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甲板等效动力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由文立 姜涛 张可玉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2期7-10,共4页
舰船甲板作为甲板安装设备的基础,甲板动力模型对设备承受的冲击有很大影响。利用甲板的模态信息,合理的假设条件,提出甲板单自由度等效动力模型和两自由度等效动力模型。应用德国舰船抗冲击规范BV043/85规定的正负三角波载荷,对等效模... 舰船甲板作为甲板安装设备的基础,甲板动力模型对设备承受的冲击有很大影响。利用甲板的模态信息,合理的假设条件,提出甲板单自由度等效动力模型和两自由度等效动力模型。应用德国舰船抗冲击规范BV043/85规定的正负三角波载荷,对等效模型和有限元真实甲板模型抗冲击分析,比较了有限元模型和单自由度、两自由度等效动力模型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冲击反应谱。结果表明提出的等效动力模型是正确的。两自由度等效动力模型较之单自由度等效动力模型,能更加真实反映甲板高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甲板 等效动力模型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悬挂结构体系的单质点等效动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学庆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通过研究双质点模型自由振动特性发现,当质量比与刚度比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时,二阶振型的贡献度远小于一阶振型的。因此,隔震悬挂结构可由双质点模型等效简化为单质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等效单质点模型计算的... 通过研究双质点模型自由振动特性发现,当质量比与刚度比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时,二阶振型的贡献度远小于一阶振型的。因此,隔震悬挂结构可由双质点模型等效简化为单质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等效单质点模型计算的体系基本自振频率与双质点模型的一阶频率非常接近,最多相差0.3%左右;两种模型计算的被悬挂结构相对于支撑结构的地震反应位移和速度时程曲线吻合情况均较好,并显示出了一致的周期特征。虽然在个别峰值处存在微小偏差,但可满足工程需要。因此,单质点等效动力模型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完成隔震悬挂结构的动力简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悬挂结构 等效动力模型 等效原则 简化计算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力和等效质量数学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曲秀全 谭立军 +1 位作者 张艳 方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了计算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动力学模型的等效力和等效质量,推导出便于应用的等效力和等效质量矩阵计算公式.将平面连杆机构看作为质点系和平面刚体系所组成的混合系统,以等效前后虚功相等推导出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力普遍表达式;以... 为了计算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动力学模型的等效力和等效质量,推导出便于应用的等效力和等效质量矩阵计算公式.将平面连杆机构看作为质点系和平面刚体系所组成的混合系统,以等效前后虚功相等推导出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力普遍表达式;以等效前后动能相等推导出平面连杆机构等效质量普遍表达式.该矩阵计算公式比现有计算公式使用更方便、更能体现出各参数的本构关系.并以一个曲柄滑块机构为例,说明该等效力普遍表达式和等效质量普遍表达式的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连杆机构 等效动力模型 等效 等效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力矩和转动惯量数学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曲秀全 孟庆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52-1256,共5页
针对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动力学模型——等效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表达式的推导,将平面连杆机构看作质点系和平面刚体系所组成的混合系统.以等效前后虚功相等推导出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力矩普遍表达式,以等效前后动能相等推导出平面连... 针对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动力学模型——等效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表达式的推导,将平面连杆机构看作质点系和平面刚体系所组成的混合系统.以等效前后虚功相等推导出平面连杆机构等效力矩普遍表达式,以等效前后动能相等推导出平面连杆机构等效转动惯量普遍表达式,并以一个平面六杆机构为例,说明该等效力矩普遍表达式和等效转动惯量普遍表达式的使用情况.证明了该方法简洁、方便,同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连杆机构 等效动力模型 等效力矩 等效转动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动压指尖密封的等效动力学分析
5
作者 马晓林 陈国定 张延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56-1360,1364,共6页
针对流体动压指尖密封动态条件下泄漏量计算因计算量庞大而无法进行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等效模型的指尖密封动力学分析的思路,通过构建等效模型中等效参数和指尖密封结构和工况参数的关系,建立了用于流体动压指尖密封动力学分析的弹簧... 针对流体动压指尖密封动态条件下泄漏量计算因计算量庞大而无法进行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等效模型的指尖密封动力学分析的思路,通过构建等效模型中等效参数和指尖密封结构和工况参数的关系,建立了用于流体动压指尖密封动力学分析的弹簧-质量-阻尼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基于此等效模型进行了流体动压指尖密封的动态分析,并根据动态计算结果进行了指尖密封的泄漏分析。通过与国外文献提供的指尖密封有限元仿真工作的对比,证明了指尖密封等效模型以及依据此模型进行的泄漏分析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压指尖密封 等效动力模型 动力学响应 泄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执行元件在自动换挡过程中的动力分析
6
作者 曹东冬 徐锐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0-203,共4页
随着自动变速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农用运输车来说,自动换挡的控制已是关键的技术,而对换挡品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提出了电磁离合器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技术,该变速器是由一系列电磁离合器组合而成的装置;结合电磁离合器的特... 随着自动变速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农用运输车来说,自动换挡的控制已是关键的技术,而对换挡品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提出了电磁离合器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技术,该变速器是由一系列电磁离合器组合而成的装置;结合电磁离合器的特性,建立了自动换挡过程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换挡 电磁离合器特性 等效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针刺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富刚 时运来 +2 位作者 张军 付少蕾 吴文博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4-1319,共6页
