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艳鹏 林庆玲 +1 位作者 左晓虹 蔡彦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2-747,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延伸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allele-specific-extension 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ASE-HRM)。方法 ASE-HRM法是在普通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HRM)的PC... 目的建立基于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延伸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allele-specific-extension 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ASE-HRM)。方法 ASE-HRM法是在普通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HRM)的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一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延伸引物(allele-specific-extension,ASE),该引物末端终止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匹配一种等位基因。增加热循环次数,使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得以延伸。选取rs1869458位点,用ASE-HRM法和直接测序法对194个人源基因组DNA样品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分析熔解曲线扩增峰,可区分杂合型和纯合型SNP;通过分析有无引物延伸峰,可区分2种纯合型;同时证明长度为11到13个碱基的ASE引物能得到较好的分型结果;使用锁定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修饰扩增引物可增加扩增产物和延伸产物的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差距,简化基因分型。2种方法对所选DNA样品基因分型所得结果完全吻合。结论 ASE-HRM是一种简单、廉价、闭管并能用于检测所有类型SNP的基因分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 碱基对中性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法在婴儿型和幼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NanbertZHONG WeinaJU +6 位作者 DorotaMOROZIEWICZ AnettaWRONSK MarilynLI KrystynaWISNIEWSKI SusanSklowerBROOKS EdmundJENKINS W.TedBROWN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5,共6页
Infantile (INCL, NCL1) and late-infantile (LINCL, NCL2)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es have been found to result from genetic deficiency of genes CLN 1 and CLN 2, resp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analyses ca... Infantile (INCL, NCL1) and late-infantile (LINCL, NCL2)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es have been found to result from genetic deficiency of genes CLN 1 and CLN 2, resp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analyses can facilitate prenatal diagnosis for families affected by NCL1 or NCL2, in which the familial muta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Molecular testing with allele-specific primer extension and DNA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in nine pregnancies, four from two NCL1 families and five from five NCL2 families. Lysosomal enzyme activity assays were carried out as well.Four fetuses from three pregnancies in NCL1 families were found to be carriers for a mutation 451C-T in the CLN 1 gene and one was normal. Prenatal testing of three NCL2 families who carried mutation R208X in the CLN 2 gene showed that all fetuses were carriers. In NCL2 families who carried either mutation IVS5-1C or/and IVS5-1A two normal pregnancies were detected. Our studies indicate that DNA testing, which may provide definitive prenatal diagnosis for NCL, may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lysosomal enzyme activity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褐质 产前诊断 神经元 等位基因 婴儿型 异性引物 DNA 幼儿 延伸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双抑制野生等位基因扩增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JAK2V617F突变率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国威 邵冬华 +1 位作者 何美琳 曹清芸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6-1491,共6页
本研究建立在外周血基因组DNA中定量检测JAK2V617F突变率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中,应用等位基因突变引物和等位基因野生TaqMan-MGB探针共同抑制JAK2V617F野生等位基因扩增,从而特异性... 本研究建立在外周血基因组DNA中定量检测JAK2V617F突变率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中,应用等位基因突变引物和等位基因野生TaqMan-MGB探针共同抑制JAK2V617F野生等位基因扩增,从而特异性地扩增JAK2V617F突变等位基因。通过测定不同JAK2V617F突变率标准品及其循环阈值(Ct值),建立JAK2V617F突变率定量测定方法,并对89例表观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中JAK2V617F突变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定量检测JAK2V617F突变率的下限为0.1%,检测JAK2V617F突变率的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率分别为4.1%和6.1%。对89例表观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中JAK2V617F突变率检测显示,其中2例为JAK2V617F阳性,突变率分别为0.64%和0.98%。结论:建立的JAK2V617F突变率定量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特性,适合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诊断及疾病进程和疗效监测。本方法检测原理可用于各种单碱基突变率的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V617F突变 骨髓增殖性疾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 等位基因异性引物 TAQMAN-MGB探针 双抑 制扩增 野生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别连锁SNP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的斑点叉尾■遗传性别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4
