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的郑州市黄河湿地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赫晓慧 牛金星 +2 位作者 郑东东 王璐 郭恒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336,共3页
城市滨河湿地的治理与保护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监测植被覆盖度是研究湿地植被状况的重要方法。以郑州市黄河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等密度模型,基于1999—2011年的郑州市黄河湿地TM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植被覆盖度的反演,并结合... 城市滨河湿地的治理与保护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监测植被覆盖度是研究湿地植被状况的重要方法。以郑州市黄河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等密度模型,基于1999—2011年的郑州市黄河湿地TM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植被覆盖度的反演,并结合降水数据和实际调研情况,分析了郑州市黄河湿地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郑州市黄河湿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研究期内平均植被盖度由60%下降到40%,典型黄河湿地植被遭到破坏。年降水的差异对植被覆盖度影响明显,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是导致植被持续减少的重要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区域生态修复规划,提高黄河湿地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湿地 郑州市 遥感反演 植被覆盖度 等密度模型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伴随同化方法优化南海内潮观测站位的研究
2
作者 姜冬 陈海波 吕咸青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3,共11页
基于南海现有的潜标布放位置,采用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模型,对潜标布放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东、北两处的开边界条件对于该区域的内潮数值模拟最为关键,位于吕宋海峡附近的站点携带了更多与开边界条件相关的信息,并且... 基于南海现有的潜标布放位置,采用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模型,对潜标布放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东、北两处的开边界条件对于该区域的内潮数值模拟最为关键,位于吕宋海峡附近的站点携带了更多与开边界条件相关的信息,并且由东北向西南依次递减;东开边界条件在全海域的纬向流速、北部海域的径向流速模拟中起着主导作用。基于现有的60个站点反演开边界条件,难以准确模拟该区域的内潮。实验结果表明,在人为的增加5个站点后,3组站点的绝对平均误差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并且在地形变化较为强烈的区域放置呈断面状的站点可以大幅度提高所有站点处的模拟结果,从而提高该区域内潮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密度坐标内潮模型 伴随同化 观测站点优化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