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松弛对颗粒物质弹性性质的影响及等效介质模型校正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邓继新 韩德华 王尚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79-1089,共11页
未固结碎屑砂岩储层是国内外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之一,其物理本质是由离散颗粒组成的软凝聚态物质.在地震勘探中通常使用Hertz-Mindlin等效介质模型来计算未固结砂岩的地震弹性特征,但该模型在使用中通常会得到明最偏高的剪切模量值.基... 未固结碎屑砂岩储层是国内外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之一,其物理本质是由离散颗粒组成的软凝聚态物质.在地震勘探中通常使用Hertz-Mindlin等效介质模型来计算未固结砂岩的地震弹性特征,但该模型在使用中通常会得到明最偏高的剪切模量值.基于3D离散元技术,对颗粒介质在单轴压缩与纯剪两种过程中的力学响应进行离散元数值模拟,从微观颗粒尺度和细观力链尺度分析等效介质模型产生预测误差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颗粒相对滑动、旋转、重排列等造成的应力松弛作用对体积模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弱,但在剪应力扰动下这种松弛作用所形成的细观不均匀应变对剪切模量的计算会有明显影响,是等效介质模型形成预测误差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利用切向刚度校正因子C及组合参数R/R对Hertz-Mindlin等效介质模型进行修正的方法,以考虑颗粒间松弛作用及颗粒不规则性对该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应用于实际测井资料中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固结砂岩 颗粒介质 应力松弛 离散元 Hertz—Mindlin接触模型 等效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横波速度等效介质模型预测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孟大江 文鹏飞 +2 位作者 张如伟 赵斌 李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5,8,共10页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多种充填模式,水合物既可作为固体骨架又可作为孔隙充填物赋存于地层中,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岩石物理模型与常规油气的岩石物理模型具有较大的差异,常规横波预测方法不再适用。为此,开展了利用等效介质模型进行天然气...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多种充填模式,水合物既可作为固体骨架又可作为孔隙充填物赋存于地层中,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岩石物理模型与常规油气的岩石物理模型具有较大的差异,常规横波预测方法不再适用。为此,开展了利用等效介质模型进行天然气水合物横波预测的方法研究。首先分析矿物组分、孔隙度和水合物饱和度对纵横波速度的影响;然后利用纵波时差、密度、泥质含量、孔隙度、饱和度等常规测井资料根据等效介质模型构建约束优化方程,其中以纵波速度、密度等常规测井资料为约束,孔隙度和饱和度作为优化变量以寻找最优解;采用收敛快、计算结果可靠的信赖域算法求解该约束最优化问题。最后利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钻井资料对方法进行验证,计算的横波速度和饱和度与实际资料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介质模型 天然气水合物 岩石物理 横波速度预测 约束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介质模型和频变AVO反演的裂缝储层参数估算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博南 刘财 郭智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4-244,共11页
由于裂缝性油气藏具有突出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利用地震方法对裂缝储层进行精细的定量描述逐渐成为勘探地球物理的关键任务之一。为了克服以往数据驱动类反演方法无法直接获得裂缝参数、而基于静态等效介质模型驱动的反演方法无法描... 由于裂缝性油气藏具有突出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利用地震方法对裂缝储层进行精细的定量描述逐渐成为勘探地球物理的关键任务之一。为了克服以往数据驱动类反演方法无法直接获得裂缝参数、而基于静态等效介质模型驱动的反演方法无法描述孔隙内部结构和流体信息的缺点,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等效介质模型的储层定量描述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频变AVO(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理论建立目标函数并使用全局最优化算法反演裂缝参数。一维和二维模型测试证实,由于充分利用了反射系数频变响应对裂缝密度和时间尺度因子的敏感性,反演方法可以对裂缝储层实现有效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频变AVO反演 动态等效介质模型 裂缝储层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等效介质模型对煤层裂隙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东洋 师素珍 赵太郎 《矿业科学学报》 2017年第1期7-16,共10页