针对六自由度前列腺针刺机器人动力学问题,以设计加工的一款新型串联前列腺针刺机器人为对象,对前列腺针刺手术机器人的穿刺过程进行了研究。首次采用了RCM调姿和针刺单位作动的定义,在把单位作动等效成挠动的情况下,建立了机器人等效... 针对六自由度前列腺针刺机器人动力学问题,以设计加工的一款新型串联前列腺针刺机器人为对象,对前列腺针刺手术机器人的穿刺过程进行了研究。首次采用了RCM调姿和针刺单位作动的定义,在把单位作动等效成挠动的情况下,建立了机器人等效动力学模型;用拉格朗日方法求得了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并利用ADAMS和Matlab软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与方程验证,得到了针尖点的运动曲线和各关节的动力学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各关节动力学方程解析曲线与仿真曲线相关系数分别对应为0.4、0.75、0.50、0.74和0.74,吻合程度良好;并以此为基础,对机器人的动力元件进行了选型与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针刺机器人 远程运动中心 等效动力模型 拉格朗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车型燃油箱晃荡声的时变响度评价方法与降噪应用
8
作者 张军 尚飞 张延超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4-680,共7页
随着市场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燃油箱油液晃动噪声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对于混合动力乘用车型,由于缺少发动机怠速噪声的掩蔽效应,更容易引起市场用户对燃油箱晃荡声的抱怨。该文以某搭载皮带驱动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SUV车型的燃... 随着市场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燃油箱油液晃动噪声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对于混合动力乘用车型,由于缺少发动机怠速噪声的掩蔽效应,更容易引起市场用户对燃油箱晃荡声的抱怨。该文以某搭载皮带驱动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SUV车型的燃油箱晃荡声问题为案例,系统性地进行了整车测试分析与路径排查工作,结合非稳态的晃动等效动力学模型,阐述了油液晃动瞬时冲击现象的潜在机理,提出了油箱壁面与形貌优化改进的思路;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声压级与响度指标方法的差异,说明了采用时变响度声品质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车内人耳对晃荡声的主观评价感受。该文主要通过“结构声”传递路径的优化,降低了油箱晃动激励到车内的传递,显著改善了车内的油液晃荡声问题,这对提升燃油系统NVH性能集成开发的能力,有着较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燃油箱 油液晃动 传递路径 等效动力模型 时变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展开机构可靠性分析和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倪健 张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3期241-244,248,共5页
通过建立等效动力模型得出导弹弹翼展开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而对弹翼展开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针对某型飞航导弹的折叠弹翼展开过程,对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该方法可用于飞行器分离机构,展开机构和折叠机构... 通过建立等效动力模型得出导弹弹翼展开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而对弹翼展开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针对某型飞航导弹的折叠弹翼展开过程,对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该方法可用于飞行器分离机构,展开机构和折叠机构等的可靠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折叠翼 展开机构 等效动力模型 可靠性 运动功能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非线性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惠群 李鹤 +1 位作者 周硕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407,共4页
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应用Green函数得到了换能器的固有频率值 ,导出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非线性振动响应的近似解析式·通过数值模拟 ,发现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振动系统具有复杂的分叉和混沌行为·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能器 非线性 分叉 混沌 等效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装配条件的C/C复合材料指尖密封动态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莉娜 陈国定 +2 位作者 苏华 杨光美 张延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5-139,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装配条件影响指尖密封性能的问题,构建考虑装配条件的C/C复合材料指尖密封动态性能分析方法.根据指尖密封与转子间的力学行为构建多层叠置指尖密封的分布质量等效动力学模型;确定模型中等效质量、等效结构刚度系数、接触... 针对航空发动机装配条件影响指尖密封性能的问题,构建考虑装配条件的C/C复合材料指尖密封动态性能分析方法.根据指尖密封与转子间的力学行为构建多层叠置指尖密封的分布质量等效动力学模型;确定模型中等效质量、等效结构刚度系数、接触刚度系数、摩擦阻力以及转子激励等参数;借助等效动力学模型计算泄漏率和指尖梁/转子接触压力等指尖密封的动态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依间隙配合、无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条件的顺序,指尖梁位移响应和指尖梁与转子之间的泄漏间隙均会随之降低,但其接触压力会随之增大,体现出指尖密封泄漏和磨损的"矛盾"性.在确定的装配条件下,可以通过结构设计改变指尖梁的结构刚度,以使指尖密封泄漏和磨损性能均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密封 航空发动机 等效动力模型 C/C复合材料 装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平面连杆机构MATLAB仿真 被引量:4
12
作者 曲秀全 孟庆鑫 钟诗胜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1-754,758,共5页
针对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转动等效动力学模型——等效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表达式。通过神经网络将等效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映射成只是广义坐标的函数,推导了适用于MATLAB仿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方程式,建立了等效动力学方程式的神经... 针对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转动等效动力学模型——等效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表达式。通过神经网络将等效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映射成只是广义坐标的函数,推导了适用于MATLAB仿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方程式,建立了等效动力学方程式的神经网络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该仿真模块可以与杆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模块搭建各种平面连杆机构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动态仿真。并以一个平面RRR-RRP六杆机构为例,说明该神经网络求解模型在平面连杆机构动态特性MATLAB仿真的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R-RRP六杆机构 等效动力模型 等效力矩 等效转动惯量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结构建模和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佳星 陈海川 +1 位作者 宋英子 龙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3-1008,共6页
