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解Stokes方程的最小二乘等几何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德祥 徐自力 +1 位作者 刘石 冯永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5,共5页
针对采用C0型基函数的最小二乘有限元需增加辅助独立变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最小二乘等几何分析方法。采用具有高阶光滑性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作为基函数,直接用原始变量定义最小二乘泛函,建立了求解Stokes方程的改进算法... 针对采用C0型基函数的最小二乘有限元需增加辅助独立变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最小二乘等几何分析方法。采用具有高阶光滑性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作为基函数,直接用原始变量定义最小二乘泛函,建立了求解Stokes方程的改进算法。该方法不需引入新独立变量,且网格可在数值分析中自动生成并能精确表达区域的几何形状。用所提出的方法求解了二维不可压Stokes流动,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符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可用于Stokes方程的求解,提高基函数光滑性的k细化具有指数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有限元法 最小二乘等几何分析方法 STOKES方程 k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边界等几何分析方法Ⅰ:波导本征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勇 林皋 胡志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2-392,共11页
提出比例边界等几何方法(scaled boundary isogeometric analysis,SBIGA),并用以求解波导本征值问题.在比例边界等几何坐标变换的基础上,利用加权余量法将控制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处理,半弱化为关于边界控制点变量的二阶常微分方程,即TE... 提出比例边界等几何方法(scaled boundary isogeometric analysis,SBIGA),并用以求解波导本征值问题.在比例边界等几何坐标变换的基础上,利用加权余量法将控制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处理,半弱化为关于边界控制点变量的二阶常微分方程,即TE波或TM波波导的比例边界等几何分析的频域方程以及波导动刚度方程,同时利用连分式求解波导动刚度矩阵.通过引入辅助变量进一步得出波导本征方程.该方法只需在求解域的边界上进行等几何离散,使问题降低一维,计算工作量大为节约,并且由于边界的等几何离散,使得解的精度更高,进一步节省求解自由度.以矩形和L形波导的本征问题分析为例,通过与解析解和其他数值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计算工作量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边界等几何分析方法 比例边界有限元 波导 本征值 亥姆霍兹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接触问题的比例边界等几何B可微方程组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薛冰寒 林皋 +1 位作者 胡志强 庞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5-623,共9页
摩擦接触问题是计算力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接触系统的泛函具有非线性、非光滑的特点,导致接触算法的收敛性与精确性难以保证.因此将比例边界等几何分析(scaled boundary isogeometric analysis,SBIGA)与B可微方程组(B different... 摩擦接触问题是计算力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接触系统的泛函具有非线性、非光滑的特点,导致接触算法的收敛性与精确性难以保证.因此将比例边界等几何分析(scaled boundary isogeometric analysis,SBIGA)与B可微方程组(B differential equation,BDE)相结合,提出了求解二维摩擦接触问题的比例边界等几何B可微方程组方法.在比例边界等几何坐标变换的基础上,通过虚功原理推导了关于边界控制点变量的接触平衡方程,表示成B可微方程组形式的接触条件可被严格满足,求解B可微方程组的算法的收敛性有理论保证.此比例边界等几何B可微方程组方法 (SBIGA-BDE)只需在接触体边界进行等几何离散,使问题降低一维,能精确描述接触边界,并可通过节点插入算法进行真实接触区域的识别.此外,由于几何建模和数值分析使用相同的基函数,节约了划分网格的时间.以赫兹接触问题和悬臂梁摩擦接触问题为例,通过与解析解及数值计算软件ANSY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求解二维摩擦接触问题的有效性及高精度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摩擦接触问题 比例边界等几何分析方法 比例边界有限元 B可微方程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D几何的数值流形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积瞻 苏海东 祁勇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7-143,共7页
计算机辅助工程中的设计—分析—再设计的反复过程,蕴含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相融合的迫切需求。提出基于CAD几何的数值流形方法:按照CAE真实物理场分布的复杂程度来布置数学网格和设置近似函数阶次,比等几... 计算机辅助工程中的设计—分析—再设计的反复过程,蕴含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相融合的迫切需求。提出基于CAD几何的数值流形方法:按照CAE真实物理场分布的复杂程度来布置数学网格和设置近似函数阶次,比等几何分析方法更合理;只需引入自动且快速的切割操作,就能实现CAD模型进入CAE后无需修改而直接建模;针对以往的流形法需要将曲线边界离散成折线的问题,给出了曲线边界与网格直边的切割算法,实现了几何模型在CAE建模和网格细化中的保形性;针对流形法通常使用的多项式近似函数,推导了曲线"近似"单纯形的解析积分公式并应用于带有曲线边界的流形元的精确积分运算;最后通过平板内的圆孔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对CAD和CAE的融合提出了全新的思路,为实现CAD进入CAE后的自动化分析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流形方法 等几何分析方法 CAD几何 曲线与直线的切割 单纯形积分 CAD/CAE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PHT-样条自适应等几何配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悦 ANITESCU Cosmin 李春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将传统等几何配点法扩展至任意高阶单元并且满足自适应局部细分功能,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PHT样条单元的自适应等几何配点法。改进的PHT样条单元依然具有传统PHT样条单元局部细分功能,但因为传统PHT样条函数在层级网格划分后需要对部分基... 将传统等几何配点法扩展至任意高阶单元并且满足自适应局部细分功能,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PHT样条单元的自适应等几何配点法。改进的PHT样条单元依然具有传统PHT样条单元局部细分功能,但因为传统PHT样条函数在层级网格划分后需要对部分基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截断处理,所以在层级细分过于频繁区域,部分函数可能因为严重变形而影响计算稳定性,而改进的PHT样条函数无需截断处理,定义域内基函数始终具有稳定形态,这使得改进的PHT样条单元更适合高阶连续性计算及多层网格细分。该算法结合PHT样条单元的特点,选取高斯点作为配置点。为了简化边界施加条件,采用了耦合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在问题域内采用高斯配点法,在问题域边界采用传统伽辽金方法,最终耦合2组线性方程组。本算法的局部细分准则基于复原解和复原解误差。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PHT样条的自适应等几何配点法可以扩展至任意高阶单元计算,并满足最佳收敛率,且与理论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几何分析方法 配点法 PHT样条函数 高斯配置点 高阶单元 局部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