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浑源煤焦CO_2气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鸿伟 吴亮 +2 位作者 索新良 高松 韩亮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研究了热解温度、热解时间以及气化温度对浑源煤焦CO2气化反应的影响,并获得了气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浑源煤焦的气化活性随热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每个热解温度都对应着一个最佳热解时间,且存在最佳热解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的... 研究了热解温度、热解时间以及气化温度对浑源煤焦CO2气化反应的影响,并获得了气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浑源煤焦的气化活性随热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每个热解温度都对应着一个最佳热解时间,且存在最佳热解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的趋势;提高气化温度能够显著提高煤焦的气化反应性能,气化温度对气化反应的影响大于热解温度的影响;低温度煤焦的气化活性随气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更为剧烈;900℃及以上的高温使活性点数增加,从而使煤焦间的活性差距分布均匀;浑源煤焦的气化反应适宜用体积模型来描述,所求取的动力学参数之间存在补偿效应,其等动力学温度约为1 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CO2气化 动力学模型 活性因子 补偿效应 等动力学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过程中自氧化加速温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兰云 蒋曙光 +3 位作者 邵昊 张卫清 邹力力 寇砾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9-992,共4页
基于静态耗氧实验、热分析实验及红外光谱实验结果,结合煤低温氧化阶段的宏观耗氧放热规律及微观活性基团含量变化,对煤的化学动力自氧化加速温度进行了探讨。基于静态耗氧实验结果所得的活化能变化规律显示,随温度升高,煤氧复合的活化... 基于静态耗氧实验、热分析实验及红外光谱实验结果,结合煤低温氧化阶段的宏观耗氧放热规律及微观活性基团含量变化,对煤的化学动力自氧化加速温度进行了探讨。基于静态耗氧实验结果所得的活化能变化规律显示,随温度升高,煤氧复合的活化能逐渐减小,较高温度时出现负活化能,标志着煤氧复合反应进入自发反应阶段;利用补偿效应推导了等动力学温度点Tiso的计算公式,得到实验煤样的Tiso为127℃。在Tiso附近,煤中还原性强的基团急剧减少而含氧基团快速增加;另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实验结果计算得到在Tiso附近活化能达到最低。微观结构变化和宏观放热特征证实了计算所得Tiso与煤自氧化加速点的相关性,认为可将等动力学温度点Tiso视为煤从低温缓慢氧化进入自活化反应阶段的临界点,即自氧化加速温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自氧化加速温度 等动力学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阶段临界温度及活性基团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屈丽娜 郑明凯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煤自燃阶段临界温度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其自燃过程所处的燃烧阶段,为考查煤自燃过程中其阶段临界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鹤岗、唐山煤样的程序升温和红外官能团测试,分别得到了受热过程中煤的阶段反应动力学参数、阶段宏观临界温度、等... 煤自燃阶段临界温度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其自燃过程所处的燃烧阶段,为考查煤自燃过程中其阶段临界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鹤岗、唐山煤样的程序升温和红外官能团测试,分别得到了受热过程中煤的阶段反应动力学参数、阶段宏观临界温度、等动力学温度和煤官能团的阶段微观临界温度。结果表明:鹤岗、唐山煤的等动力学温度分别是99.02,62.83℃;鹤岗煤阶段临界温度分别是65,100以及140℃;唐山煤阶段临界温度分别是75,120℃;煤的阶段微观临界温度与宏观临界温度点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临界温度点相似。阶段微观临界温度是宏观临界温度的细化,程序升温阶段临界温度点可以作为衡量煤自燃过程中临界温度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 反应动力学参数 阶段临界温度 等动力学温度T0 活性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制备条件对锦界煤-CO_2气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索新良 陈鸿伟 +2 位作者 赵振虎 陈江涛 杨新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0,共5页
在建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实验条件下,利用自建固定床实验台研究了常压、不同气化温度下热解温度(650℃、800℃、900℃)、恒温时间(8min、30min、60min)和升温速率(7℃/min、14℃/min、103℃/min)对锦界煤焦等温CO2气化反应活性的影... 在建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实验条件下,利用自建固定床实验台研究了常压、不同气化温度下热解温度(650℃、800℃、900℃)、恒温时间(8min、30min、60min)和升温速率(7℃/min、14℃/min、103℃/min)对锦界煤焦等温CO2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恒温时间的延长和升温速率的降低,锦界煤焦的最终转化率(气化一定时间后)逐渐降低,活化因子逐渐减小,活化能逐渐增加,说明煤焦的气化活性逐渐降低,其中热解温度的影响最大,升温速率次之,恒温时间最小。气化温度对平均比气化速率影响大于热解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条件 平均比气化速率 活化能 CO2气化 等动力学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non-isothermal and isothermal gasification process of coal char using different kinetic model 被引量:6
5
作者 Wang Guangwei Zhang Jianliang +2 位作者 Shao Jiugang Li Kejiang Zuo Haib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5-21,共7页
Isothermal and non-isothermal gasification kinetics of coal char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in CO2 atmosphere,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interpreted with the aids of random pore mo... Isothermal and non-isothermal gasification kinetics of coal char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in CO2 atmosphere,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interpreted with the aids of random pore model(RPM), unreacted shrinking core model(URCM) and volume model(VM). With the increase of heating rate, gasification curve moves into high temperature zone and peak rate of gasific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gasification rate increases and the total time of gasification is shortened. The increase of both heating rate and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could improve gasification process of coal char. Kinetics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experimental data agree better with the RPM than with the other two models.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non-isothermal and isothermal gasification of coal char using RPM is 193.9 k J/mol and 212.6 k J/mol respectively, which are in accordance with reported data. Gasification process of coal char under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predicted by the RPM derived in this study,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RPM predicts the reaction process satisfacto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charGasification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Kinetics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