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网逆变器全等效并联电阻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江舸 李飞 +1 位作者 凤强 吴金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49,共7页
虚拟电阻并联电容有源阻尼法是在电容并联电阻无源阻尼法的基础上通过反馈电容电流,从控制算法上达到对并联电阻的虚拟,实现对输出滤波器谐振峰的有源阻尼。针对现有虚拟电阻并联电容法无法实现并联电阻的严格等效,带来了动态性能欠佳... 虚拟电阻并联电容有源阻尼法是在电容并联电阻无源阻尼法的基础上通过反馈电容电流,从控制算法上达到对并联电阻的虚拟,实现对输出滤波器谐振峰的有源阻尼。针对现有虚拟电阻并联电容法无法实现并联电阻的严格等效,带来了动态性能欠佳的问题,通过控制框图的变换,提出1种基于电容电压与电容电流反馈的全等效并联电阻有源阻尼控制方法,实现了电容并联电阻无源阻尼法严格意义上的等效,并通过对系统主导极点的分析得出:相较于基于电流环的虚拟电阻并联电容法,所提全等效并联电阻有源阻尼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增加系统的阻尼比,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小超调量。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阻尼法 等效并联电阻 逆变器谐振抑制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齿式电容加速度传感器等效并联电阻对器件输出产生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曲昊 彭倍 +2 位作者 曾建 周吴 于慧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3-1485,共3页
梳齿式电容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电容的测量结果会受到除感应电容之外的其他等效电路参数的影响。梳齿式电容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多层瓷片电容(MLCC)的结构类似,因此可以借鉴多层瓷片电容中等效电路参数的研究方法对电容加速度传感器中的... 梳齿式电容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电容的测量结果会受到除感应电容之外的其他等效电路参数的影响。梳齿式电容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多层瓷片电容(MLCC)的结构类似,因此可以借鉴多层瓷片电容中等效电路参数的研究方法对电容加速度传感器中的等效电路参数进行研究。本文将对梳齿式电容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结构中的等效电路参数进行建模,并分析这些等效电路参数对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梳齿式电容加速度传感器 Pspice电路仿真 电荷放大电路 等效并联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等效电阻和综合曲率半径的图解分析法及其变化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允地 王良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38-140,共3页
计算两并联支路电阻的等效电阻与计算两个相互接触圆柱体的综合曲率半径在数学上有相同的表达形式,作者给出了并联等效电阻和综合曲率半径的图解分析方法,并对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出了相关的结论:该方法简单、直观.
关键词 高副机构 综合曲率半径 并联等效电阻 图解法 变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流回旋加速器综合试验装置谐振腔关键高频参数的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雷钰 殷治国 +2 位作者 纪彬 马英杰 李鹏展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8-851,共4页
射频谐振腔体的特征参数,包括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并联阻抗等,对加速器的物理设计和束流调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是衡量射频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等效并联阻抗的准确测量,是确定加速电压的峰值与分布的有效途径,其难点在于测量方... 射频谐振腔体的特征参数,包括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并联阻抗等,对加速器的物理设计和束流调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是衡量射频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等效并联阻抗的准确测量,是确定加速电压的峰值与分布的有效途径,其难点在于测量方法或对局部电磁场有扰动,或信噪比较低。论文通过应用研究的方法,由二端口无源网络散射参数的定义出发,设计了先进的测量方案,采用了特殊设计的阻抗探针,获得了强流回旋加速器综合试验装置的加速电压分布。同时使用同样的方法,对100 MeV回旋加速器金属实验腔体的电压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结果与三维计算机仿真结果对比,相对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加速器 高频谐振腔 加速电压 等效并联阻抗 矢量网络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过渡电阻影响的直流电网不同拓扑结构故障电流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辛业春 罗鑫 +3 位作者 王拓 王延旭 王威儒 江守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4-814,共11页