本文整理分析了Hudson一阶模型、Hudson二阶模型、Cheng模型、Liu模型、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等五种裂隙等效模型的弹性参数表达式。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裂隙的纵横波速度、弹性参数随裂隙密度、方位角和孔隙填充性质的变化规律... 本文整理分析了Hudson一阶模型、Hudson二阶模型、Cheng模型、Liu模型、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等五种裂隙等效模型的弹性参数表达式。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裂隙的纵横波速度、弹性参数随裂隙密度、方位角和孔隙填充性质的变化规律,得出了Hudson一阶模型、Hudson二阶模型和Cheng模型的适用条件与适用范围,以及Liu模型与Schoenberg模型的差异性。模拟结果表明:在裂隙密度小于0.05时,Hudson一阶模型和Hudson二阶模型都是有效的;在裂隙密度小于0.1时,Hudson二阶近似的相应特征与Cheng模型相同;在裂隙密度大于0.15以后,Hudson二阶近似开始出现无意义的发散;Liu模型和Cheng模型适用于裂隙密度小于等于0.3的介质。相对而言,Liu模型的适应性更好;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对于含水裂隙的反应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等效介质模型 裂隙密度 纵横波速度 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型的哈尔克山裂隙网络模拟
5
作者 漆琳靖 王泽清 +2 位作者 那金 岑畅 马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6-1268,共13页
哈尔克山位于天山北部,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强烈的地形切割导致该地区断裂发达,河谷裂隙发育。哈尔克山地区对天山北麓整体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为了对其进行地下水渗透能力评价研究,探讨该区域基岩裂隙渗透特征,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 哈尔克山位于天山北部,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强烈的地形切割导致该地区断裂发达,河谷裂隙发育。哈尔克山地区对天山北麓整体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为了对其进行地下水渗透能力评价研究,探讨该区域基岩裂隙渗透特征,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FN)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ECM)的理论基础,提出一种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拟方法。首先,基于研究区水文地质背景,结合其天然裂隙网络特征,开展区域裂隙空间特征分析;然后,根据天然裂隙网络特征开展离散裂隙网络模拟,构建符合实际区域地质条件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最后,基于等效介质模型理论,耦合裂隙与地质单元体,计算裂隙网络等效渗透率。结果表明:研究区裂隙受哈尔克山断裂构造影响,整体走向呈NWW向和NEE向;区域裂隙隙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裂隙在空间分布上服从Fisher分布;裂隙等效半径为312.9~780.6 m,隙宽为1.43~25.19 mm,渗透率为2.3~66.7 mD①,裂隙密度为0.10~5.25 m^(-1);等效渗透率xx方向为0.050~1.877 mD,yy方向为0.050~1.947 mD,zz方向为0.100~2.825 mD,整体区域渗透率均小于3 mD;哈尔克山地区基岩裂隙网络渗透率较低,断裂带及河谷裂隙发育带是山区地下水的主要运移通道。将模拟结果同前期开展的水文地质试验结果对比,二者数值较为相近,证明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哈尔克山 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拟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在低渗透油藏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付玉 代雪梅 +1 位作者 李涧松 霍东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6,共4页
形成裂缝网络的裂缝性油气藏可用Kazemi模型、Warren-Root模型和DeSwaan模型进行描述,而没有形成裂缝网络的局部裂缝发育油藏就不适合应用这3种模型。针对低渗透油藏存在的局部裂缝特征,利用平行板理论、张量原理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 形成裂缝网络的裂缝性油气藏可用Kazemi模型、Warren-Root模型和DeSwaan模型进行描述,而没有形成裂缝网络的局部裂缝发育油藏就不适合应用这3种模型。针对低渗透油藏存在的局部裂缝特征,利用平行板理论、张量原理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裂缝区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渗透油藏三维数值模型,并用黒油模拟程序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可以应用到具有局部裂缝的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和动态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低渗透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适应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体介质电学传导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4
7
作者 储亚 蔡国军 +1 位作者 刘松玉 韩爱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6-938,共13页
