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结构等效周期选择和谱匹配地震动记录对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影响
1
作者
魏世龙
韩建平
+2 位作者
金兆鑫
黄鹏菽
陈小龙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和地震动强度指标是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首先,分别以加速度反应谱S_(a)(T_(1))值和S_(a)(T_(eq))值为强度指标选取两组地震动记录各20条,并运用谱匹配方法对其进行基于目标设计谱的匹配;其次,输入匹配前后4...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和地震动强度指标是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首先,分别以加速度反应谱S_(a)(T_(1))值和S_(a)(T_(eq))值为强度指标选取两组地震动记录各20条,并运用谱匹配方法对其进行基于目标设计谱的匹配;其次,输入匹配前后4组地震动记录分别对一个5层和一个11层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进而分析谱匹配方法以及不同强度指标对最大层间位移角、结构地震易损性、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和抗倒塌储备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输入谱匹配后的两组地震动记录,结构地震易损性结果的离散性明显降低且各损伤状态下50%超越概率对应的谱加速度S_(a)(T_(1),5%)和S_(a)(T_(eq),5%)未发生明显偏差;随着结构损伤程度的增大,以S_(a)(T_(eq))为强度指标可以更有效地减小易损性分析结果的离散性;以抗倒塌储备系数为参考指标,S_(a)(T_(1),5%)作为强度指标进行地震动记录的选取有可能高估结构抗倒塌能力,应考虑以S_(a)(T_(eq),5%)为强度指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
谱匹配
等效周期
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剪力墙的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研究
2
作者
熊二刚
徐涵
+1 位作者
张倩
梁兴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81,共11页
结构弹塑性反应可用等效线性化方法中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进行计算。为研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通过分析剪力墙的力-位移简化四折线滞回模型,推导了其屈服点和峰值点的等效刚度、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的计算公...
结构弹塑性反应可用等效线性化方法中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进行计算。为研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通过分析剪力墙的力-位移简化四折线滞回模型,推导了其屈服点和峰值点的等效刚度、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的计算公式。为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采用提出的峰值点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公式和FEMA 440建议的公式,分别计算了42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公式和FEMA 440建议的公式所得到的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因此,所提出的计算剪力墙的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的公式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等效
线性化
等效周期
等效
阻尼比
四折线滞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等效阻尼比对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陆本燕
刘伯权
+1 位作者
刘鸣
邢国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6期667-673,共7页
等效阻尼比是基于位移抗震设计中确定等效周期的一个关键参数。通过对不同研究者提出的等效阻尼比模型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讨论了滞回模型、延性系数和等效周期对等效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等效阻尼比模型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等效阻尼比是基于位移抗震设计中确定等效周期的一个关键参数。通过对不同研究者提出的等效阻尼比模型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讨论了滞回模型、延性系数和等效周期对等效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等效阻尼比模型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滞回模型对等效阻尼比有很大影响,Ramberg-Osgood模型的等效阻尼比是Flagshaped模型的2.56倍;等效阻尼比随着延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在μ=2~4范围内变化幅度最大;短周期与中长周期等效阻尼比相差2倍多,故等效周期小于1 s时,必须考虑其对等效阻尼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等效
阻尼比
等效
线性化
滞回模型
延性系数
等效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周期倍差法评价数据采集系统的传递函数
被引量:
6
4
作者
梁志国
朱济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7-233,共7页
数据采集系统传递函数的辨识和评价,是其总体性能评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目标,在此,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其瞬态响应的获得。由于采样周期是有下限的,即采集速率不可能无限高,这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限制了其瞬态响应特性的获得,因而也限制...
数据采集系统传递函数的辨识和评价,是其总体性能评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目标,在此,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其瞬态响应的获得。由于采样周期是有下限的,即采集速率不可能无限高,这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限制了其瞬态响应特性的获得,因而也限制了其传递函数的辨识和评价。本文介绍一种方法,通过对其加载特定的周期性输入信号,使用采样周期的整数倍和信号周期整数倍间的微小偏差,获得比实际采样周期小得多的等效采样周期,从而解决了数据采集系统瞬态响应特性的获取问题;并进而获得了数据采集系统传递函数的辨识和评价结果,实现了数据采集系统瞬态特性的总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传递函数
采样
周期
等效
采样
周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向耦合地震效应的隔震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
5
作者
孙红亮
柳富勇
冷慧梅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1年第6期4-8,共5页
单、双向地震动效应存在较多差异,现有的抗震设计方法忽略了地震波椭圆偏振强度的特性对双向地震动效应的影响,为此,文章建立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和多自由度单质点体系,用于分析结构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提...
