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埋电缆群载流量和稳态温度场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35
1
作者 郑良华 于建立 +1 位作者 周晓虎 鲁志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33-2837,共5页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电能通常通过直埋电力电缆来传输。为确保电缆能够安全和经济的运行,采用精确的方法预计地下电缆的载流量和温度场是很有意义的。因而提出场路结合的新方法,在电缆区域采用等值热路法,而在土壤区域采用有限容积法,并...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电能通常通过直埋电力电缆来传输。为确保电缆能够安全和经济的运行,采用精确的方法预计地下电缆的载流量和温度场是很有意义的。因而提出场路结合的新方法,在电缆区域采用等值热路法,而在土壤区域采用有限容积法,并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该新方法具有比等值热路法计算准确,比坐标组合法计算快速的优点。通过与均匀土壤中的等值热路法和不均匀土壤中的坐标组合法计算结果比较,证明该新方法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电缆 等值热路法 有限容积法 场路结合 载流量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场的通风电缆沟敷设电缆载流量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永明 程鹏 +1 位作者 陈俊 杨帆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9-143,154,共6页
根据电缆沟通风系统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特点,建立电缆沟通风系统三维流体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模型,给出求解域相应的边界条件和假设条件,采用有限元法对流体场和温度场方程进行耦合计算,得到电缆沟内流体速度分布和电缆表面温度分布特性... 根据电缆沟通风系统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特点,建立电缆沟通风系统三维流体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模型,给出求解域相应的边界条件和假设条件,采用有限元法对流体场和温度场方程进行耦合计算,得到电缆沟内流体速度分布和电缆表面温度分布特性,验证了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求得电缆表面最高温度的基础上,利用电缆区域的等值热路法和数值迭代法计算了电缆允许载流量。此外,基于该模型通过实例仿真得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通风电缆沟敷设电缆允许载流量的影响规律:电缆载流量随着进风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进风温度每升高1 K,电缆允许载流量相应下降约5.6 A;随着电缆隧道通风长度的增加,电缆允许载流量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流量 强制通风 有限元法 等值热路法 数值迭代法 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电力电缆集群的不等间距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3
作者 鲁志伟 葛丽婷 +1 位作者 郑良华 于建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68-2073,共6页
电缆载流量是电缆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电缆集群等间距敷设时,互热效应使得敷设区域中央电缆的温度高于边缘电缆的温度。为提高地下电缆集群的输送能力,以电缆集群载流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每根电缆温度低于其最高额定温度为约... 电缆载流量是电缆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电缆集群等间距敷设时,互热效应使得敷设区域中央电缆的温度高于边缘电缆的温度。为提高地下电缆集群的输送能力,以电缆集群载流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每根电缆温度低于其最高额定温度为约束条件,采用等值热路法和有限差分法分别求解了均匀土壤和不均匀土壤中电缆集群的载流量,并采用人工鱼群算法确定电缆的最优位置。计算结果表明,不等间距优化布置策略提高电缆群载流量的效率随回路数的增加和回填土热阻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不等间距优化设计提高了电缆群的载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载流量 等值热路法 有限差分法 人工鱼群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电缆温度场的场路结合算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孟庆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93-196,共4页
精确模拟地下电缆的散热特性,对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有限容积法和等值热路法,提出了场路结合的地下电缆温度场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该算法仅对土壤区域进行数值计算,将电缆等效为点热源,电缆各层的温度由热路法... 精确模拟地下电缆的散热特性,对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有限容积法和等值热路法,提出了场路结合的地下电缆温度场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该算法仅对土壤区域进行数值计算,将电缆等效为点热源,电缆各层的温度由热路法求得,包围电缆的土壤层的温度由数值计算后经插值求得,有效解决了土壤区域与电缆区域边界不一致给计算带来的困难,且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提高了计算速度。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电缆 温度场 载流量 等值热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