接,中间... 为保障航道船只通行安全及既有跨航道桥梁运行安全,需要对抗撞能力不足的桥梁进行抗船舶碰撞设计。文中以广东某座桥为背景,经建模分析可知桥梁不满足抗船撞要求,由于左右幅桥梁为不同的结构形式,故采用左右幅桥梁承台接触式连接,中间留出缝隙,插入支座挂板的加固措施,对左右幅桥梁进行抗船撞加固。结果表明针对左右幅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承台接触式连接,中间插入支座挂板的加固形式可有效地提升桥梁的抗船撞能力,同时也可较好地防止两桥因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梯度等因素的差异而造成的应力集中。工程实例可为类似桥梁防船撞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船舶碰撞 桥梁加固 强迫振动法 等效屈服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地震下框剪结构内力计算的建议
19
作者 严伟 《山西建筑》 2007年第4期65-66,共2页
在简要介绍框剪结构内力和侧移的一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求解框剪结构的内力等效原则提出了一点建议,并根据实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框架-抗震墙 弯矩等效 剪力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tiStruct后排座椅结构拓扑与参数优化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李啟定 黄政平 +1 位作者 卢磊 谭纯 《汽车零部件》 2018年第10期45-50,共6页
骨架设计在座椅设计中担任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的骨架布局依靠经验设计,不仅会降低设计效率,还得不到最优的骨架布局方案。应用弯矩等效原理对圆管截面和矩形截面进行转换,并使用OptiStruct对某款汽车座椅后排进行拓扑优化,根据拓扑结... 骨架设计在座椅设计中担任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的骨架布局依靠经验设计,不仅会降低设计效率,还得不到最优的骨架布局方案。应用弯矩等效原理对圆管截面和矩形截面进行转换,并使用OptiStruct对某款汽车座椅后排进行拓扑优化,根据拓扑结果提出3个优化方案,对其进行安全带固定点及行李箱冲击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弯矩等效转换的力学依据可靠有效,能将管架结构有效地转化为优化基础模型,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可以得到最优的座椅构件布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设计 拓扑优化 弯矩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