单、双向地震动效应存在较多差异,现有的抗震设计方法忽略了地震波椭圆偏振强度的特性对双向地震动效应的影响,为此,文章建立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和多自由度单质点体系,用于分析结构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考虑双向耦合作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并选取了4条实测地震波进行结构响应计算。结果表明:与经典等效线性化方法对比,基于双向耦合地震效应的隔震等效线性化方法合理,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
等效
线性化
等效周期
等效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矩形介质波导阵列的一种新型分析方法
6
作者
田加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文将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方法在应用范围和处理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发展为双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法,然后用它来分析矩形介质波导阵列.推得两个一维周期的耦合特征方程。如果将Macatili方法应用范围扩展用来研究该波导阵列也会...
本文将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方法在应用范围和处理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发展为双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法,然后用它来分析矩形介质波导阵列.推得两个一维周期的耦合特征方程。如果将Macatili方法应用范围扩展用来研究该波导阵列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它们都能在二维平面上较准确地反应出通带和阻带等主要周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等效
介电常数
周期
结构
波导阵列
耦合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通道旋转弹高精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自强
《现代防御技术》
1997年第6期51-60,共10页
对单通道旋转弹控制方法与数字式自动驾驶仪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自旋导弹的高精度控制方法;介绍了数字驾驶仪模型的设计,通过对数字式驾驶仪仿真工作过程的研究,证明它比原驾驶仪的制导精度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自旋导弹
周期
等效
控制力
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结构等效周期选择和谱匹配地震动记录对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影响
1
作者
魏世龙
韩建平
金兆鑫
黄鹏菽
陈小龙
机构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273,51268036)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建筑结构抗震科研创新团队
甘肃省创新基金项目(2022A-208)。
文摘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和地震动强度指标是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首先,分别以加速度反应谱S_(a)(T_(1))值和S_(a)(T_(eq))值为强度指标选取两组地震动记录各20条,并运用谱匹配方法对其进行基于目标设计谱的匹配;其次,输入匹配前后4组地震动记录分别对一个5层和一个11层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进而分析谱匹配方法以及不同强度指标对最大层间位移角、结构地震易损性、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和抗倒塌储备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输入谱匹配后的两组地震动记录,结构地震易损性结果的离散性明显降低且各损伤状态下50%超越概率对应的谱加速度S_(a)(T_(1),5%)和S_(a)(T_(eq),5%)未发生明显偏差;随着结构损伤程度的增大,以S_(a)(T_(eq))为强度指标可以更有效地减小易损性分析结果的离散性;以抗倒塌储备系数为参考指标,S_(a)(T_(1),5%)作为强度指标进行地震动记录的选取有可能高估结构抗倒塌能力,应考虑以S_(a)(T_(eq),5%)为强度指标更优。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
谱匹配
等效周期
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偏差
Keywords
seismic fragility
spectral matching
equivalent period
collapse margin ratio
bias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剪力墙的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研究
2
作者
熊二刚
徐涵
张倩
梁兴文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8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8446,51108035,5180804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Q-917,2016JM5007)
+1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5JK2085)
西安欧亚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8XJZK03)。
文摘
结构弹塑性反应可用等效线性化方法中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进行计算。为研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通过分析剪力墙的力-位移简化四折线滞回模型,推导了其屈服点和峰值点的等效刚度、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的计算公式。为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采用提出的峰值点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公式和FEMA 440建议的公式,分别计算了42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公式和FEMA 440建议的公式所得到的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因此,所提出的计算剪力墙的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的公式较为合理。
关键词
剪力墙
等效
线性化
等效周期
等效
阻尼比
四折线滞回模型
Keywords
shear walls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equivalent period
equivalent damping ratio
four-fold line hysteresis model
分类号
TU39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效阻尼比对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陆本燕
刘伯权
刘鸣
邢国华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6期667-673,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M7002)
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205120008)资助
文摘
