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艳鹏 林庆玲 +1 位作者 左晓虹 蔡彦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2-747,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延伸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allele-specific-extension 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ASE-HRM)。方法 ASE-HRM法是在普通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HRM)的PC... 目的建立基于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延伸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allele-specific-extension 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ASE-HRM)。方法 ASE-HRM法是在普通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HRM)的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一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延伸引物(allele-specific-extension,ASE),该引物末端终止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匹配一种等位基因。增加热循环次数,使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得以延伸。选取rs1869458位点,用ASE-HRM法和直接测序法对194个人源基因组DNA样品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分析熔解曲线扩增峰,可区分杂合型和纯合型SNP;通过分析有无引物延伸峰,可区分2种纯合型;同时证明长度为11到13个碱基的ASE引物能得到较好的分型结果;使用锁定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修饰扩增引物可增加扩增产物和延伸产物的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差距,简化基因分型。2种方法对所选DNA样品基因分型所得结果完全吻合。结论 ASE-HRM是一种简单、廉价、闭管并能用于检测所有类型SNP的基因分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等位基因异性引物延伸 碱基对中性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法在婴儿型和幼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NanbertZHONG WeinaJU +6 位作者 DorotaMOROZIEWICZ AnettaWRONSK MarilynLI KrystynaWISNIEWSKI SusanSklowerBROOKS EdmundJENKINS W.TedBROWN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5,共6页
Infantile (INCL, NCL1) and late-infantile (LINCL, NCL2)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es have been found to result from genetic deficiency of genes CLN 1 and CLN 2, resp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analyses ca... Infantile (INCL, NCL1) and late-infantile (LINCL, NCL2)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es have been found to result from genetic deficiency of genes CLN 1 and CLN 2, resp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analyses can facilitate prenatal diagnosis for families affected by NCL1 or NCL2, in which the familial muta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Molecular testing with allele-specific primer extension and DNA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in nine pregnancies, four from two NCL1 families and five from five NCL2 families. Lysosomal enzyme activity assays were carried out as well.Four fetuses from three pregnancies in NCL1 families were found to be carriers for a mutation 451C-T in the CLN 1 gene and one was normal. Prenatal testing of three NCL2 families who carried mutation R208X in the CLN 2 gene showed that all fetuses were carriers. In NCL2 families who carried either mutation IVS5-1C or/and IVS5-1A two normal pregnancies were detected. Our studies indicate that DNA testing, which may provide definitive prenatal diagnosis for NCL, may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lysosomal enzyme activity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褐质 产前诊断 神经元 等位基因 婴儿型 异性引物 DNA 幼儿 延伸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代锋 蔡望伟 +3 位作者 云美玲 张勇 习隽丽 王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93-697,701,共6页
目的:建立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6种常见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方法:应用针对CETP基因TaqIB(G→A)、I405V(A→G)、D442G(A→G)、R451Q(G→A)、A373P(G→C)和I14A(G→A)这6种常见... 目的:建立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6种常见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方法:应用针对CETP基因TaqIB(G→A)、I405V(A→G)、D442G(A→G)、R451Q(G→A)、A373P(G→C)和I14A(G→A)这6种常见的突变位点设计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海南汉、黎族人群中CETP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了检测,同时对经上述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的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TaqIB(G→A)突变位点可检测出GG、GA、AA3种基因型,I405V(A→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AA、AG、GG3种基因型,D442G(A→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AA、AG2种基因型,但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未检测到R451Q(G→A)、A373P(G→C)和I14A(G→A)3种突变类型,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鉴定的CETP基因突变的基因分型结果与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符合。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鉴定CETP基因突变类型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 等位基因异性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及其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聂燕钗 王斌 +1 位作者 赵子琴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82-287,共6页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是一种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引导的PCR技术,可以有效地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包括碱基的转换、颠换以及插入/缺失多态性,在疾病研究、分子诊断以及法医物证...