作者 徐思琪 张世勇 +4 位作者 陈校辉 王明华 钟立强 李联泰 边文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9-193,共5页
为建立一种准确和快速鉴定斑点叉尾■遗传性别方法,根据其性别连锁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设计外围引物、SNP特异性延伸引物和DNA探针。性别连锁SNP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结束后,将扩增终产物与DNA探针杂交,并应用基于... 为建立一种准确和快速鉴定斑点叉尾■遗传性别方法,根据其性别连锁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设计外围引物、SNP特异性延伸引物和DNA探针。性别连锁SNP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结束后,将扩增终产物与DNA探针杂交,并应用基于免疫胶体金技术的核酸检测试纸检测性别连锁SNP,从而实现遗传性别分子水平的可视化鉴定。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地鉴定斑点叉尾■的遗传性别,与基于性别连锁微卫星标记的遗传性别鉴定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斑点叉尾■性别连锁SNP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联合基于免疫胶体金技术的核酸试纸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斑点叉尾■的遗传性别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 遗传性别鉴定 异性引物延伸反应 性别连锁SNP 免疫胶体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Pigm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涛 孙旭超 +9 位作者 张善磊 梁文化 周丽慧 赵庆勇 姚姝 赵凌 赵春芳 朱镇 张亚东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来自籼稻品种谷梅4号的Pigm是一个对稻瘟病菌具有广谱和持久抗性的重要基因。为有效提高Pigm基因的选择效率,有必要开发具有特异性的共显性分子标记进行辅助育种。【方法】本研究根据谷梅4号Pigm位点存在的特异性核苷酸变异,利... 【目的】来自籼稻品种谷梅4号的Pigm是一个对稻瘟病菌具有广谱和持久抗性的重要基因。为有效提高Pigm基因的选择效率,有必要开发具有特异性的共显性分子标记进行辅助育种。【方法】本研究根据谷梅4号Pigm位点存在的特异性核苷酸变异,利用Tetra-primerARMS-PCR和KASP两种不同的基因分型技术开发出分子标记T-Pigm和K-Pigm,对不同品种(品系)以及淮稻9号/谷梅4号的F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并结合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对标记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谷梅4号Pigm位点中Pigm-Nbs2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515 bp处存在一个特殊的单核苷酸变异。利用已开发的两种类型的分子标记能够有效区分3种不同的基因型,且基因型与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利用分子标记T-Pigm和K-Pigm可以实现对Pigm基因型快速、准确的检测,加快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Pigm 异性标记 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 竞争性等位基因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籍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安平 朱文元 张学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7-209,共3页
为探讨皖籍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PV)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了安徽籍汉族人166例PV患者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了携带该等位基因的PV患者与其家族史的相互关系,并与248例健... 为探讨皖籍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PV)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了安徽籍汉族人166例PV患者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了携带该等位基因的PV患者与其家族史的相互关系,并与248例健康对照相比较。结果:病例组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7.9%vs5.4%,OR=4.13,95%可信限2.38~7.16,P<0.001),且无性别差异;携带HLA-Cw0602等位基因的PV患者发病年龄早于不具有该等位基因的PV患者;有PV家族史患者携带HLA-Cw0602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无PV家族史患者(37.4%vs11.5%,OR=5.62,95%可信限2.54~12.57,P<0.001)。表明皖籍汉族人PV与HLA-Cw0602等位基因高度关联,且携带该等位基因的PV患者易发生早发型(发病年龄<40岁)银屑病,并有家族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型 抗原 人类白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异性引物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B1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文军 梁伶 +5 位作者 刘栋华 苏家光 严煜林 林有坤 潘尚领 罗佐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别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名壮族健康人,45例SLE汉族患者和60名汉族健康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研...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别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名壮族健康人,45例SLE汉族患者和60名汉族健康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壮族SLE患者HLA-DRB11401及DRB116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RR=0.2813,χ2=5.0024,P=0.0252及RR=0.3889,χ2=3.9527,P=0.0466),患者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HLA-DRB108、DRB111和DRB113等位基因;汉族SLE患者HLA-DRB115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RR=2.5333,χ2=8.4006,P=0.0037),患者组未检出HLA-DRB111、DRB113等位基因,对照组亦未检出HLA-DRB113等位基因。结论:提示HLA-DRB11401及DRB116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SLE的保护基因,未发现易感基因。提示HLA-DRB115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汉族人SLE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壮族 汉族 广西 HLA-DRB1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雪莹 姜日花 +2 位作者 朱明姬 陈向辉 董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2例汉族白癜风患者和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86名汉族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2例汉族白癜风患者和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86名汉族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①白癜风患者组HLA-DRB1*07和HLA-DRB1*12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②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HLA-DRB1*01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HLA-DRB1*07和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②HLA-DRB1*07等位基因可能是寻常型银屑病的易感基因,HLA-DRB1*01可能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银屑病 HLA-DRB1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RB1~* 07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蒋建华 多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可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银屑病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目前认为HLA... 