等效阻尼比是基于位移抗震设计中确定等效周期的一个关键参数。通过对不同研究者提出的等效阻尼比模型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讨论了滞回模型、延性系数和等效周期对等效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等效阻尼比模型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滞回模型对等效阻尼比有很大影响,Ramberg-Osgood模型的等效阻尼比是Flagshaped模型的2.56倍;等效阻尼比随着延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在μ=2~4范围内变化幅度最大;短周期与中长周期等效阻尼比相差2倍多,故等效周期小于1 s时,必须考虑其对等效阻尼比的影响。
关键词
抗震设计
等效
阻尼比
等效
线性化
滞回模型
延性系数
等效周期
Keywords
seismic design
equivalent damping ratio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hysteretic model
ductility factor
equivalent period
分类号
TU973.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周期倍差法评价数据采集系统的传递函数
被引量:
6
4
作者
梁志国
朱济杰
机构
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出处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7-233,共7页
文摘
数据采集系统传递函数的辨识和评价,是其总体性能评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目标,在此,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其瞬态响应的获得。由于采样周期是有下限的,即采集速率不可能无限高,这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限制了其瞬态响应特性的获得,因而也限制了其传递函数的辨识和评价。本文介绍一种方法,通过对其加载特定的周期性输入信号,使用采样周期的整数倍和信号周期整数倍间的微小偏差,获得比实际采样周期小得多的等效采样周期,从而解决了数据采集系统瞬态响应特性的获取问题;并进而获得了数据采集系统传递函数的辨识和评价结果,实现了数据采集系统瞬态特性的总体评价。
关键词
数据采集
传递函数
采样
周期
等效
采样
周期
评价
Keywords
Data acquisition
Transfer fuction
Sampling rates
Equivalent sampling rates
Transi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分类号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向耦合地震效应的隔震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
5
作者
孙红亮
柳富勇
冷慧梅
机构
南京市浦口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南京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1年第6期4-8,共5页
文摘
单、双向地震动效应存在较多差异,现有的抗震设计方法忽略了地震波椭圆偏振强度的特性对双向地震动效应的影响,为此,文章建立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和多自由度单质点体系,用于分析结构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考虑双向耦合作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并选取了4条实测地震波进行结构响应计算。结果表明:与经典等效线性化方法对比,基于双向耦合地震效应的隔震等效线性化方法合理,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关键词
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
等效
线性化
等效周期
等效
阻尼
Keywords
bidirectional coupled restoring force model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equivalent period
equivalent damping
分类号
U44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矩形介质波导阵列的一种新型分析方法
6
作者
田加胜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出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171014
项目名称为"毫米波纤维束波导基础研究")
文摘
本文将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方法在应用范围和处理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发展为双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法,然后用它来分析矩形介质波导阵列.推得两个一维周期的耦合特征方程。如果将Macatili方法应用范围扩展用来研究该波导阵列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它们都能在二维平面上较准确地反应出通带和阻带等主要周期特性。
关键词
双
等效
介电常数
周期
结构
波导阵列
耦合方程
Keywords
Key words: Double effec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Periodic structure, Waveguide array, Coupled equation
分类号
TN622.2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通道旋转弹高精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自强
机构
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二部
出处
《现代防御技术》
1997年第6期51-60,共10页
文摘
对单通道旋转弹控制方法与数字式自动驾驶仪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自旋导弹的高精度控制方法;介绍了数字驾驶仪模型的设计,通过对数字式驾驶仪仿真工作过程的研究,证明它比原驾驶仪的制导精度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自旋导弹
周期
等效
控制力
控制精度
分类号
TJ761.19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结构等效周期选择和谱匹配地震动记录对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影响
魏世龙
韩建平
金兆鑫
黄鹏菽
陈小龙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剪力墙的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研究
熊二刚
徐涵
张倩
梁兴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等效阻尼比对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的影响分析
陆本燕
刘伯权
刘鸣
邢国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用周期倍差法评价数据采集系统的传递函数
梁志国
朱济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双向耦合地震效应的隔震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
孙红亮
柳富勇
冷慧梅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矩形介质波导阵列的一种新型分析方法
田加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单通道旋转弹高精度控制方法的研究
黄自强
《现代防御技术》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