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效侧向刚度比和转换层位置对梁式转换框支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慎江 刘海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以梁式框支剪力墙为研究对象,以3种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等效侧向刚度比(0.83,1.13,1.44)和3种转换层位置(3,5,7)的变化为影响因素,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梁式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得到一些结论,可为类似工... 以梁式框支剪力墙为研究对象,以3种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等效侧向刚度比(0.83,1.13,1.44)和3种转换层位置(3,5,7)的变化为影响因素,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梁式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得到一些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侧向刚度比 转换层 框支剪力墙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井环框梁等效侧向刚度计算及对基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亮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0-1626,共7页
为研究在地铁明挖基坑计算中由于忽略盾构井开孔导致的结构侧向刚度削弱问题对基坑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以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三路站标准2层盾构井基坑为例,建立荷载-结构模型,根据k=F/l计算盾构井环框梁结构等效侧向刚度,并将其作为基坑... 为研究在地铁明挖基坑计算中由于忽略盾构井开孔导致的结构侧向刚度削弱问题对基坑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以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三路站标准2层盾构井基坑为例,建立荷载-结构模型,根据k=F/l计算盾构井环框梁结构等效侧向刚度,并将其作为基坑逆工况换撑刚度;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土层-结构模型,对在基坑逆工况回筑过程中采用环框梁等效侧向刚度和整板刚度2种不同换撑的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换撑刚度造成围护结构最大位移相差4.8%,最大弯矩相差2.7%,最大剪力相差1.3%,总体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明挖基坑 盾构井 环框梁 等效侧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带板式转换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荣维生 王亚勇 周仁刀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4年第6期1-8,共8页
论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板式转换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到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 ,首次提出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概念。给出了七度抗震设防区 ,双控参数的取... 论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板式转换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到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 ,首次提出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概念。给出了七度抗震设防区 ,双控参数的取值范围 ,供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转换结构 等效侧向刚度比 层间位移角比 双控制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舒兴平 毛健宇 +1 位作者 黄伟 卢倍嵘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2,共6页
对带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了转换层设置高度及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变化时,其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此类结构的转换层设置高度可适当提高,适... 对带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了转换层设置高度及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变化时,其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此类结构的转换层设置高度可适当提高,适合高位转换;抗震设计时,对转换层附近外框架应予以加强,对于高位转换,应重点加强转换层上一层外框架;设计转换层上1~2层的外框架时,相对其它框架柱,应强化框支柱;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控制在0.86~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转换层 等效侧向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验算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学林 祝文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6,共11页
高烈度区结构刚度一般由水平荷载控制,而在低烈度区则往往由整体稳定决定。结构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是影响结构整体稳定和P-Δ效应的主要因素,《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采用刚重比作为控制指标。基于结构楼层荷载沿... 高烈度区结构刚度一般由水平荷载控制,而在低烈度区则往往由整体稳定决定。结构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是影响结构整体稳定和P-Δ效应的主要因素,《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采用刚重比作为控制指标。基于结构楼层荷载沿竖向均匀分布,规范给出了刚重比的限值指标。对于体型复杂的高层建筑,不同建筑之间质量沿高度分布差异很大,采用同样的控制参数,结构实际稳定性无法保证。根据实际体型和水平荷载分布情况,引入楼层竖向荷载分布系数β,通过控制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P-Δ效应,计算了结构合理刚重比,对规范指标进行了修正;同时根据实际荷载分布提出了任意水平荷载分布下的等效侧向刚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体型高层建筑 刚重比 整体稳定 临界荷载 楼层竖向荷载分布系数 任意水平荷载作用下等效侧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直接基于位移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丰 李宏男 伊廷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0-135,共6页
直接基于位移法进行抗震设计时,最初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均是未知的,设计中需假定预期设计结构的振型模式和由此得到的结构侧向地震力分布,这样的设计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偏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改进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即首先初... 直接基于位移法进行抗震设计时,最初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均是未知的,设计中需假定预期设计结构的振型模式和由此得到的结构侧向地震力分布,这样的设计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偏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改进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即首先初步设计结构,根据初设结构的振型模式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结合目标位移反向设计结构刚度,将设计结构的刚度与初设结构刚度比较,进行调整设计,最后进行承载力设计。程序中为减少迭代次数,定义了结构竖向刚度调整系数,用以简化结构弹性刚度的确定过程,从而实现设计结构在相应地震设防水准下满足预期位移的控制要求。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层间位移 等效侧向刚度 位移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