故障电流计算是直流电网设备选型、参数设计和保护整定的基础,目前以详细电磁暂态仿真为主的故障电流分析方法难以适用于大规模直流电网,为此,研究能够适用于不同拓扑结构的直流电网故障电流通用计算方法。首先分析双端直流系统故障后... 故障电流计算是直流电网设备选型、参数设计和保护整定的基础,目前以详细电磁暂态仿真为主的故障电流分析方法难以适用于大规模直流电网,为此,研究能够适用于不同拓扑结构的直流电网故障电流通用计算方法。首先分析双端直流系统故障后各回路故障电流的耦合机理,提出依据回路电感参数指标的故障回路解耦方法;基于能量守恒的原则,提出网络元件串并联等效和多端环状网络解环的方法,将多端网络解环为开环网络,然后统一等效为双端的故障网络,利用所提出的故障回路解耦方法获得故障电流时域解析式。在RT-lab仿真平台中搭建了多种拓扑结构的仿真系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不同拓扑的直流电网均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详细电磁暂态仿真相比,计算的电流误差基本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电网 故障电流计算 过渡电阻 等效并联 网络解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条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化学阻抗动态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何丽 韩喆 +3 位作者 冯坤 牛茁 刘优贤 刘志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3-539,共7页
应用交流阻抗谱法(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研究温度、湿度和阴、阳极过量系数4种操作条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电化学阻抗的影响,并应用复合阻容并联等效电路对实验结... 应用交流阻抗谱法(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研究温度、湿度和阴、阳极过量系数4种操作条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电化学阻抗的影响,并应用复合阻容并联等效电路对实验结果进行等效拟合。实验结果表明,PEMFC单电池的电流密度为1400 m A/cm2时,阴极过量系数对PEMFC单电池高频阻抗的影响最大,温度和湿度次之,阳极过量系数影响最小;不同操作条件的改变对高频阻抗谱中的欧姆阻抗的影响非常小,主要通过影响阴阳极法拉第阻抗来影响PEMFC单电池的输出性能;等效结果和实验结果在不同频率段的阻抗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各阻抗的误差值能够控制在2m?以内,可以有效地等效替代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复合阻容并联等效电路 电化学阻抗谱 法拉第阻抗 欧姆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孙瑛琦 曾德平 +6 位作者 张春杨 许佳琪 张菁霓 龚洋 何倩 高雪梅 杨增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79,共5页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器阵列,采用三维厚度伸缩振动模型对单个谐振器单元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的阻抗计算公式;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平凹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实验结果显示,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能准确的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片的性能。结果表明,非均匀厚度换能器带宽的主要是由压电片的厚度差异决定,研究结果可为非均匀厚度宽带换能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厚度 1-3型压电复合材料 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薄球壳换能器瞬态响应的模型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法林 张敏津 +7 位作者 张琦 陈文辉 丁鹏飞 梁猛 牟锦鹏 汤少杰 张运启 Zhao Mei-shan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和线性叠加原理,建立了一种压电薄球壳换能器瞬态响应分析模型。当换能器被多频电驱动信号或声波信号激励时,其瞬态响应可用一系列并联的等效电路构成的传输网络来描述。对应于电/声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每个等效电路都... 基于傅里叶变换和线性叠加原理,建立了一种压电薄球壳换能器瞬态响应分析模型。当换能器被多频电驱动信号或声波信号激励时,其瞬态响应可用一系列并联的等效电路构成的传输网络来描述。对应于电/声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每个等效电路都有各自不同的辐射力阻和辐射质量,每个频率分量都独立地作用于对应等效电路的电端/机械端上,所有等效电路中机械端/电端的累积输出信号就是辐射/测量的声/电信号。论文在理论上给出了换能器的电-声转换/声-电转换可以存在的三种状态(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振荡模式)的解析表达式,为压电换能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在实际中,只有振荡模式才具有应用价值。基于这种理论模型,对换能器的瞬态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与以往发表的文献中所采用的假设声源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换能器瞬态响应模型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球壳压电换能器 冲击响应 线性叠加 并联等效电路网络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