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是一种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引导的PCR技术,可以有效地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包括碱基的转换、颠换以及插入/缺失多态性,在疾病研究、分子诊断以及法医物证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系统地综述了AS-PCR技术的原理、检测手段、改进方法及在常染色体、Y染色体和线粒体SNP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综述[文献类型] 等位基因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突变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代锋 张云霞 +4 位作者 张勇 陈少华 李林江 习隽丽 王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53-1255,1258,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2种常见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方法:应用针对AGT基因T174M和M235T这2种常见的突变位点设计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海南汉、黎族人群中AGT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了检测,同时... 目的:建立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2种常见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方法:应用针对AGT基因T174M和M235T这2种常见的突变位点设计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海南汉、黎族人群中AGT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了检测,同时对经上述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的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T174M突变位点可检测出TT、TM、MM 3种基因型,M235T突变位点可检测出MM、MT、TT 3种基因型,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鉴定的AGT基因突变的基因分型结果与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符合。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鉴定AGT基因突变类型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等位基因异性 聚合酶链反应(PCR)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别连锁SNP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的斑点叉尾■遗传性别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徐思琪 张世勇 +4 位作者 陈校辉 王明华 钟立强 李联泰 边文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9-193,共5页
为建立一种准确和快速鉴定斑点叉尾■遗传性别方法,根据其性别连锁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设计外围引物、SNP特异性延伸引物和DNA探针。性别连锁SNP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结束后,将扩增终产物与DNA探针杂交,并应用基于... 为建立一种准确和快速鉴定斑点叉尾■遗传性别方法,根据其性别连锁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设计外围引物、SNP特异性延伸引物和DNA探针。性别连锁SNP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结束后,将扩增终产物与DNA探针杂交,并应用基于免疫胶体金技术的核酸检测试纸检测性别连锁SNP,从而实现遗传性别分子水平的可视化鉴定。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地鉴定斑点叉尾■的遗传性别,与基于性别连锁微卫星标记的遗传性别鉴定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斑点叉尾■性别连锁SNP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联合基于免疫胶体金技术的核酸试纸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斑点叉尾■的遗传性别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 遗传性别鉴定 异性引物延伸反应 性别连锁SNP 免疫胶体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籍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安平 朱文元 张学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7-209,共3页
为探讨皖籍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PV)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了安徽籍汉族人166例PV患者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了携带该等位基因的PV患者与其家族史的相互关系,并与248例健... 为探讨皖籍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PV)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了安徽籍汉族人166例PV患者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了携带该等位基因的PV患者与其家族史的相互关系,并与248例健康对照相比较。结果:病例组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7.9%vs5.4%,OR=4.13,95%可信限2.38~7.16,P<0.001),且无性别差异;携带HLA-Cw0602等位基因的PV患者发病年龄早于不具有该等位基因的PV患者;有PV家族史患者携带HLA-Cw0602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无PV家族史患者(37.4%vs11.5%,OR=5.62,95%可信限2.54~12.57,P<0.001)。表明皖籍汉族人PV与HLA-Cw0602等位基因高度关联,且携带该等位基因的PV患者易发生早发型(发病年龄<40岁)银屑病,并有家族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型 抗原 人类白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异性引物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B1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文军 梁伶 +5 位作者 刘栋华 苏家光 严煜林 林有坤 潘尚领 罗佐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别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名壮族健康人,45例SLE汉族患者和60名汉族健康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研...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别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名壮族健康人,45例SLE汉族患者和60名汉族健康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壮族SLE患者HLA-DRB11401及DRB116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RR=0.2813,χ2=5.0024,P=0.0252及RR=0.3889,χ2=3.9527,P=0.0466),患者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HLA-DRB108、DRB111和DRB113等位基因;汉族SLE患者HLA-DRB115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RR=2.5333,χ2=8.4006,P=0.0037),患者组未检出HLA-DRB111、DRB113等位基因,对照组亦未检出HLA-DRB113等位基因。结论:提示HLA-DRB11401及DRB116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SLE的保护基因,未发现易感基因。提示HLA-DRB115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汉族人SLE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壮族 汉族 广西 HLA-DRB1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雪莹 姜日花 +2 位作者 朱明姬 陈向辉 董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2例汉族白癜风患者和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86名汉族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2例汉族白癜风患者和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86名汉族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①白癜风患者组HLA-DRB1*07和HLA-DRB1*12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②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HLA-DRB1*01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HLA-DRB1*07和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②HLA-DRB1*07等位基因可能是寻常型银屑病的易感基因,HLA-DRB1*01可能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银屑病 HLA-DRB1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RB1~* 07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建华 多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可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银屑病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目前认为HLA... 