目的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可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银屑病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目前认为HLA-DRB1*07是与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尚未见有维吾尔族银屑病患者HLA-DRB1*07频率的研究报道。文中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RB1*07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对200例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07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并与20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分析了携带该基因的银屑病患者与其家族史的相关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型寻常型银屑病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银屑病家族史患者与无银屑病家族史的患者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A-DRB1*07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HLA-DRB1 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髓性白血病易感性关联的研究<英文>
10
作者 曹孟德 秦东春 +4 位作者 岳保红 王东升 苏堤 燕桂香 苏天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为了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易感性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试图找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8例CML患者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显... 为了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易感性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试图找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8例CML患者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显示,CML与HLA-DR4基因关联,基因频率为22.9%,RR=5.076,x^2=17.88,P<0.01;其它等位基困频率在CML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在河南汉族人群中,HLA-DR4与CML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等位基因 基因分型 慢性髓性白血病 序列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等位基因HLA-B*40:162测序分析及确认
11
作者 杜占慧 胡彬 +2 位作者 冯智慧 焦淑贤 吴振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194,共3页
本研究旨在识别并确认中国人群中HLA-B位点的一个新等位基因。应用PCR-SBT对中华骨髓库供者样本进行HLA分型,对可能的HLA-B新等位基因利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GSSP)及单链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进行测序,并与已知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进行序列... 本研究旨在识别并确认中国人群中HLA-B位点的一个新等位基因。应用PCR-SBT对中华骨髓库供者样本进行HLA分型,对可能的HLA-B新等位基因利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GSSP)及单链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进行测序,并与已知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二者差异。结果发现,有1个样本的HLA-B位点与目前已知的HLA-B基因序列均不一致,与其同源性最高的B*40:06:01的差异表现在第2外显子272位碱基由C>T,导致第67位密码子由丝氨酸变为苯丙氨酸。结论:确认该基因为HLA-B位点的1个新等位基因,已经被WHO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40: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等位基因 HLA-B*40 162 组序列异性引物 单链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新等位基因HLA-B*13:68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斌 韩丽 +2 位作者 冯智慧 迟晓云 焦淑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分析确认中国人群中HLA-B位点的1个新等位基因。方法:应用PCR-SBT对中华骨髓库供者样本进行HLA分型,对可能的HLA-B新等位基因采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GSSP)进行测序,并与已知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 目的:分析确认中国人群中HLA-B位点的1个新等位基因。方法:应用PCR-SBT对中华骨髓库供者样本进行HLA分型,对可能的HLA-B新等位基因采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GSSP)进行测序,并与已知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其中1例样本HLA-B位点与目前已知的HLA-B基因序列均不一致,与其同源性最高的HLA-B*13:01:01序列相比,第2外显子137位碱基T>C,导致第22位密码子由苯丙氨酸(TTT,Phe)变为丝氨酸(TCT,Ser)。结论:该基因为HLA-B位点的新等位基因,已被WHO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1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B*13 等位基因 序列分析 组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丽娟 张青云 +1 位作者 刘波 周柔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质β(lysosome-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4 beta,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基于特异性引物的PCR对134例正常人和162例肺癌患者进行LAPTM4B基因分型,...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质β(lysosome-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4 beta,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基于特异性引物的PCR对134例正常人和162例肺癌患者进行LAPTM4B基因分型,将卡方检验用于检测肺癌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和其它参数的分布.