滚动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磁吸力作为回复力。基于非线性分析方法构建滚动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等效动力学模型,并重新评估系统中运动磁体的运动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非线性磁力,通过实验估算系统阻尼,并分析阻尼对输出性能的影... 滚动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磁吸力作为回复力。基于非线性分析方法构建滚动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等效动力学模型,并重新评估系统中运动磁体的运动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非线性磁力,通过实验估算系统阻尼,并分析阻尼对输出性能的影响;在线圈两端连接阻性负载,通过比较能量采集器的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分析洛伦兹力对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洛伦兹力对输出性能的影响后,在13.5 Hz的条件下,负载电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最大误差从20%降到9%;最大功率对应的阻性负载值由114变为160。通过对比模拟和实验的结果证明,考虑非线性效应的等效模型能为此类结构的实验研究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采集 磁吸力 等效动力模型 运动方程 非线性 输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and nonlinear identification of space deployable structure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宏伟 刘荣强 邓宗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04-1213,共10页
The dynamic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ing method of the mast which is based on energy equivalency principl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ree kinds of mast dynamic model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er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 The dynamic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ing method of the mast which is based on energy equivalency principl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ree kinds of mast dynamic model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er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simulation model, respectively. The mast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se models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error between th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less than 5% when the mast length is longer.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mast with different lengths are tested, the mode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are compared with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mode shapes match well with each other, while the frequencies tested by experiments are lower than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hich reflects the joints lower the mast stiffness. The 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i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mast under different excitation force levels. The joint nonlinearities in the deployable mast are identified as nonlinear hysteresis contributed by the coulomb friction which soften the mast stiffness and lower the mast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loyable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model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acceleration and empiric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maximum acceleration of rockfill dams
15
作者 周晖 李俊杰 康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642-647,共6页
To fi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dynamic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s for dams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3D seismic responses of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with different heights and different shapes of river valle... To fi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dynamic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s for dams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3D seismic responses of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with different heights and different shapes of river valley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equivalent-linear model.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also made to the seismic coefficient, and 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maximum acceleration was provid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dam height and the same base acceleration excitation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iver valley width, the position of the maximum acceleration on the axis of the top of the dam moves from the center to the riversides symmetrically. For the narrow valleys, the maximum acceleration occurs in the middle of the axis at the top of the dam; for wide valleys the maximum acceleration appears near the riversides. The result ne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2D dynamical computation for wide valleys, and shows that for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the seismic coefficient along the axis should be given, except for that along the dam height. Seism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rockfill dams using pseudo-static method can be modified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 3D dynamical response analysis equivalent-linear method ACCELERATION seismic coeffici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