目的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可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银屑病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目前认为HLA-DRB1*07是与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尚未见有维吾尔族银屑病患者HLA-DRB1*07频率的研究报道。文中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RB1*07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对200例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07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并与20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分析了携带该基因的银屑病患者与其家族史的相关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型寻常型银屑病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银屑病家族史患者与无银屑病家族史的患者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A-DRB1*07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HLA-DRB1 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髓性白血病易感性关联的研究<英文>
11
作者 曹孟德 秦东春 +4 位作者 岳保红 王东升 苏堤 燕桂香 苏天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为了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易感性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试图找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8例CML患者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显... 为了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易感性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试图找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8例CML患者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显示,CML与HLA-DR4基因关联,基因频率为22.9%,RR=5.076,x^2=17.88,P<0.01;其它等位基困频率在CML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在河南汉族人群中,HLA-DR4与CML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等位基因 基因分型 慢性髓性白血病 序列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的SNP测定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单志新 谭虹虹 +1 位作者 余细勇 林秋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7-830,共4页
建立一种利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快速测定的方法.以人β肾上腺素受体2基因中的Arg16Gly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Ⅰ标记定量PCR产物,通过PCR生长曲线和融解曲线分析结果进行SNP分型.为提高SNP测定的特... 建立一种利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快速测定的方法.以人β肾上腺素受体2基因中的Arg16Gly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Ⅰ标记定量PCR产物,通过PCR生长曲线和融解曲线分析结果进行SNP分型.为提高SNP测定的特异性,分别在野生型和突变型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3′端倒数第3个碱基位置,引入了一个人为错配碱基,使引物的错误延伸率显著降低,大大提高了SNP分析的准确性.通过DNA测序验证荧光定量PCR对β肾上腺素受体2基因中Arg16Gly分型结果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合进行大规模样品的SNP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特异性延伸反应 人为错配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SSO基础上HLA-Ⅰ、Ⅱ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露露 郝桂琴 +3 位作者 叶欣 陈洪涛 谭茵 张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PCR-DNA技术的分析,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采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RSSO)杂交技术,建立改良半量扩增体系... 目的:通过对PCR-DNA技术的分析,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采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RSSO)杂交技术,建立改良半量扩增体系全自动HLA-I、Ⅱ等位基因分型方法,进行了635份血液标本HLA-A、B、C、DR、DQ等位基因分型,其中166份DNA同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和手工全量扩增体系PCR-RSSO技术。对全自动半量PCR-RSSO、PCR-SSP、手工PCR-RSSO 3种方法做两两比较。结果;全自动半量PCR-RSSO的分型成功率为98.4%(3124/3175),PCR-SSP为98.8%(656/664),手工PCR-RSSO为88.3%(733/830)。经χ^2检验,全自动半量PCR-RSSO与PCR-SSP的分型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与手工PCR-RSSO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R-RSSO可识别HLA-I、Ⅱ共706个等位基因,覆盖WHO命名委员会2000年公布的36个等位基因的75.43%;对706个HLA等位基因的分型均为中-高分辨率,有分辨纯合子等位基因的能力;易长期保存书面的实验原始资料,即杂交条;具有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省时和DNA消耗量少等优点。PCR-RSSO适合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建立造血干细胞及脐带血干细胞库的组织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 序列分析 DNA 反向杂交 序列异性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蛋白P基因多态性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利芳 蔡琳 +2 位作者 王云华 张克实 乌日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3-388,共6页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硒蛋白P(Sepp1)基因rs757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分布情况及与环境非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阐明其与PTC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内蒙古地区汉族PTC患者138例和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硒蛋白P(Sepp1)基因rs757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分布情况及与环境非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阐明其与PTC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内蒙古地区汉族PTC患者138例和健康对照者140人,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技术检测Sepp1基因rs757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并根据不同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有无淋巴转移)进行分层分析,同时结合非遗传相关因素,如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碘盐摄入和精神状态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探讨Sepp1基因rs7579位点SNPs与PTC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高BMI、碘盐摄入、精神状态差和工作压力大增加PTC发病风险(均P<0.1);Sepp1基因rs7579位点GG、GA、AA基因型和G、A等位基因频数分布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2,P>0.05;χ^2=0.673,P>0.05)。