由于岩土体多相介质组成复杂,导电特性解读困难,了解已有的电学传导模型有助于揭示岩土体导电特性.通过整理大量岩土体电学测试研究成果,将主流的导电模型归纳为3种岩土体导电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各模型的应用范围、假设条件适用性和局限... 由于岩土体多相介质组成复杂,导电特性解读困难,了解已有的电学传导模型有助于揭示岩土体导电特性.通过整理大量岩土体电学测试研究成果,将主流的导电模型归纳为3种岩土体导电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各模型的应用范围、假设条件适用性和局限性.结果表明:基于电化学理论的单相介质导电模型已有成熟理论,而多相孔隙介质的导电模型还有争议;简单电阻模型多为经验模型,应用方便,但部分参数物理意义不明,无法广泛应用;孔隙网络模型提出了曲折度概念,明确了参数的物理意义,但曲折度无法采用有效手段直接测得,应用范围受限;等效介质模型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应用简单,但该模型主要基于岩体提出,对于非饱和黏性介质鲜有涉及,需进一步完善.上述研究指出了导电模型的缺陷和发展方向,为岩土工程测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孔隙介质 导电模型 简单电阻模型 孔隙网络模型 等效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弹性Chapman-Kelvin模型的裂缝储层频变AVAZ反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青 廖建平 +2 位作者 刘和秀 周林 张学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1-737,共27页
为了在地震资料和裂缝储层特征之间建立联系,对裂缝储层采用了等效介质模型.而传统的等效介质模型未充分考虑非完全弹性介质理论和基于频变各向异性理论的双相或多相流体假设,也不能对实际裂缝储层中的地震波频散和衰减现象提供准确合... 为了在地震资料和裂缝储层特征之间建立联系,对裂缝储层采用了等效介质模型.而传统的等效介质模型未充分考虑非完全弹性介质理论和基于频变各向异性理论的双相或多相流体假设,也不能对实际裂缝储层中的地震波频散和衰减现象提供准确合理的解释,并且储层参数的反演研究对裂缝储层的定性预测和定量描述举足轻重.为此,本文首先根据所提出的黏弹性Chapman-Kelvin动态等效介质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耦合的双相流体假设、黏弹性理论、喷射流以及斑块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裂缝储层参数(主要为裂缝密度、裂缝长度、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对地震波频变特征的影响.然后基于黏弹性Chapman-Kelvin模型与Schoenberg和Protazio概括的Zoeppritz方程所计算出的频变反射系数,分析了反射PP波和PS波的频变AVAZ(Amplitude Versus Angle and Azimuth)特性和PP波频变反射系数与裂缝储层参数的关系.同时考虑到发生地震频散时,反射系数和频率产生关系,构建了在角度、方位和时间域内的新型正演方程.最后,基于PP波频变反射系数对裂缝密度、裂缝长度、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的变化有较好的敏感性特点,进行了两种反演方法研究:其一是基于贝叶斯理论直接反演方法,其中以对数绝对范数作为似然函数和高斯分布,即L2范数度量作为先验约束;其二是基于频变反射系数的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随机反演方法.通过频变AVAZ进行裂缝储层参数的反演研究,结果表明,MCMC随机反演方法在缺失先验的储层参数信息时,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强.当存在有效且足够的先验信息时,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而基于贝叶斯理论直接反演方法,则显示出基于频变AVAZ来区别大尺度裂缝和微尺度裂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储层 黏弹性理论 Chapman-Kelvin动态等效介质模型 频变反射系数 储层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模型在岩溶地下水流动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吴世艳 周启友 +1 位作者 杨国勇 张晓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21,共6页
文章采用不稳定层状裂隙水流模型,应用有限元-卷积结合法,模拟了岩溶地下水流动系统。相对于等效多孔介质模型,双重介质模型模拟的水位下降速度更小,达到稳定的时间更长。距抽水井较近的观测孔处,双重介质模型模拟的水位变化过程阶段性... 文章采用不稳定层状裂隙水流模型,应用有限元-卷积结合法,模拟了岩溶地下水流动系统。相对于等效多孔介质模型,双重介质模型模拟的水位下降速度更小,达到稳定的时间更长。距抽水井较近的观测孔处,双重介质模型模拟的水位变化过程阶段性较明显,水位变化过程类似于承压含水层-弱透水层的释水过程,裂隙和孔隙基质分别相当于承压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然后讨论了影响裂隙和孔隙基质间水流交换项的因素,分析了孔组抽水后的渗流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流动系统 不稳定层状裂隙水流模型 有限单元-卷积结合法 水流交换项 等效多孔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土等效连续介质的渗透张量及表征单元体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锦辉 张利民 雷卫东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8-51,共4页
裂隙土的渗透特性是裂隙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重要的参数。文中通过分别考虑随机裂隙网络和土体本身的渗透性,推导裂隙土的渗透系数,并用张量的形式表示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同时建立了确定裂隙土表征单元体积的准则,为应用等效连续介质... 裂隙土的渗透特性是裂隙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重要的参数。文中通过分别考虑随机裂隙网络和土体本身的渗透性,推导裂隙土的渗透系数,并用张量的形式表示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同时建立了确定裂隙土表征单元体积的准则,为应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提供了基础。结果表明裂隙土的渗透系数大于裂隙网络和土体的渗透系数,其渗透方向取决于裂隙网络的渗透方向。算例中裂隙土的表征单元体积大约是裂隙长度平均值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土 渗透系数 张量 表征单元体积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测试模型的测井曲线校正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爱疆 张玮 李卿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3,共4页