结果:LAPTM4B的*2等位基因频率在肺癌组中为40.1%,较对照组(28.0%)显著增高(P=0.002).基因型分布在肺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和*2/2基因携带者患肺癌的危险性分别是*1/1的1.91倍(95%CI:1.178~3.110)与3.26倍(95%CI:1.338~7.929).LAPTM4B基因型分布与患者年龄,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HBV感染等无明显关系.结论: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相关,* 2等位基因可能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TM4B 肺癌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protein 病例-对照研究 基因型分布 等位基因频率 跨膜蛋白质 异性引物 基因型频率 基因携带者 HBV感染 beta 基因分型 肺癌患者 患者年龄 病理类型 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 危险因素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Ⅱ血清学分型与微量SSP法基因分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大林 凌汉新 +1 位作者 丁红 张怡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1)微量PCR-SSP法检测的110例样本中,99例检出HLA-DR的396个等位基因、11例检出HLA-DQ的22个等位基因,检出10%的单倍型个体;(2)两种方法对比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检出错误或漏检率较高,其误差在DR和DQ分别为38.81%和50.75%;(3)错误发生和易混淆的抗原为:DR15/16、11/12、13/14、8、12和DQ5/6、8/9。结论微量SSP法可以准确检定血清学易漏检和发生错误的抗原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异性引物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 等位基因分型 单克隆抗体 SSP法 移植配型 HLA-Ⅱ 基因分型 血清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属种间杂种的早期分子鉴定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鸿霞 叶乃好 +2 位作者 李文生 张开春 束怀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71-675,共5页
通过剥蕾反复授粉克服欧洲甜樱桃与毛樱桃种间杂交障碍,采用胚培养的方法克服了远缘杂种在自然状态下胚败育的情况发生,获得了以甜樱桃先锋为母本,以毛樱桃为父本的杂种G3.本实验利用AS-PCR技术将S等位基因作为樱桃砧木辅助育种中的分... 通过剥蕾反复授粉克服欧洲甜樱桃与毛樱桃种间杂交障碍,采用胚培养的方法克服了远缘杂种在自然状态下胚败育的情况发生,获得了以甜樱桃先锋为母本,以毛樱桃为父本的杂种G3.本实验利用AS-PCR技术将S等位基因作为樱桃砧木辅助育种中的分子标记,对获得的远缘杂种在苗期进行S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G3的确是远缘杂交的新种质,RAPD分析显示G3同时具有母本和父本的特征随机扩增DNA片段,进一步证实了AS-PCR方法的可靠性.通过远缘杂交的育种能够有效地扩展樱桃砧木的遗传背景,另一方面利用分子标记的手段在苗期即可进行预先选择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缘杂交 胚培养 等位基因异性PCR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的SNP测定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单志新 谭虹虹 +1 位作者 余细勇 林秋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7-830,共4页
建立一种利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快速测定的方法.以人β肾上腺素受体2基因中的Arg16Gly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Ⅰ标记定量PCR产物,通过PCR生长曲线和融解曲线分析结果进行SNP分型.为提高SNP测定的特... 建立一种利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快速测定的方法.以人β肾上腺素受体2基因中的Arg16Gly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Ⅰ标记定量PCR产物,通过PCR生长曲线和融解曲线分析结果进行SNP分型.为提高SNP测定的特异性,分别在野生型和突变型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3′端倒数第3个碱基位置,引入了一个人为错配碱基,使引物的错误延伸率显著降低,大大提高了SNP分析的准确性.通过DNA测序验证荧光定量PCR对β肾上腺素受体2基因中Arg16Gly分型结果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合进行大规模样品的SNP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异性延伸反应 人为错配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快速诊断儿童型脊肌萎缩症 被引量:3
17
作者 郐艳荣 汪朝晖 +5 位作者 宋昉 杨艳玲 张晓 李座祥 李晓红 马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92-795,共4页
目的 建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DHPLC) 快速诊断儿童型脊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 SMA) 的新方法。方法 (1)用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运动神经元成活基因(survivalmotorneur... 目的 建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DHPLC) 快速诊断儿童型脊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 SMA) 的新方法。方法 (1)用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运动神经元成活基因(survivalmotorneurongene, SMN) 外显子7、8及周围部分内含子序列; (2) 纯化PCR产物以除去其中的引物、dNTP及缓冲液中的盐粒子等成分; (3) 采用多重引物延伸反应特异性检测能将SMN1基因与SMN2基因区分开的3个特异性位点; (4) 将延伸反应的产物用DHPLC在完全变性的条件下分析。结果 将建立的新方法与传统的PCR-酶切法进行盲法对比试验, 检测了30例标本(包含20例SMA患儿和10例正常人群外周血基因组标本) 以验证新方法的特异性和可靠性, 其诊断结果与PCR-酶切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多重引物延伸反应结合DHPLC分析技术是一种可用于临床SMA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及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高效、灵敏、可靠、快速、简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脊肌萎缩症 快速诊断 儿童型 performance 聚合酶链反应(PCR) 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 PCR-酶切法 DHPLC neuron 引物延伸 运动神经元 PCR产物 异性检测 high gene 外显子7 对比试验 正常人群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B表型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娟 魏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2-715,共4页
目的研究ABO血型中弱B表型的分子生物学背景。方法对3份正反定型不符,血型血清学鉴定为弱B表型的样本,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基因定型。结果 3份血清学为Bw样本中1例基因型结果为O1vB1,2例为O1B1。结论血型基因学检... 目的研究ABO血型中弱B表型的分子生物学背景。方法对3份正反定型不符,血型血清学鉴定为弱B表型的样本,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基因定型。结果 3份血清学为Bw样本中1例基因型结果为O1vB1,2例为O1B1。结论血型基因学检查是对血型血清学检查的补充,有助于疑难血型的正确定型,减少临床血型鉴定错误及相关输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 B等位基因 序列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