分层分析,年龄≥50岁组中PTC患者GG、GA和AA基因型频数分布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7,P=0.028),PTC患者AA基因型频数分布明显低于对照者(P<0.05),携带A等位基因的AA/GA型个体患PTC的风险低于GG型个体(OR=0.481,95%CI:0.267~0.866)。结论:BMI、碘盐摄入、精神状态和工作压力是PTC发病主要影响因素,A等位基因可能是PTC保护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蛋白P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乳头状甲状腺癌 等位基因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Ⅱ血清学分型与微量SSP法基因分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武大林 凌汉新 +1 位作者 丁红 张怡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1)微量PCR-SSP法检测的110例样本中,99例检出HLA-DR的396个等位基因、11例检出HLA-DQ的22个等位基因,检出10%的单倍型个体;(2)两种方法对比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检出错误或漏检率较高,其误差在DR和DQ分别为38.81%和50.75%;(3)错误发生和易混淆的抗原为:DR15/16、11/12、13/14、8、12和DQ5/6、8/9。结论微量SSP法可以准确检定血清学易漏检和发生错误的抗原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异性引物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 等位基因分型 单克隆抗体 SSP法 移植配型 HLA-Ⅱ 基因分型 血清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姜垚如 牛蕾蕾 +6 位作者 冯娜 范浩亮 靳茜茜 杜秋香 曹洁 王英元 孙俊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5-150,157,共7页
目的探讨rs1799963(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rs6025(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rs1042579(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及rs180113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4个凝血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竞争性等位... 目的探讨rs1799963(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rs6025(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rs1042579(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及rs180113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4个凝血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KASP)技术检测1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及153例健康对照者上述4个基因分型,采集相关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混杂因素后在不同遗传模式下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各指标及4种凝血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同型半胱氨酸、性别、年龄这5个变量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将这些变量引入4种基因遗传模式,在二元Logistic回归环境下进行校正,结果显示,rs1042579突变在显性遗传模式下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结论rs1799963、rs6025、rs1801131的基因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明显相关性,rs1042579的基因多态性在显性遗传模式下发挥作用,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遗传学 深静脉血栓形成 基因多态性 凝血 肺栓塞 竞争性等位基因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4基因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关联研究
17
作者 曹军 朱健华 +1 位作者 崔之础 谢桂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基因多态 等位基因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定位 荧光分析 南通地区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汉族HLA-DQB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18
作者 李琳 邓建强 +1 位作者 赖江华 赖淑苹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DQB 多态性研究 基因遗传 汉族 西安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序列异性寡核苷酸 等位基因多态性 探针杂交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群体遗传学 遗传系统 个体识别 遗传标记 亲权鉴定 调查资料 基因 法医学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储小曼 闵佩清 +2 位作者 张静 孔诚 蔡卫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建立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的多个等位基因分型方法,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CYP3A与机 体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本质及其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探讨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方... 目的:建立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的多个等位基因分型方法,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CYP3A与机 体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本质及其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探讨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法及特异性等位基因 扩增(PCR ASA)法分别建立了CYP3A的CYP3A4亚型三个新突变点(CYP3A4 4、 5、 6)及CYP3A5亚型的 CYP3A5 3基因分型方法,并对中国肾移植人群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CYP3A4 4、 5、 6、CYP3A5 3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5%、0.76%、0.75%和27.83%;个体突变率分别为2/133、3/197、3/200和 55/115。 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中国肾移植人群中CYP3A4 4、 5、 6、CYP3A5 3的存在可能使其表达的药 物代谢酶活性改变,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异性等位基因扩增法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钟雪梅 许春娣 +3 位作者 奚容平 陈舜年 许玲娣 范丽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的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同时检测DU患儿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在DU患儿中,HLA-DQB1×0503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分别为:6.02%、0.63%,P<0.05,RR=9),而在H.pylori阳性和H.pylori阴性DU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LA-DQB1×05031与DU呈正相关,DU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之间存在着遗传学的差异;虽然H.pylori感染是DU的重要致病因素,但HLA-DQB1×05031并不是通过H.pylori感染而影响DU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人类白细胞抗原一DQBl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