针对密度测井、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曲线探测深度较浅,受井眼不规则影响比较严重的问题,为研究储层各属性的影响及与弹性属性间的关系,采用岩石物理模型对测井资料进行诊断和校正,提高测井曲线与地层信息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经过岩石... 针对密度测井、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曲线探测深度较浅,受井眼不规则影响比较严重的问题,为研究储层各属性的影响及与弹性属性间的关系,采用岩石物理模型对测井资料进行诊断和校正,提高测井曲线与地层信息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经过岩石物理模型诊断和校正的测井资料能明显的提高测井资料的品质,根据校正后的资料才能正确的标定井震之间的关系,为地震解释和反演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校正 岩石物理模型 等效介质模型 Hashin—Shtrkman模型 合成地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数值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强 叶梦旎 +2 位作者 李宁 叶玉峰 董家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4-1299,共16页
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接替性资源。开展页岩气渗流机理和数值模拟模型研究有助于实现页岩气藏开发的动态变化过程,为认识页岩气渗流规律、优化数学模型、产能评价和预测奠定... 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接替性资源。开展页岩气渗流机理和数值模拟模型研究有助于实现页岩气藏开发的动态变化过程,为认识页岩气渗流规律、优化数学模型、产能评价和预测奠定技术基础。围绕页岩气多尺度多流态多重介质下的运移机理,系统地阐述了页岩气数值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页岩气数值模拟模型可分为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和混合模型,总结了这3类数值模拟模型的优缺点。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原理简单,追求宏观尺度的等效,忽略了储层内部真实流态,适用于裂缝发育程度低的均质页岩气藏;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准确反映复杂裂缝网络的渗流特征,可以描述高度离散裂缝的形态规律,适用于勘探程度高且裂缝高度发育的页岩气藏;混合模拟模型结合两者的优点,能够准确反映复杂裂缝网络和流体运移规律,在满足计算精度的同时又节约了大量的计算资源,随着计算处理能力的增强,混合模拟模型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最后分析了页岩气藏数值模拟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数值模拟模型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混合模拟模型 研究进展 油气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生境遗传算法在孔隙介质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班书昊 杨慧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1,共4页
为加快寻找地下复杂介质中的油气,针对含单相饱和流体的孔隙介质,综合了等效孔隙介质理论、Radon变换以及小生境遗传算法等,将接收信号与遗传群体相联系,引入了最小二乘原理和小生境迭代,形成了基于等效孔隙介质模型与地震CT技术的小生... 为加快寻找地下复杂介质中的油气,针对含单相饱和流体的孔隙介质,综合了等效孔隙介质理论、Radon变换以及小生境遗传算法等,将接收信号与遗传群体相联系,引入了最小二乘原理和小生境迭代,形成了基于等效孔隙介质模型与地震CT技术的小生境多参数反演算法。理论分析与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开波动方程求解的复杂性,精度高、求解方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有效解决井间地层成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生境多参数反演 等效孔隙介质模型 地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重正化近似方法的等效渗透率计算
14
作者 魏帅帅 沈金松 +3 位作者 李振苓 邸淑华 杨午阳 闫国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4,共11页
基于二维重正化方法的近似关系推导出三维重正化的近似计算关系。首先,基于岩样孔隙结构CT图像进行网格剖分;其次,在每个剖分网格单元用等效介质模型计算其等效渗透率;再次,基于剖分单元的等效渗透率分布,综合应用二维电网络模型的解析... 基于二维重正化方法的近似关系推导出三维重正化的近似计算关系。首先,基于岩样孔隙结构CT图像进行网格剖分;其次,在每个剖分网格单元用等效介质模型计算其等效渗透率;再次,基于剖分单元的等效渗透率分布,综合应用二维电网络模型的解析关系与重正化方法导出三维介质的近似计算关系,并选用一个理想多孔介质模型及2块岩心样本CT成像数据进行测试。另外,用重正化渗透率近似方法对3块数字岩心进行等效渗透率计算,并与用格子玻尔兹曼得到的绝对渗透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重正化渗透率近似计算方法在简单模型上与理论值误差小于10%;对于砂岩岩样,与实验测试结果误差小于25%,而且计算结果显示出弱各向异性;重正化近似方法得到的等效渗透率计算结果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CT图像 储层渗透率 重正化方法 等效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
15
作者 曹洋兵 陈可辛 +3 位作者 黄月 李尧 张遂 黄真萍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合理准确确定围岩力学参数对于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地质特征,针对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提出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确... 合理准确确定围岩力学参数对于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地质特征,针对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提出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确定洞库岩体本构模型,再通过Hoek-Brown强度准则等多种方法估算本构模型中力学参数,分析各参数对围岩变形松弛的敏感性并设计待反演参数的正交试验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得样本并结合进化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模型。综合估算不同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下围岩力学参数初始取值范围,可克服智能算法大范围寻优而导致反演结果偏离较大的情况;开展力学参数对围岩变形松弛的敏感性分析,可减少反演参数的数量。以山东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反演方法应用检验,获得的围岩拱顶沉降、洞周最大位移、内部变形以及平均松弛深度等参量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表明提出的智能反演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与可靠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围岩稳定性 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 力学参数 HOEK-BROWN强度准则 智能反演 岩体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进油田致密储集层岩石力学参数剖面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盖姗姗 王子振 +4 位作者 刘浩杰 张文盛 于文政 杨崇翔 王玉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70,共9页
为评价低渗致密储集层可压裂性,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永进油田Y301井和Y3井的6块岩心进行实验,获得岩心矿物组分、孔隙度、应力—应变曲线、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等参数,实验结果与测井、录井数据基本吻合,构建了研究区岩石力学参数经验... 为评价低渗致密储集层可压裂性,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永进油田Y301井和Y3井的6块岩心进行实验,获得岩心矿物组分、孔隙度、应力—应变曲线、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等参数,实验结果与测井、录井数据基本吻合,构建了研究区岩石力学参数经验模型。同时,基于等效介质模型,考虑矿物组分和孔隙结构特征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脆性指数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测井数据的低渗致密储集层力学参数剖面构建方法,并以Y301井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Y301井齐古组可压裂性良好,为致密砂岩储集层可压裂性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沙湾凹陷 齐古组 致密储集层 岩石力学 等效介质模型 脆性指数 可压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尺度裂隙岩体模型水流-传热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学艳 项彦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7-294,共8页
为了研究高放射性核废物地下处置库近场的水流-传热耦合问题,采用国内高放废物地下处置库预选场址——甘肃北山地区的花岗岩石块体,加工组合成米尺度的规则裂隙岩体模型,设置边界热源和裂隙水流,试验模拟裂隙水水流与传热之间的相互作... 为了研究高放射性核废物地下处置库近场的水流-传热耦合问题,采用国内高放废物地下处置库预选场址——甘肃北山地区的花岗岩石块体,加工组合成米尺度的规则裂隙岩体模型,设置边界热源和裂隙水流,试验模拟裂隙水水流与传热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该室内模型试验的前期理论研究,采用等效孔隙介质数值模型,着重分析了裂隙开度、裂隙流量和热源功率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在设定条件下,计算分析表明:热传导和裂隙水水流由热源作用初期的不耦合很快转化为耦合;不流动的裂隙水主要表现为热存储和热传导,而流动的裂隙水还引起流动传热和水与岩石之间的对流换热,使岩体温度场明显不同于单纯热传导的情况;如果保持裂隙水流量不变,则裂隙开度的变化对水流-传热影响不大;如果保持裂隙水流速不变,则裂隙开度的变化对水流-传热影响显著;热源功率越大,通过裂隙水的热流量越大,裂隙水压强越大,而当温度超过100℃时,裂隙水会因汽化而压强显著增大;加热7 d时,热量的输入和输出几乎相等,裂隙水流带走的热量接近热源供给的热量,模型系统基本达到了热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废物处置库 裂隙岩体 地下水流动 传热 等效孔隙介质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隙结构碳酸盐岩的岩石物理响应特征及储层预测新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斌 魏柳斌 +4 位作者 于小伟 包洪平 周义军 赵建国 任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8,共13页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的台内丘滩体钻遇了优质白云岩储层,但该套储层厚度薄、与围岩弹性参数差异较小,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识别和预测。为了提高白云岩储层的预测精度,基于铸体薄片与...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的台内丘滩体钻遇了优质白云岩储层,但该套储层厚度薄、与围岩弹性参数差异较小,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识别和预测。为了提高白云岩储层的预测精度,基于铸体薄片与岩心CT扫描,详细分析了马四段碳酸盐岩的特征,通过岩石物理弹性测试,结合物性测试及试采资料建立了马四段岩石弹性参数与孔隙结构的关系,提出了研究区一种变基质多孔微分等效介质模型的预测孔隙结构和储层的新方法,并进行了矿场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马四段碳酸盐岩发育孔隙型和裂缝型2类储层,其中孔隙型储层可细分为以晶间孔为主和以晶间溶孔+晶间孔为主2类;(2)晶间孔为白云岩化作用形成,孔隙纵横比较大,晶间溶孔由晶间孔经过溶蚀作用改造形成,孔隙纵横比变小;(3)裂缝主要为构造缝和溶蚀缝,孔隙纵横比最小;(4)沉积和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的孔隙结构影响大,孔隙结构的差异会引起岩石弹性参数的较大变化,利用该差异可以有效预测白云岩优质储层。结论认为,该方法首先通过变基质骨架建模准确划分岩石的基质类型,然后利用多重孔微分等效介质模型预测岩石的孔隙结构类型,并定量计算不同孔隙类型孔隙的体积占比,为提高白云岩储层的预测精度奠定了技术基础,有助于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精确预测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下奥陶统 马家沟组四段 白云岩储层 多重孔微分等效介质模型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和界面脱粘对SiC_P/Al复合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程南璞 曾苏民 +2 位作者 于文斌 陈志谦 温万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97,共6页
为研究S 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与断裂模式,采用修正的等效介质模型定量计算加入碳化硅颗粒后基体组织变化、颗粒尺寸分布和界面脱粘对12%的S iC(5μm)/A l(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弹塑性变形的影响。理论计算与实验获得的应力-应... 为研究S 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与断裂模式,采用修正的等效介质模型定量计算加入碳化硅颗粒后基体组织变化、颗粒尺寸分布和界面脱粘对12%的S iC(5μm)/A l(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弹塑性变形的影响。理论计算与实验获得的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得较好,研究表明,碳化硅颗粒加入后,基体载荷转移、基体晶粒细化和因热错配造成的高密度位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界面脱粘则降低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载荷转移、晶粒细化、位错强化是S iCP(5μm)/A l复合材料的主要强化机制,而界面脱粘、基体韧性断裂是其主要的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变形 等效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海底隧道注浆圈渗流场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汪优 王星华 +1 位作者 刘建华 陈俊儒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114,共7页
将存在裂隙的岩体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建立海底隧道稳定渗流分析计算模型,并对渗流场相关特性进行探讨;结合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计算注浆圈对渗流场影响。结果表明:海底隧道防排水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注浆圈堵... 将存在裂隙的岩体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建立海底隧道稳定渗流分析计算模型,并对渗流场相关特性进行探讨;结合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计算注浆圈对渗流场影响。结果表明:海底隧道防排水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注浆圈堵水效果与其厚度相关,且注浆圈厚度与其渗透系数成正比。但当围岩渗透系数与注浆加固圈渗透系数之比大于100,且注浆圈厚度不小于10m时,注浆圈渗透系数、注浆圈厚度对隧道涌水量均影响不大;隧道涌水量和控制排水量之差越大,衬砌外水压力越大;为减少涌水量,可以采用注浆圈封堵地下水渗流通道,衬砌外水压力将显著降低。当处于自由排水阶段时,衬砌不承担水压力,隧道涌水量与控制排水量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渗流 流固耦合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隧道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